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管是什麼

  英國管***English Horn***雙簧管樂器的一種,又稱中音雙簧族樂器,即F調雙簧管、中音雙簧管,比雙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雙簧管濃郁而蒼涼,比較含蓄內在,聽起來如泣如訴。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英國管的相關知識吧!

  英國管的簡介

  樂器名稱:英國管***English Horn\Cor Anglais***

  樂器本調:F調。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移調記譜。

  實用音域:小字組E-小字二組A。

  結構組成:哨子***雙******,管體,球狀喇叭口和音鍵系統。

  使用材質:木製。

  樂器特色:音色近似雙簧管,有憂鬱,夢幻,柔和的情調。

  英國管是木管樂器的中音樂器,只在表現特定情景時才用。 “英國管”名稱之由來,並非此樂器來自英國,而是由於文字上的相同音譯的結果。

  英國管***Cor AngIais***結構與雙簧管相同,但使用彎屈接管,比雙簧管低五度,F調。

  它是在1720年以前作為德國人的“森林雙簧管”開始其生涯的,巴赫喜歡將它稱作“狩獵雙簧管”***Oboe da Caccia***。英國管具有天鵝絨般的音色,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遙遠的號角聲及田園風光。

  在《威廉·退爾》序曲中,它惟妙惟肖地模仿了阿爾卑斯號角,《幻想交響曲》中的田園性獨奏也非常耐人尋味。老式彎曲管身的英國管是18世紀浪漫式的產物,而今直體英國管則是19世紀的產物。交響樂隊中第三雙簧管演奏員通常被指派吹奏英國管,吹奏者通常在脖子上系一根吊帶,也有人不用,其指法與雙簧管相同,不同的是把位較大,管口呈鱗莖狀,最低音是b,實際音高為e。

  英國管與雙簧管的比較

  英國管比標準型雙簧管低五度,是F調中音雙簧管,實際上從前也像古老雙簧管***OBOE da Caccia***那樣流傳很廣,它的音域自低音B至高音F。英國管發音非常有力豐滿,它的音區清楚地劃分為三個彼此截然不同的音區,非常雄壯的低音區,稍為柔弱的高音區。英國管非常有表情舒情,有性格的一面,18世紀初出現於室內樂,19世紀中葉成為樂隊成員忠實地完成著雙簧管的輔助作用。

  英國管的保養知識

  英國管是一種複雜的樂器。鍵子小而密集,鍵子多且相互關聯。因此,在裝卸樂器時一定要注意、小心。雙簧管由三節組成,上節,下節和喇叭口。在使用之前應先把樂器的接頭軟木上塗些凡士林潤滑油,減少因軟木的摩擦力過大造成裝卸時鍵子變形。裝卸樂器時,一般情況應左手把握上節,右手把握下節。左手還要在把握上節的同時把連線下節的兩個鍵杆壓起來,然後慢慢地一邊往裡插,一邊旋轉,插到底後,使上下的兩個連線杆對好即可。兩手在握樂器時用力要均勻,把力量分佈在整個手指上,不要用力過猛,以免造成樂器損傷。

  管體一般都採用紅木和烏木製作。其主要優點是音色強於其它膠管,缺點是比較嬌氣,容易開裂。因此,新樂器買回後,首先要進行保養,即把樂器內外管體塗一次油,白油和縫紉機油都可以,方法是先找一塊布,把油塗在布上進行擦拭,也可把油塗在小毛刷上進行擦拭,注意儘量不要讓油塗到墊子上。

  三至七天塗一次,連續塗五次左右。另外新樂器首次吹得時間不要過長,原因是新樂器的木頭活性比較強烈,也就是變化比較大,木頭各部分之間的拉力還處於不均衡和不穩定狀態,這時如果受到外因過分的影響,例如吹得時間過長,或者風吹日晒等,樂器就可能出現開裂現象。所以新樂器要逐漸延長吹奏時間,從五分鐘到十分鐘循序漸進,讓木頭有個適應過程,這樣就可以防止或減少裂縫現象。樂器用完後,要清除管體內的水分,可用樂器隨身帶的毛刷通條,擦去管內的水分。潮溼的墊子可用吸水紙夾在音孔與鍵子之間進行清除,再用乾淨布擦去音孔與鍵子上的汙垢。要時常檢視螺絲有無鬆動,如發現鬆動,及時擰緊,防止丟失。

  每個月要給鍵子全面上一次油,即在每個鍵子的活動部位滴上一滴白油或縫紉機油,千萬不要滴小號活塞油,然後活動幾次鍵子,使油充分接觸。再把鍵子表面用軟布擦乾淨即可。鍵杆之間和不容易擦到的地方,可用小毛刷或舊毛筆進行清理,在清理時不要碰掉軟木墊及小粘墊。樂器如出現問題,自己不要亂動,可送專業人員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