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加強多元文化間的互聯互通,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此過程中,既要審慎提防文化帝國主義的文化殖民現象,也要處理好中國文化以何種姿態、何種方式走向世界的現實問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中國文化的絢麗綻放。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綻放

  【摘要】當今世界,經濟、文化的互聯互通、共謀發展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在全球化的世界圖景中,民族文化的發展必須建立在與其他文化的交流的基礎上,以開放的姿態、平等的視角對待外來文化。加強多元文化間的互聯互通,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此過程中,既要審慎提防文化帝國主義的文化殖民現象,也要處理好中國文化以何種姿態、何種方式走向世界的現實問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中國文化的絢麗綻放。

  【關鍵詞】互聯互通 傳統文化 文化軟實力 民族復興 跨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2014年11月8日,在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上發表了題為《聯通引領發展,夥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講話,強調要以亞洲國家為重點方向,以經濟走廊為依託,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以建設融資平臺為抓手,以人文交流為紐帶,深化亞洲國家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共建發展和命運共同體。在當今世界,經濟、文化的互聯互通、共謀發展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在我國穩步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程序時,須妥善協調處理好經濟、文化與其他各國的互聯互通。只有互聯互通,中國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世界才能真正瞭解中國。

  文化的構成與文化間的互聯互通

  文化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特殊性與普遍性的統一。文化從其本質上說是人生存方式的映現,每一種文化形態都反映了民族的特色,因此,每一種文化都有其存在價值。文化的特殊性並不是說民族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梁漱溟先生也曾指出文化是“人生活的樣法”,因此,既然不同國籍、不同民族的“人”都稱之為“人”,“人”的活法多少還是有些共性的,總有一些現實問題是無論何種文化都關切的,總有一些人類共同的價值訴求蘊含在其中,因此,不同文化之間也必然存在著共通之處。如果兩種文化絲毫沒有共同點,我們很難想象這兩種文化能夠彼此傾聽、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也就是說,不同的民族文化存在“共性”與“個性”、“普遍”與“特殊”的辯證關係。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總是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獨特的不可代替的“子集”存在著,總是表現出其特殊性的一面,正是由於文化的這種不可或缺的特殊性與差異性,才能在眾多文化形態之中被識別出來,才使不同文化形態之間的理解與交流成為可能。

  文化的互聯互通,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往對話。在文化的不同層次上,文化間的互聯互通表現不同。“從文化哲學的視角來看,文化是有層次的,從外而內,大體可分為物態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和精神文化層。不同的文化層次由於價值密度不同,對外來異質文化的抗阻力也不同。一般而言,物態文化層面價值密度最小,文化抗阻力最弱,其對異質文化的吸納、融合也較為容易。但是,文化層次越往縱深延伸,其對異質文化的拒斥力便越大,乃至於到精神文化的核心層次,由特定民族歷經悠久歷史所蘊化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因素已經積澱成為民族文化心理結構,是最穩定、最難改變也是最難與異質文化溝通的。”①如馬克思所說,經濟領域的互聯互通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由此導致了物態文化層面的文化融合。以當代中國為例,大量的外來文化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在物態文化層面的界限變得模糊。“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各民族可以互通有無,將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視之為人類文明的成果而加以借鑑,將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加以發揚,在跨文化的對話與交流中互動輝映,共謀發展。在行為文化層和精神文化層,文化的滲透融合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人的行為往往受社會風俗、習慣、歷史傳統的影響。在中國,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被認為是一種“美德”,而到了美國,鮮有給老人和孕婦讓座的人,給老人讓座甚至會被當成是“歧視”。這種迥異的“讓座文化”表明在行為文化層與精神文化層的文化交流通常會遇到較大的抵抗力,精神文化層面的文化交流更難獲得普遍性的共識。

