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領導力盲點在哪裡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趨勢的發展,領導力日益成為組織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面對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多變的外部環境,企業在主動變革、積極改變過去的管理方式的同時對領導力的需要日益高漲。那麼?

  微軟為何失意

  儘管,微軟現任CEO納德拉在公司內部郵件中樂觀地表示,微軟將改變獨立發展手機業務的戰略,轉向建立和發展多樣性的Windows生態系統。基於此,手機產品線也將很快建立。因此,微軟並不是放棄手機業務,而是著重發展整個手機生態。納德拉甚至認為,微軟未來的智慧手機業務將主要瞄準三個細分市場。其中在商用手機市場,微軟將提供企業管理功能、安全性以及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依然很骨感。被iOS和Android的強勁增長勢頭雙雙夾擊,Windows手機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的份額不足3%,並且還在不斷下滑。實際上,雖然15年來微軟一直希望能夠在智慧手機領域有所作為,最大的賭注是收購昔日“手機之王”諾基亞,但遺憾的是並不成功。

  其實,微軟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在資源層面都有很深厚的積累。一個有意思的現狀是,小米的研發團隊中的主力很多都來自微軟。可為什麼微軟這些年敗局頻現,甚至讓人感嘆昔日光輝不在呢?

  就在外界將著眼點放在微軟這些年的戰略轉型以及營銷措施時,很多微軟舊部的反應和感慨似乎更有現實價值。從微軟離開的多名高管多曾對媒體表示,微軟內部早已非常官僚,績效考核指標層出不窮,人浮於事,天天都在寫報告和爭資源爭福利。而主要領導者依然沉迷於昔日的輝煌,不能自拔。鮑爾默雖然已經離職,但其強人領導風格對微軟影響很大,重視領導而非重視客戶,正是微軟屢屢出現市場重大戰略的根本問題。

  領導者的情商“盲點”

  對此,情商管理大師,也是領導力管理大師的丹尼爾·戈爾曼曾經尖銳地指出,很多領導者其實都有自己致命的情商“盲點”。比如盲目的野心,喜歡競爭而非合作,態度傲慢樹敵太多;強加於人,強迫他人完成很多痛苦的工作而沒有同理心,緊握權利不肯授權,處理問題冷酷無情,不顧及他人感受;過於追求完美,不喜歡接受反對意見,把失敗的原因都歸結於他人等。這些盲點看似都是個人脾氣秉性的問題,甚至在企業運營狀況好的時候,這些盲點的影響力並不那麼顯著。但一旦情勢逆轉,恐怕就會導致很多對於企業未來戰略的判斷失誤。

  回到微軟此次裁員事件。之前裁減諾基亞員工,微軟就已經因為條件苛刻產生了很多負面評價,此次再對手機部門痛下猛藥,打擊的不僅僅是一個部門的信心,更會讓微軟的僱主品牌從根本上遭受重創。丹尼爾一直堅信,不僅僅是每一個人,整個團隊和組織都需要不斷提高情商。

  與一般管理大師不同,丹尼爾·戈爾曼算是一匹行外黑馬。他原來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上世紀八十年代獲得心理學終身成就獎,後來還曾任職《紐約時報》12年,負責大腦與行為科學方面的報道。並曾兩次獲得普利策獎提名。不過真正讓他獲得大師地位的還是1995年他出版《情商》一書,在這本書中,戈爾曼用清新易懂的大眾媒體筆調,娓娓到來如何學習和利用“情商”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取得成功。情商理論的出現,可謂一舉顛覆了長期以來佔據主流思想地位的人生成功“唯智商論”。

  不僅如此,戈爾曼還把情商概念的應用引入企業組織內部,幫助組織中的個人、團隊乃至整個組織改善情商,提高績效。戈爾曼利用企業組織分析的一般框架構築了《情商實務》一書,分別揭示了情商在個人、人際和組織三個層面所體現出來的不同能力,以及怎樣培養和利用這些能力,實現個人職業和企業組織的目標。

  由於領導對企業組織成功的極端重要性,戈爾曼把還它從企業組織中單獨抽調出來,專門在他和知名的情商專家裡查德·博亞特茲斯***Richard Boyatzis***及安妮·麥基***Annie McKee***合著的暢銷書《最根本的領導力:情商的威力》中加以闡釋。三位作者從對世界級企業內部數十年的研究中發現,情商已經成為一種關鍵的領導能力。企業領導人應使用一定的流程,長期地評估、開發和維持自己的情商能力,鼓舞和激勵員工在團隊和組織中培育引起共鳴的領導力,並利用這種共鳴、和諧,提高企業的利潤。

  微軟的領導力短板

  回到微軟本身的問題,再看為什麼情商對於企業和領導者來說這麼重要。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影響團隊,讓團隊中的人受到鼓舞和推動,並能夠主動自發接受感召去完成創新與變革。因此領導者自身的情商能力非常重要,可以說領導者就是發動機,也是加油站,更是宣傳員。

  而微軟的領導者,從最初的創始人比爾·蓋茨的冷漠疏離、過於商業化,到史蒂夫·鮑爾默的暴躁專權阻礙創新,再到如今薩蒂亞·納德拉的過於低調而顯得毫無影響力,微軟的領導者似乎已經很難喚起員工和粉絲的熱情。

  實際上早在2014年7月,微軟就宣佈裁員18000人,諾基亞業務線成為重災區,1.25萬人被裁掉。而一年後繼續裁員,意味著整個諾基亞其實將被清空。回顧當年鮑爾默決定收購諾基亞,他和諾基亞前CEO亞艾洛普在聯合釋出的一個公開信中展望,收購諾基亞將加速微軟Windows智慧手機生態系統的市場拓展。鮑爾預設為,收購諾基亞是一個全新的篇章,創造一系列裝置和服務,愉悅消費者和助力中小企業。

  可如今,這一美好期望完全落敗之餘,對於諾基亞前員工,微軟也似乎缺少一個合理的說法。而納德拉被美化為壯士斷臂的行為,對於這些剛剛加入微軟不到兩年的諾基亞員工而言,似乎太過冷酷和難以接受。就在之前的公開信中,他隻字不談這些員工與他們的未來,只是依然淡定、客觀地講述微軟所謂的移動未來。這封公開信也將他的領導力短板展現無疑。

  丹尼爾認為,之所以領導情商那麼重要,就是領導自身在創造一個獨特的企業氛圍和氣場。是團結向上還是各掃門前雪,是準備一起面對挑戰還是冷漠地將責任推到一旁,這體現的其實是一個公司至關重要的軟實力。

  沒有人是完美的高情商者。但微軟數次大幅裁員並且造成整個部門的崩塌潰敗,作為領導者依然左顧而言他,不僅僅是情商低的表現,更是缺乏和組織及員工的溝通與瞭解。又怎能真正願意瞭解更加複雜多變的外部市場呢?從這些層面看,微軟今天的失意其實一點也不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