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小鼠飼養的管理技巧

  實驗小鼠的飼養方法是非常繁瑣的,那麼你們知道實驗小鼠如何飼養與管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飼養環境

  小鼠對環境的適應性的自體調節能力和疾病抗禦能力較其他實驗動物差,而小鼠的品種和品系繁多,各個品種和品系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個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不同等級的小鼠應生活在相應的設施中。

  小鼠臨界溫度為低溫10℃,高溫37℃,溫度中性範圍30~33℃。飼養環境控制應達到如下要求:溫度18~29℃;相對溼度40~70%;最好控制在18~22℃,溼度50~60%。一般小鼠飼養盒內溫度比環境高1~2℃,溼度高5~10%。

  要保持溫度、溼度相對穩定,日溫差不超過3℃,否則會直接影響小鼠的生長髮育、生產繁殖、甚至導致小鼠發生疾病,從而影響實驗結果。溫溼度的相對穩定對於建築條件較差的地方可用空氣調節器、加溼器、在北方用暖氣進行調節。為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氨濃度不超過20ppm,換氣次數應達到10~20次/小時。

  現在我國普遍採用無毒塑料鼠盒,不鏽鋼絲籠蓋,金屬籠架。籠架一般可移動,並可經受多種方法消毒滅菌。用清潔層流架小環境控制飼養二、三級小鼠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籠盒既要保證小鼠有活動的空間,又要阻止其啃咬磨牙咬破鼠盒逃逸,便於清洗消毒。帶濾帽的籠具可減少微生物生物汙染,但籠內氨氣和其它有害氣體濃度較高,有時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飲水器可使用玻璃瓶、塑料瓶,瓶塞上裝有金屬或玻璃飲水管,容量一般為250ml或500ml。

  墊料是小鼠生活環境中直接接觸的鋪墊物,起吸溼***尿***、保暖、做窩的作用。因此墊料應有強吸溼性、無毒、無刺激氣味、無粉塵、不可食,並使動物感到舒適。墊料必需經消毒滅菌處理,除去潛在的病原體和有害物質。一般墊料以闊葉林木的刨花或鋸末為宜,也可用玉米芯加工粉碎除塵後使用。

  在實驗中切忌用針葉木***鬆、檜、杉***刨花做墊料,這類刨花發出具有芳香味的揮發性物質,可對肝細胞產生損害,使藥理和毒理方面的實驗受到極大干擾。

  國外有專門的墊料生產企業,進行墊料的生產,而我國的墊料產業尚需開發。目前我國實驗動物部門大部分採用木材加工副產品如鋸末、刨花等,其來源、樹木種類很難控制,給實驗動物質量控制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二、飼料和飲水

  1. 飼料***feed***

  小鼠應飼餵全價營養顆粒飼料,飼料中應含一定比例的粗纖維,使成型飼料具一定的硬度,以便小鼠磨牙。同時應維持營養成分相對穩定,任何飼料配方或劑型的改變都要作為重大問題記入檔案。

  不同種類的小鼠有不同的營養標準,如純系小鼠和種鼠的飼料所含蛋白質成分高於一般小鼠,DBA小鼠需要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飼料。

  2. 飲水***drinking water***

  小鼠的水代謝相當快,應保證足夠的飲水。一級動物飲水標準應不低於城市生活飲水的衛生標準。二級動物的飲水須經滅菌處理。也可用鹽酸將水酸化***PH2.5~3.0***,使小鼠飲用酸化水,酸化水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細菌的生長並殺死它們,其滅菌效果可達到要求。三、四級動物飲水用高壓高溫方法滅菌。

  三、一般飼養管理

  小鼠的飼養管理非常繁瑣,要求飼養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隨時檢查小鼠狀況,出現問題立即加以糾正。為了使飼養工作有條不紊,必須將各項操作統籌安排,建立固定的操作程式,使飼養人員不會遺漏某項操作,同時也便於管理人員隨時檢查。

  1. 飼餵

  小鼠胃容量小,隨時採食,是多餐習性的動物。成年鼠採食量一般為3~7克/天,幼鼠一般為1~3克/天。應每週添料3~4次,在鼠籠的料斗內應經常有足夠量的新鮮乾燥飼料,在小鼠大群飼養中,每週應固定兩天新增飼料,其它時間可根據情況隨時注意新增。

  根據小鼠不同階段的生長髮育特點,應有不同的給飼標準。由於種鼠群和生產鼠***配繁殖頻繁,尤其生產種母鼠的負擔重,能量消耗大,因此除供給足夠的塊料外,還要定時飼餵少量葵花籽、麥芽和拌有雞蛋的軟料。葵花籽供應量為0.5~1克/天/只成年鼠。而麥牙和軟料由於微生物條件較難控制,目前趨於淘汰不用,而致力於顆粒料的全價營養,即用維生素合劑代替。

  2. 給水

  用飲水瓶給水,每週換水2~3次,成年鼠飲水量一般為4~7ml/天,要保證飲水的連續不斷,應常檢查瓶塞,防止瓶塞漏水造成動物溺死或飲水管堵塞使小鼠脫水死亡。小鼠在吸水過程中,口內食物顆粒和唾液可倒流入水瓶。為避免微生物汙染水瓶,換水時應清洗水瓶和吸水管。嚴禁未經消毒的水瓶繼續使用。

