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的簡介

  評劇,是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評劇。

  曾有觀點認為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

  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評劇的種類

  評劇,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曾經被封為全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僅次於京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

  1909年左右形成於唐山。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

  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採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1]。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雲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

  評劇的藝術特點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

  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

  善於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演出了一批受群眾歡迎的現代戲,如小白玉霜和韓少雲主演的《小女婿》、新鳳霞主演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以及《金沙江畔》、《奪印》、《野火春風斗古城》;改革開放以後又出現《山裡人家》《疙瘩屯》《黑頭與四大名旦》《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優秀現代劇目。

  評劇的歷史發展

  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的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的工人,特別是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的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

  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當時舞臺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

  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佔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評劇的角色介紹

  評劇的行當是隨著評劇的發展歷史,經過不斷豐富和完善而逐漸形成的。評劇的前身“蹦蹦戲”曾經歷了“對口戲”、“拆出戲”兩個階段,那時的行當也不象現今這樣分明。經過1909年至1921年的重大改革,評劇成為一個大劇種。評劇的行當,也依據表演的需要吸取京、梆等劇種的行當分類經驗,逐漸形成現在生、旦、淨、醜門類齊全的規模。

  “對口戲”的行當是一旦一醜,旦角稱“上裝”,丑角稱“下裝”。這種形式系由冀東大秧歌中民歌小調對口唱衍變而來;“上裝”、“下裝”是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並分別表演劇中人物***如《西廂記》,“上裝”要表演紅娘、鶯鶯、老夫人三個角色***。由於這種表演的侷限,表演者不能以劇中人物來固定著裝和勾畫臉譜,因此他們的最初裝扮是“上裝”***旦角***彩扮,身著裙襖或彩褲褂,手持摺扇、手帕;“下裝”***醜腳***頭戴氈帽或頭巾,身著茶衣、腰包,手持竹板或霸王鞭。

  “拆出戲”亦稱“三小戲”。系由“對口戲”演變而來,以代言體、單折式、分場式為其戲劇結構基本體制。上演的劇目雖短小,但首尾相接,故事連貫,具有中心人物和配角。至此演員便依據角色人物性格,有了明確的分工,逐步由“上裝”、“下裝”形成“三小”行當,即:小生、小旦、小花臉***醜***。“三小戲”,初以小生、小旦戲為主,醜腳居於次要位置***《回杯記》的王計***家人***為醜扮***。隨著“拆出戲”的劇目不斷增多,所表現生活內容不斷豐富,相應的也出現了老生、老旦、彩旦等行當。

  評劇由於歷史較短,又受劇目題材的侷限,所以沒有像京、梆大劇種那樣具有駕馭反映帝王將相生活和政治鬥爭、軍事鬥爭重大內容的能力,多以反映下層官吏、市民階層、農民階層的生活為主,因此各行當的表演藝術***聲腔、技巧***,特別是老生、淨、刀馬旦、武生行的表演手段,仍有待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新編歷史故事戲不斷增多,各行當,特別是小生、老生、淨行的表演藝術有了較大的發展。

  目前的評劇逐漸發展成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小生、老生、花臉、小花臉等行當齊全的大劇種。但仍保留了民間小戲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

  評劇的流派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華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亥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東路評劇流派劃分如下:

  月明珠***調***:花蓮舫等。

  倪***俊聲***派:桂寶芬、成國禎、劉子熙、馬連成、張潤時、泰海貴、劉鳳楊、李月樓、楊振邦、艾景全、賈蘭亭、劉小樓***後學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義廷、王鳳池、竇齡童、鄭伯範、孫連芳、呼勳卿、倪偉、杜寶宇等。

  李***金順***派:朱寶霞***兼劉派***、花玉蘭、筱麻紅、筱桂花、鮮靈霞***兼劉派***、六歲紅***兼劉派***、李寶順、羊蘭芬、小花玉蘭小玉霜***退休後改為白派***、宋玉文***後改鮮派***等。

  金***開芳***派:李小舫***李岱***、韓少雲、夏青、於筱芳、於筱芬、張暉、宮靜等。

  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銀香等。

  張***鳳樓***派:張麗華、碧燕燕等。

  碧***蓮花***派:花月仙等。

  劉***翠霞***派:朱寶霞***兼李派***、新翠霞、鮮靈霞***兼李派***、六歲紅***兼李派***、郭硯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豔玲、筱紫玉,花淑蘭***兼愛派***、董瑞海、張淑敏、小靈霞、筱佩茹***後學筱俊亭***、董美珠、筱美榮***兼愛派***、馬淑華、吳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後改新派***等。

  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鳳、筱月珠、李蘭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愛派***、高豔敏、吳博莉***兼劉派***、劉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麗等。

  愛***蓮君***派:蓮少君、蓮幼君、蓮小君、蓮雅君、小摩登***錢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蘭***兼劉派***、筱美英***兼劉派***、王曼苓***拜新鳳霞***、王冠麗***已改白派***、張礪雲等。

  喜***彩蓮***派:郭硯芳***兼劉派***、喜少蓮、小喜彩蓮、邢韶瑛、李憶蘭、申增麗、張秀琴、孟素潔等。

  花***蓮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樓、花楚館、文金舫等。

  筱***桂花***派:唐淑蘭,王彩雲

  桂***寶芬***派:袁鳳霞、劉小樓、李金銘等。

  花***玉蘭***派:小花玉蘭***後轉李派*** 小幼蘭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蘭學習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夢***

  新***鳳霞***派:張金秋、李曉梅、李憶霞***兼劉派***、李紅霞、谷文月、王曼苓、劉淑琴、戴月琴、劉秀榮、高闖、趙三鳳、王瑾、郭美美等。

  鮮***靈霞***派:小鮮靈霞、李秀雲、孫桂榮、宋玉文等。

  花***月仙***派:劉淑萍、張淑桂、劉珊、恆紅等。

  李***憶蘭***派:劉曉勤、張紅琴、趙丹紅、孔慶玉、劉惠欣等。

  魏***榮元***派:韓學門、李維銓***兼馬派***、王文有***兼馬派***、高金元、王傑、孫路陽等。

  張***德福***派:張彥生、崔英傑、徐培成、李志華、陳勝利、齊建波、趙立華***兼馬派***等。

  馬***泰***派:李維銓***兼魏派***、張彥春、王文有***兼魏派***、趙立華、張文鵬、馬惠民等。

  韓***少雲***派:胡桂秋、宋麗等。

  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鄭小娣***、李冬梅、王曉萍等。

  花***淑蘭***派:解鬱文、徐廣琴、王鎮芝、鄭桂芳、張麗華、趙俊芝、馮玉萍、曾昭娟、田敬陽、李娟娟、吳丹陽、艾麗珍、趙繼蘭、張秀雲等。

  洪***影***派:孫振宇、陳立行、李煥雙、包連偉、楊繼勉、張俊玲、石文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