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周邊旅遊攻略

  秦皇島,簡稱秦,位於中國河北省東北部,是首批全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因公元前215年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東巡至此,並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尊號而得名的城市。秦皇島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西接唐山,北接承德,近京津,位於最具發展潛力的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東北與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秦皇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是國內既協辦過奧運會和亞運會的唯一城市。秦皇島還是中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第一批國家智慧試點城市;全國第一批無障礙設施建設示範建立城市。2014年5月5日,秦皇島正式對域內明長城的精華地段板廠峪長城開展修復,在清理時發現用泥土自制的象棋。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秦皇島簡介:

  秦皇島之名的起源地是指今海港區東山,這是一座由風化花崗岩組成的剝蝕性殘山,海拔20餘米,方圓不足平方公里。現在與陸地連在一起的東山,在200多年前,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島嶼,直到19世紀末,隨著港口的建設,島嶼才與陸地相連,成為大陸的一部分。

  秦皇島相傳因秦始皇東巡至此而得名。秦皇島之名最早見於明英宗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楊琚《秦皇島》一詩,其中有“古殿遠連雲縹緲,荒臺俯瞰水潺湲”之句。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永平府志》中有關於秦皇島的記述:“秦皇島在撫寧縣東七十里,有山在海中,世傳秦始皇求仙駐蹕於此”。萬曆年間,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記述的更為詳細:“關***山海關***南六裡有孤山,屹然獨立於海上,四面皆水,俗呼秦皇島……俗傳秦皇至此山見荊,愕然曰:‘此裡師授吾句讀時所用樸也’。下馬拜,荊皆垂首向地,如頓伏狀,到現在猶然。石上有秦皇下馬跡,因名秦皇山”。之後,地方史志和文人詩作中多有記述。到清代,又有秦王島之說。秦王島之名最早見於康熙八年《撫寧縣誌》,其中有“秦王島誤秦皇島,在縣東七十里,四面皆水,惟島居中,唐太宗徵高麗駐蹕於此,島上荊條伏生。相傳秦王下拜,伏。”秦王島之名傳說與李世民徵高麗回師途中經此地有關。至此之後,一直到民國年間,地方史志和文人詩作中,則將秦皇島與秦王島並用。

  秦皇島景點介紹:

  秦皇島旅遊景點頗多,旅遊的住宿就尤為重要。如果休息不好,就會影響遊玩效果。如果想經濟實惠,可以住在家庭公寓,三室兩廳,兩室兩廳,適合以大家人或者幾家人一起出遊,還可以自己做飯,經濟實惠,溫馨自如。

  秦皇島市旅遊資源集山、河、湖、泉、瀑、洞、沙、海、關、城、港、寺、廟、園、別墅、候鳥與珍稀動植物等為一體,旅遊資源型別豐富,是開展多專案、多層次的旅遊活動,滿足不同旅遊者旅遊休閒的最佳場所。經過多年開發建設,秦皇島市旅遊基礎設施和景點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逐步形成了以長城、濱海、生態為主要特色的旅遊產品體系。秦皇島市旅遊景區個,開闢了長城文化、海濱休閒度假、歷史尋蹤、觀鳥旅遊、名人別墅、山地觀光、海洋科普、國家地質公園、體育旅遊、鄉村旅遊、城鄉雙向遊、會議旅遊、工業旅遊等多種精品旅遊線路,並每年舉辦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山海關長城節、孟姜女廟會、望海大會、昌黎乾紅葡萄酒節等節慶活動,這些旅遊線路和節慶活動都備受國內外遊客青睞。秦皇島一年四季皆景,可供旅遊者探險獵奇、尋幽攬勝。其中自然資源以山、海文明,人文資源以關、城最為突出,社會資源以中央暑期辦公地——北戴河最具魅力。這裡山地地貌奇特多樣,飛瀑流泉到處可見;森林覆蓋率高,野生動物、植物資源豐富;更有長城等大量文物與古蹟點綴其中。海沙細而平礦,灘緩而水清,潮平而差小,延綿近百里;海水汙染程度低,水質清潔,陽光充足,是進行海水浴、日光浴、沙浴、沙灘活動與海上觀光、海上游動的最佳場所。轄區內的長城蜿蜒起伏,枕山襟海,依勢而修,關隘地處要塞。社會資源以北戴河——中央暑期辦公地和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而聞名遐邇,成為秦皇島市最具吸引力的旅遊資源。

  主要景點旅遊資源在分佈上呈兩條相對平行的帶狀分佈,其中在濱海帶上,有老龍頭、第一關、姜女廟、秦皇求仙入海處、海上運動中心、新澳海底世界、野生動物園、鴿子窩、金山嘴、老虎石、北戴河名人別墅、聯峰山、滑沙場以及眾多的濱海浴場和各類主題公園等;在中北部山地——丘陵帶上,有三道關——九門口——義院口——界嶺口——桃林口——冷口——城子嶺口長城和沿長城一線的各處文物古蹟,以長壽山、角山、燕塞湖、祖山、背牛頂、天馬山、碣石山、十里葡萄長廊、孤竹國文化遺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