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穩賺錢的方法

  散戶炒股,最大的敵人既不是莊家也不是機構,而是自己。能否在充滿變數的股市穩操勝券,成為贏家,不僅取決於大盤和個股的表現,更取決於自己能否做到謀定而後動,戰勝自己。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好三步準備炒股穩賺錢

  謀定而後動方能戰勝自己有三層含義:一是操作前要有計劃,二是有了計劃需要執行,三是執行之後還應反思。

  操作前要有計劃,制定買入計劃需從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有記性。

  二要做到“好上加好”。

  三要多方比較找金股。

  有了待買目標後若有更好的品種還可一併加以考慮,在此基礎上確定最終買入品種。

  不僅買股票要有計劃,賣股票也要有計劃。制定賣出計劃的方法與買入計劃相類似,只是價格要求正好相反:“買入計劃”是價格越低越好,但“賣出計劃”則是價格越高越好。

  有計劃還要執行

  如果說沒有計劃、盲目操作是炒股大忌的話,那麼有了計劃不執行同樣是炒股大忌。做到嚴格按計劃操作的關鍵是要養成“四個習慣”:

  養成低吸高拋的習慣。

  不少投資者在實際操作中也制定過買賣計劃,但卻未能嚴格執行,原因之一是貪婪或恐懼在作祟。當待買***賣***股票的市價未達設定的計劃價時盼著下跌或上漲,但一旦達到計劃價時又不敢買入或賣出,擔心買後再跌或賣後再漲,最終錯失機會。

  因此,做到嚴格按計劃操作的關鍵是要克服貪婪或恐懼,養成低吸高拋的習慣,一旦到了預定價位就要毫不猶豫,按計劃操作。

  養成棄生就熟的習慣。

  投資者未能執行操作計劃的另一原因是“喜新厭舊”,擔心買賣熟悉的“老股票”會跟不上節奏,抓不住牛股,跑不過指數,因而頻繁地買賣相對陌生的“新股票”,結果適得其反:買入的股票不漲,未買的股票大漲。

  養成不走極端的習慣。

  總有這樣一些投資者,他們在操作時喜歡走極端——集中兵力***全部資金***出擊一隻股票。雖然這種操作方法有可能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但也可能導致風險的最大化。

  正確的“執行計劃”方式是到價後分批操作,以便為“進一步”的操作——再跌再買、再漲再賣預留空間。具體方法有兩種:一是等量法:先確定初次買賣數量,再依次分段操作***每次數量都不變***;二是倍數法,數量不等但比例相同***兩倍、三倍或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依次遞增或遞減。

  養成勤做記錄的習慣。

  有的投資者既想“得到”多一些,又想“付出”少一些,連動動筆頭做做記錄都不願意,常常導致事先制定的操作計劃未能嚴格執行。

  解決記性不好、計劃不能嚴格執行問題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勤做記錄:既要對什麼時候、以多少價格、買賣什麼品種等計劃內容予以記錄,又要對實際執行情況進行登記。只有在平時養成了勤做記錄的習慣,才能確保在實際操作中嚴格按計劃執行。

  走出這一怪圈的方法是要克服僥倖心理,養成棄生就熟的習慣,儘可能選擇熟悉的股票進行操作,且做到買入後要敢於高拋,賣出後要敢於低吸。

  執行後需要反思

  即使做到了每次操作前都有計劃,每次計劃都能執行,但也不能確保每次制定的計劃和所執行的操作都正確,這就需要在執行後增加一個總結和反思的環節。

  一是看制定計劃的方法是否正確。

  制定買賣計劃的關鍵一環是進行比對,無論是比從“高點”下來的跌幅、從某一時點下來的跌幅還是從某一交易日下來的跌幅誰大,還是比從“低點”上來的漲幅、從某一時點上來的漲幅以及從某一交易日上來的漲幅誰小,都要求既比跌幅又比漲幅,即是否達到了跌幅最大、漲幅最小。

  只有在進行了雙向比對後製定的計劃,才是採用正確方法制定出來的正確計劃。

  二是看制定的計劃內容是否科學。

  一方面,在比的時候要儘可能做到簡捷,防止比到最後找不著北;另一方面,要有可比性。對於沒有可比性的股票,即使跌幅再大、漲幅再小都沒有任何意義,這一點特別需要注意。

  三是看最終的操作執行是否合理。

  在進行全面系統又具有可比性的比對之後,還要看最終操作是否養成了“四個習慣”,有無存在技術、方法方面的問題。

  有的投資者可能會認為,有計劃並嚴格執行的操作不一定是最好的操作,有時沒有計劃“看著辦”或者雖有計劃但不執行反而比有計劃或死守計劃管用得多。乍一聽,此話似乎有些道理,但實際上無計劃操作對的只是一時,長此以往並非正確的選擇。

  只有謀定而後動,事先精心制定計劃,並在操作中嚴格執行才是在複雜多變的股市裡戰勝自己、成為贏家的制勝法寶。
 

可能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