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保證金交易技巧有哪些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人們對於投資理財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因此投資方式也越來越受關注,外匯投資以其透明度較高,不易操作性受理財者們的青睞。而外匯保證金交易變得炙手可熱起來。但外匯保證金交易更加需要技巧的支撐,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外匯保證金交易交易技巧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四大交易技巧

  1、不要過度交易。

  交易時,不要頻繁的交易,也不要再虧損後急於翻本,應該冷靜下來,仔細分析,然後在交易。面對虧損地情形,切記勿急於開立反向地新倉位欲圖翻身,這往往只會使情況變地更糟。

  2、運用模擬賬號,學習外匯保證金交易。

  對於市場的初學者,應該首先要了解一下市場的概況,而且還應該學一下應該怎麼樣操作交易。因此對於初學者,應該先從模擬賬戶做起,熟悉操作環境,然後循序漸進交易。

  3、遇到逆市,就給自己休個假。

  在交易趨勢中遇到逆市時,我們應該停止交易,觀望市場,等待資料的指引。你要時刻謹記市場不會因人地意志為轉移。

  4、設定止損止盈。

  投資者在操作外匯保證金交易時,一定要設定止損止盈,降低投資風險,儘可能的把虧損降到最低。

  外匯保證金交易策略

  善選幣種

  做“炒單”,品種不同,習性就不一樣,好象是在用顯微鏡“看東西”。劉先生2003年一開始進軍外匯市場,選擇的品種是橡膠,對於這一品種,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不選擇豆等成熟的品種,“正因為成熟,裡面聚集了很多高手,我這個新人和高手競爭,成功的機率會放小。”

  劉先生告訴記者,外匯市場和其他的金融產品不一樣,有人贏利的同時一定是有人在虧本,與高手鬥,等於是跟自己過不去。

  劉先生坦言,品種太單一的話,也會很有侷限性,尤其是在市場成交量不大的話,就沒有利潤可言。2003年底,做的品種1天的成交率高達30、40萬手,炒單做得好,利潤很可觀。

  去年中到今年1月份,由於做的外匯品種市場成交量小,有時甚至1天的成交量僅有1000手,劉先生手續費交了不少,但資金卻沒有回報。

  但目前,劉先生已開始涉獵市場成交量大的其他品種。現在劉先生最期待的是國債外匯和指數外匯的推出,由於最早從業就是在金融行業,儘管做了兩年的商品外匯,但劉先生認為自己對商品外匯還是很陌生。

  從不持單過夜

  他給自己的定位賺手腳比他慢的人的錢。我一般進出單都會比人快。一般他操作的進出單都在1分鐘時間,市場趨勢再好,也就持單幾分鐘時間。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與那些滿倉過夜的持單者不一樣,他從不持單過夜,每天在外匯市場進出少則10多個來回,多則40、50個來回。他告訴記者,每天做幾十個來回的模式,市場上稱之為“炒單”。他給自己的定位是賺手腳比他慢的人的錢。

  在市場上,“我一般進出單都會比人快。也許你我都發現了這一趨勢,但你猶豫了,思考了,想再等一分鐘進單,而我早在1分鐘之前就進單了,而下一分鐘,你就接下了我的單,於是,我是50進的單,而你是60進的單,利潤就歸我賺了。”

  劉先生將這種方法簡稱之為“買賣雞蛋”:大家都要販賣雞蛋,我先用1元/斤的價格買來了雞蛋,再用1.5元的價格賣給你,你是用2元、還是3元的價格賣給別人,我就不管了。劉先生介紹,運用這種方法炒單,出入市的價位一定要夠精確,還有一點就是一定要快,敲鍵盤的速度要快,所用的軟體設定要快,思維更要快,一定要注意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否則就會出問題。

  一般他操作的進出單都在1分鐘時間,無論是進的單是10手、20手,還是幾手,在1分鐘左右的時間,他就會把它賣掉。市場趨勢再好,也就持單幾分鐘時間。

  劉先生並不認同其他人也運用這一模式來外匯交易,各人的特點不同,性格不一樣,當然運作方式也就不同,“我反應快,手腳快,心理節奏適合這一模式。”

  下單前要先看風險

  下單前要先看風險,不看贏利,萬一錯了,止損必須不計成本,一種期盼市場價格“好轉”的心情,會讓交易者舉棋不定,既而在自我安慰和期盼中放棄止損的決心,這是錯誤的。

  一定要按規則辦事,否則就會輸得讓你痛。劉先生就有輸得肉痛的經歷。

  2003年的一天,劉先生開1/5的倉做多,結果市場在下跌,劉先生再買了 1/5的倉,市場還在跌,這個時候,正常的做法是立刻平倉,而不理智的劉先生加了死碼,又加了2/5的倉,跌停版後,劉先生平了倉。一次判斷失誤,就讓劉先生損失了10多萬人民幣。

  劉先生總結經驗教訓,一定要按規則辦事,不能逆市而行。要時刻做好止損準備。時刻有“我是犯了錯誤,我趕快走”的準備。

  劉先生介紹,由於外匯交易只需要7%-10%的保證金,對保證金帳戶的精確度不高的話,就有可能爆倉。如果市場漲2%、跌1%、又漲1%、再跌2%,炒單者如果每次都看錯了行情,當天就有可能走人。

  他介紹經驗時說,下單前要先看風險,不看贏利,萬一錯了,可不可以立刻出來。止損必須不計成本,一般人在平倉前都會想想成本是多少,掂量一下損失的大小。一種期盼市場價格“好轉”的心情,會讓交易者舉棋不定,既而在自我安慰和期盼中放棄止損的決心。

  這是錯誤的,儘管有時候止損也是錯的,但它畢竟保護了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