  文化間的互聯互通以維護多元文化的平等地位為現實基礎,在不同的層次上,多元的文化展開各抒己見式的對話,從而“求同存異”。一方面,跨文化的交流有利於尋求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共通之處,針對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或相似問題,探討最佳的解決方式,以彰顯文化的“應然”力量。如當前很多全球性問題――環境汙染、生態危機、能源危機、人口爆炸等――日益威脅著人類整體的生存,這些問題的出現顯然與人類自身的文化取向有密切關係。全球性問題的真正解決,有賴於每個民族、每個個體跳出狹隘的自我利益的視野,從人類整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不能實現這種文化超越,全球性問題便不可能真正得到解決。多元文化的共通之處還表現在文化的理想維度上,如絕大多數文化都有著尊重人的現實生存、善待人的生活世界、追求公平正義的價值訴求。另一方面,文化的互聯互通以尊重多元文化的平等地位為根本前提,文化殖民、文化帝國主義不能稱之為文化的互聯互通,相反,它是在承認文化特殊性基礎上尋求文化普遍性的過程。換言之,文化的互聯互通不是文化的全球同質性的規範,而是彰顯民族特色的“百花齊放”。

  在生產力水平不發達的遠古時期,多元文化之間的聯絡還只是間接性的、鬆散的、容易斷裂的,而到了全球化的時代,這種聯絡便成為了立體的、複合的、緊密的。全球化開啟了人類的“普遍性交往”時代,加劇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不同國家、民族、文化之間的聯絡空前緊密,任何一個國家、民族文化都無法置身於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孤立發展,由此,文化的滲透與融合、碰撞與衝突、共識與改變成為必然。全球化構築的文化互聯互通這一現實圖景為民族文化的發展既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又構成了嚴峻的挑戰。然而不幸的是,機遇總是偏愛發達國家,尤其是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而挑戰更容易選擇欠發展國家。從人類整體發展與進步的角度來看,文化的互聯互通的重要意義不容忽視,畢竟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會因噎廢食而拒絕全球化。   文化互聯互通的當代意義

  經濟的互聯互通導致的客觀結果是科技水平的提高與人們日常生活的便利,而文化的互聯互通是多元異質的民族文化相互對話的過程,相較於經濟層面而言,文化互聯互通表現出別樣的重要性。

  有利於保護文化多樣性。英國哲學家羅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較》一文中說: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已被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也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鑑的價值。”正因為存在著文化的種種差異性,文化之間才可能相互借鑑、共同發展。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樣性、獨立性、異質性和完整性,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豐富魅力才能得以彰顯。然而,全球化一方面為多元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空前的機遇,但同時也可能會加速弱勢文化的湮滅。我們能夠從文化承傳的重要載體――語言中窺見文化的斷裂、甚至消失的嚴重趨勢。語言學家發現,近年來語言消失的速度加快,平均每兩週便會消失一種。照此速度,到2100年,預計過半數語言可能滅絕,並帶走與之相關聯的歷史、文化和傳統。語言學家擔心一些民族文化和傳統智慧隨著這個民族語言的消失而失傳。語言的湮滅表明文化多樣性日益受到各種因素的威脅,其中經濟因素尤為突出,如資本的積累與擴張導致經濟上處於弱勢地位的文化只有接受強勢文化的話語體系與表達方式,甚至是被迫宣揚強勢文化的價值觀,才能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程序。因此,為了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互聯互通顯得尤為重要。公益組織、NGO、慈善基金等社會力量的介入,有利於破除資本邏輯的肆虐,從而拯救與發展弱勢文化。如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與“瀕危語言研究所”合作設立了“語言持續專案”,試圖用現代化技術記錄與保留這些語言。2000年,國際教科文組織為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把每年的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由此可見,文化的互聯互通有助於人們發現、拯救並發展弱勢文化。從人類文化整體發展的角度而言,這種努力意義非凡。

  有利於每個民族找準自己的文化定位。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在與其他異質文化的綜合性比較中,才能找到準確的文化定位――民族文化的進步性與侷限性才能得到體現。這樣的“文化自覺”是民族文化繼往開來、時代綻放的前提。

