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創業致富勵志故事

  創業不僅有助於提高社會生產率,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還對新理論觀點的形成和建立起著決定性作用,在這個創業社會裡,有很多女性選擇創業尋找機遇。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工藝美術大師曾映雪:每幅瓷畫都是一首詩

  她是福建省唯一的瓷畫工藝美術大師,30年來從事瓷畫藝術如一日;她偏愛蘭花,喜歡將蘭花的樸實素潔和高雅印在瑩潤潔白的德化白瓷上,做陶瓷,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曾映雪。

  曾映雪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潯中鎮。潯中鎮是陶瓷的主產地,歷來享有“瓷鄉”的美譽,成長在這裡的曾映雪,從小深受陶瓷藝人的影響和陶瓷藝術的薰陶,與陶瓷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3年,年僅14歲的曾映雪進入德化職業中學讀書,開始了她的陶瓷繪畫之旅。1988年她又到景德鎮陶瓷學院學習深造,使理論水平和繪畫技藝更上一層樓。學成歸來,她成為德化陶瓷職業技術學院的陶瓷繪畫教師。

  德化陶瓷自古就有“世界陶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的美譽,然而瓷畫卻長時間不為人所關注。早在學生時代接觸瓷畫時,曾映雪就暗下決心要傳承瓷畫藝術。她說:“倘若百分之九十九都在關注德化白瓷,那麼請你留下百分之一給我說說瓷畫。”

  1996年,曾映雪向她所任教的學校申請開辦瓷畫專業。1998年,經教育部批准,德化陶瓷職業技術學校正式開辦陶瓷繪畫專業。從此,陶瓷繪畫正式成為陶瓷裝飾專業的必修課程。“這對於德化陶瓷繪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對於我來說,也是我一生想要做的事。”曾映雪說。

  作為一名瓷畫專業教師,她經常和學生一起探討陶瓷繪畫的技巧,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生。二十多年來,曾映雪從不收取學徒的一分學費,就連學徒來畫室作畫所使用的原材料也由她免費提供。

  目前在泉州各地從事陶瓷繪畫工作的人,有80%曾經是曾映雪的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者是陶瓷小企業。學習陶瓷繪畫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拜她為師的徒弟中31人裡女性佔了二十幾個。她最欣慰的是,看到學徒為了這個專業在不懈努力,同時自己的作品也得到了認可。

  過去的30年裡,對曾映雪來說,是一段孤獨而糾結的長途跋涉之旅,“堅持的過程是漫無目的而且心痠痛苦的”。除了白天上課,晚上還要作畫,她曾經連續47個晚上,每個晚上花費4個小時才完成了一幅純工筆畫——西施浣紗圖。在近10年的時間裡,她每個晚上幾乎都是關在房裡作畫,在她居住的那條街,晚上只要看到還有一盞燈亮著,鄰居們就知道一定是曾映雪還在畫畫。

  曾映雪把每幅畫都當作一首詩來對待,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山川林木、樓亭人物等,一花一草、一動一靜,線條優美、細膩入微、技巧嫻熟,她總能以小清新的色彩來展現女性情懷。“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一眼就看出,這是女性的作品”,她說,“作品背後包含的藝術潛質以及意義更為深刻,這樣的作品才會更久遠。”

  “學院派與民間工藝的融合”,是曾映雪對自己作品的定義,她認為瓷畫是“手的藝術,火的歷練”。“做陶瓷是一個頻頻失敗的過程,只能通過一次次嘗試並總結失敗的教訓來克服。”2011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也是德化縣第一個陶瓷繪畫工作室,後來她又成立了德化縣瓷畫院,真正做到了把瓷畫發揚光大。

  曾映雪的格言是:“愛陶瓷,沒錯的!”未來她將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時代氣息和藝術新元素,“讓更多的人更清晰地看到我的繪畫風格以及對藝術真誠的態度。”

  二

  25歲失聰女創業當起鴿老闆 給鴿子建“相親屋”

  嚴漫自己的客廳小黑板上寫了一句話: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但很難想到,對“工作”如此上心的嚴漫今年才25歲,卻已是一家肉鴿養殖公司的老闆。她的公司註冊地在青山區,但佔地百畝的養殖基地在黃陂。

  與其求人收留 不如自己創業

  日前,記者來到她位於黃陂羅漢街農村周邊的養鴿基地,4間鴿舍分佈在院子右側。目前她已養殖了一萬對鴿子,主要銷售給農貿市場和酒店,月均銷售額已達5萬元。

  記者在一個鴿舍裡找到了嚴漫,她個子高挑,面板白皙,鼻上架著一副眼鏡,大紅色羽絨服外穿著一件白色工裝服,她正順著一個個籠子觀察鴿子的成長情況,並在每個籠外的卡片上做筆記。

  雖然記者站她身後許久,但她並沒一絲察覺,因為她的雙耳完全失聰。

  嚴漫小時體弱,2歲半時一次腹瀉由於注射了過量的慶大黴素,導致她半年內聽力全失。

  嚴漫從小喜歡畫畫,高考後順利考入西安美術學院園林藝術設計專業。經過4年的學習,她原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名設計師,或是一名美術教師,可到畢業求職時卻屢屢碰壁。

  嚴漫決定:與其求人收留,不如自己創業當老闆。

  她給小鴿子建起“相親屋”

  “爸爸以前養過鴿子,而且鴿子很可愛。”嚴漫一下子就想到要養殖肉鴿。此外她還有一個心思,養殖業不用過多與人交流。

  畢業後,嚴漫和媽媽到北上廣、河南、湖南等地考察市場,學習技術。今年4月,她在黃陂農村流轉了一片百畝土地,正式當上“鴿老闆”。

  拿畫筆的雙手開始與鴿子打交道。嚴漫的雙手有很多疤痕,都是被鴿子抓的。“有時抓鴿子去生產,有時撿鴿子蛋時也被抓。”

  現在嚴漫已練出一身抓鴿子的好本領。鴿子生長習性特殊,兩隻鴿子必須是“自由戀愛”才能生產。為此嚴漫為還沒性成熟的小鴿子建了一個“相親屋”,屋長60米、寬12米、高5米,數百隻幼鴿可以在這裡自由飛翔。

  每到夜裡,嚴漫就舉個手電筒,趴在屋外觀察哪兩隻鴿子靠得近。“貼得近的就是談戀愛的,可以一起抓了去生產。”她得意地說,確定目標後她就把燈關上,爬進去抓,一抓一個準。

  沒了燈光鴿子就不愛動了。她也有失手的時候,“失手了就是一身毛唄。”

  嚴漫平常都住基地,不愛回城逛街。但實際上她卻是個家境優渥的標準“白富美”。吳順英夫婦多年經商,對嚴漫支援不小,嚴漫的妹妹現在英國學金融專業。

  25歲的嚴漫為自己訂了個很高的目標:用5年做成省內最大的養鴿公司,還要辦一場個人畫展。她對此信心滿滿,因為公司開業僅半年,她已經開始賺錢了。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