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荔枝有哪些禁忌_荔枝怎麼吃不上火

  荔枝味道鮮美、甘甜,是我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水果。但吃荔枝時如果不注意,可能會誘發許多不適的症狀。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夏季吃荔枝的一些禁忌。

  吃荔枝的禁忌

  1、不宜大量進食荔枝

  大量進食荔枝且吃飯很少,容易引發突發性低血糖症,出現頭暈、口渴、噁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現象,嚴重者會發生昏迷、抽搐、心律不齊等。這些症狀都是大量食用荔枝後產生的突發性低血糖,醫學上稱為荔枝急性中毒,也叫“荔枝病”。因荔枝所含單糖大部分是果糖,果糖被機體吸收後須經一系列酶催化才能變為葡萄糖供能或轉變為糖元貯存,被組織細胞氧化利用。如果一次食用過多荔枝,導致血糖含量比正常降低許多而引起低血糖症。因此,荔枝病是一種低血糖引起的急性疾病,表現為清晨發病,常以出汗、肢冷、乏力、輕瀉等為前期症狀,其後突然抽搐、昏迷。若出現上火症狀,可吃些性寒的西瓜來解熱。

  一次食用荔枝不要超過10個,多食會令肝火上升,喉乾舌燥,嚴重的會引起噁心、四肢無力、暈眩等不適。尤其對於兒童,吃3-4粒即可,吃多易生熱病。

  2、不宜空腹食用

  鮮荔枝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會刺激胃黏膜,會出現胃痛胃脹。而且空腹食用過量會因體內突然加入過量高糖分,而發生“高滲性昏迷”。

  3、糖尿病人慎吃

  荔枝的糖分很高,所以糖尿病人慎。同時,陰虛火旺、有上火症狀的人不要吃,以免加重上火症狀。咽喉幹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症者也要忌用。

  4、儘量不要吃水泡的荔枝

  現在市場上很多荔枝都是用水泡過的,含有大量的水分。大量水分進入胃腸道後會稀釋消化液,引起食慾不振或消化不良,也會造成暫時性低血糖症。

  有些水泡荔枝可能含有洗滌劑等毒性成分,這也可能導致頭暈。

  荔枝怎麼吃不上火

  1、鹽水浸泡

  將剝掉外殼的荔枝,但是不要將白色的那層薄膜也剝掉,沖洗乾淨之後,浸泡進30%的鹽水中,浸泡一個小時就能夠取出,剝開白色薄膜就能吃了,經過鹽水的浸泡之後很大程度的將荔枝的火氣降低了。如果一次性浸泡很多的荔枝,希望可以儲存更長時間的話,可以直接將白色薄膜也一起剝掉,然後果肉浸泡在淡鹽水中,同樣浸泡一個小時即可,然後取出放入保鮮盒中,放進冰箱冷凍層即可。

  2、吃掉果膜

  我們在剝荔枝殼的時候,果肉上有一層薄薄的白膜,有點澀澀的口感,一般我們都是將它剝掉的,但是如果要防止上火的話建議將薄膜也一起吃掉,然後吃完荔枝之後將荔枝蒂部凹進去的果肉白色的蒂狀部分也一起的吃掉,同樣可以防止上火。

  3、每次不宜超10顆

  普通人每次食用荔枝也不宜超過10顆,尤其是兒童每次吃3~4顆即可,不可過量。而陰虛燥熱、溼熱偏盛體質的人不宜吃荔枝,糖尿病患者以及容易脹氣的人也需慎吃。正在長青春痘、傷風感冒、急性炎症等症狀的人不宜吃荔枝,會加重病症。

  4、享用“露珠紅荔”

  露珠荔枝就是在天亮之前,趁著露水還沒有退的時候,從樹上新鮮摘下來的荔枝,這些荔枝吸收了一天的陽光,然後經過一個晚上的溫涼,因此熱性已經消減了,不但味道會更加的鮮美,而且還不會有上火的問題哦。

  5、喝點鹽水

  在吃荔枝之前可以適量的喝掉鹽水或者夏枯草涼茶、冬瓜湯、綠豆湯等降火的食物,可以有效的預防上火。或者用20~30克的生地煲瘦肉或豬骨湯喝,可以有效的預防荔枝病。

  6、生長在東邊樹冠的荔枝

  因為荔枝是長日照果樹,喜歡西邊的陽光,果實也是從西邊開始成熟的,因此長在西邊的荔枝會特別的甜,但是卻會更加的燥火。因此怕上火的話,可以選擇生長在東邊樹枝上的荔枝,比較溫和。

  7、冷藏過的荔枝

  將採摘下來的新鮮荔枝用容器盛載,沉於水井或放於冷泉***水***中,隔夜取食,可不上火。且能化燥氣而能補陰。清代大詩人屈大均有詩云:“露井寒泉百尺深,摘來經宿井中沉,日精化作月華冷,多食令人補太陰。”

  荔枝的功效與作用

  1、補充能量,益智補腦。荔枝果肉中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總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種水果的首位,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2、增強免疫功能。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自古以來,一直被視為珍貴的補

  3、消腫解毒,止血止痛。荔枝除廣為人知的滋補作用外,還可用於外科疾病,如腫瘤、瘰癧、疔瘡惡腫、外傷出血等病。

  4、降低血糖。荔枝中含有一種氨基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對糖尿病患者十分適宜。

  5、止呃逆,止腹瀉。荔枝甘溫健脾,並能降逆,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洩者的食療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