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慣計劃書應該怎麼制定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習慣這麼重要一起來制定學習習慣培養計劃書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習習慣計劃書,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習習慣計劃書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灌教發[2008]45號 檔案精神,切實執行“關於開展‘學生良好習慣培養年’活動的實施意見 ”中的有關要求,進一步促進我校學生自覺遵守小學生學習習慣有關規章制度,培養良好的在校學習行為習慣,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根據學習內容和課程安排有計劃定時間的進行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踴躍提問並能積極回答問題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養成作業時書寫工整、不抄襲別人作業、勤思好問、獨立守時完成的好習慣;

  4、培養學生完成課外閱讀和整理錯題集等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形成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養成終身學習習慣。

  三、措施方法:

  ***一***強化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了《鎮中小學一日常規班級管理量化細則》規章制度,並細化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個細節;

  ***二***組建檢查管理隊伍,學校老師輪流值班,少先大隊成立“學習習慣督查崗”,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督促檢查;

  ***三***是加強宣傳引導,通過校會、班會、黑板報、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讓每一個學生熟知良好學習習慣的內容,從思想上內化為自己的行動;

  ***四***開展競賽,榜樣激勵,評出學習習慣養成明星和優秀班

  級,為全體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五***家校聯手,提高校內教育成果的“鞏固率”,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從學校引向家庭、社會。

  四、幾種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具體落實:

  1、預習習慣。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上新課之前,提出幾個能引起學生注意的預習作業,提高學生預習的興趣。並由家長檢查簽名。這樣堅持較長一段時間之後,學生對預習就有了習慣性。在上課時,老師可先用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交流一下預習中碰到的困難。這樣做到有要求、有督促、有檢查的預習,學生預習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易養成。

  2、聽講習慣。上課專心聽講,集中注意力,這是學生聽懂一節課的前提。學生只有明確聽課目的,聽講效果才會提高。所以,我每節課都告訴學生教學的內容,明確學習的要求。教師的語言生動、聲調變化、鼓勵性評價語、各種競賽、小獎勵都使學生養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3、答題習慣。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首先要求語言要完整,不要語無倫次。其次,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或回答的不完整,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表揚他敢於"說"的勇敢的精神,不要讓學生覺得回答問題是種壓力而不敢說,不肯說。另一方面要多鼓勵學生主動站起來發表自己的觀點,不管說對說錯都沒關係。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說,四人小組討論等讓學生敢說。

  4、思考習慣。在每節課中,老師都應該非常留意學生的疑問,學生有什麼問題都可以隨時發問。這樣,每天給學生思考,提問的時間,久而久之,他們思考質疑的習慣就能養成了。

  5、作業習慣。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並請家長配合檢查督促。讓學生掌握常規的作業格式要求,書寫時做到字跡工整、格式規範、獨立完成、卷面整潔、及時訂正,不拖拉,不抄襲。

  6、各種學習習慣的有機配合。小學生的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之間是有必然的聯絡的。因此,只有各種學習習慣有機的配合,才能養成真正良好的學習習慣。

  7、及時收集錯題,經常整理錯題集。

  學習習慣培養方法

  一、認真地選擇學習的地方

  環視一下你的房間,看看哪兒最適合你學習。也許這只是一張書桌,或許只是你房間的一個角落,除了學習用具,其他什麼都沒有。沒玩具,沒收音機,沒有電視。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地方,那就去你常去的圖書館。當你坐下來時,一定要集中精力。如果不想學習的話,千萬別到這個最適合學習的地方。

  二、恰當地利用課堂的時間

  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的每一件事,坐在你既看得清又聽得清的地方。這樣做可以使你在課下少費些功夫。記筆記可以使你記得清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但當老師講些與主題關係甚微的內容時,就不必記了。

  三、粗略地瀏覽要讀的文章

  在你仔細讀某篇文章之前,應該粗略地先看一遍,對文章有一個大致的瞭解。這樣,我們在細讀時,可以越過一些不太重要的內容。瀏覽還可以加快閱讀的速度,增強理解的能力。

  四、正視對考試的認識

  考試目的是讓你瞭解對某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考試不不僅僅是為了分數,而且是為了讓你知道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更好地掌握知識。所以考好了,不能驕傲。考不好,也不要氣餒。

  五、溫故而知新

  在家,要養成時常翻看課堂筆記,反覆研讀課堂上老師提及的要點。

  六、預習

  預習第二天老師講課的內容,有助於更深地理解新的知識內容。養成預習的習慣,會讓你對每天的內容掌握的更深刻。

  學習習慣培養階段特徵

  0~2歲寶寶學習能力3步走

  第一階段:0~4個月,身體接觸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身體的接觸,需要愛和溫暖。如果母親能在這個時候餵養母乳,對孩子笑、說話、唱歌、接觸目光,更能增加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第二階段:5~6個月,接觸環境

  繼續給寶寶愛和關心,經常擁抱。若他表現出不開心,照顧者要有迴應。同時可以讓嬰兒趴在地上,藉此練習抬頭及加強視覺能力。在嬰兒頭部左方距前大約30~40釐米處掛一個會轉動的風車,用幾種顏色的球體組成,或用不同顏色的各種動物玩具,幫助嬰兒集中注意力,學習用眼追蹤物件,對以後發展閱讀能力十分重要。

  第三階段:7個月~2歲,發展智力

  多帶孩子接觸外面世界,並和孩子分享心得;幫助孩子社交,聯絡其他孩子的父母,讓孩子一起玩,也鼓勵孩子和其他成年人交談。這些訓練,肯定會為寶寶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學生怎樣制定學習計劃

2.一年級的學習方法:五種好習慣的養成

3.如何正確改變孩子的學習習慣

4.讓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有哪些

5.培養學習習慣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