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發麻的原因和建議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是有許多人會出現腿發麻情況的。那腿發麻是怎麼回事呢?腿發麻應該怎麼辦呢?睡覺腿發麻又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腿發麻的原因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長時間蹲著則會出現腿發麻的情況。那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腿發麻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末稍神經病變

  最常見的是糖尿病引起的末稍神經炎,可出現下肢末稍部位麻木,水腫等。

  2.下肢血管病變

  如閉塞性動脈硬化症,因下肢動脈硬化,引起管腔狹窄,導致血液供應不足,最早症狀可有肢體怕冷、易疲勞、麻木或疼痛。

  3.神經受壓

  如腰椎和胸椎疾病也可出現雙下肢麻木,需要了解麻木區域,進而鑑別哪條神經支配,不同神經節段表現不一;頸椎疾病,壓迫神經,引起對稱性雙下肢麻木、疼痛、乏力等。 頸椎MRI可發現椎間盤突出,明確病因後,積極治療。

  4.體位性麻木

  之所以長時間下蹲或者是久坐會導致腿發麻,其主要是原因雙下肢血流變得緩慢,同時神經受壓所導致的。而一般只需要活動一下就OK了。

  腿發麻的危害

  腿麻腳麻多由不良姿勢的久坐、久站、久蹲引起。腿部血液流通不暢,周圍神經受到壓迫,影響神經的正常傳導,不能把受到的刺激準確、及時地傳給大腦,提醒我們變換姿勢,所以就會割包皮腿腳發麻。另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也會壓迫脛神經或腓神經,引起神經麻痺症狀,使腿和腳產生麻木感。

  腿發麻的建議

  立刻改變姿勢,可以小範圍內快速走動幾分鐘;如果感到左腿發麻,就高舉右手10秒,然後放下,反覆3次,右腿麻的話就舉左手,麻木感可以得到緩解。

  變換走路姿勢,如走“內八字”,使不同的肌肉均衡受力,減輕發麻的感覺;對發麻部位進行搓、熱敷,也能消除麻木。

  平時無論站著、坐著都要保持正確姿勢,同一姿勢不要持續太久,最好隔幾分鐘就變換一次;多進行一些慢跑、游泳等鍛鍊腿部的運動。

  另外,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病變也可影響周圍神經,引起腿麻、腳麻,如果你經常感到腿腳發麻,建議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