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輪的複習方法是什麼

  複習地理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方法,這樣才能化難為易,學的紮實而靈活。那麼,高三地理該怎麼進行第一輪複習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地理第一輪的複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地理第一輪的複習方法

  一、培養興趣

  無論是什麼學科,興趣是永遠排在第一位的。實事求是地說,不是所有同學都對地理學習那麼感興趣的。但我要說“所有同學都可以培養出學習地理的興趣”。為了高考,為了我的前途,我要學好地理!這是興趣培養的最大動力。

  建議同學們要家長給我們買一幅世界地圖、一幅中國地圖掛家裡,中午晚上沒事站在地圖前看看,電視新聞中出現的重要事件的發生地從地圖上找一找,做個標記,再從地理的角度想一想這一區域涉及到我們學習的哪些內容,高考會不會在這裡出題,如果出題會怎樣考?時間久了,你會覺得地理很有意思,很多新聞事件你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興趣來了!

  二、預習很重要,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預習可以提前熟悉下節所要複習的內容,跟上老師複習的節奏,提高課堂效率。也便於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突破你的難點。因為上課時間每一分鐘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課有明顯的節奏感,必須將勁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放在重難點上。因此,我們每一節的預習案也要認真填寫,不要覺得預習案內容簡單就可以忽視。

  三、課堂參與,有你參與課堂才精彩

  課堂是地理學習的主陣地。高中地理許多知識理解難度大,如果在老師引導下學習可以少走彎路,事半功倍。不要想課內損失課外補,上課打盹、走神,損失無法彌補。同樣,自習上也要提高效率,不要想自習上完不成的作業我再找時間補上吧,你的課外很忙的!

  由此我們要求,地理作業必須限時限量完成,地理自習考試化。要想學好地理,必須及時上交作業。

  四、及時滾動複習

  許多同學覺得地理很難學,知識比較零碎,這是你沒有及時複習的結果。如果你把地理當天的內容當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所以要求同學們每一節自習開始一定拿出5-10分鐘來複習當天學過的內容,不要一上來就做題,這是任務觀點,是不會學習的表現。同樣,週末也要拿出一定時間把一週學習的內容複習一遍。我們地理學習的口號是:不復習我不做題!

  複習猶如“烙餅”,需要翻幾個個兒才能熟透,不翻幾個個兒就要夾生。記憶也需要強化,不反覆強化也難以記牢。因此,複習總得兩三遍才能完成,滾動複習才有效。

  五、學地理要“死”去“活”來

  地理學科,有很多需要背誦的東西,必須“死”記。要多次反覆強化記憶。但是在考試時,卻要把記往的知識靈活運用,這就不僅要記得牢,記得死,還要理解,理解得活。告訴你,知識是死的,應用是活的。理解是活的前提!!

  為此我們要求,對於學案上做過的每一道題都要搞懂,不能僅僅是錯了,把答案改過來就算完成任務。凡是錯過兩次的同類型題目必須上糾錯本,因為這是你的薄弱之處。

  六、學地理離不開地圖

  從目前的高考題來看,幾乎每一道題都要涉及到地圖,學地理離不開地圖。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於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於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於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範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資訊。所以最好每一位同學準備一本地圖冊,上課時、自習上把複習的內容在地圖冊上查一查。

  七、認真審題,培養答題技巧

  近幾年的考題越來越趨於平穩,難題少了,審題的要求提高了,對答題的規範要求更加細緻具體。沒有看清題目要求,不按要求答題,答非所問,就是做無用功。思路、過程、結論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做好平時的每一道題,反思每一道題,積累答題的經驗,培養答題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分清要點、分清段落、標好序號的基礎上,把關鍵性的話、中心論點等放在句首,爭取把自己的亮點充分展示出來,獲得應該獲取的分數。平時學習就要追求用準地理術語,做題時要使用題目材料中給出的地理術語或表達方式。

  高三提高地理成績的方法

  適合自己的參考資料

  高三複習的時候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有些同學高三會買好幾本參考資料,對比著來看。

  但是你要明白,你這是第一次參加高考,對於高考也不瞭解,平時複習都是根據老師的要求來做,再多的參考資料都沒有什麼用,反而會讓你覺得無從下手,這本看一下,那本看一下,其實是浪費了複習時間。

  買參考資料的時候,最好買一本自己平時用的比較習慣的,查詢東西的時候比較好找。然後遇到好的***清晰明瞭、便於記憶的內容***理論、地圖之類的可以補充在相應的章節,相關典型題型也都整理在上面,這樣一來,那本參考資料就相當於你的筆記本,既方便又全面。

  結合實際

  學習和現實生活結合也很重要。比如非洲、印度、中東人的面板黑是因為氣候問題,然後再記一下相關的氣候,比如溫帶大陸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等。把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便於理解記憶。

  地圖

  想學好地理就必須會看、會用地圖。把繁雜的文字資訊通過地圖反映出來,清晰明瞭便於記憶。

  提高自己的識圖能力,能夠準確辨識地圖給出的資訊並熟練運用。

  勤練習、敢質疑

  記憶是掌握知識的基礎,熟練運用才是根本。高中生的主要目的是做題提高成績,所以就得通過做題來鞏固理論知識,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

  再說質疑,也就是疑問,學習就是不斷的解答疑問的過程,當你有了疑問你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疑問多了,理論知識也就慢慢的掌握了,做題的時候對於命題人的意圖也能瞭然於胸,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高三地理的複習策略

  1、高中地理等文綜複習,要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落實。哪塊內容掌握的不多就多花點時間,複習的時候要系統化,不要東一下西一下,最後啥都沒複習好。

  2、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複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複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啟用“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複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資訊、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絡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最好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當我們進行考前複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複習物件,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再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