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拒絕還是接受不喜歡的工作

  導語:你聽過網路流行這樣一個段子嗎?在一次電視臺策劃會上,主任對一名實習生說:“麻煩你開完會給大家訂盒飯,按人頭,我請客。”結果該實習生認真地說:“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這條微博被多次轉發並引起熱議。有大聲叫好的,也要嚴厲指責的。叫好的認為,就該直言不諱,堅持自己的權益,憑什麼總欺負新人。質疑的指出,簡直太自我,沒有規矩。那麼在職場上,這種情況是拒絕還是接受那?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

  第一問:我想要的結果是什麼?

  所謂結果,不僅僅是當下的結果,還包括未來可能導致的後果。不僅僅是對於你自己的結果,還包括此事波及的相關人、事的結果。結果不是一個人是否“勝利”,還包括大家是否可以雙贏、共贏。你對“結果”思考的高度,視角,決定了你使用“自我肯定”的價值。

  拒絕定盒飯的實習生可能暫時達成了自己“捍衛尊嚴”的結果,但很可能導致職場關係破裂,職業發展受阻的結果。雖然在訂盒飯的“鬥爭”中勝利了,卻有可能輸掉了人心。

  第二問 我這樣會與“原則”衝突嗎?

  原則是規章制度,公司守則,也是行業規範,法律法規。

  原則還是社會規範,道德準則,甚至人性的品質和良知。

  原則甚至還包括團體裡的約定俗成的規矩、甚至“潛規則”。

  這些都是“原則”,都需要我們的去權衡。違背原則的代價,就是會與環境發生衝突。

  拒定盒飯的實習生,也許沒有違背自己內心對“我是來當導演的”的原則。然而,他違背了組織中對領導交代的任務需要執行的原則,他觸碰了集體中關於“先來後到”的“潛規則”的敏感神經。

  因為自己的原則, 而觸犯了企業的原則,自己將受到組織的排擠或懲罰;同樣,企業制定的規則如果觸犯了行業和社會的法律,市場的遊戲規則,企業也會在競爭中被淘汰。當然,社會的程序,如果違背了自然的法則和規律,國家和社會也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小系統的原則不能違背大系統的原則,這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智慧所在。

  第三問 我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自我肯定是內在的力量的顯現。然而,它的使用也是要講究策略的。這份自我肯定的表達過程中,我們所選擇的方式方法、場合時機,都是需要考慮的。這要求我們尋找到更讓人容易接受的途徑。在完成自我肯定的同時,也能夠尊重他人,照顧別人的感受。

  從這點上來看,實習生,當面給主任的回絕,實在是太沒有策略了,這不僅另主任很難堪,也會讓周圍的“老同志”們頗有微詞。

  第四問 我在代表“誰”說話?

  我們在職場中需要扮演很多角色,如果我們公佈的立場和觀點,違背了自己的職業角色,也將導致嚴重的後果。

  如果你是客戶服務人員,在未經過授權之前,你就不能對客戶做出任何越權的承諾。

  如果你是企業的管理者,你就不能為了獲得下級員工的認同,而表達:“公司這個制度我也不支援”的觀點。

  如果定盒飯的實習生,能夠認真琢磨琢磨在中國職場下級關係的特點,扮演好一個下級的角色,也許就不會這麼“咄咄逼人”了。

  每個人都追求自由,然而,你的自由以他人的自由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