  那麼如何甄別某種民族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呢?有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普適於各民族呢?在此問題上,我們應當避免極端意義上的文化相對主義的誤區:認為所有的民族文化都是同樣深刻的或是同樣淺薄的、都是同樣正確的或是同樣錯誤的、都是同樣高尚的或是同樣卑微的,這種極端的文化相對主義取締了文化比較的可能性。文化在對人的陶冶、教育層面,還是可以比較的。梁實秋先生曾指出:“我們若把文化分析成若干部門,我們就可發現:1有中國優於西洋者;2有西洋優於中國者;3有不必強分優劣而可並存者;4此外更有中西俱不高明而尚有待於改進者。”②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甄別某一種民族文化的“先進”與“落後”,並不是依靠先驗的抽象標準,也不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具體的歷史實踐活動中不斷生成的,依據每個民族具體的實際境遇審視文化的教化效果,以該文化如何現實地促進人的生存與發展為界標來判別文化的精華與糟粕。

  考察文化的實際教化效果不能脫離文化的整體圖景。某種民族的文化所起到的效果都是既定的“實然”,但並不排除文化還能夠進一步調整與發展,藉助他者的文化,可以更為全面地瞭解民族文化的文化定位。針對同樣的事件,尤其是涉及到社會大量人群、涉及到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公共事件,人們應當反思自身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是否是最適當的,反思諸多不同文化中何種文化對於人的教化而言最為適宜。例如,德國與日本對待戰爭責任的態度迥異,德國勃蘭特的“華沙之跪”讓世人看到了德國正視歷史、承擔罪責的政治文化,而日本多屆首相屢次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歷史教科書的行為引來了激烈的譴責與非議。這兩種文化形成了鮮明對比,何者精華何者糟粕立分!通過文化的互聯互通,每種民族文化能夠在綜合性的比較當中彰顯出民族文化的特色。有了準確的文化定位,中國文化方能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提高人類整體文明的水平。正由於文化的互聯互通能夠使每種民族文化發覺自身的精華及侷限性,從而能夠以對方之所長補己之所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華,正如毛澤東所說,“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③通過反思並克服自身的歷史侷限性,使民族文化瀰漫時代的氣息,這樣,跨文化的交流帶來了文化發展的契機,也為提高人類整體的文明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首先,物態文化層面的互聯互通加速了物質文明的程序。物態文化表徵著物質產品被生產出來的方式、價值取向,技術環節的互通有無,能夠提高生產的“量”、淘汰落後產能、節省資源的耗費,生產價值觀的共享則有利於轉變生產結構、控制生產的“質”、調整生產的“度”。物態層的文化滲透融合進一步擴充了產品的“世界市場”,加速了人類物質文明的積累程序。

  其次,精神文化層面的互聯互通昇華了人類的精神文明。民族文化的片面性和侷限性要在人類整體的文明程序中才能澄明。跨文化交流有利於那些代表人類整體進步與發展的文化的普遍價值得以體現,“從討論協商的多元主義出發,重新建立一種新的、對彼此都具有可資借鑑的文化價值原則,這種新的文化價值原則的逐漸明晰,很可能成為人類文化普遍價值的要素資源”。④這種文化的普遍價值是世界各個國家民族在文化交往中所恪守的基本原則,它是人類自由程度的體現,使民族文化的自我規範、自我調整、自我昇華有了現實的依據。在異質的多元文化的對話中,民族文化應思考如何為人類的整體利益、人類整體的價值理想、人類整體的精神文明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是民族文化世界化的根本。“一種文化得以長存的首要條件就是它在人類文化發展的程序中能否作出自己特有的貢獻而有益於其他文化。如果一種民族文化以封閉求發展,只追求回覆自身固有的模式,而無視如何將自身獨特的文化開發為當今世界文化發展的有益資源,從而參與未來世界文化的建設,那就難免為世界所遺忘。”⑤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有句名言:“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對於文化來說也是如此,“每種民族文化的自由發展是一切文化自由發展的條件”。民族文化的發展勢必會帶來人類精神文明的整體進步。   中國文化的當代綻放

