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論文

  健康是現代社會生活的主題。全面正確地認識健康的現代含義,關注體育健康,建立和諧體育健康生活方式,是當今人們面臨的理性選擇。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隨著生產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會物質生活的較大改善以及餘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注重身心健康越來越成為人們的普遍要求,參加身體鍛鍊,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利用體育鍛煉改善人們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狀況,已得到更多人的重視。

  因此,我個人認為體育與健康的關係是手段與目的的關係,即以體育為手段,以健康為目的。

  體育鍛煉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是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最有效的方法,並且能夠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堅持科學的體育鍛煉能達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為了研究參加運動的作用,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把兔子、鴿子從小就關進籠子餵養。這些小動物長大以後看起來好像發育正常,甚至還有很強壯的感覺。但是,把它們放出籠子後,兔子跑不多遠,就會倒地;鴿子在空中飛了幾圈便栽下來,圈養的肉雞被宰殺的時候,折斷翅膀是常有的事。解剖分析發現,兔子死於心臟破裂,鴿子死於動脈撕裂,而肉雞的翅膀則是骨折、韌帶斷裂或關節脫臼。這個實驗說明,生命在於運動.

  既然生命在於運動,那麼,如果一個人不運動又會怎樣呢?

  國外一些科學家為了研究體育運動對人體的作用,曾做過限制人運動的試驗:將一些20—30歲的健康男子分成兩組,要求第一組20天裡一直他躺著,不許起坐、站立;第二組也接受同樣的規定,不同的是允許每天躺著時可以在專門的器械上鍛鍊四次。20天后,第一組測試者一站起來就頭暈目眩,脈搏、血壓降到危險程度,甚至處在昏迷狀態;第二組測試者身體反應成度不大。這一實驗表明,如果沒有運動,人的健康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生命就會受到威脅,同樣運動缺乏,生命力就脆弱。要保持健康的生命就應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科學家曾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就迅速跳起,其高度一般都在身高的一百倍以上,堪稱世界上與身高相比跳的最高的動物。後來,他們又在跳蚤頭上罩上一個玻璃罩,再讓它跳,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連續幾次之後,跳蚤改變了起跳的高度以適應新環境的變化。接下來,科學家逐漸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後主動改變自己的高度。最後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已無法再跳了。此時,科學家們又把玻璃罩開啟,再拍桌子,跳蚤已不再跳躍。 這說明:科學家在跳蚤頭上設定的罩極大的限制了跳蚤的活動,跳蚤多次碰壁後改變了自己的活動能力,以至於後來跳蚤變成了爬蚤。

  可見,不進行體育運動的危害是很大的。

  據中國體育報報道,前蘇聯的跳高冠軍艾哈邁托夫16歲時,在兩年未長一釐米的情況下,採用體育教師隆思基制定的訓練計劃,並實施四年,共長高23釐米。在增高的同時,艾哈邁托夫的自信心等心理素質也得到了鍛鍊、提高,最總使它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暴走媽媽,本名陳玉蓉,1954年出生,湖北武漢人,是患有先天性肝臟功能不全疾病的葉海斌的母親。因葉海斌的病情多次發作,陳玉蓉決定自己的肝臟換回兒子的性命,但因為自己患有重度脂肪肝而不適合做移植手術。醫生了解情況後,建議如果陳玉蓉減肥,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脂肪肝。2月18日,陳玉蓉從醫院出院後,當天晚上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由於醫生叮囑不能亂吃藥,運動也不能太過劇烈,她選擇了走路。後來陳玉蓉通過7個多月在武漢市江岸區諶家磯堤壩上疾步行走鍛鍊,治癒好了自己的脂肪肝。從陳玉蓉家旁的巷子裡走上堤壩,左邊不遠處,就是標誌著“2”的一個石礅,這也是諶家磯東壩的起點。陳玉蓉就從這裡開始,走到堤壩的終點——一個標誌著“4.5”的石礅,走一個來回,正好5公里。陳玉蓉早上走一次,晚上走一次,一天就是10公里。在七個月時間裡,陳玉蓉走破了四雙鞋,以前的衣服也變得寬鬆了,體重顯示:她已從68公斤減至60公斤;肝穿顯示:脂肪變肝細胞所佔小於1%。脂肪肝沒有了!這個結果讓陳知水教授大為震驚,當時為了安撫她,說只要努力,半年也許可以消除脂肪肝,沒想到她真的做到了。“這簡直是個奇蹟!”去醫院一檢查,脂肪肝居然完全沒有了,這個結果讓醫生都覺得大為震驚。 2009年1月3日,陳玉蓉接受了肝臟割離手術,隨後兒子葉海斌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

