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業簡單裝飾畫

  裝飾畫創作來源多種多樣,藝術表現也沒有固定的格式,這使得裝飾畫創作區別於其他繪畫而獨立存在。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欣賞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欣賞

  1

  2

  3

  4

  5

  後,下面就來讀一讀關於裝飾畫的文章吧!

  裝飾畫的時代特徵

  裝飾畫這一藝術形式在原始繪畫和裝飾紋樣的基礎上產生、發展流傳至今。裝飾畫因時代、地理環境、經濟條件、文化水平、民族風尚和審美觀點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裝飾畫不僅僅是對日常生活的美化,更是一種傳達創作的藝術語言,也是體現作者思想情感和藝術風格的手段。東方是平面線性語言的發源地,中國傳統的裝飾藝術語言樸素、單純,從古代的象形文字中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形式意味,它們既反映了客觀物象的真實,又通過筆畫形式將自然的具體事物高度概括,形成了線的藝術表現。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國人在彩陶工藝方面已經熟練掌握了裝飾語言,創造了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圖案以及在點、線、面三者之間,互相對立的關係。尤其是善於用點、弧線、半圓形、圓形,表現運動節奏感,開啟了中國裝飾繪畫的先河。在甲骨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祖先非凡的智慧,既是字又是裝飾圖形,僅僅用了幾根直線、曲線,就能把形象特徵刻畫得栩栩如生。如戰國時期的帛畫,由於作者受到造型能力的限制,人物形象大都採用側面、猶如古希臘的瓶麵人物,儘管他們是那樣地追求寫實,卻含有較濃的變形、裝飾。戰國帛畫,形象並非寫實,藝術性也不強,但非常講究與環境的協調和美化效果,營造了引魂昇天的美妙意境。中國北魏時期的敦煌壁畫《鹿王本身圖》,是一幅橫帶式的畫面,構圖上大膽運用斜線分割,故事從中心向左右兩邊展開。在鹿與馬的造型上,抓住形象最基本的特徵加以誇張,比現實的形象更加概括、凝練、超逸。色彩上大膽地在紅色背景上畫了一匹石綠色的馬,濃豔沉穩的土紅色調,統領整幅畫面,達到了極其完美的裝飾效果,超越了色彩單調的侷限。

  在歷史的程序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髮展的裝飾藝術的程式化表現形式,不斷被裝飾繪畫所吸收,融入到自己的肌體中,使今天的裝飾畫底蘊深厚。裝飾畫是一種運用高度概括的美學語言,體現作者意識和審美觀念的藝術形式,人們可以在具象和抽象的廣闊視野裡,毫無拘束地探求,大膽地運用形式美的規律,用誇張、變形等手法對自然物象進行加工,來美化社會,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