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讀後感

讀完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大家的讀後感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和田的維吾爾》這篇課文首先講了作者在和田的一次經歷,用自己的自己的膽小反襯出維吾爾漢子豪氣與樂觀的性格,表達出作者的驚奇。在課文中段,作者詳細介紹了維吾爾人的四個顯著特點:一、熱愛土地的程度令人驚歎;二、惡劣的自然環境並沒有扼殺維吾爾人愛美的天性;三、維吾爾的姑娘漂亮,小夥俊朗,能歌善舞,利用生動的比喻和準確的描述,說明了維吾爾人漂亮俊朗、浪漫風趣的特點。四、維吾爾人喜歡聚餐,目的不在於吃而在於載歌載舞。在課文的最後說出了維吾爾人豁達樂觀的性格特徵: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起到了首尾呼應、前後銜接的作用。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對維吾爾人豪放性格的敬佩和驚歎。

  其實,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維吾爾族也不例外。他們的族人熱愛土地,嚮往美好,大漠邊緣的惡劣環境扼殺不了他們愛美的天性,艱苦的生活條件造就了他們特有的豪氣與樂觀。有了這樣的性格與追求,相信他們一定會創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篇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一句我們熟知的孔子名言,反映了實事求是,虛心請教的美好品質,也是孔子高尚品德的一個體現點。學習了《兩小兒辯日》,孔子的精神更在我心中留下了烙印。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學識淵博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在《兩小兒辯日》中,面對兩個孩子爭論不休的問題:太陽到底什麼時候離人們近,什麼時候離人們遠,孔子無法判斷,因為當時的社會與如今相比科技十分落後,別說是天文望遠鏡了,連放大鏡都沒有誕生,根本沒有一個人能解答。所以,當時孔子面臨兩個選擇:第一,胡亂說一個可信的結論矇騙孩子,以至於不用面對當孩子發現自己知識有限受到嘲笑;第二,虛心誠實地坦白自己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遭到孩子們嘲笑。可要知道,這件事一旦世人皆知,孔子的一世英名可能不復存在,讓人們紛紛議論,嘲笑孔子原來也不是學文十分淵博。而孔子毅然決然選擇了後者。

  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本。也許僅僅因為一次你的不誠實,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身邊一切人的信任,被孤立,被冷落,被討厭,所以誠實不容小覷。一則故事也讓我們都明白了誠實地重要。

  在一個課堂上,一位老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介紹著祖國的海產。忽然,有個學生請教老師對大小黃魚的區別。老師一下子啞了,她其實並不知道,卻又不敢承認,嘟囔了半天,道:“大的叫大黃魚,小的叫小黃魚。”不料,教室一陣鬨堂大笑。原來就在書本上也記載著一個小故事,說是有位地理老師也是碰到學生問這個問題,她也不知道,後經多方面調查,請教內行,終於明白區別在於鱗片大小與尾柄長短。最終,這位老師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也藉此教育了學生。

  懂便懂,不懂便不懂,這才是明智的智慧的做法,不懂時也不用擔心受到嘲諷,只要對不懂的問題去不斷探索,如《兩小兒辯日》中的兩個孩子竟為太陽不同時間與人們的距離爭論不休,甚至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而且都經過仔細觀察,有理有據,振振有詞,理直氣壯,言之鑿鑿。

  實事求是,求知探索,這是我從《兩小兒辯日》中學到的,這也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品質精神

  篇三

  弈秋是一位下棋高手,他收了兩位徒弟。兩人學弈,一位專心致志,一位三心二意,心不用在學棋之上。結果三心二意的那位學生卻沒有什麼成就。

  這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小小的故事,卻可以引發許多深刻的道理。故事中三心二意的學生也許同樣非常聰明,可他卻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果。這使我想起“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一句話。師傅只能將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傳授給學生,可是能否學成,卻取決於學生的自身。縱然你是天才,若不肯學,不肯從各個方面不斷地汲取知識來充實自己,將來又能有多大的成就呢?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智慧。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穫。每一個成功的人士,都不一定有超乎一般的才能,卻一定有堅忍不拔的意志與決心。李時珍,為譜寫《本草綱目》,花了無數年去探索,走遍千山萬水;張海迪雖從5歲便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卻始終堅持不懈,先後學習了十多種醫學專著。1973她開始學習油畫,1975年開始又用了10年時間學習了7門外語……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以頑強的毅力與恆心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40年的不斷努力創造出了多少人間奇蹟!……我們往往只看到成功人士最輝煌的一面,卻不知他們背後的那些辛痠痛苦,不知道他們付出了多少代價、血汗與超出常人不知多少倍,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愛因斯坦說過:X+Y+Z=A,成功=正確的方法加艱苦的努力加少說空話。世上的東西是有代價的。只有你付出了汗水與努力,才能夠得到多少相應的回報。有一些可悲的人,認為學得好只是天賦而已。勤能補拙,試問,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等許多科學家,不是鍾愛自己的理想,堅定得在自己所相信的道路上苦苦追尋,踏在一次次的失敗上才取得成功的?

  這個社會上也有許多既不肯學有不肯努力,天天混日子過的人,還天天夢想著將來能夠功成名就,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畢竟,社會是不會接受不肯努力不肯拼搏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