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災的知識

  一旦火災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但也有人死裡逃生。“只有絕望的人,沒有絕望的處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關於火災的基本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火災的基本知識

  一、火災的定義

  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

  二、火災的分類

  火災分為A、B、C、D四類

  1.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餘燼。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2.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3.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4.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指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引起火災的火源有哪些

  火源是起火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沒有火源就不會起火,能引起火災的火源很多,一般說來,可分為直接火源和間接火源兩大類。

  直接火源主要有三種:

  1、明火:如生產、生活用的爐火、燈火、焊接火,火柴、打火機的火焰,香菸頭火,煙囪火星,撞擊、摩擦產生的火星,燒紅的電熱絲、鐵塊,以及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各種家用電熱器、燃氣的取暖器等。

  2、電火花:如電器開關、電動機、變壓器等電氣裝置產生的電火花,還有靜電火花,這些火花能引起易燃氣體和質地疏鬆、纖細的可燃物質起火。

  3、雷電火:瞬間的高壓放電,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質的燃燒。

  間接火種有兩種

  1、加熱自燃起火:這是由於外部熱源的作用,把可燃物質加熱到起火的溫度而起火。加熱自燃起火的情況比較複雜,常見的有:

  ***1***、可燃物質接觸被加熱的物體表面,如可燃的粉塵、纖維聚集在蒸氣管道上;棉布、紙張靠近燈泡;木板、木器靠近火爐煙道等,時間長了,被烤熱起火。

  ***2***在熔鍊和熱處理過程中,由於溫度未控制好,使可燃物質起火。

  ***3***、各種電氣裝置,由於超負荷、短路、接觸不良等,形成電流驟增,線路發熱而起火。職工在學習、生活中接觸電氣裝置的情況是很多的,超負荷、短路、接觸不良等現象經常可以遇到,只要我們及時和完善處置,就可避免引起火災。

  ***4***、由於磨擦的作用,如軸承的軸箱缺乏潤滑油、發熱起火。

  ***5***、輻射作用。如把衣服掛在高溫火爐的附近起火;用紙做燈罩起火等。

  ***6***聚集作用。如玻璃瓶、平面玻璃的氣泡,老花眼鏡,以及斜放的鍍鋅鐵皮、鋁板等,由於日光的聚集和反射作用,使被照射的可燃物質起火。

  火災自救逃生方法

  1、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每個人對自己工作、學習或居住所在的建築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要做到了然於胸,必要時可集中組織應急逃生預演,使大家熟悉建築物內的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這樣,火災發生時,就不會覺得走投無路了。請記住:事前預演,將會事半功倍。

  2、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當你處在陌生的環境時,如入住酒店、商場購物、進入娛樂場所時,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儘快逃離現場。 請記住:在安全無事時,一定要居安思危,給自己預留一條通路。

  3、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 請記住:自斷後路,必死無疑。

  4、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當發生火災時, 如果發現火勢並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 當週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 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 置小火於不顧而釀成大災。請記住:爭分奪秒撲滅“初期火災”。

  5、保持鎮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

  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儘快撤離險地。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衝亂竄。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儘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請記住:人只有沉著鎮靜,才能想出好辦法。

  6、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儘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已經逃離險境的人員,切莫重返險地,自投羅網。 請記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如何防止火災在寢室發生

  宿舍火災大都是人的不規範行為造成的,因此我們要做到:

  1、不要使用電爐、熱得快、電暖器等大功率電器,以免電路超負荷,引起火災;

  2、不要在房間內亂拉電線,以免電路纏繞搭頭引發火災;

  3、不要在宿舍內吸菸;

  4、晚上熄燈後不要在宿舍內點蠟燭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