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臨摹素描動漫圖片

  日本動漫一方面在精神上愉悅了青少年的身心,為其現實中的交往、學習提供了有益的引導,有形無形的影響著中國青少年的成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日本動漫的文化特徵

  作為日本傳統大眾文化和現代大眾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者之一的日本動漫,其有著特殊的魅力,這也是其為什麼擁有眾多“粉絲”的原因所在。大眾文化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定國家、地區新近湧現出來的人們普遍關心、喜愛、接受的文化,它既是一種觀念體系,又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會心態。②日本動漫就是如此。日本動漫產生於日本特定的社會文化之中,體現了日本社會及國民的種種特性。

  1.1日本動漫的“島國根性”

  日本是位於亞洲大陸東側的一個單一民族的島國,隔海北臨庫頁島、西伯利亞,西與朝鮮半島、中國相鄰。四面環海,資源相對缺乏,民族單一,文化底蘊又比較薄弱,種種特性促使日本竭盡所能地採長補短,而且在吸收外來文化方面極具優勢。一種文化一旦得到認可,就很容易傳播到全國,得到大眾的認可和接納。因此,日本自古以來就在引進外來文化、兼收幷蓄、為己所用方面有著獨特的天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引進外來文化的時候,並不是原樣照搬,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即只吸收自己需要的部分,並在自己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加以培植,使其成為日本的文化。這種既開放又封閉的文化特徵,促使他們積極地吸收外來文化。

  這種兼收幷蓄的文化特徵在動漫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動漫取材的寬泛。如:冬木琉璃香的《星座宮神話》取材於古希臘神話故事;池田理代子的《凡爾賽玫瑰》則以法國大革命前後的一段真實歷史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鳥山明的《七龍珠》以《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為原型,創作出了“賽亞人”悟空的全新故事。五十嵐優美子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取材於莎士比亞的戲劇;橫山光輝的《三國志》則是取材於中國的古典名著;高屋奈月的《水果籃子》更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生肖為題材進行創作。日本人的這種積極吸收外來文化的意識,使日本作傢俱有極強的求知慾,這極大地拓展了題材的範圍,使他們在選材上不拘一格,創作了很多“外來風”的日式漫畫。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吸引了眾多的漫迷。

  1.2日本動漫的“草根性”

  所謂“草根性”是指日本動漫無論在題材還是主題的挖掘上,都緊緊根植於社會基層,把不同年齡層的社會大眾作為受眾物件,將大家喜聞樂道或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以及大家在現實社會中得不到的滿足與美好的願望、夢想收集提煉出來,經過藝術加工之後又還原於生活。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物件上,日本漫畫的定位是全體大眾。日本漫畫根據受眾年齡層及性別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兒童漫畫、少年漫畫、少女漫畫、青年漫畫、女性漫畫、成人漫畫等。在內容的定位上,主要是把基調定在了人性化和生活化上,題材方面更是包羅永珍,如歷史、文藝、教育、體育、科幻、愛情等,可以迎合不同年齡層次的不同讀者的需要。

  正如漫畫家在創作中,首先會考慮的問題就是這部作品主要是畫給誰看的,想要傳達給讀者的世界觀或者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是什麼,定位了這些之後才會進入實際的創作階段。如宮崎駿的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等令人反思的訊息融合在作品中,藉著作品傳達給每個讀者。在為宮崎駿贏得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千與千尋》中,同樣是藉著“千尋”這個平凡的小女孩的不平凡的經歷,希望能喚回每個人心中的那一份純真、愛與善。這樣的題材不僅取悅了低年齡層的讀者,而且博得了無數成年人的喜愛。

  1.3日本動漫中的“集團意識+人文主義”

  埃德溫・賴肖爾在他所著的《日本人》一書中認為日本人和歐美人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日本人重視集團。在企業經營與工薪族社會中講究集體和諧,學生穿統一的制服,等等,都是重視集團的表現。諺語“槍打出頭鳥”明確表達出日本人的處世哲學,對於那些在集團中唱反調或者是背叛集團的人有所謂的“村八分”的處罰。例外當然也有,但就整個日本社會而言,主張有集團才有個人,在集團中個人才能發揮作用,比主張個人主義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這種集團意識在日本體育動漫中得到了極好的體現。體育動漫是指以體育專案為題材的漫畫,主要分為兩大類別,即球技類和格鬥技類。球技類顧名思義就是棒球、網球、排球、高爾夫等。格鬥技類主要是指武道類,即劍道、跆拳道、中國武術等。這類題材的漫畫最常通過對團體英雄的頌揚來展現日本的集團意識。例如《足球小將》、《灌籃高手》、《網球王子》等中,一個個外形俊俏、性格各異的熱血少年組成偶像團體,依靠個人的頑強意志和不懈努力,以及同伴的幫助,甚至是與同伴間的心靈相通、緊密配合下,通過一個個難關,最終取得勝利。我們可以看出這其中除了日本傳統的集團意識得以體現之外,西方的強調自我價值、個性發展的人本觀念也與集團意識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在既強調了主角的個人作用的同時,又體現了日本傳統的集團意識。《網球王子》可以說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這樣一部作品:在美國青少年網球大賽中取得四連勝的網球天才少年越前龍馬回到日本,並進入名門學校青春學園初中部的網球部,經過初期的磨合後與擁有卓越球感的不二週助、擅長舞蹈特技打法的菊丸英二、體力過人的海堂薰等其他隊員們惺惺相惜,通過共同的努力取得了一場場比賽的勝利,最終取得了全國初中部團體網球賽的冠軍。這部作品吸引人眼球的不僅僅是一場場激動人心的比賽,每個隊員獨特的人格魅力及隊員之間的超常的默契,也傾倒了無數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