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硬筆書法作品

  中國千百年來盡人皆知的《春曉》為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時,描繪春天早晨的一首詩;全詩語言自然精煉,音韻婉轉和諧,讀來回味無窮,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名家點評:

  《王孟詩評》:劉風流閒美,正不在多。以詩近詞,太以纖麗故。

  《唐詩廣選》:顧雲:真景實情,人說不到。高興奇語,唯吾孟公。

  《唐詩歸》:鍾雲:通是猜境,妙!妙!

  《唐詩解》:昔人謂詩如參禪,如此等語,非妙悟者不能道。

  《唐詩鏡》:喁喁懨懨,絕得閨中體氣,宛是六朝之餘,第骨未峭耳。

  《唐詩選》:玉遮曰:"知多少",正是"不覺曉"妙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曉景喧媚,莫卜夜無寂寞。惜春心緒,有說不出之妙。周敬曰:二十字清聲婉約。

  《唐詩箋要》:朦朧臆想,構此幻境。"落多少"可以不說,又不容不說,誠非妙悟,不能有此。

  《而庵說唐詩》:做上二句便煞住筆,復停想到昨夜去,又到花上來,看他用筆不定,瞻之在前,忽然在後矣。或問:何不寫"夜來"在前?曰:看題中"曉"字。"處處聞啼鳥"下若再連一筆,則便不算曉矣,故特轉到曉之前下"夜來"二字。"風雨聲"緊跟上"聞"字,"曉"字便隔尋丈。其作"曉"精微有若此。

  《唐詩箋註》:詩到自然,無跡可尋。"花落"句含幾許惜春意。

  《詩法易簡錄》:亦具一氣流轉之妙。

  《歷代詩評註讀本》:描寫春曉,而含有一種惋惜之意。惜落花乎?惜韶光耳。

  《唐人絕句精華》:此古今傳誦之作,佳處在人人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之。聞風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見詩人清致,且有屈子"哀眾芳之零落"之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