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基礎知識

  天體指太空中的物體,更廣泛的解釋就是宇宙中的所有的個體。那麼你對天體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天體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天體的定義

  如在太陽系中的太陽、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際物質,銀河系中的恆星、星團、星雲、星際物質,以及河外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星系際物質等。通過射電探測手段和空間探測手段所發現的紅外源、紫外源 、射電源、X射線源和γ射線源,也都是天體。

  天體的位置

  天體在某一天球座標系中的座標,通常指它在赤道座標系中的座標***赤經和赤緯***。由於赤道座標系的基本平面***赤道面***和主點***春分點***因歲差、章動而隨時間改變,天體的赤經和赤緯也隨之改變。此外,地球上的觀測者觀測到的天體的座標也因天體的自行和觀測者所在的地球相對於天體的空間運動和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天體的位置有如下幾種定義:

  平位置

  只考慮歲差運動的赤道面和春分點稱為平赤道和平春分點,由它們定義的座標系稱為平赤道座標系,參考於這一座標系計量的赤經 和赤緯稱為平位置。

  真位置

  進一步考慮相對於平赤道和平春分點作章動的赤道面和春分點稱為真赤道和真春分點,由它們定義的座標系稱為真赤道座標系,參考於這一座標系計量的赤經和赤緯稱為真位置。平位置和真位置均隨時間而變化,而與地球的空間運動速度和方向以及與天體的相對位置無關。

  視位置

  考慮到觀測瞬時地球相對於天體的上述空間因素,對天體的真位置改正光行差和視差影響所得的位置稱為視位置 。視位置相當於觀測者在假想無大氣的地球上直接測量得到的觀測瞬時的赤道座標。

  星表中列出的天體位置通常是相對於某一個選定瞬時***稱為星表曆元***的平位置。

  要得到觀測瞬時的視位置需要加上:

  ①由星表曆元到觀測瞬時歲差和自行改正。

  ②觀測瞬時的章動改正。

  ③觀測瞬時的光行差和視差改正。

  測量地球上的觀測者至天體的空間距離

  不同型別的天體距離遠近相差十分懸殊,測量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①太陽系內的天體是一類天體,可用三角測量法測定月球和行星的週日地平視差;並根據天體力學理論進而求得太陽視差。也可用向月球或大行星發射無線電脈衝或向月球發射鐳射,然後接收從它們表面反射的回波,記錄電波往返時刻而直接推算天體距離。

  ②對於太陽系外的較近天體,三角視差法只對離太陽 100秒差距範圍以內的恆星適用。更遠的恆星三角視差太小,無法測定,要用其他方法間接測定其距離。

  主要有:

  分析恆星光譜的某些譜線以估計恆星的絕對星等,然後通過恆星的絕對星等與視星等的比較求其距離 ;

  分析恆星光譜中星際吸收線強弱來估算恆星的距離;

  利用目視雙星的繞轉週期和軌道張角的觀測值來推算其距離;

  通過測定移動星團的輻射點位置以及成員星的自行和視向速度來推算該星團的距離;

  對於具有某種共同特徵的一群恆星根據其自行平均值估計這群星的平均距離;

  利用銀河系較差自轉與恆星視向速度有關的原理從視向速度測定值求星群平均距離。

  ③對於太陽系外的遠天體測量距離的方法主要有:

  利用天琴座RR型變星觀測到的視星等值;

  利用造父變星的周光關係;

  利用球狀星團或星系的角直徑測定值;

  利用待測星團的主序星與已知恆星的主序星的比較;

  利用觀測到的新星或超新星的最大視星等;

  利用觀測到的河外星系裡亮星的平均視星等;

  利用觀測到的球狀星團的累積視星等;

  利用星系的譜線紅移量和哈勃定律等。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