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企業有什麼防範風險的方法

  風險防範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和檢察等活動來阻止防範風險損失的發生,削弱損失發生的影響程度,以獲取最大利益。建築企業的風險相信很多人都明白,那麼如何防範風險呢?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相關知識。

  ?

  建築企業防範風險一般可以採取三種方式,即控制風險、轉移風險和保留風險。

  ***一***控制風險。

  這是使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導致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它包括避免風險、消滅風險和減少風險三種。控制工程專案風險的主要措施如下:

  1、熟悉和掌握工程施工階段的有關法律法規。涉及施工階段的法律法規是保護工程承發包雙方利益的法定根據,建築企業只有熟悉和掌握這些法律法規,依據法律法規辦事,才能增強用法律保護自己利益的意識,有效地依法控制工程風險。

  2、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招標檔案。承包商取得招標檔案後,應當深入研究和分析,正確理解招標檔案,吃透業主意圖及要求;全面分析招標人須知,詳細審查圖紙,複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文字,研究招標策略,以減少合同簽訂後的風險。

  3、簽訂完善的施工合同。基於“利益原則”的承包人應當綜合分析、慎重決策,不能簽訂不利的、獨立承擔過多風險的合同。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很多風險,必須搞清楚由誰來承擔。減少或避免風險是談判施工合同的重點。通過合同談判,對合同條款拾遺補缺,儘量完善,防止不必要的風險;通過合同談判,使合同能體現雙方責權利關係的平衡和公平,對不可避免的風險,應有相應的策劃和對策。使用合同示範文字***或稱標準文字***從而簽訂合同是使施工合同趨於完善的有效途徑。鑑於中國已經入世,合同的簽訂也要與國際慣例接軌,國際工程合同必須符合FIDIC合同條件。

  4、掌握要素市場價格動態。要素市場價格變動是經常遇到的風險,在招標報價時,必須及時掌握要素市場價格,使報價準確合理,減少風險的潛在因素。但在招標報價時往往對要素市場價格變化預測不周、考慮不全,特別是可調價格合同,控制風險必須隨時掌握要素市場價格變化,及時按照合同約定調整合同價格,以減少風險。

  5、加強履約管理,分析工程風險。在合同談判和簽訂過程中,雖然已經發現了風險,但合同中還會存在詞語含糊,約定不具體、不全面、責任不明確甚至矛盾的條款。因此,任何施工合同履行過程都要加強合同管理,分析不可避免的風險。如果不能及時透徹地分析出風險,就不可能對風險有充分的準備,在合同履行中就很難有效控制,特別是對風險較大的工程專案更要強化合同分析,及時進行工程結***決***算。

  6、管好分包商,減少風險事件。分包給分包商的工程,總包商負有質量、安全、工期等協調和管理的責任,並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所以對分包商的承包工程和其工作,要嚴格進行管理,督促分包商認真履行分包合同,把總分包之間可能發生的風險,減少到最低程度。

  ***二***轉移風險。

  包括向對方轉移風險和向第三方轉移風險。轉移工程風險主要有如下幾種措施:

  1、推行索賠制度。由於不可預測的某些風險總是存在,風險事件的發生是造成經濟損失或時間損失的根源,合同雙方都期望轉嫁風險。所以在合同履行中,推行索賠制度是向對方轉移風險。但工程索賠制度在我國尚未普遍推行,建築企業對索賠的認識還很不足,對索賠的具體作法也還十分生疏。因此,必須瞭解索賠制度轉移風險的意義,學會索賠方法,使轉移工程風險的合法、合理的索賠制度健康地開展起來,逐步向國際工程慣例接軌。

  2、向第三方轉移風險。包括推行擔保制度和進行工程保險。

  A、推行擔保制度。這是向第三方轉移風險的一種有效作法。我國《擔保法》規定了五種擔保方式,但在工程施工階段以推行保證和抵押兩種方式為宜。

  第一、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當前我國可以逐漸推行銀行保證或企業保證。①銀行保證。國際通行作法是在工程招投標和合同履約過程中實行銀行保函制。由承發包雙方開戶銀行,根據被保證人***即承包人或發包人***在銀行存款情況和資信,開具保函,承擔代償責任。但目前我國銀行保函制度沒有相應法規或規章,尚未普遍推行。②企業保證。除推行銀行保函制外,也可以推行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做為工程承包人或發包人的保證人,由其出具保函,承擔代償責任。

  第二,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抵押財產的佔有而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據《擔保法》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當債務人抵押財產不屬於向第三方轉移風險範疇時,以第三人抵押財產實行代償,它屬於向第三方轉移風險。推行該制度,要在承發包雙方簽訂工程承發包合同時,由承發包雙方或其任何一方與第三方抵押人訂立抵押合同並進行抵押物登記。

  B、推行保險制度。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事故***風險***,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上述保險概念,前者為財產保險,後者為人生保險。工程保險是指發包人和承包人轉移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當出現保險範圍內的風險而造成經濟損失時,工程發包人或承包人才能向保險公司索賠,以獲得相應賠償。一般在招標檔案中,特別是在投標報價說明中都要求承包人作出保險承諾。我國工程保險工作尚未與國際慣例接軌,但在《建築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字》中對建築工程一切險種、第三方責任險、人身傷亡險和施工機械裝置險等設定了相應條款。為把工程保險制度逐漸推行,一方面要在修改施工合同示範文字時向國際慣例接軌;另一方面要制定建築工程保險章程和必要的法規、規章,以保證建築工程保險制度的全面推廣。

  ***三***保留風險。

  或稱自留風險,是指當風險不能避免或因風險有可能獲利時,由自己承擔風險的一種作法。它可分為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自留風險兩種。無意識自留風險是指不知風險的存在而未加處理,或風險已經發生,但未意識到而未作處理。有意識自留風險是指雖然明知風險事件已經發生,但經分析由自己承擔風險更為方便,或者風險較小自己有能力承擔,從而決定自己承擔風險。也有采取設立風險基金的辦法,在損失發生後用基金彌補。在建築工程固定價格合同中考慮一定比例的風險金,以前通常稱為不可預見費,就是對合同中明確的潛在風險的處理基金。風險基金的比例取決於合同風險範圍和對風險分析的結果,一旦出現風險,發生經濟損失,由風險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