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管理規定

  從狹義上說,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將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至某種特定生物體,這樣的生物體直接作為食品或以其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叫作轉基因食品。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轉基因食品的監督管理,保障消費者的健 康權和知情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簡稱《食品衛生法》***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轉基因食品,係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新增劑,包括:

  ***一***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產品;

  ***二***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

  ***三***以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為原料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新增劑。

  第三條 轉基因食品作為一類新資源食品,須經衛生部審查批准後方可生產或者進口。未經衛生部審查批准的轉基因食品不得生產或者進口,也不得用作食品或食品原料。

  第四條 轉基因食品應當符合《食品衛生法》及其有關法規、規章、標準的規定,不得對人體造成急性、慢性或其他潛在性健康危害。

  第五條 轉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不得低於對應的原有食品。

  第六條 轉基因食品的生產企業須達到國家有關食品生產企業衛生規範的要求。轉基因食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保證所生產經營的轉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 轉基因食品的生產者應當保留轉基因食品進***出***貨記錄,包括進***出***貨單位、地址、數量,相關記錄至少保留二年備查。 第二章 食用安全性與營養質量評價

  第七條 衛生部建立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評價制度。 衛生部制定和頒佈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評價規程及有關標準。

  第八條 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評價採用危險性評價、實質等同、個案處理等原則。

  第九條 衛生部設立轉基因食品專家委員會,負責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與營養質量的評價工作。委員會由食品安全、營養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專家組成。

  第十條 衛生部根據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評價工作的需要,認定具備條件的檢驗機構承擔對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與營養質量評價的驗證工作。

  第十一條 生產或者進口轉基因食品必須向衛生部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表;

  ***二***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批准檔案;

  ***三***企業標準;

  ***四***食用安全性的保證措施;

  ***五***設計包裝及標識樣稿;

  ***六***與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評價有關的技術資料;

  ***七***申請單位對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評價報告和衛生部認定的檢驗機構出具的對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評價的驗證報告;

  ***八***其他有助於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與營養質量評價的資料。

  第十二條 本辦法第十一條第***六***項規定的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評價有關的技術資料包括:

  ***一***轉基因食品的***物種***名稱;

  ***二***轉基因食品的理化特性、用途與需要強調的功能;

  ***三***轉基因食品可能的食品加工方式與終產品種類以及主要食物成分***包括營養和有害成分***;

  ***四***基因修飾的目的與預期技術效果,以及對食品產品特性的預期影響;

  ***五***基因供體的名稱、特性、食用史;載體物質的來源、特性、功能、食用史;基因插入的位點及特性;

  ***六***引入基因所表達產物的名稱、特性、功能及含量;

  ***七***表達產物的已知或可疑致敏性和毒性,以及含有此種表達產物食用安全性的依據; ***八***可能產生的非期望效應***包括代謝產物的評價***

  第十三條 申請進口轉基因食品的除必須提交本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供出口國***地區***政府批准在本國 ***地區***生產、經營、使用的證明檔案。

  第十四條 衛生部自受理轉基因食品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是否批准的決定。

  第十五條 批准的轉基因食品, 由衛生部列入可用於食品 生產、經營的轉基因食品品種目錄。

  第十六條 食品產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飾有機體或/和表達產物的,要標註“轉基因XX食品”或“以轉基因XX食品為原料”。 轉基因食品來自潛在致敏食物的,還要標註“本品轉XX食物基因,對XX食物過敏者注意”。

  第十七條 轉基因食品採用下列方式標註:

  ***一***定型包裝的,在標籤的明顯位置上標註;

  ***二***散裝的,在價簽上或另行設定的告示牌上標註;

  ***三***轉運的,在交運單上標註;

  ***四***進口的,在貿易合同和報關單上標註。

  第十八條 轉基因食品的標籤應當真實、客觀,不得有下列內容:

  ***一***明示或暗示可以治療疾病;

  ***二***虛假、誇大宣傳產品的作用;

  ***三***衛生部規定的禁止標識的其他內容。

  第十九條 衛生部對已經批准生產或者進口的轉基因食品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進行重新評價:

  ***一***對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的科學認識發生改變的;

  ***二***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受到質疑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重新評價的。

  第二十條 衛生部對轉基因食品的生產經營組織定期或者不定期監督抽查,並向社會公佈監督抽查結果。 第二十一條 衛生部認定的轉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檢驗機構須按照衛生部制定的規程及有關標準進行評價。 對出具虛假檢驗報告或者疏於管理難以保證檢驗質量的,由衛生部 責令改正,並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 收回認定資格。

  第二十二條 從事轉基因食品檢驗、評審和監督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第二十三條 轉基因食品生產經營的經常性衛生監督管理,按照《食品衛生法》及有關規定執行。

  我國轉基因食品名單

  轉基因棉花

  上世紀90年代,轉基因棉花作為中國第一種商業化種植的農作物,化解了棉鈴蟲危機,但如今盤桓不去的是盲蝽蟓,一種肉眼幾乎看不到的,全身閃耀著綠色金屬光澤的小蟲子。它會用口器吸取棉花幼苗的汁液,不加以防治,收成損失可達30%-50%。《科學》雜誌***Science***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吳孔明等的論文《Bt棉花種植對盲蝽蟓種群區域性災變影響機制》。研究人員花了12年追蹤觀察我國華北地區商業化種植的Bt棉花***轉Bt基因抗蟲棉***。研究表明,Bt棉花大面積種植有效遏止了棉鈴蟲,化學農藥使用量顯著降低,卻給盲蝽蟓的種群增長提供了溫床,致其暴發成災。而受盲蝽蟓蟲害衝擊的,還有梨、棗等多種作物。