  中國文化的健康發展需要文化的互聯互通。在全球化的現實圖景中,文化間的平等對話作為理想的交流情境時常因遭受現實的諸種威脅而覆滅。強勢文化試圖侵略、吞併弱勢文化這樣的文化殖民並不少見,或直接或間接,或顯性或隱性。以互聯技術為代表的資訊科技的日益發達使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置身於不同文化的包圍當中,各種文化都在爭相吸引受眾的注意力,都在爭奪文化的“話語權”,這樣一來,關注度低的民族文化就難以被更多的人認可。這種隱性的文化侵略對於處於弱勢地位的民族文化來說,愈來愈具有威脅性。文化安全日益成為發展中國家和落後國家關注的重要問題。中國文化如何能既不失民族之特色而又積極借鑑其他文化的精華,促進文化的互聯互通,以期文化的交融共進,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在筆者看來,文化的繁榮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實現中國文化的當代綻放,要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經濟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當今的時代經濟與文化之間的聯絡越來越緊密,可以說是一個經濟文化化與文化經濟化的時代,經濟需要文化的支撐才能可持續發展,文化需要經濟的助力才能綻露華麗光彩。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彼此融通,因此,文化的發展不能僅僅就文化論文化,需要擺正文化與經濟的合理位置。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發展生產力,“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追求效率的不斷提高,在此基礎上“兼顧公平”。而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程序的穩步推進,經濟與文化、效率與公平之間的關係開始出現了“質變”,盲目延續既往的發展思維,一則不利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型的跨國企業所締造的品牌實際上蘊含著特定的文化,如果缺乏文化的積澱,企業就很難被全世界普遍認同。反觀中國的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不少,但就品牌的知名度與認可度而言,真正能與微軟、三星、索尼等品牌相提並論的少之又少。我國的GDP世界排名第二,據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釋出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9――文化現代化研究》的分析,中國的文化影響力指數在全世界排名僅為第7位。二則不利於人的發展。誠如16世紀德國著名宗教思想家馬丁・路德所言:“一個國家的興盛,不在於國庫的殷實、城堡的堅固或是公共設施的華麗,而在於公民的文明素養,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尚!”經濟是發展的手段,文化才是發展的目的。“文化與經濟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係,而不是主角與配角的關係,更不是‘搭臺’與‘唱戲’的關係。”文化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倚仗,更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之根本。文化已經成為舉國關注的全民事業,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社會的健康發展必須注重文化的建設。

  文化守護與文化創新。我國是文化資源大國,然而卻是文化創新小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文化資源極為豐富,然而文化創新的“量”與“質”,都不盡如人意。文化創新“質”的不足,在文化層面的表現是文化產品缺乏新意,很多缺乏新意的影視劇和書籍氾濫,“中國好聲音”不過是美國《Voice》節目的中國式翻版,熱播的電視劇千篇一律,文化資源亟待創新性挖掘開發;表現在經濟層面是“山寨”、造假的不良之風嚴重干擾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秩序,大量假冒偽劣的商品充斥於市場,“Made in China”在國外甚至受到懷疑與歧視。這些現象都折射出了文化創新的不足。由於缺乏文化的創新性,實體產業只能“貼牌”生產一些附加值極低的產品。從長遠來看,這些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不利於經濟的可續性發展。

  文化創新不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全面顛覆,不是要全然否定傳統,任何一種新文化都不是無根之木,它必然要在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生長起來。文化創新以文化守護為根本前提,文化創新一方面是要守護民族文化之精華,將民族文化傳統中的優秀成分轉化成具有全球意義的文化價值資源,進而對世界文化作出獨特的貢獻,同時要克服其歷史侷限性,大膽借鑑其他民族文化的先進內容。另一方面是將傳統文化時代化、大眾化,繼而以當代人容易認同的方式走向世界舞臺。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並不是對於傳統文化原汁原味的直接呈現,而是以當代的視角挖掘傳統文化當中蘊藏的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維度的普遍性的文化價值,使之順應時代的需求,既不斷更新和發展,又不失卻自身傳統的特色,這是文化發展的歷史規律與必然趨勢。

