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如何激勵員工

  企業在激勵的時候往往只會注重於物質的激勵,而忽視了文化的軟實力作用。下面小編告訴你。

  企業文化激勵員工:為員工提供輕鬆的工作環境

  加強企業的軟、硬體設施建設,為員工提供輕鬆的工作環境,有利於員工身心健康和創造力的發揮。如優化辦公室環境使之更為舒適,倡導員工之間、上下級之間的無障礙溝通,營造寬鬆的人文氛圍等。在這方面,Google 的做法或許值得借鑑。Google 總部地處環境優美的加州山景城,辦公樓的設計風格別緻,員工使用滑板車往來於不同的工作場所;為了滿足員工休閒的需要,Google特意建造了別緻的休息區;為了滿足員工的個性化需要,Google支付預算讓員工自己佈置辦公室,等等。

  企業文化激勵員工:關注員工心理健康

  工作、生活的重壓不但影響身體健康,也危及心理健康。目前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企業成長的隱形殺手。中國健康型組織及EAP 協會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99.13%的白領受“壓力”、“抑鬱”、“職業倦怠”等心理因素的困擾,79.54%的職場人士意識到“職業心理健康”影響到工作。因此,企業***尤其是高強度重複性勞動的企業***迫切需要關注員工心理健康問題,對員工實施心理輔導,通過講座、座談、一對一諮詢等方式,緩解員工壓力,解決心理障礙。一些企業還通過設定心理諮詢熱線、放鬆室、發洩室等方式來緩解員工的緊張情緒。

  企業文化激勵員工:給員工以自主權

  給員工以充分的自主權,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李寧公司之所以被評為2010 年最佳僱主,在於在履行對內社會責任方面具有代表性,其最具有創新性的舉措便是實施員工俱樂部。不同於其他公司包辦式的組織模式,這些運動俱樂部都是員工發起,由員工自行管理。他們自己選出主席、副主席、活動組織人員,還有財務管理人員***司庫***,活動經費大部分由公司撥付。通過俱樂部的自我管理,員工之間增進了交流,建立了信任,同時也培養了組織才能。

  員工自主的另一個舉措是彈性工作制。這種制度始於上世紀80 年代,美國很多公司為了讓員工既完成工作又能安排好生活,在保證每天8小時或每週40小時工作時間的前提下,讓他們自己確定上班時間。例如IBM公司設有 50多個促進員工工作生活平衡的計劃,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實行靈活工作機制,員工不一定非要到辦公室上班,在家裡照樣可以工作,從而免受朝九晚五的舟車勞頓。IBM 聲稱公司有40% 的員工不在公司坐班。

  企業文化激勵員工:企業文化促進員工能量的發揮

  員工是企業的主體,是企業創造力的源泉。任何以犧牲員工利益為代價獲取企業發展的做法是註定不能長久的。但員工有多種需求,既有物質層面的需求,也有精神層面的需求。物質層面的需求主要是指獲取報酬的需求;而精神層面的需求,則包括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早已從“經濟人”假說過度到“社會人”假說,倡導全面關注員工的需求,但在企業實際運營過程中遠非如此。不少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只把員工當成一種資源,是管理、被指揮的物件,這也是為什麼員工缺乏歸屬感的根源。

  物質層面的需求通過薪酬、績效等管理制度而實現,而精神層面的需求則通過企業文化來滿足。文化管理是組織管理的最高境界,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員工能量的發揮,進而提高組織的運營效率,推動企業健康、良性發展。反之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效應。美國蘭德公司、麥肯錫公司等國際知名管理諮詢公司通過對全球優秀企業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為:世界500強勝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些公司善於給他們的企業文化注入活力。這些一流公司的企業文化與普通公司的企業文化的顯著差異在於他們更加註重四點:一是團隊協作精神,二是以客戶為中心,三是平等對待員工,四是激勵與創新。在員工關懷方面,惠普、摩托羅拉、思科、諾基亞、愛立信、可口可樂、杜邦、寶潔等一大批外資企業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他們紛紛啟動了EAP專案***員工幫助計劃***,對員工進行健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而反觀國內企業,因忽視員工關懷而釀成悲劇的不在少數,富士康跳樓事件就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企業文化激勵員工:企業文化絕不應停留在口號上

  國內很多企業已認識到了企業文化對員工能量、對公司能量的重要性,紛紛建立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並大肆加以宣揚,但往往形式大於內容。我們可以在很多場合聽到企業領導人宣揚的諸如“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的文化理念,但一旦到了基層,聽聽員工的聲音,就會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例如某民營企業制定了 “尊重個人”的企業文化,但實際情況是員工利益經常被漠視,很多事情是老闆一個人說了算,員工的訴求得不到迴應。這種對內對外“兩張皮”的做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文化,與其有,不如沒有。

  企業文化不是束之高閣的制度檔案,不是慷慨激昂的宣傳口號,更不是政治思想工作的工具。它是一種深入人心的思想理念,它體現在管理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它是能夠使員工受益並能為員工感受到的點點滴滴。例如摩托羅拉“以人為本”的核心文化理念就落實在公司的各項管理制度和企業行為中,具體內容包括“肯定個人尊嚴、實施充分的培訓、創造無偏見的工作環境、關心每個人的成長和個人前途、為每個員工創造事業成功的條件和體驗成功的成就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