  全球最大環保組織之一綠色和平曾表示,轉基因棉花的軟肋是嚴重的次生蟲害、病害,棉花質量下降以及低下的經濟效益。

  表面上看,吳孔明的研究似乎論證了轉基因反對者的憂慮。但身兼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的他說,“如果權衡利弊,我認為轉基因棉花利大於弊。”

  轉基因番木瓜

  2009年2、3月,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易初蓮花、華潤萬家和沃爾瑪超市購買了木瓜樣品,並送往獨立的國際權威檢測機構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結果顯示,各大超市所銷售的國產木瓜無一例外,竟然都是轉基因木瓜,而且其中更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如卡那黴素抗性基因***nptII***和四環素抗性基因***tetR***,他們分別對卡那黴素和四環素具有抗性。據悉,這兩種抗生素都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二級別,不應在食品中出現。

  也就是說,消費者如果長期食用這些木瓜,將對某些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從而使抗生素失效。換言之,一旦消費者患病,而必須服用或打某種抗生素時,很可能將失去效果,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得知檢測結果後,綠色和平組織緊急呼籲政府立即召回市場上所有的轉基因木瓜,並再次提請政府慎重考慮轉基因技術的商業化程序。

  可是,轉基因木瓜在市場上消失了嗎?2011年年初在廣州召開的「農業生物技術保障糧食安全」的研討會上,國內唯一申報轉基因木瓜種植專案的負責人、華南農業大學李華平教授就稱,目前廣東市場上95%的木瓜為轉基因木瓜。廣東如此,其它銷售木瓜的地區又會怎樣呢?

  而且更讓人擔憂的是,大陸幾乎所有超市都沒有標註木瓜是否是轉基因的,產地是哪裡,可憐的消費者就這樣被矇在鼓裡。或許更為關鍵的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轉基因木瓜的危害。研究顯示,轉基因木瓜除了會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而且會導致過敏反應,並對環境產生危害。至於究竟會對人體長期產生哪些不良影響,目前仍沒有定論。

  淺論轉基因食物的利與弊

  轉基因食品的利

  培育優良性狀

  通過轉基因可以培育高產、優質、抗病毒、抗蟲、抗旱、抗寒、抗除草劑等優良性狀的作物,以減少對農藥化肥和水的依賴,降低成本,提高產量,改善作物品質,緩解糧食危機。還可以把生長激素、多產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蟲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匯入到動物精子、卵細胞或者受精卵中,可以培育出生產週期短、產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肉質細膩、皮毛品質和加工型好、並具有抗病毒的動物。

  生產抗疾病食品

  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產可以榨取有益心臟的食用轉基因大豆油,有的外國公司還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質的西紅柿,我國科學家也研究出了高產蝦青素的番茄,日本的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成功培育出可以減少血清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的水稻新品種,歐洲科學家新培出富含維生素A和鐵的轉基因稻。

  擺脫季節、氣候影響

  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讓人們一年四季吃到新鮮的瓜果,且味道別具風味。英國科學家將一種可以破壞葉綠素的變異基因轉入到草中,可以使牧草四季常青,除了有綠化的功能外,還能給肉牛等動物吃,提高肉的質量。

  轉基因食品的弊

  可能含有有毒物質和過敏原

  據報道科學家研究發現,有些轉基因食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質和過敏源,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嚴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導致某些遺傳疾病。儘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說服力的研究報告表明這些改良品種有毒,但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可能在達到某些人們想達到的效果的同時,也增加和積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這種毒素的積累是個相當長的過程,但它確實可能正在進行中,因此目前誰也不能確保這些改良品種沒有毒。英國科學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報告說,經過基因改造的馬鈴薯對實驗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統都會造成傷害。雖然他的實驗結果有待於進一步證實,但仍可提示人們轉基因食品可能有損於人類的健康。其次是過敏反應問題,對於1 種食物過敏的人還會對1種以前他們不過敏的食物產生過敏,原因就在於這種食品中含有了導致過敏的蛋白質。例如科學家將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麥和貝類動物的基因中,那麼以前吃玉米過敏的人就可能對核桃小麥和貝類食品過敏。

  營養物質破壞

  有研究者認為外來基因會以一種人們目前還不甚瞭解的方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美國倫理和毒性中心的實驗報告則說,與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異黃酮減少了。

  造成基因汙染

  大量的轉基因生物進入自然界後很可能會與野生物種雜交造成基因汙染從而影響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續利用,這種汙染對環境及生態系統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對環境造成的汙染都難以消除。例如:抵抗除莠劑的轉基因油菜會使野生芥菜受到傳染,從而使野生芥菜對除雜草措施不敏感。

  對其他生物造成影響有些作物插入抗蟲或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對其它非目標生物起到作用,從而殺死了環境中有益的昆蟲和真菌有科學家在實驗室裡做了這樣一組對照實驗,用抗蟲轉基因的玉米分別飼餵玉米鑽心蟲和草蛉,實驗結果表明在鑽心蟲的死亡率高60 % 的同時,草蛉的成熟期也比正常時間晚了3 d 。草蛉是一種益蟲,被農民大量繁殖以防治棉鈴蟲和蚜蟲等農業蟲害。這個實驗證明,抗蟲轉基因玉米沒有識別益蟲和害蟲的能力,它在毒殺害蟲的同時,也損害了益蟲。若大規模地種植抗蟲作物可能意味著減少有益昆蟲的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