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高燒不退的原因

  小孩子高燒不退,對未來的身體發育都會有一定影響。那麼小孩子為什麼會高燒不退,你知道嗎?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小孩高燒不退的原因:

  西醫:

  發燒是腦內控制體溫的中樞神經受病毒感染失控,造成發燒。

  中醫:

  鼻子在呼吸,面板的毛孔也在呼吸,當面板的毛孔呼吸被蔽塞住,面板無法呼吸就會發燒,汗出燒即退。

  在其肺經與背部膀胱經以生薑去皮掐出汁液擦拭發熱後,再用大棉被將病患身上悶蓋,不到半小時,病患全身大汗,即以熱毛巾將全身汗擦乾,病患皆能實時燒退病癒,精神恢復,有的身子已虛,只有進補龜鹿二仙膠以恢復體力。

  小兒感冒發燒,大多是面板毛孔被風寒暑溼之氣蔽塞,致陽氣不得逾越,故發燒時只要汗出燒就退,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餵食了美林或泰諾林等退燒藥***主要作用是抑制大腦控制體溫的中樞神經,讓它不那麼敏感***後,孩子會出汗,汗出體溫則退。但這種退燒藥不可多用,因為它也有很多的副作用,對孩子大腦的發育不利。

  小孩高燒不退怎麼辦?

  1、藥物退燒法

  寶寶發燒,很多家長第一時間就想到給寶寶服用退燒藥,但是用藥有風險,如何保證寶寶能安全退燒,您首先要對退燒藥有個基本瞭解。一般退燒藥有錠劑、水劑、栓劑和針劑,它們各有不同的使用原則。阿司匹林錠劑退燒效果好,但阿斯匹靈可能會引發雷氏症候群,所以寶寶患有水痘,流感或特定時期不能使用。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寧滴劑等。栓劑是從肛門塞入的藥物,主要由直腸吸收,效果比較快速。如果孩子拒絕口服藥物,退熱栓就是最好的選擇。使用時,寧願少用一些,燒退得慢一些,也不要大量使用。如果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不僅會導致體溫陡降,藥物反覆刺激肛門後,還易造成寶寶腹瀉。針劑是最不安全的退燒藥物,不是非常必要時,一般不建議使用。

  2、物理降溫法

  在寶寶剛剛出現發燒症狀時,我們並不主張您直接用藥,沒有醫生指導,用錯藥,用錯劑量會有很大安全隱患。而相應的物理療法,更加安全一些,方法簡單,不良反應少,最適合高熱而迴圈良好的患兒。溫水擦浴和酒精擦浴是寶寶發熱時,家長最常用的方法,您是否知道當中的原理呢?溫水擦浴用於高熱寶寶。水溫32℃-34℃為適宜。寶寶面板接受冷刺激後,可使毛細血管收縮,繼而又擴張,達到降溫效果。擦浴時亦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動擴張,促進熱的發散。爸爸媽媽要注意擦浴時用力要均勻,輕輕按摩幾下,還可以促進血管擴張。擦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以助散熱。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鐘。溫水擦浴後用大毛巾將寶寶包好,讓寶寶舒適平臥,並多給寶寶喝些溫開水。而酒精擦浴最重要的是30%-50%的酒精濃度,酒精不要太涼,溫度以32℃-35℃為宜。用紗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後,有規律地擦拭。通常是先從患兒的頸部開始,自上而下地沿上臂外側擦至手背。然後經腋窩沿上臂內側擦至手心。上肢擦完後,自頸部向下擦試後背,擦浴的同時用另一隻手輕輕按摩拍打後背,以促進血液迴圈。最後自髂部開始擦拭下肢,方法與擦拭上肢相同。每個部位擦拭3分鐘左右。擦拭肘部、掌心、腋下、腹股溝、足心等部位時停留時間應稍長些,以提高散熱效果。

  除了最常用的擦浴方法,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如頭部冷敷,頭部冷敷適合寶寶的一般發熱,尤其適合低溫寶寶。將毛巾用涼水浸溼後敷在寶寶前額部,每5-10分鐘更換一次。也可將水袋中灌上涼水,枕在腦下。但是我們並不提議您做冷鹽水灌腸,這種方法的降溫效果顯著,但不適合家庭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