奮鬥青春的勵志經典故事

  那些總能給予我們很多正能量,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你不是沒有成長,你只是在紮根

  我出生在一個小城市,從小成績就不好,整日昏昏沉沉。那時候我不知道要為什麼學習,畢竟出去買菜也用不到數學概率。

  直到有一天我被很認真地問起將來的打算,我想了好久,給出的答案竟是不知道。也許那一刻的迷茫和沮喪觸動了我,那之後我便決心努力學習。高考後我考上了一所外省的大學,大學畢業時某著名企業來校招聘,經過四輪面試,我拿到了offer,這是我的第一次成功。那年我二十二歲,開始踏上社會。

  二十五歲,我離開北京去重慶創業,創業很快就失敗了,之後也屬於頻繁跳槽狀態,先後去過四五家公司。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不幸的是我正是後者。從金融到房地產到網際網路行業,那幾年一直我沒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即使如此,在做每一份工作時,我都非常認真、努力、投入。我會和保安聊天瞭解公司的事情,會毛遂自薦策劃公司年會,也會親力親為帶實習生,因為我知道,即使挫折,也是人生。

  三十歲,我初為人父,聽到產房裡嬰兒哭聲的一剎那,我第一次有了一個家庭的完整感。周國平在《妞妞》中寫道:“男人是天地間的流浪漢,他尋找家園,找到了女人。可是,對於家園,女人有更正確的理解。她知道,接納了一個流浪漢,還遠遠不等於建立了一個家園。於是她著手編築一直搖籃——搖籃才是家園的起點和核心。在搖籃四周,和搖籃裡的嬰兒一起,真正的家園生長起來了。”那以後,我對我的妻子更加感激了,出差在外總要每天給她打個電話報平安,她是我精神上堅實的後盾。

  四十歲,我已經是一家知名公司的老闆。在公司的十週年年會上,我對員工說,要想成就一份事業有兩個態度非常重要,一是儘可能的去嘗試做一些沒有做過的事情,原則是有沒有利不重要,只要沒害就可以去做;二是讓自己成長最快的方式就是去做那些讓你害怕的事情。大一時的我非常靦腆,甚至都不敢和同學說話那種,後來我有意識鍛鍊自己,大三時就能在辯論賽中帶領團隊拿到冠軍,這就是成長。

  你所做的事情,也許暫時看不到成功,但不要灰心,你不是沒有成長,你只是在紮根。

  :好高騖遠的人是不會成功的

  作者:魯先聖

  總是有很多的讀者在問我這樣的問題:我也一直在努力,為什麼還是不能成功?我應該怎麼努力才能夠把理想變為現實?最近甚至有一箇中年朋友也在困惑:是不是自己的走的路子不對呢?不然,為什麼20年過去了,自己依然在成功的門外徘徊?

  1871年的春天,英國蒙特瑞綜合醫科學校的學生威廉斯勒,也對自己人生中的問題感到很困惑。他不明白應該怎麼處理遠大的理想和具體的身邊小事,一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做事態度才能成功。他渴望成功,但對手邊的小事又覺得沒有什麼意義。他甚至以為現在的學校生活枯燥乏味,沒什麼值得去用心的。因而他的成績也每況愈下。他找他的老師探討這些困難的人生問題。他的老師推薦他閱讀哲學家卡萊裡寫的一本哲學啟蒙讀物。老師說,他的書裡或許有答案幫助你解決問題。

  威廉斯勒是一個意志很堅定的青年,他一向不崇拜大人物,更不相信所謂的名人名言,對許多問題一向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但既然是老師推薦的,他想或許真的有用,於是拿過書漫不經心地瀏覽起來。

  突然間,書中的一句話讓他眼前一亮:“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東西,而是要做手邊最具體的事情。”他恍然大悟,是啊,不論多麼遠大的理想,都需要一步步去實現啊!不論多麼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磚一瓦壘起來啊!

  他想明白了,他的困惑解決了,他終於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知道,那些遠大的理想,應該讓它們高懸在未來的天空裡,最緊要的,是把自己手邊的每一件具體的事情做好。

  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1871年春天的一個下午,年輕的威廉斯勒開始埋頭讀書,因為他知道這是他目前最緊要的事情,他要把自己的成績提高上去。半個學期以後,威廉斯勒就一躍成為整個學校最優秀的學生。

  兩年以後,威廉斯勒以全校最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後他來到一家醫院做醫生,他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對每一次出診都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很快成為當地的名醫。

  幾年以後,他創辦了約翰·霍普金斯學院。他把自己的人生態度貫徹到每一個細節裡。許多專家學者慕名來到他的學院工作,使他的學院很快成為英國乃至世界最知名的醫學院。

  事實上,我們研究那些成功者的人生軌跡,你一定能夠發現,他們都是些十分務實的人,他們有遠大的人生目標,他們每天都在一步一步地紮實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他們的人生詞典裡沒有猶豫,沒有彷徨,更沒有朝三暮四的空想。