  3. 清潔衛生和消毒

  每週應至少更換兩次墊料。換墊料時將飼養盒一起移去,在專門的房間倒墊料,可以防止室內的灰塵和汙染。一級以上動物的墊料在使用前應經高壓消毒滅菌。

  要保持飼養室內外整潔,門窗、牆壁、地面等無塵土。

  堅持每月小消毒和每季度大消毒一次的制度。即每月用0.1 %新潔爾滅噴霧空氣消毒一次,室外用3%來蘇爾消毒,每季度用過氧乙酸***0.2%***噴霧消毒鼠舍一次。籠具、食具至少每月徹底消毒一次,鼠舍內其它用具也應隨用隨消毒。可高壓消毒或用0.2 %過氧乙酸浸泡。

  應有周轉用房,在飼養室使用一年時,將小鼠全部移入,原飼養室徹底整修消毒。

  實驗小鼠飼養管理的要點

  飼養小鼠的基本條件包括鼠舍及籠具裝置。由於前述小鼠的生物學特性及習性,小鼠對房舍的建築和環境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鼠舍應滿足基本要求,如溫度、溼度、噪音、氨濃度、通風換氣和氣流等條件。籠具可採用瓦罐、塑料罐或塑料盒,按照體重20 g的小鼠計算,每隻小鼠需要飼養籠具面積0.009~0.063 m2,最好是分為5~10只小籠飼養。非同窩的性成熟雄鼠放在一起時,易互鬥並咬傷,所以已配過種的雄鼠應單獨飼養。籠具上配以合適的上蓋,上蓋用金屬網,網孔大小以逃不出仔鼠為原則。籠具上應配備飲水器具,以玻璃瓶或塑料瓶配以瓶塞組成,瓶塞中間打孔插入鋁管或兩端燒鈍的玻璃管作為飲水管,飲水管的內徑5~6毫米,外徑7~8毫米。籠具內用清潔、乾燥的小刨花或鋸末作為墊料。籠具應擺放在鼠架上,以節約鼠舍空間。

  小鼠的飼料

  小鼠的飼料,要求必須保持營養物質的平衡穩定,富含蛋白質,否則會影響生長髮育、生產繁殖***如產仔數下降、不願餵奶、嚼食仔鼠等***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尤其在斷奶時仔鼠死亡率高***。小鼠對維生素、礦物質的要求也比較高,長期缺乏這些營養物質時,仔鼠生長緩慢,並出現死亡。另外,小鼠的飼料不宜經常更換,如果飼料不穩定,易引起小鼠生長停滯、繁殖率下降等情況發生。

  小鼠飼料採用塊料,一般是按照配方製作成塊料後烘乾。我們根據當地的飼料來源,常用的小鼠飼料基礎配方為:白麵40%,玉米麵25%,麩皮20%,豆粉15%。混合後另加:魚粉4%,雞蛋1%,酵母粉1%,骨粉3%,食鹽1%,魚肝油1%。充分混合,加溫水拌勻,壓實切塊,晒乾烘乾。烘烤的溫度不宜超過80℃,時間不能太長,否則容易破壞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製作小鼠飼料的原料及成品飼料要包裝嚴密,防止汙染,放置在乾燥、涼爽的環境中。飼料不宜久放,因存放時間過久,營養物質損失過多,則不能滿足小鼠的生理需要。對清潔級小鼠,所用飼料應經過滅菌。

  小鼠的飼養管理

  小鼠採食以夜間為主,應在每天下午加滿料塊及飲水,並於次日早上檢查,補充缺料籠具的料塊,不一定每籠必加。管理要求如下:

  溫度:18~22℃,每日觀察溫度,必要時調整溫度。

  相對溼度:50~60%,每日用乾溼球溫度計估計溼度,必要時採取措施調整溼度。

  噪音:60分貝以下

  照明:10~14小時,每日8:00開燈,18:00~20:00關燈。

  氨氣:20 ppm以下

  換氣:8~20次/小時

  氣流:10~25釐米/分

  籠具:一般每週換一次小鼠籠具內的墊料,每月對籠具洗滌、消毒一次。

  飲水瓶:供應清潔無汙染的飲水。每3天洗一次飲水瓶,並注意新增新鮮潔淨的飲水。每月煮沸消毒一次。

  飼養室:室內每月用0.1%新潔爾滅噴霧消毒;每季度用過氧乙酸燻蒸消毒。嚴禁非本室工作人員隨意進入。每日觀察溫度、並用乾溼球溫度計估計溼度,必要時調整溫度,或採取措施調整溼度。

  實驗小鼠的飼養方法

  動物房:

  應該建立合理的動物房,對於所用動物的研究,按合理的等級進行建立。

  飼料:

  應該購買專門供實驗用鼠吃的飼料,不可以用寵物資料對待。

  飲水:

  根據動物房的送風系統,選擇合適的鼠籠,然後根據鼠籠情況選擇飲水水瓶。對於動物的飲水也要根據實驗要求選擇不同的水質。

  溫溼度:

  要配合動物房情況,進行合理通風,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溫度和溼度要按照國際規定進行相關設定和控制。

  光照:

  要進行晝夜光照,模擬自然環境,最好進行一些程式測定。進行晝夜光照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