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早期肝硬化的方法

  肝硬化是肝臟疾病中屬於比較嚴重的一種,嚴重而複雜。所以很多患者都會選擇而中醫治療,也能從根本上治癒肝硬化。那麼中醫怎麼治療肝硬化?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治療早期肝硬化的10個偏方

  1、豬膽調綠豆麵 豬膽4個,綠豆麵500克,用豬膽調綠豆麵為綠豆大,每日3次,每次6-10克,服完為止。***主治肝硬化腹水***

  2、豬肉雞兒腸 雞蛋兒腸葉***切碎***30克,卷柏15克,肥豬肉30克,糯米50克,現將卷柏以水2碗煎取一碗,在入豬肉,雞兒腸共煮,每日一劑,年服4-5天。

  3、九頭獅子草根 九頭獅子草適量,取其根洗淨晒乾,磨粉,用小火焙成咖啡色,裝入膠囊,每粒0.3克,每3-7天服1次,每次13-16粒,兒童減半,早2飯後2小時溫開水送服,連服至腹水消失。

  4、天門山梔子 1小把天門30克山梔子9克黃連5克黃花草***旋復花***虎杖射干水石榴小稔子大力王九節風各15克。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劑

  5、郁李仁粥 取郁李仁10~15克,粳米50克。先將郁李仁搗爛,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過濾取汁,入粳米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6、山藥桂圓燉甲魚 取山藥片30克,桂圓肉15克,甲魚1只***約500克***。將甲魚殺死,洗淨去雜腸,與山藥、桂圓共入鍋,加水1000毫升,清燉至爛熟,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7、清蒸枸杞圓魚 取圓魚1只***約500~700克***,枸杞子30克,水口蘑10克,輔料***精鹽、味精、蔥段、薑片、料酒、清湯***適量。將圓魚去雜腸洗淨切塊,在沸水中氽過,與枸杞子、水口蘑和輔料一起上籠清蒸至爛熟。隔日1次,食肉喝湯。

  8、當歸燉母雞 取當歸、黨蔘各15克,母雞1只***約1000克***,蔥、姜、料酒、鹽各適量。將母雞洗淨,當歸、黨蔘放入雞腹內,置沙鍋內,加水入調料。沙鍋置旺火上煮沸後,改用文火煨至爛,吃肉飲湯。

  9、冬瓜鯉魚湯 取冬瓜150克,鯉魚1條。將鯉魚洗淨,冬瓜洗淨切塊,共入鍋中加水煮,吃肉喝湯。6.海帶荔枝核取海帶50克,荔枝核、小茴香、青皮各15克,共加水煮,每日飲服1次。

  10、橘餅雞蛋湯 取橘餅30克,雞蛋2只,鮮田基黃250克***幹品100克***。將前3味加水共煮,至蛋熟去殼再煮片刻,喝湯食蛋及橘餅,每日1次,連服10天。8.枸杞大棗雞蛋湯取枸杞子15克,大棗8枚,雞蛋2只。前3味共煮湯,蛋熟去殼再煮片刻,調味,飲湯食蛋,隔日1次,連服2周。

  中醫治療肝硬化的6大方法

  1、運脾利溼,理氣行水

  主要針對的是水溼內阻型的患者。水溼內阻型多屬肝硬化失代償期腹水輕症狀,常見症狀有腹脹如鼓、按之堅滿、或如蛙腹、兩脅脹痛、胸悶納呆、噁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紅、苔白膩或薄白等。

  2、祛瘀通絡,活血利水

  主要針對的是淤血阻絡型的患者。淤血阻絡型多見於門靜脈高壓症明顯患者者,患者有腹大堅滿、按之不陷而硬、腹壁青筋顯露、脅腹攻痛、脣色紫褐、大便色黑、小便短赤、舌質紫紅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曲張、舌苔薄黃膩等症狀。

  3、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肝鬱脾虛型的患者,肝鬱脾虛型多屬早期肝硬化患者,並有有胃納減少、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噯氣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黃、舌色或暗紅或淡、舌體較胖等症狀。

  4、滋補肝腎,育陰利水

  主要針對的是肝腎陰虛型的患者。肝腎陰虛型患者除水溼內阻症狀外,尚有面色灰滯、形體消瘦、潮熱心煩、手足心熱、脣乾口燥、失眠多夢、脈細無力等症狀。

  5、疏肝理氣,活血消積

  主要針對氣滯血瘀型,這種症狀常見於肝硬化代償期以及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除消化道症狀外,尚有肝脾腫大、壓痛明顯、質硬、面色晦暗或紫暗、有蜘蛛痣和肝掌等症狀。

  6、健脾溫腎,化氣行水

  主要針對脾腎陽虛型的患者:脾腎陽虛型除水溼內阻症狀外,尚有面色萎黃或蒼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白、大便稀溏、下肢浮腫、脈沉細無力等症狀。

  早期肝硬化中醫治療3食療方

  1、山甲鴨蛋

  青皮鴨蛋,穿山甲粉,將鴨蛋頂打一小孔,放入穿山甲粉,封口煮熟。常吃對早期肝硬化有治療作用。

  2、桂圓甲魚湯

  桂圓肉,甲魚,山藥,同置於鍋內微火燉至熟爛,調味後服用。肝病恢復期、肝硬化早期等均可服食,有軟堅滋補作用。

  3、黨蔘黃芪湯

  黨蔘、黃芪、薏苡仁、山藥、白扁豆、虎杖、白花蛇舌草、丹蔘、當歸尾、白朮、焦神曲、焦麥芽、焦山楂、生甘草。水煎3次後合併藥液,分2~3次服用,每日1劑,1月為1個療程。適用於早期肝硬化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