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編輯培訓心得體會

  網路編輯是一個以網路為主進行的文字工作,更多的以網民的喜好為主的工作。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經過兩節課的實訓,我們對網路編輯在Internet上進行了調查與分析。使我們對這門課,有了更深的瞭解。同時也對此行業的需求與要求進行了進一步的瞭解。對我們以後的就業,學習目標,有了更好的指導。

  首先,我先將實訓結果做以總結:

  一、 網路編輯需要的素質和技能要求:

  1. 企業網站的要求:a.必須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歷 b.由英語證書者,優先 c. 團隊合作能力 d. 邏輯思維能力強,踏實肯幹e.有工作經驗者優先

  2. 電子商務網站的要求:a. 熟悉SUPERSITE、DISCUZ 整體結構模式,並能夠根據公司要求對其進行調整b. 會撰寫產品評測文章,會拍攝產品並改圖c. 管理網站營運

  3. 政府網站的要求:a. 工作經驗 一年以上b. 纂寫能力強

  4. 入口網站的要求:a.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 b. 具備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文字基本功紮實 c. 正直、誠實、勤奮,能夠吃苦耐勞,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d. 電腦操作熟練,掌握基本網路知識,瞭解HTML語言及Photoshop、Dreamweaver等軟體的使用 e. 熟悉網際網路,洞悉網路發展趨勢,有一定網站策劃經驗。

  二、網路編輯的工作內容

  企業的工作內容:

  1. 能獨立撰寫企業文化、技術傳播稿件;定期完成企業網路宣傳內容的編輯;收集、編輯國內外本行業新聞、產品、技術等文章;

  2.排版能力強

  3.網站美工、管理、維護

  政府的工作內容:

  熟悉政府部門工作流程,具有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協助責任編輯進行雜誌出版工作;熟悉計算機,能兼任網站編輯一職。

  負責網站各專案資訊、資訊的蒐集、整理、編輯,定期熱點專題的組織與製作;內容及欄目日常維護的監督;內容稽核及編輯;把握網站內容運營導向,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內容資訊;並進行推廣。

  三、網路編輯的需求

  從三個層面:"巨集觀視角——網路新聞思想與受眾的多元需求"、 "中觀視角——網路編輯策劃與受眾的多元需求"、 "微觀視角——網路編輯實務與受眾的多元需求"。

  四、自身職業規劃

  在以後的學習中,結合自身情況,與網路編輯工作的需求。認真的學好課本和老師佈置的作業。同時,根據調查的結果,利用課餘時間,學習圖片處理的相關軟體,提高自己的寫作和編輯能力等等。充分的利用網路資源來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能夠達到企業的要求。

  篇2

  首先當然得有自己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做好事情最大的動力。可以說,所有的編輯都是懷著一份對自己濃厚興趣而投入到這項非功利性的工作中來的。沒有興趣,誰也不會沒事找事地提出做網路編輯的申請。

  其次是堅持下去的耐力和責任感,僅僅有興趣是不夠的,做一個網路編輯並沒有什麼經濟利益來驅動展開,靠的是自己的熱愛與責任感。做網路編輯其實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每天需要對著電腦端坐幾個小時,一篇一篇稿子地稽核,排版,標點,錯別字,主題,結構,語言……需要注意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卻又都需要注意到。

  不能一掃而過走馬觀花地稽核稿件,那是對作者的不尊敬,而且會出多少的紕漏,漏掉多少的好作品。也不能慢吞吞地悠閒地一邊喝茶一邊去欣賞,要是那樣那還能跟得上網站更新的需要,又得挨網友們的批評了,網友對網站的更新速度是很看重的,而我們只能要求自己做到又快又好。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審稿而又不出現紕漏,這個任務看起來困難重重難以企及,不過卻是做好一個網路編輯所必須要做到的。於是在每天審稿的幾個小時時間裡,全神貫注地盯著螢幕看,到了勝利的終點才發現自己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正是靠著一大批這樣有犧牲精神的編輯日以繼日地這樣義務地勞動才有如今的大好局面。但事實上,許多做網路編輯的人,他們基本上犧牲了自己的業餘休息時間,自己與家人共敘天倫的時間,自己出外旅遊的時間。

  所以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犧牲精神,做網路編輯免談。

  再次,做好一個網路編輯需要一顆能經受打擊的心,一些作者和讀者對我們編輯工作艱苦的不理解,常常會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傷害,每次我開啟短訊息,都緊張地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又有哪個火憤的作者抗議我對其稿件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是辱罵。而事實上,網路編輯也是人,普通的人,甚至是未經過專業的編輯訓練的人,何況一個人的審美總是促狹的,不可能做到每篇稿件都做到公平妥帖。

  而為了做好一個網路編輯,必須要在懇求作者同志們理解我們艱辛的同時給自己打磨一顆堅實的心。當然,為了做好一個網路編輯,做到公正地對待每一份稿件,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審美,讓它儘可能地豐滿一點,不那麼片面。這半個月裡,我抽出時間來大量的詩歌評論和美學方面的書籍,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在面對作者和讀者時不那麼心虛,才能底氣十足地跟你理論。