  發展文化產業。中國文化的創新與發展需要成熟的文化產業條件。一種文化要走向世界,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願意傾聽、接受和喜歡,需要發達的文化產業作為支撐。在產業化的生產過程中,文化以商品的形式進入受眾的視野,世界上的人們可以藉助這些商品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各個國家都在競相輸出自己的文化產品的形勢下,文化被消費的過程充滿了殘酷的競爭。在數量上,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化產品很少,通常就難以形成大範圍的影響,難以獲得廣泛的認同。在質量上,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化產品相對於與之競爭的文化產品來說不能捕獲人的眼球與關注,往往就沒有市場。因此,在文化的傳播範圍愈來愈大的情況下,民族文化要在眾多文化產品當中脫穎而出走向世界,實則並不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要在當前的世界文化產品的“結構”中贏得競爭。眾所周知,中國的文化產業還不成熟,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欠缺文化市場化的經驗。中國的文化產業不能脫離了“文化結構”自顧自地發展,而要研究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的文化產品的特徵,分析其文化生產的方式、制度、機理,探尋超越之途徑,從而才可能在文化競爭的複雜格局中奪得發展的先機。未來國家之間經濟實力的衡量比較,文化產業將會是一個關鍵環節,如美國自2000年以後的第一大出口產業始終是文化產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目前仍然是全球經濟力量最為強盛的國度,每年都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後國家輸送大量的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如美國好萊塢每年拍攝大量的電影將其文化輸送至全球各個角落。美國文化產業的發達之處不僅表現在產品的“量”上,還表現在“質”上。同樣是歌頌愛情,國產電影就缺乏《泰坦尼克號》這樣的感召力和影響力。這就說明了一個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程度會影響民族文化是否能夠走向全世界,能走多遠。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民族文化的創新需要立足於文化產業的市場規律,思考民族文化如何才能吸引全球受眾的眼球,原封不動地輸出“孔子語錄”必定會事倍功半。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將關閉歐洲孔子學院,該學院是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中國文化的時代化、世界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德國的“歌德學院”、英國的“文化協會”、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提供了文化產業化可資借鑑的寶貴經驗。   在當代,文化已然成為關係國家發展的民族事業。實現中國文化的當代絢麗綻放需要將中國文化放置於社會有機體的整體關照中,處理協調好經濟與文化、文化守護與文化創新、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緊張張力,也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全球文明,保護民族文化”,文化的互聯互通才能彰顯出其當代重要價值。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專案“當今時代文化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專案批准號:12AZD004;同時是北京化工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專案“馬克思消費理論的時代闡釋”的階段性成果,專案批准號:ZY1421

  註釋

  鄒廣文:《論文化的普遍價值與個性發展》,《清華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梁實秋:《自信力與誇大狂》,《文化建設月刊》,第1卷第10期。

  《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6頁。

  鄒廣文:《當代文化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6頁。

  樂黛雲:《全球化趨勢下的文化多元化》,《深圳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篇二

  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摘要: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意義。我們要高度重視我們的傳統優秀文化,特別是其在現代的價值問題。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價值;價值內涵

  中圖分類號:C91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09023c--0140--01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界定和特點

