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創業成功案例故事

  現在有很多的人到了中年的時候,再發展自己的的第二春的事業,選擇創業是最好的辦法,有什麼是關於中年人做創業成功的故事分享呢?今天小編整理了中年人創業成功案例給大家,歡迎閱讀!

  中年人創業成功案例1:

  在崇明綠華鎮綠港村的調研中,我有幸認識了正在經營家庭農場的陸姐,她是一位熱情好客、幹勁十足、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面板黝黑,笑容滿面。經過她5年的不斷探索,現實版的開心農場展現在我眼前:黃澄澄的桔子,碩果累累;綠油油的水稻,壓彎了腰;香甜的翠冠梨,香氣四溢;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於是,我滿懷著好奇心,帶著各種問題訪談了陸姐,走進了她過去不斷探索創新的故事。

  1.緣起

  談起為什麼想要創業搞農家樂,陸姐回答得很乾脆,“在崇明本地生活幸福指數高,還能幹自己一份事業,多好啊!”2010年陸姐還在全職做導遊工作,一次帶團時她意外地發現自西沙溼地建成後,崇明島西面旅遊不斷升溫,餐飲住宿接待設施供不應求,這使她萌生了自己經營農家樂的想法。另外,陸姐孃家是崇明綠華鎮綠港村本地人,有房有地,還有熟人關係。於是,2010年,她辭去了導遊工作,拉著一位同事一起返鄉經營農家樂。

  2.發展歷程

  2010年4月28日,領取營業執照;

  半年時間,投資60萬元用於房屋改建和土地流轉,主要經營農家餐飲和住宿;

  開展桔園採摘活動;

  承包80畝土地,經營大規模擴充套件至種蔬菜、玉米、翠冠梨,養殖雞鴨; 開展農事體驗活動,如製作崇明糕、包粽子、採摘活動;

  開展創意文化教育活動,如製作小桔燈和創意蔬菜繪畫;

  抵押房產貸款60萬,改造公共空間。

  3.功能定位

  之所以能夠突破傳統的“農家樂”理念逐步發展到今天的“開心農場”,一方面是因為陸姐天生是個熱愛田園生活的人,它努力想要把鄉間的快樂傳遞給城裡人,不斷根據顧客的反饋建議改進;另一方面是因為她有個在同濟學習城市規劃的表弟,經常和她講起莫干山民宿的管理與經營,進而接觸了較先進的經營理念。陸姐說:“剛開始經營時,我們是模仿前衛村的模式——‘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我們在吃飯和住宿兩個方面做到了,但是享樂做得不是很好。這樣經營下去,我們的服務是低端的,人均只能達到100元,而莫干山的民俗可以達到人均1000元。”目前,陸姐開心農場的定位是“樂活農場、悠悠農場、品味農場”,其意義是享受鄉間生活的快樂,慢生活的節奏以及品嚐新鮮果蔬的美味。

  4.產品特色

  ***1***農事體驗

  農事體驗活動包括傳統的採摘水果和蔬菜,另外還有崇明糕製作和包粽子活動,主要針對幼兒園小朋友,讓他們感受幹農活的樂趣。“我們的活動是很接地氣的,操作步驟簡單,讓孩子們感受麵粉,哪怕是弄到身上也沒有關係。”陸姐說。

  ***2***創意互動

  與上海早教中心合作,開展以農為主題的創意設計活動,如小桔燈DIY製作和創意蔬菜繪畫。

  “孩子們用菜葉子蘸上顏料,然後印在畫紙上,再加上自己的小手印,設計出各種造型,畫得比大人還要好。”陸姐驕傲得談起自己組織的創意活動。

  ***3***科普教育

  科普教育不僅包括識別農作物、蔬菜和水果,還有觀察植物從播種到收穫的成長過程,陸姐通過拍照記錄下植物不同時期的形態和顏色,然後把這些資訊藉助公眾微信平臺釋出,讓更多的人可以學習到有趣的植物學知識。

  5.經濟效益

  開心農場的經濟效益一方面表現在自身經營收益較好,另一方面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及農產品銷售,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從去年的經營情況來看,總經營收入為150萬元,淨利潤為50萬元,收入水平較好;增加就業崗位8-10人,旅遊旺季時幫助周邊居民銷售各種農產品,如走地雞、新鮮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開心農場像一個發動機似的,為周邊村民生活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6.遇到困難

  目前遇到的兩大困難,一是資本投入,二是缺乏人才。在資本投入方面,陸姐通過個人抵押貸款的方式正逐漸解決,並希望獲得社會投資或政府的幫助。最大的困難是缺乏創意美術、文案策劃和新媒體宣傳方面的人才,目前很少有大學生畢業後願意返回到農村工作。談話最後,陸姐特別希望有創意有熱情的年輕人能夠和她一起合作經營開心農場,創造自己的一番事業,同時把開心和快樂傳遞給大家。

  中年人創業成功案例2

  “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是指出於興趣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時下,“創客”這個詞在一些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的年輕人中甚是流行,然而老人們也不甘落後,積極參與到創新創業中來。這些銀髮創客搞起發明創造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老有所為讓“夕陽紅”更加絢麗。

