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怎麼治療好方法有哪些

  痛風是頑疾,患者不及時治療的話還會誘發多種併發症,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治療痛風的好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治療痛風的好方法

  1、控制每天總熱能的攝入,少吃碳水化合物。根據理想體重按休息狀態計算,通常每日不超過25~30kcal/kg。② 三大營養素合理分配。在限制總熱量前提下,分配原則是: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質,低脂肪。其中: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和水果,應占總熱量65~70%。蛋白質:應占總熱量11~15%,標準體重時蛋白質供給0.8~1.0g/kg,以植物蛋白為主,動物蛋白可選用奶類及其製品、蛋類蛋白,儘量不用肉類、禽類、魚類。脂肪:通常40~50g/d,動植物脂肪比例1:1.5 。

  2、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多選用牛奶、乳酪、脫脂奶粉和蛋類,它們所含嘌呤少。此外,還要少吃蔗糖、蜂蜜,因為它們含果糖很高,會加速尿酸生成。蔬菜中的嫩扁豆、青蠶豆、鮮豌豆含嘌呤量高,也要限制食用。

  3、限制嘌呤攝入。嘌呤是細胞核中的一種成分,只要含有細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要避免或禁食動物內臟、蝦蟹、濃肉湯、食用菌類、海藻類、鳳尾魚、沙丁魚、蛤類、豆類及啤酒等高嘌呤類食物。

  4、多吃鹼性食品,如蔬菜、馬鈴薯、水果等,可以降低血和尿液的酸度。西瓜和冬瓜不但是鹼性食品,而且具有利尿作用,對痛風患者更有利。

  5、避免飲酒。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洩的作用,長期少量飲酒還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尤其是喝酒時再吃肉禽類食品,會使嘌呤的攝入量加倍。

  6、辣椒、咖哩、胡椒、花椒、芥末、生薑等調料均能興奮植物神經,誘使痛風發作,應儘量少吃。

  專治痛風的五款水果

  榴蓮

  味辛、甘,性熱,具有壯陽助火、開胃、促進食慾之功效。榴蓮被譽為“水果之王”,它氣味濃烈,愛之者贊其香,厭之者怨其臭。榴蓮屬於熱性水果,營養非常豐富,但很容易上火,也容易讓人發胖,減肥的人最好別吃,也不適合糖尿病患者。

  蓮霧

  味甘,性平,功能潤肺止咳、清熱涼血,臺灣民間有“吃蓮霧清肺火之說”。由於含有許多水分,在食療上有解熱、利尿、寧心安神的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亦是糖尿病患者首選的食品之一。

  西瓜

  味甘、性寒,無毒,具有消煩止渴、解暑熱、利小便、治口瘡等作用。皮及瓤均為利尿劑,可以治療腎炎水腫、黃疸。西瓜仁有清肺、潤腸助消化作用。西瓜皮綠色部分煎湯代茶,是很好的消暑清涼飲料。西瓜中的配糖體也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因此,痛風兼有高血壓、腎病者可用西瓜作食療。

  香蕉

  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潤肺止咳的功效。香蕉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還有研究發現,香蕉可治抑鬱和情緒不安,因它含有泛酸等成分,是人體的“開心激素”,能減輕心理壓力,解除憂鬱,令人快樂開心。但畏寒、體弱和胃虛的人不宜多吃。

  草莓

  味酸、甘,性涼,具有清暑解熱,生津止渴,利尿止瀉,利咽止咳的功效。草莓中所含的胡蘿蔔索是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具有明目養肝作用。草莓是鞣酸含量豐富的水果,在體內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學物質的吸收,具有防癌作用。

  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在數千年以前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已發現痛風的跡象。在公元前400多年,人們對痛風已有一定的認識。其當時被是古代就有的帝王病,也是一種因飲食和不健康性生活引起的代謝病。吃海鮮、動物內臟,再加上喝酒,這很容易得這種病。因此正常年輕男性不地、女性不得、太監不得。

  痛風是一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代謝性疾病。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吃吃喝喝是平常事,也不知吃下多少與痛風發病有關的飲食,使得痛風發作的病例日漸增加。因此,它也算是一種富貴病。

  這種疾病是由於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它多有遺傳因素和家族因素,多見於拇趾的跖趾關節,也可發生於其他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部與足部關節。主要表現為關節的劇痛,常常為單側性突然發生。現在生活好了,要注意科學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了口味過癮,或作息無規律、晨昏顛倒,都是自殘的行為。

  形成痛風的原因有遺傳和後天因素,雖然遺傳是形成痛風的原因之一,但是大部分的痛風患者患痛風都是由後天因素引起的。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裡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

  痛風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痛風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約20%的患者有陽性家族史。除1%左右的原發性痛風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絕大多數發病原因不明。繼發性痛風發生於其他疾病過程中,如腎臟病、血液病,或由於服用某些藥物、腫瘤放化療等多種原因引起。

  痛風多發生於中老年人、肥胖者和腦力勞動者。因此,每年做健康檢查時,要注意檢測血液的尿酸濃度,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大多數痛風患者最早出現的症狀,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大多發生於下肢小關節,特別是第一趾跖關節。而且,常在夜間突然發病,患處關節區域性紅腫、劇烈疼痛,對溫度、觸控、震動極為敏感。

  痛風發病急驟,消退也快,可在一週左右自行緩解。由於這種關節炎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所以一般不伴有發燒,使用抗菌素治療無效。

  痛風易復發,反覆發作後,可累及多個關節,並導致關節畸形,還可引起嚴重的腎功能損害。少數患者以腎結石起病,可有腰痛、血尿等症狀。

  預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如蝦青素之類***,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從而減少內源性嘌呤***佔80%***產生,繼而減少尿酸的產生。同時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少吃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白酒等外源性嘌呤,從而減少尿酸產生。出現痛風的症狀後,一定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