  一個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沒有理想就會迷失方向。但是,要實現理想,就必須踏踏實實地從手邊的事情做起,不能好高騖遠。因為,手邊的每一件小事才是你理想大廈的一磚一瓦,好高騖遠的空想不過是空中樓閣。

  :成功是裹在蒜皮裡的瓣兒

  一個僅僅讀過四年小學的蔬菜小販;一部正規出版的20萬字日記體新書。

  北京宣武門附近的廣安天陶菜市場的菜販姚啟中,與這部書之間是作者與作品的關係。那麼,一個普通菜販為何要“跨界”寫書呢?

  一切源於姚啟中的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就是:要給自己的孩子留下一點財富。這個財富,不是金銀珠寶,不是豪華房舍,而是一筆精神寶藏—他要通過寫書,向孩子講述其人生的酸甜苦辣。然而,實現夢想的道路無比艱辛,起碼有三道坎兒從一開始就橫亙在他的面前。

  第一道坎兒,是如何改變自己的半文盲狀態。姚啟中出生在安徽阜陽農村,自幼家境貧寒,在念完小學四年級後,他不得不輟學打工。然而,姚啟中是個好學的人,在北京賣菜的日子裡,起初有不認識的字,他就向前來買菜的顧客求助,後來,有顧客教會他查字典,他的認字量便成倍增長。

  為了獲得更多知識,只要有空,他就會一頭扎進書店如飢似渴地閱讀。買不起書,他就抄書,常常抄滿一褲兜的字條,有時紙不夠,就往手上抄,抄完手心抄手背,回家後再謄到本子上。就這樣,幾年下來,姚啟中不僅認識了很多字,還積累了大量寫作素材,他決定動筆寫作。可是,他的計劃卻遭到了妻子的反對。

  第二道坎兒,是如何改變妻子的反對立場。妻子的反對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的生存壓力實在太大。姚啟中與妻子帶著年幼的兒子和女兒,從安徽阜陽來到北京打拼,一家四口租住在豐臺區兩間不大的平房中。他們在菜市場擺了個菜攤,在大蒜、生薑和各種時令蔬菜堆裡討生活。每天凌晨4點30分,姚啟中起床,整理好姜和蒜等貨物,6點準時蹬著平板三輪車出門,一年四季無論颳風下雨,都要在6點50分之前趕到5公里外的早市,除了大年初一,幾乎全年無歇。

  妻子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時間寫作,而且寫作又掙不來錢,瞎耽誤工夫。為了獲得妻子的支援,姚啟中拍著胸脯對妻子說:“你放心,我保證不會耽誤賣菜。”在後來的日子裡,每天前來買菜的人們總會看見這樣一個動人的場景:一箇中年男人,趴在擺滿大蒜和乾薑的案板上,手握圓珠筆,在一摞稿紙上專心地書寫著,顧客來了,他起身賣菜,顧客走了,他又埋頭去寫,天天如此。這個中年男人就是姚啟中。見他如此,妻子實在不忍心再多說什麼了。

  第三道坎兒,是如何克服嘈雜環境的不良影響。俗話說:心無二用。雖然寫作不再受到妻子的干涉,但在嘈雜的菜市場中寫作也絕非易事。剛開始在菜攤上寫作時,姚啟中一會兒要賣姜,一會兒要賣蒜,一天寫不了兩頁稿紙。可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停手,哪怕頭一天只寫了三百字,第二天他依然接著寫。他知道,放棄的理由也許有千條,但不放棄的理由只有一條:不能停!硬著頭皮堅持了10多天後,姚啟中逐漸適應了菜市場的嘈雜,又過了不久,他的心神便收放自如,能夠在文字表達和賣菜算賬之間自由轉換了。

  時光在流逝,文字在增加,經過1000多個日子的堅持,跨過三道坎兒的姚啟中終於完成了30萬字的日記體書稿。在書中,他用直白淺顯的語言講述著自己和家人的故事。2012年下半年,該書稿被一家出版社看中,選編其中20萬字,定名為《賣菜叔日記》出版,2013年3月26日,新書正式上架發售。一時間,姚啟中的事蹟引起包括央視在內的全國各大媒體的普遍關注,姚啟中因此而走紅。

  在姚啟中的菜攤有一種最常見的貨物:大蒜頭。細細想來,這麼多年,姚啟中跨過橫在面前的一道又一道坎兒,最終夢想成真,其過程與剝除蒜皮何其相似:一層接一層,耐心地剝下去,最終獲得的就是光亮瑩潤的蒜瓣兒。人們常問:什麼是成功?其實,成功就是裹在一層又一層蒜皮裡的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