  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界定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也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傳承的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種財富的總稱。它產生於原始社會,繁榮和成熟於封建社會。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1 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在理性地追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等人類最一般問題。“仁”,是中國傳統文化關於人類本性和人與人之間關係最一般的認識。中國傳統文化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回答是最有理性、最具智慧而又最有民族色彩的。古代賢聖們雖受限於一定的歷史和社會條件,卻以博人的胸懷和深沉的歷史感提出以宇宙、人生為終極關懷的論題和觀點。《史記》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2 中國傳統文化是建立在人類性基點之上的。所謂人類性,是指文化深層結構中同人類共存亡共始終,反映人類根本性質和精神的部分。我們把文化由淺入深分為不同層次,其中每一層次都有人類性的一面,但文化的最表層包含的動物性內容最多,由表入裡動物性逐層減弱、人類性逐漸增強,最能體現人類性的是文化的深層心理結構層,也就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它所有的優秀部分符合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價值指向。3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現代文化得以產生的文化之根,是現代性的歷史基礎,拋棄了它就是拋棄了民族文化的根。一方面傳統文化中積累著和凝結著中華民族的許多成功經驗及其模式,這為現代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構成要素。另一方面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尤其在生命智慧的層面上,社會衝突、心理失衡、生態危機等全球化問題面前,其現代性價值最能得以體現。

  二、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價值的提出

  一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所創造的巨大成就

  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不衰,是世界上五大文明中唯一特有的現象。中國文化對世界史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如早在公元前,我們就有“諸子百家”爭鳴;漢唐文化孕育了輝煌的漢唐盛世,形成了漢、唐帝國;貫通西方的絲綢之路;中國的“四大發明”……這些都對歐洲經濟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作用。而現在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為什麼又遭到一些人的貶損呢?這都是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的。從新中國建立到經過30#改革開放,中國從一個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國家進入工業經濟為基礎的國家,可以說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中華文明五千年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在長期奮鬥過程中也幾次遇到滅頂之災,但憑著中華民族特有的韌性,都能絕處逢生,在長期奮鬥過程中,開成了一種不斷尋求與命運決戰的征服者意志和民族的英雄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從民族精神的視角看,中華傳統文化有兩種基本功能:是一種精神紐帶,一種基本的精神特質,同時,又有一種道德教化的功能。

  二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價值的提出

  當今人們不能正確地對待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存在著否定多,肯定少;批判多,弘揚少;摒棄多,揚棄少的傾向。實事求是來說,這些都是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偏頗的評價。對待中國傳統思想文化這座人類文明大廈,如果我們真正地深入其內部,就會發現其中許多珍品與瑰寶,它不僅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和對人類文明做出了卓絕的貢獻,而且在當今社會中仍有其現代價值。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讓我們知道如果沒有現代的、先進的文化機體,中國無論是在向列強學習器物還是制度都只能是一些無法消化的外來事物,只能拿來,而不能“自強”;五四運動卻讓很多的中國人陷入迷惘中――舊的破了,新的出路在哪裡?“”的慘痛教訓讓國人重新審視自身的文化傳統對文化現代化的作用。文化傳統有必然的延續性,無法割斷。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內涵

  對傳統文化進行價值判斷,有兩點要注意:一是,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是建立在特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二是,歷史是過程的集合體,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作用推動國家發展。

  中華文明的結構和機制已經形成了一套相當成熟的協調模式,它充分體現了古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孔子“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思想,是我們建立團結和睦多民族國家的基石。時至今日,在我們實施的“民族區域自治”、“一國兩制”等政治制度,無不緣於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追求“人格完善”的人文精神素質,強調“和合中庸”的和諧社會關係,重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與價值,在當今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是指作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傳統文化,其優秀的精華部分是符合國際潮流的,不僅對中國的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功能,而且對世界的發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中國有幾千年封建農業文明的深厚基礎,在進行現代化變革時,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學習西方的思想體系,由於中國人不同於西方的背景和性格,在走同樣的現代化之路時,才能有創新性的發展。不能為了進入西方現代化的軌道而否定我們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中國人只能在考慮如何讓自己的性格充分地發揮其創造力,樹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的自信心。以中國人的實際為中心以中國人為本的思路去改造社會,去做文化宣傳,去充分利用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並創造有中國人特點的現代化文化。我們堅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是符合國際潮流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需要的,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必將再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