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場的管理方法

  養雞場的飼養管理和一般個體養雞在規模和形式上都有所區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傳授一下養雞場的飼養管理經驗,歡迎閱讀。

  養雞場的飼養管理

  養雞的管理理念可歸納為"養重於防,防重於治,養防並舉,綜合防治"。這16字方針把飼養管理放在了最首要的位置來強調飼養管理的重要性。

  所餵給的飼料要全價、無黴變,喂料要均勻,最好經過消毒處理;飲水衛生尤其重要,要定期對密閉水線用酸類消毒劑浸泡、沖洗,定期監測雞群飲用水的衛生狀況,不合格時,須立即採取措施。

  在通風和溫度控制方面,應遵循"在保證通風正常的前提下,儘量保證溫度"這一原則。

        雞舍內的溼度,應注意在高溫和低溫情況下溫度和溼度之間平衡關係;當溫度高溼度大時,容易形成悶熱的環境,對雞的生長具有明顯的不利影響。墊料要保持乾燥,墊料潮溼就為病菌和蟲卵的繁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雞舍內清理出的糞便最好經過堆積發酵處理,國內有些大集團採用雞糞發酵生產沼氣或發電來處理糞便。


        但對於小的養殖戶來講,堆積發酵處理可能更適合。

  養雞場的生物安全

  要禁止閒雜人員進入飼養場,所有人員進場都必須經淋浴更衣後方可進入;進入廠區的物資必須經過甲醛+高錳酸鉀燻蒸消毒;進入雞舍人員要經過換鞋、噴手消毒後可進入;廠區內每週要用火鹼水噴灑地面;堅持帶雞消毒工作;定期滅鼠滅蚊。

  養雞場的疾病控制

  做到了上面兩點後,可能還會有個體雞發病,這時就要針對性的對雞群用藥,減少損失。

  對於細菌性疾病,最大的可能就是飲水受到了汙染,要加強對水源的消毒,同時通過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敏感***物***需注意停藥期***。

  對於病毒性疾病,通過制定適合本地區的免疫程式,按時免疫接種,定期監測抗體水平,抗體達不到保護水平時,緊急免疫接種來控制。當有疫情發生時,需根據具體疫病採取相應措施。

  對於寄生蟲性疾病,主要是平養雞的球蟲病,通過球蟲疫苗免疫來解決,經過球蟲卵囊在雞體內迴圈3~4個週期後,可以產生堅強的抵抗力。

  在黴菌毒素方面,主要是雞群採食了被黴菌毒素汙染的飼料引起,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飼料中新增黴菌毒素吸附劑,還需要與其他預防和控制原料受黴菌汙染的措施相結合,才能有效控制黴菌毒素的問題。

  當前我們面臨著疾病發病種類及疾病表現形式增多,但仍以傳統疾病尤以病毒性傳染病為多,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病、傳支、傳喉、減蛋綜合症等仍是流行的主旋律;非典型疾病流行廣泛。

        隨著病原的變異,老病非典型化越來越多,尤其是老養殖區表現更加明顯,各方面症狀都不典型,給診斷和治療製造很多障礙;病毒病與病毒病、細菌病與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情況非常普遍,且日趨嚴重,很少見到單純性疾病發生;細菌耐藥性現象嚴重等一系列的挑戰,但只要我們把工作做細、嚴格執行生物安全制度,相信可以有效地防止雞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