  在青島市李滄區M6創意園,眾多的青年創客中,68歲的馬鬥亮顯得有些與眾不同,用他自己的話說,“這裡面都是小青年,就我一個瘋狂的老頭”。這個老頭用他的瘋狂的想法、瘋狂的行動、瘋狂的努力,帶領公司員工一同研製出“華夏盾”,一款一種特殊的隱形碼,作為包裝商品隱性身份標籤,只能通過固定裝置掃碼獲知真假。

  老頭與防偽技術“較上勁”

  提起自己研製華夏盾的初衷,馬鬥亮說道,當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致使那麼多的嬰兒受到傷害讓自己很受感觸。 “三聚氰胺奶粉後,還有多少人敢用國產奶粉喂自己的孩子,假種子、假化肥損農害農的事件讓人痛心疾首,國內的市場上流通的產品迫切需要一張可靠的身份證,我們研製的隱形防偽碼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

  經過六年多的努力,產品研製成功並且申請了專利。但是個中的苦累也是別人難以想象的。創業伊始,為了湊足研發資金,馬鬥亮和其他幾位創始人自籌了近300萬元投進去,現在的公司連裝修都是公司員工自己動手;馬鬥亮的聽力不太好,可為了研發推廣,他連看病的時間都沒有……“一旦投入下去,就跟年齡無關了,再困難的山坡,也要爬,爬過去就好了”。

  馬鬥亮說,產品目前已經在山東、江蘇、河北等省份進行推廣,從9月份研發成功之後已經與五六家產品公司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老了不要做“三等公民”

  問及馬鬥亮對老年 “創客”的看法,他說的最多的就是“雖然我老了,但是我不做‘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我們現在正在享受前人創造下的成果,為什麼我們就不多幹點事情,給後人留下點有用的東西呢? ”馬鬥亮說,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人老了跟琴棋書畫打打交道,在傳統行業裡有點成就比較正常,其實老人也可以幹“高科技”,那些跟技術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就可以在這方面發揮餘熱。 “咱們國家現在已經進入了老齡社會了,其實有一部分老人完全可以再工作,如果將這一部分老人積聚起來,那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

  下一步,馬鬥亮打算要繼續研發更新產品,“我才68歲,還年輕著呢,還可以幹很多事,不一定驚天動地,但是自己可以享受努力奮鬥的過程。”馬鬥亮說。

  退休創業去,咱們別客氣!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中,數以萬計的創業者投身網際網路“創客運動”。有人說,“創客”,未來可能像“網咖”一樣普及。但創客,絕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中老年人也能成為佼佼者。

  在創客一族中不乏老年人的身影。這些銀髮“草根創客”,雖然年過花甲,但退而不休,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用自己掌握的一技之長投身創業,他們從不起眼的小生意小發明起步,將科技專利服務於社會,有的產品很多已走入了百姓家,他們的身上展現了不服老的優秀品質。老年創客,致富並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在創新中追趕新潮,在創業中享受著樂趣和收穫的喜悅,是大多數老年弄潮兒的初衷。

  只要心理年輕,老年人永遠年輕;只要力所能及,創客創新創業永無止境。創客時代已經來臨,有志有力的老年人,創業去,別客氣!

  中年人創業,首先要抓住4點

  1、創業專案要有專業的技術技能作為依託

  中年人創業要求穩,不再像年輕人那般,倒下去了還可以站起來重頭來過,所以創業最好能從自己熟悉的行業做起,由於已經具備了該行業相關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所以也更容易進入角色。比如開汽車美容店的人必須瞭解汽車,懂得汽車維護維修的專業知識。

  2、結合以往的資源

  這是中年創業者的優勢,多年的工作,肯定都已積累了不少的渠道和人脈資源,比如你曾是銷售人員,你就可以從事相同或相近的產品經營或代理;再比如你曾是行政管理人員,那麼,你一定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可以從事技術性不強的各類中介、商務代理等工作。

  3、專案要有穩定的成長空間

  年輕人做生意可能會趕時髦,從事一些當下流行的行業,但中年人卻不行,一定得充分考慮到行業的發展前景,選擇一個穩定的行業,比如開眼鏡店、餐飲等等。

  4、符合自己的喜好或偏好

  中年人的個性和生活習性基本定型,創業可以選擇自己所喜好的專案,這樣有利於成功,比如你愛好攝影,那麼不妨開一家攝影工作室,喜歡汽車,不妨開一家汽車美容店,喜歡花草,那麼,水培花卉、盆栽也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中年人創業還必須注意3點:

  1、不要選擇投資太大、技術門檻高的專案。

  中年人是一生中經濟壓力和精神負擔最重的時期,經不起人生的大起大落,所以,一些投資規模大,或者技術含量太高的專案都不太適合,比如說大型餐館、專業維修等等。

  2、體力負擔不要過重

  中年人體能開始逐步下降,不能再從事一些強度較高的體力專案,即使你做了,也很難與年輕人競爭。

  3、流行性不能太強

  中年人的敏感度不如青年人,對流行趨勢的把握不如年輕人強,因此,流行性太強的專案都不太適合中年人,況且,這類專案壽命都很短,需要緊跟市場,隨時面臨轉行。

  有專家指出,中年創業最好選擇服務性行業,因為服務行業中的加盟連鎖體系最為成熟,選擇機會相對多,且不需要太多的精力、體力,也有很多的成功模式可以複製和借鑑,創業的成功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