  這些事例說明:體育鍛煉可使人體健康發展,可使人體功能得到充分發展;體育鍛煉可促使人的心理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調節人的情緒,提高人的精神;體育鍛煉可提高人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促進社會交往和增進友誼;體育鍛煉可以促進生長髮育、增進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創業的資本。體育鍛煉的好處大家有目共睹。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觀念意識將會得到更新,健康是人們首先所必須追求的,而體育鍛煉是活的健康做好的手段和方法,我們應該樹立自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多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用更好的體魄工作,享受生活。

  篇2

  摘要:體育遊戲具有趣味性、競爭性、智力性、約束性等特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體育遊戲,有助於大學生自信心、探索精神與創造性的培養,有助於大學生自我意識和智力的發展,有助於消除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它可以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輔助教材內容被推廣運用。

  體育遊戲是以體育動作作為基本內容,以遊戲為形式,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體育活動。它具有健身性、趣味性、智力性等特點,被廣泛運用於中小學體育課的輔助教學。而在大學體育課中往往被忽視。大學生正處於青年中後期,除了青年期具有的不穩定心理狀態外,更有來自大學生特殊社會角色的壓力和特點。因此,他們內心常常充滿矛盾和衝突。由於處理衝突的經驗不足,這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不可避免地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會產生心理失衡,導致心理疾病。據***國家教委對全國12. 6萬大學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有

  20. 2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許多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現為焦慮、恐懼、不相信自己等。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體育教師也要擔負起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任。體育教學中的體育遊戲以它健身、娛樂、教育的功能能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它都是集體進行的,學生通過遊戲活動相互交往,能加深同學之間的瞭解,增進友誼。在體育課中科學的增加遊戲教學可以增強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團結互助的優良品德。體育遊戲可以作為輔助運動技術水平提高的手段,也可以成為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鍛鍊方式。 1體育遊戲的特點

  1. 1趣味性

  趣味是遊戲的第一特性,沒有趣味也就無所謂遊戲。體育遊戲能滿足遊戲者好奇和好勝的心理需求。它的趣味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遊戲包括各種實物及不同型別的動作和活動,刺激人的感觀,引人捧腹大笑產生愉快感。***2***遊戲動作的難度性,採用限制條件、提出要求等,能夠使人積極參加活動,聚精會神於遊戲。***3***遊戲的情景性,遊戲者可以通過自身的動作獲得樂趣並很快進入角色,還可以不受壓抑地實現自己的願望,使自己的情感和態度自然地流露出來,產生身臨其境的角色效應。***4***遊戲的驚險性,驚險的動作能有效地”刺激“與吸引學生,能使人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而出現緊張、興奮及集中注意力。

  1. 2競爭性

  體育遊戲具有在明確的規則約束下公平競爭的特點。體育遊戲常以勝負作為結束方式,在遊戲過程中參賽者需要克服外界物質障礙、個人生理障礙和心理障礙,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突出重圍贏得勝利。但這種勝與負和輸與贏不同,不會給學生帶來心理負擔。遊戲的競爭效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優秀品質和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在體育教學中適當穿插體育遊戲對學生心理髮展有積極意義。

  1. 3智力性

  不少的體育遊戲本身具有一定的智力因素,如集中注意力練習遊戲、穿越障礙接力遊戲等,都需要有急智才能快速、準確的完成遊戲。在一些競爭遊戲中必須開動腦筋、啟發思維在遊戲規則允許的範圍內選出最佳方案來戰勝對手。在遊戲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和興奮性,經常參加體育遊戲可以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大腦皮層抑制興奮的轉換,使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交替轉換過程得到加強,啟用遊戲者更多的腦部細胞,使大腦思維想象的靈活性、協調性、反應速度得以改善和提高。

