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浮力的計算方法歸納

  高中物理學習中,浸入氣體和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氣體和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計算浮力的大小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物理浮力的計算方法

  一、壓力差法

  浸入氣體和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浸入氣體和液體的深度不同,上表面浸入的深度小,受到的向下壓力小,下表面浸入的深度大,受到的向上壓力大,從而使物體受到向上的合力,就是浮力,這是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大小等於下表面受到的向上壓力減去上表面受到的向下壓力,這種計算浮力的方法稱為壓力差法。公式:F=F向上-F向下

  例1.一個長方體的木塊浸沒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壓力20N,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壓力50 N,求該木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由題意可得:F=F向上-F向下=50N-20N30 N

  答:該木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30N。

  二、稱重法

  先用彈簧稱稱出物體在空氣中的重量G,再用彈簧稱稱出物體浸入液體中時的重量F,兩次的示數差,就是物體受到的浮力,這種計算浮力的方法稱為稱重法。公式為:F浮=G-F

  例2.鋁球掛在彈簧秤下,在空氣中示數為4牛,將鋁球浸沒在水中示數為1.8牛,則鋁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由題意可得:

  F浮=G-F=4 N-1.8 N=2.2 N

  答:鋁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2.2 N

  三、平衡法

  當物體在液體表面或液體中靜止時,有兩種特殊的狀態懸浮和漂浮,此時,在豎直方向上,物體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是對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於浮力的大小,這種方法稱為平衡法。公式:F浮=G。

  例3.“武漢號”導彈驅逐艦在亞洲處於領先水平,參加了我國海軍首批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的護航任務。“武漢號”的排水量為7000t,是一種防空反潛反艦能力均衡的遠洋驅逐艦。滿載時,“武漢號” 受到的浮力有多大?***g=10牛/千克***

  解:由題意可知,“武漢號”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於重力,即

  F浮=G=mg=7000×1000Kg×10N/ Kg=70000000N

  答:該冰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70000000N。

  例4.一艘重1000000 N的潛水艇,懸浮在水中,求該潛水艇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由題意可知,潛水艇懸浮在水中,浮力等於重力,即F浮=G=1000000N

  答:該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000000N

  四、公式法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或氣體***裡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這種方法稱為公式法,其公式為F浮=G排=ρ液gV排。

  例5.一艘小船排開水的體積為10m?,求該小船受到的浮力多大?***g=10牛/千克***

  解:由公式可得:F浮=ρ液gV排=1×10??/m?×10N/ Kg×10m?= 100000N。

  答:小船受到的浮力100000N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聽得懂

  高中生要積極主動地去聽講,把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都用心來聽,熟記高中物理概念定義,這是“知其然”,老師講解的過程就是“知其所以然”,聽懂,才會運用。

  記牢固

  尤其是基本的概念。定義、定律、結論等,不要把這些看成可記可不記的知識,輕視了,高中生對物理問題的理解、運用就會受阻,在物理解題過程中就會因概念不清而丟分,掌握三基本:基本概念清、基本規律熟、基本方法會,這些都是要記住的範疇。只有這樣,高中生學習物理才會得心應手,各種難題才會迎刃而解。

  會運用

  會運用才是提高成績的根本,就是對概念、公式等要掌握靈活,活學活用,不是死記硬背,不同的題型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公式的運用也是做到靈活多變,以達到正確解題的目的。比如對於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什麼是動量、為什麼動量會守恆這些動力學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字面上學起來就是枯燥的,甚至是難於理解的,而這些知識又影響著整個力學的學習過程,所以,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試著把這些概念化的內容融於各種題型中,將其內化成高中生的基本知識,另闢思路,學起來就容易得多了,學習效益會翻倍。

  練得熟

  高中物理知識是分板塊的,各內容間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練是很有必要的,俗話說,熟能生巧,練得多了,也就輕車熟路了,各知識點之間就能形成一定的類比,高中生就可以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由點及面的綜合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