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活動課論文

  活動課為學生提供了進一步學習的條件和環境,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在玩中學,寓教於樂,使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拓寬,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摘要:把小學語文活動課引入新的課堂計劃,並強調語文課與語文活動課相輔相成,這樣有利於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落實素質教育目標下,整體提高教育質量。活動課對於豐富學生生活,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於加深學生語言體驗,提高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 活動課

  語文課的教學雖然重視了知識和能力的協調發展,但由於學生素質存在有差異、程度不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僅靠語文課是不夠的。活動課為學生提供了進一步學習的條件和環境,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在玩中學,寓教於樂,使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拓寬,學生通過活動課擴大視野,進一步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其寫作能力。

  一、活動課的特點

  活動課的內容豐富多彩,它既與語文教學緊密聯絡,又不重複教材內容,要切實上好語文活動課,它的內容要依據教育方針符合語文教材特點,既要源於教材,又要寬於教材,題目要有趣,形式要新穎,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新奇好學的特點。

  1、活動性

  語文活動課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體,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學生親自參加有情、有趣的活動,親自感受需要的滿足,在愉快的心境中,才能較好地啟動學生內驅力,最大限度地發揮、發展學生自身各種智力因素。應首先讓學生人人蔘與,通過學生的動手做、動口說、動腦想、動手寫,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2、趣味性

  活動課要富有趣味,這是符合兒童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的。活動課努力做到寓教於樂。激發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自學,求知能力。因此,教師一方面要採用富有趣味性的知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全體學生感到語文活動課既能在知識水平、求知能力上有提高,又在心理上感到愉悅,受到激勵。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確定教學活動內容,力求題目有趣,新穎,內容生動有吸引力,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加活動。在活動中,雖然有的內容本身不具有趣味性,通過教師提出有趣的問題或活動形式的設計,可深深地吸引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

  二、實施活動課的策略

  1、選好內容,使學生“可以動”。

  語文活動課作為一門課程,它有自己設定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須著眼於以獲取直接經驗。即時資訊為內容,以實踐性的特點,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活動課比起學科課程有較好的靈活性,在內容的選擇上我們可以很好地體現“可動性”。

  ***1***實踐性內容。實踐性是語文活動課的主要特性,它改變了學科教學中教給學生結論性知識的方式,讓學生在參與觀察、動腦、動口、動手能實踐活動中拓展知識,發展能力。一次語文活動課,我組織學生到市場調查採訪,然後寫一篇小通訊。很多同學對市場的一些問題作了如實記述。如“吃啥有啥”、“亂擺亂賣沒人管”“菜價低菜農愁”等。這次活動課,同學們表現活躍,不但學會了調查,練習了寫作,還明白了“寫作處處有材料,只要做個有心人”。

  ***2***需要性內容。根據學生當前的需要或學生正關心的話題來選內容,可以激起學生的熱情。如很多同學們都互寫留言。這時開展一個《贈你一言》活動課,讓學生收集和撰寫一些富有人生意義、積極向上的格言妙語。結果,這節活動課學生肯定熱情高漲,交流創作活躍,不但可賞析格言妙語的深刻含義、結構、修辭,還可以讓學生受到激勵和教育,提高了學生寫留言的品位。

  ***3***競爭性內容。魏書生說:“即使對毫無直接興趣的智力活動,學生因渴望競賽取勝而產生的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的確是這樣的,在競賽中,不喜歡的事情也喜歡,枯燥的事情也變得有趣。

  2、放手指導,讓學生“真正動”。

  要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從活動的設計、準備到實施、總結都要放手讓學生參與,使學生感到這是自己的“活動”,從而真正動起來。

  ***1***放手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開始時,教師可就活動的設計和內容徵求同學的意見。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可將一部分內容交給學生蒐集準備,這一過程其實也是學生的活動過程。如《趣說歇後語》就可叫學生推薦一些趣題給老師。一些活動內容熟悉以後,則放手讓學生設計,教師主要是引導完善。學生參與出題。設計的活動,會“動”得特別投入。

  ***2***放手讓學生在活動中一展身手。活動課重在過程,只要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那麼即使學生在活動的某項內容沒有充分完成,這節課也是成功的。如活動課《手抄報大賽》,開始很多教師認為大部分學生將難以完成。後來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版面,結果連最差的學生也能完成,一些手抄報的精美還令人讚歎不已。當學生看到滿教室展評的作品時,都深感自豪。

  3、創設情境,使學生“樂意動”。

  一方面,要做好活動場地的佈置,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另一方面,在活動開始和活動過程中可利用繪聲繪色的語言、情境渲染、實物演示和動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學生想看看、說說、做做的強烈願望;其次,充分利用活動課課內外、校內外相結合的特點,帶學生到社會、大自然的情境中,營造一個學生“樂意動”的氛圍。

  三、開展語文活動課應注意的問題

  1、活動課從內容到形式上應力求形象具體、生動活潑,以激勵手段,以遊戲競賽形式來吸引學生,使學生中在和諧、歡樂的氣氛中學有所得,學有所樂,享受成功的喜悅。

  2、活動課中應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激發他們競爭意識,勇於進行創造性嘗試,培養學生特長,發展學生個性,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得到提高。

  總之,開設活動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在語文課活動課的組織實施中,應始終把學生的自主性擺在第一位,讓學習自主地、積極地參與,動口動腦,培養內在的動機,激發智慧的潛力,發展個性特長,推進個體的主動、和諧、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