  1. 4約束性和公平性

  遊戲總是受一定規則和要求的制約。規則能夠約束犯規行為,維護遊戲的安全,保證雙方的公平競爭。規則可以調節遊戲者之間的關係,讓每一個遊戲者都能達到心理平衡。

  2體育遊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效應

  2. 1體育遊戲有助於啟發思維,促進智力發展

  體育遊戲是一種複雜的條件反射過程,它取決於大腦皮層對內、外感受器所產生的各種訊號的分析能力。在遊戲中,學生的創造力、認識力和接受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養和鍛鍊,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了智力發展,如組間接力跑、算術接力跑等遊戲可發揮學生的思維、創造和應變能力。

  2. 2體育遊戲有助於大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通過遊戲可以在快樂的氣氛中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體格、體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增強自信心。由於主客觀原因造成學生體育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較差的學生害怕做出的身體練習彆扭好笑,在遊戲過程中不敢參與練習,敷衍了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一方面對基礎差的學生平均分組,加強個別輔導循循善誘,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另一方面應營造融洽輕鬆的遊戲氣氛,師生之間互相尊重,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使每個學生在遊戲中獲得良好的心理定勢;還可運用激勵機制,對學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時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

  2. 3體育遊戲有助於大學生探索精神與創造性的培養

  創造性,更多地可以說是一種人格特徵,是一種樂於探索的精神。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教育工作者探索思考的問題。許多研究表明,遊戲有助於學生探索精神與創造性的培養。因為體育遊戲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膽想像的空間和場所,可以養成學生樂於探索與想像,勇於創造的態度與精神。如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利用所學過的知識創編遊戲,遊戲要求新穎獨特,不拘一格,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學生在自編遊戲的過程中,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絞盡腦汁,發揮想象。如果經常這麼做,學生的創造力必然得到發展。在自編的遊戲中,個性也得到表現。而在讓學生組織遊戲的過程中,學生的組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膽識、表現欲、個性特點等都得到了充分體現。

  2.4體育遊戲有助於大學生人際關係的改善

  當代大學生由於受各種學習、考試壓力的影響及現代網路技術的應用,獨立自閉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多,參加各種群體活動的時間大大減少,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增大。在體育遊戲中,一方面學生們通過互相接觸、切磋、合作、對抗等等,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集體之間,人際關係的交流更直接、更廣泛,形成一個特定的課堂社會,在遊戲中學生之間可以做到相互團結友愛、關心與支援、鼓勵與幫助、尊重與信任、理解與體諒,有利於人際交往和溝通。另一方面,在遊戲規則和要求的約束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對平等的,人與人之間是夥伴關係、朋友關係,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最佳空間。由此可見,大學生可以通過體育遊戲來結識更多的同學、朋友,大家和睦相處、友愛互助,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將令人心情舒暢,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

  2. 5體育遊戲有助於消除大學生心理障礙

  獨生子女群體己成為當今大學生的主體,他們相當多的存在著任性、自私、不善交際、缺乏集體合作精神等不良習性。在當代知識經濟學習化的社會,繁重的學習壓力和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不但使很多大學生誘發悲觀失望、憂鬱孤獨等心理障礙,還會使他們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為。體育遊戲種類繁多,方法各異。參與者可以通過走、跑、跳、投、爬越等形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有助於他們擺脫壓抑、悲觀、失望等消極情緒,獲取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保持心理平衡,以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3結束語

  大學生正處於青年中後期向成年期轉化的過程,其生理和心理上都處於迅速變化的過程之中。由於大學生閱歷較淺、社會經驗不足、獨立生活的能力較弱,對自己、社會、他人的認識還難以全面、準確,而其所承擔的學習任務較重,對自我的期望較高,對社會的期盼較高,有極易受外界諸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心理上的矛盾和衝突,在人格的完善中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體育遊戲以它綜合性的特點讓學生在遊戲過程中既體會到愉快情感,培養良好的情緒,又能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利於建構和完善大學生的心理品質。體育遊戲在學校體育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教師要根據需要和可能,選擇、創編一些有針對性,適用性強的遊戲,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