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幫媽媽做家務的技巧與竅門

  很多孩子現在都喜歡拿著手機電腦來玩,但是這樣是很不好的,那麼作為媽媽的你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動手幫忙做家務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引導孩子幫媽媽做家務的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引導孩子幫媽媽做家務的技巧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生活就是遊戲,遊戲就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學習做家務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遊戲。此外,也別忽略了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唯有愉快、自主自發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對於年紀小的寶寶來講,父母最好讓他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髒衣服放進籃子裡;讓孩子慢慢習慣其實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設計一份工作計劃表,共同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然後用表格或日曆把他想做並能做的家務活記錄下 來。對於還不會識字的孩子,可以在日曆上貼上圖片,讓孩子看見圖就知道今天要完成的家務是什麼。當孩子完成了當天的家務勞動,就從日曆上把這一天劃去,這 樣,孩子就知道第二天要做的是什麼。對大一些的孩子,畫出一張表格,把要完成的家務勞動寫在上面,這樣,孩子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要乾的家務活兒是什 麼了。

  國外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

  親子游戲之一——客廳家務活

  任務1:收玩具 可將玩具桶或收納箱***盒***分類編號,告訴寶寶不同的玩具要分類放,而且玩後要將玩具還回相應的收納箱。

  任務2:收書 按書的大小歸類,爸媽在收拾的時候可以和寶寶互動,跟他說“這是大的,放這裡;這是小的,放這裡。”這樣可以讓他有成就感,並懂得愛惜書本。

  任務3:收椅墊 可先跟寶寶玩椅墊遊戲,在遊戲結束後,請他跟著你一起將椅墊放回原位。

  任務4:收遙控器 找個大的餅乾盒,讓寶寶將遙控器全部放進去,如果盒子夠大,可事先在盒底畫遙控器形狀,讓他依圖形去放,一方面收拾,一方面可以讓寶寶學會認形狀。

  任務5:收拖鞋 可教寶寶將拖鞋左右配對,插在一起,再放進鞋櫃裡。拖鞋的大小、顏色不一,可讓寶寶學習認識大小和形狀,而且拖鞋柔軟、沒有重量,沒什麼危險性,適合寶寶自己收拾。

  任務6:吸地 可以故意丟一些小紙屑,讓寶寶學習用吸塵器吸地,吸的時候,跟他說“紙要回家了”,再一起將吸塵器裡的垃圾倒出來,這樣可培養寶寶的空間存在感,讓他知道有些看不見的東西還是會出現的。

  任務7:清潔隊員與收購員 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收集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後交給收購員處理***即媽媽***,藉由遊戲培養孩子做家務興趣。

  親子游戲之二——廚房家務活

  廚房的清潔整理工作較繁瑣且危險,建議讓寶寶做一些簡單又不危險的收拾工作。寶寶在做家務時,大人一定要在旁一邊指導,一邊照顧,平時應儘量減少讓寶寶進出廚房的時間。

  任務1:收鍋具 在工作臺下面的儲藏櫃,可放簡單的鐵鍋、湯匙或抹布等簡單又沒有危險性的用品,然後和寶寶一起玩“扮家家”,用大人的用具一起玩,之後一起收。

  任務2:收調味料 在煤氣灶旁加裝一個放調味料的置物架,每次烹調完畢,可帶著寶寶將一瓶瓶的調味料放回去,還可同時教寶寶認識瓶子的形狀。

  任務3:垃圾入箱 告訴寶寶,垃圾要放進垃圾袋或垃圾箱,可和寶寶一起玩“垃圾投籃”遊戲,當然,要記得告訴他把扔到地上的垃圾再撿起來放進垃圾箱去。

  任務4:扮家家 利用玩具、餐具***杯、盤、湯匙、鍋***等與孩子玩做家務遊戲。“娃娃,平常都是媽媽做飯給你吃,今天你也炒個菜給媽媽呼好嗎?”“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現在我們一起將桌子、盤子、碗……收乾淨好嗎?”藉由遊戲達到教育效果。

  孩子做家務活的清單

  1歲以前的嬰兒:可以讓他自己拿湯匙吃飯,拿拖鞋或遞物品給大人,收集垃圾、把衣服、玩具放進籃子裡等。

  2歲的幼兒:可以讓他擦桌子、練習洗自己用過的盤子、杯子,在限定的空間範圍內掃地、擦地板,或將同樣式、同顏色衣服疊好放在一起、將垃圾丟進垃圾桶內等等。

  3歲的寶寶:開始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可以訓練其將用好的毛巾、牙刷掛好、放整齊,清理自己吃完飯後的桌面等,這些對孩子來說都不是難事,父母可以放手讓孩子學習。

  4歲的寶寶:可以給家裡的植物澆水、在不打爛餐具的情況下協助大人擺放和清潔飯桌、在父母的注視下拿郵件和報紙、清洗並乾燥塑料碗碟、喂寵物、協助父母把各種不易打爛的餐具放進洗碗機。

  5-6歲的寶寶:可以料理大部分的個人衛生、整理和打掃自己的房間、協助父母疊好衣服並將衣服分類放置、負責倒垃圾、清洗和乾燥碗碟、擺放和清潔飯桌、放好各種雜物、整理自己的床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