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效應的學習啟示

  導語:所謂遷移效應是指在先行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即已有知識和經驗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即通常所說的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在學習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原理及其應用時,由於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以基因分離定律為基礎的,因而可以引導學生用基因分離定律的原理來幫助解決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問題,從而通過遷移效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學習心理學中,先行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遷移效應”。它有三種效應方式:先行學習 A 促進了後繼學習 B 的效應,稱為正效應;先行學習 A 干擾和阻礙了後繼學習 B 的效應,稱為負效應;先行學習 A 對後繼學習 B 無任何影響,稱為零效應。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注意有關遷移條件產生的條件,就會發生不必要的遷移現象,如,日本司機在美國開車,常發生困難,甚至出現車禍。這主要是因為在日本是 “車左、人右”,而在美國卻恰好相反。當然,如果運用好遷移效應就可能產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隊員中選撥出高爾夫球的集訓隊員;讓會英語的人去突擊學習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一般都有會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啟示:

  1. 注意發現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處。

  2. 注重學習方法的總結,即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規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3. 廣泛地積累各方面的學習經驗。

  4. 注意防止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定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