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種植管理技術

  茄子是北方地區種植最廣泛的蔬菜作物之一。隨著保護地面積的不斷擴大和對茄子週年供應的要求不斷提高,大棚種植是一個很好的種植方式更是提高茄子產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那麼大棚茄子的種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里,學習來小編就帶領大家進入大棚種植茄子的世界。

  大棚茄子種植——優良品種的選擇

  由於茄子育種起步較晚,目前北方地區尚缺乏保護地專用品種,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為北方七葉茄。其特點是中早熟、生長勢較強,適合保護地和露地早熟栽培。其果實肉質緻密,品質好,符合北方地區的消費習慣。該品種經北方市蔬菜研究中心提純復壯後,植株株形整齊、緊湊,葉色深綠;果實紫黑髮亮,商品效能很好。?

  大棚茄子管理——苗期管理

  分苗後,將床面支小拱棚以提高溫度,儘快恢復根系生長,促進緩苗。一般5~7天即可恢復生長。隨後幼苗進入花芽分化階段,要求適當降低溫度,促進花芽分化,白天溫度維持在25 ~27℃,夜間15℃左右。?

  苗床水分管理:以滿足秧苗對水分的需要為原則,既不要澆水過多,也不要過分控制水分。通過觀察秧苗長勢和表土水分情況酌情處理。當表土已幹,中午秧苗有輕度萎蔫時,應選晴天上午適當澆水。在秧苗正常生長的情況下以保持畦面見幹見溼為原則。?

  施肥管理:如果床土有機肥充足,秧苗生長正常,一般不需追肥。如發現苗子顏色淡綠,秧苗細弱,可用溫水將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後配成0.5%溶液用噴壺噴灑,隨後用清水再噴灑一遍,以防燒傷葉片。?

  煉苗:定植前10天,苗床澆一次透水,第2天切坨,並把苗坨挪動,開始晒坨,晒至坨表面見干時,向坨及土坨間隙撒細潮土進行囤苗。對營養缽育苗,只需挪動一下營養缽,以切斷伸向缽外的根系。待秧苗根系癒合後,逐漸加大通風量,降溫排溼,進行秧苗鍛鍊,以增強苗子的適應性。

  北方地區扣棚時間為3月初,定植期為3月底。扣棚後10~15天開始整地。要求畝施優質腐熟基肥5000~10000kg,過磷酸鈣50kg,餅肥100kg。先將有機肥砸碎,然後結合整地翻入土中。定植前2天開定植溝,行距1500px,溝深15~500px。?

  定植:要求晴天上午進行。選壯苗,按株距750px的密度定植。根系埋土不宜過深,以和苗坨齊平為宜,定植後隨溝澆水。水量不宜過大,以免地溫下降,影響緩苗。?

  大棚茄子管理——田間管理

  溫度管理

  定植後一週內不通風或少通風,以提高地溫,促進緩苗。待秧苗恢復生長後,應適當通風降溫,以防苗子徒長,保持秧苗蹲實,葉色深紫。待進入結果期後,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和澆水量的增大,開始加大通風量。?

  水肥管理

  定植後一週澆一小水,即緩苗水。以後以控水蹲苗為主,促進根系發育。待大部分門茄開始膨大時,結束蹲苗,結合澆催果水施入少量速效化肥。門茄採收後即可封壠,並結合封壠施入20kg二銨或50kg腐熟雞糞幹。進入採收期後,因氣溫升高,通風量增大,應加強水分管理,提高產量。?

  中耕鬆土

  緩苗後及時鬆土,提高根系溫度。待門茄採收後開始封溝,將原來的定植溝封土,成為小高壠,而行間開出澆水溝。?

  保花保果

  大棚內溼度較大,通風不良,不易授粉,因此必須採用激素處理才能坐果。一般用20~30mg /kg的2,4-D塗抹柱頭或噴花。每天一次,不能重複。?

  大棚茄子種植——病蟲害防治

  保護地茄子最主要的病害是黃萎病。應進行輪作倒茬。病害嚴重的地塊可採取茄子嫁接的辦法。茄子的主要蟲害是紅蜘蛛、茶黃蟎和蚜蟲。應加強蟲情檢查,在茶黃蟎發生初期及早進行藥劑防治,可用70%克蟎 特乳油3000倍液或用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也可用20%三氯殺蟎醇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對於蚜蟲和紅蜘蛛的危害,可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