  實習期間內,實習編輯們需要對每篇稿子做一些點評,偶爾來那麼一篇兩篇點評或許是件很愜意的事情,但要對每篇稿件都做點評,著實是一件令人傷腦筋的事情,沒有時間對每篇稿件做深入的分析鑑賞,只是粗粗地瀏覽一下,要想寫出幾句中肯的評語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做點評的時候常常有種自己被掏空的感覺,畢竟不是什麼學識淵博的國學大師,甚至只是個稚氣未脫的老小孩,為了寫上那麼幾句動聽而令人信服的話,真是挖心掏肺鞠躬盡瘁了。而還是惟恐自己的評語不到位走了火,緊張不安地前進著,看許許多多的書,不斷地開拓自己的視野,以期跟作者的視域達成某種程度上的一致。

  做好一個網路編輯,僅僅是審好稿子還是不夠,還得在審稿的同時把自己的伯樂之心調動起來,去挖掘好的作者和作品,去給作者寫簡訊,發郵件,聊天。這期間又得學習跟人家作者溝通的技巧,把好的作者和作品從別的網站挖過來的技巧,否則想要挖掘出千里馬,門兒都沒有,當然,這件事情並不枯燥,還可以為自己廣交朋友,也算是做做網路編輯的一個不錯的副產業吧。

  做好一個網路編輯的確很難,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需要興趣,需要耐心,需要學習。

  篇3

  你可以偽裝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絕不可以忽略真誠的力量。

  第一天去實習的時候,心裡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師怎麼樣,應該去怎麼做啊,要去幹些什麼呢等等吧!

  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說聲:“早安”,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我總覺得,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的一聲問候,但它卻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尊重關心,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僅僅幾天的時間,我就編輯們以及其他實習的學生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們交流溝通學習,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得了老師的信任。他們把我當朋友也願意指導我,願意分配給我任務。

  要想在短暫的實習時間內,儘可能能多的學一些東西,這就需要跟編輯們有很好的溝通,加深彼此的瞭解,剛到部門時,他們並不瞭解你的工作學習能力,不清楚你會做那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的知識,所以跟編輯們很好的溝通是很必要的。同時我覺得這也是我們將來走上社會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鑰匙。通過溝通了解,主管以及負責中文內容的編輯我我有了大體瞭解,邊有針對性的教我一些知識。在對故事以及新聞的編寫工作中,真正學到了網路教科書上所沒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課本上的知識,鞏固了舊知識,掌握了新知識,甚至在實踐中推翻了書本上舊有的不合實際的知識,這才真正體現了知識的真正價值,學以致用。此外呢,還多次參加了威盛的幾次員工活動,例如拔河比賽,籃球賽和爬樓梯比賽等,在活動中增強了團隊配合意識,對外企公司的管理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激情與耐心,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

  在威盛時,主管給我們說,想做網路編輯這一塊,激情與耐心必不可少,在產品更新方面,這一行業就像做網路工程,不斷的更新,這就需要你有激情,耐心的去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在平常的書本上僅僅是獲得感性的認識在耐心的實踐中得到驗證,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這樣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誡自己,不管做什麼,切忌眼高手低,要善於鑽研。還有我感觸比較深的就是更新後臺的記錄,因為後臺的使用是複雜的,既要保障歸類準確又要保證更新速度。往往是故事稿件上了頁面還要再後臺進去修改。像這些工作我深深地感覺到沒有激情與耐心是做不成事情的。

  當你可以選擇的時候,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在部門時,我會主動地幫編輯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會積極地尋找合適的時間,向她們請教問題,像朋友那樣交流,談生活學習以及未來的工作,通過這些我就和編輯們走的更近,在實習當中,編輯們就會更願意更多的指導我,我就能獲得更多的收穫。由於表現出色,踏實肯學,最後主管還將電子報主題文章的撰寫工作交到我手裡。因為我的主動,我鞏固了我所學的知識,並且得到了主管以及編輯們的認可。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在緊急的時候手忙腳亂,就要養成講究條理性的好習慣。

  “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條理,”這是一位編輯給我的忠告

  在部門時有一個頻道是課表讀物頻道,日常的檔案材料很多,這就需要很有條理的去整理好,以免用的時候翻箱倒櫃的去找,耽擱時間,浪費精力,誤了事情。所以編輯的桌子上總是收拾得井井有條。這一點對我感觸很深,同時讓我聯想到在一本書上看到這麼一個故事,一位在美國電視領域頗有成就的美籍華人當部門經理時,總裁驚訝於他每天都能把如山的信件處理完畢,而其他經理桌上總是亂糟糟堆滿信件。他說,“雖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緊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一處理。”總裁於是把這種做法推廣到全公司,整個公司的運作變得有序,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說:養成講究條理的好習慣,能讓我們在工作中受益匪淺。

  雖然短暫的實習生活結束了,但我相信:大學因實習而完整,而大學生活卻因實習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