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怎樣在水庫釣青魚的技巧妙招

  春天是釣魚的黃金時期,春季釣魚有許多的釣魚技巧可以學習,不同的魚種,釣魚技巧也是不一樣的,那麼熱愛釣魚的你知道在春季應該怎樣在水庫釣青魚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春季水庫釣青魚技巧:釣具

  青魚個頭大,力也足,因此想要釣青魚,首先得要有過硬的釣具。手竿磯釣竿均可。很多釣友喜歡手竿博大物的感覺,因此都選用手竿垂釣,而我自己,也是喜歡使用手竿博大青。小編自己釣青魚的標準配置是8.1米長竿,6-8號主線,5-6號子線。魚鉤選擇伊勢尼13-15號鉤。

  而自己經常在水庫釣青魚,釣到過大大小小的青魚無數,最大的47斤,二十斤左右的青魚可以說是沒有20條,也有15條。而十斤以下的,就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了。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對釣其它魚種毫無興趣,而對水庫釣青魚情有獨鍾。

  春季水庫釣青魚技巧:窩料

  大家都知道,青魚生長速度快,個體較大,這與其食物與食量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要在水庫釣青魚,窩料可是個很關鍵的東西。而且做窩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

  有時候在同一位置連做幾天,再遇上天氣好的時候,過去垂釣,這樣子自然收穫十分不錯了。水庫的青魚究竟使用什麼窩料比較合適呢?其實大家要知道,青魚有個名字叫螺獅青,主要食用水庫中的螺獅。因此,我們在水庫釣青魚做窩,可以使用螺獅。

  結果從七點左右一直到下午,釣獲青魚8條,十斤以下的4條,10-20斤的3條,還有一條39斤,實在是太過癮了。當然,螺獅做窩要考慮的就是青魚個體的大小。如果是小青魚,則最好將螺獅拍碎再做窩,這樣做便味道發散,也便於拋下去的螺獅是活體四散而逃了。

  春季水庫釣青魚技巧:做窩方式

  水庫釣青魚窩料,除了螺獅之外,玉米也是可以的。在一個位置打入大量的玉米,如果是生的,最就是嫩的。如果是老玉米,最好煮一下,有條件的加些小藥調配一下,沒有條件的直接打窩也是可以的。水庫釣青魚技巧中,最重要的也就是窩料及打窩了。做窩做得好,垂釣一般都會有收穫。而做窩,個人覺得一天之內想做窩釣到青魚的機率是大大減少。水庫釣青魚也好,釣其它大體型魚也好,最好的做窩方式則是續窩。也就是說,在同一個位置,連續打窩幾天之後再垂釣,效果最好,九成以上的把握能釣到魚。

  但是短時間內想要釣到青魚,就得考慮接窩。比如聽某某人說,某某水庫出大青魚,那自己也跑去這個水庫釣大青魚。如果是臨時做窩臨時釣,效果恐怕不太好,而且十之有可能當空軍。但是如果知道別人在什麼地方釣過青魚,而現在別人離開了,我們可以去接這個窩,接了之後先打些窩料靜等魚兒上鉤了。

  所以自己經常能釣到大青魚的最大原因,我自己歸結於連續做窩,誘魚效果不錯。因為這個水庫離自己家不是很遠,再加上有朋友幫忙做窩續窩,省了很多事。如果要去一個新水庫釣青魚,恐怕效果就沒這麼好了。但是,大部份釣友沒有這個精力與條件天天在水庫續窩,哪應該怎麼辦呢?我們想在這樣的條件下去水庫釣青魚,則必須要考慮釣點與釣位的問題了。

  春季水庫釣青魚技巧:釣位釣點

  選擇釣青魚的釣點,可能相對比較麻煩一些。一般來說,青魚體型雖大,但是膽卻特別的小。所以在水庫釣青魚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安靜。釣點選擇在遠離大路的地方,周圍釣友也少,喧譁也少的地方比較合適。其次,最好選擇水底是些岩石,上面附有少許泥水的地方,因為這樣的地方,螺獅比較喜歡。我們經常會發現螺獅經常一排排的吸附在這樣的地方,一撿就是一堆。所以另一個釣青魚選釣點的條件就是,選擇螺獅比較多的地方為上佳的釣位與釣點。

  春季水庫釣青魚技巧:遛魚

  釣到大青魚,遛魚可是十分重要的技巧之一。一般不會這樣抱著魚竿,除非是竿子夠結實,魚又不是很大的情況,倒是沒錯。

  如果是遇上大青魚,則要考慮的是與其迂迴而不是硬碰硬。以前有一位釣友,使用26米大炮竿在水庫釣青魚,釣獲八十多斤的青魚,幾個人就抱著魚竿不放,任其魚兒去竄去跑,遛魚遛了十二小時。遇上這樣的情況,我們是沒辦法,想引導也引導不了。

  不過一般二三十斤的青魚,8.1米的竿,基本上還是能稍做引導的。中魚之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高舉魚竿過頭頂,適當傾斜為最佳動作,然後再站起來稍微退一兩步,不要退太多。這樣會使自己在魚兒發力的時候,有幾個階段的緩衝。

  第一個緩衝則是魚竿舉過頭頂可以適當放下來,其次站起來之後可以在其發力的時候蹲下續衝,其它是退後兩步可以在其發力的時候向前兩步緩衝。這些都是比較有效的動作。傾斜魚竿則是為了更好的遛魚,最好帶上失手繩。

  當然,在能不放失手繩的時候,儘量別放,因為放繩如果技巧不好,很可能因此而跑魚,萬不得已再放。而抄網要準備特製的大口徑深網。這樣便於抄魚,很多時候明明遛魚已經很成功了,卻因為抄入網的時候網徑太小也不夠深,而讓大青魚遛掉。

  春季釣魚小建議

  水深

  清明前選1-1.5米深的淺水處做釣點,因為此時深水處水溫還較低,魚兒多喜歡在水溫較高的淺水處活動;清明後可在水深2-3米處放鉤,因為此時梢深的水域也已是魚兒喜愛棲息的地方,當然還應根據當時的天氣來決定。

  選擇釣點

  釣點的選擇對春季垂釣特別重要。在地勢上,宜選沿岸較彎曲的回水處,是魚兒最愛棲息、洄游、逗留覓食之處。

  水草也並非越多越好,密度過大處陽光被水草遮擋,水面陰暗。光禿無草的岸邊也不是魚兒喜歡棲息之處,它喜愛有適度光亮但又沒有強光直射之處。所以春末氣溫已相當高時,背陰的地方就容易釣的多。行家們有句經驗之談,叫做“先陽後陰,先淺後深”。意思是說:初春時應選陽光較充足的淺水處垂釣,而春末夏初時,則應選背陰的較深水域下鉤。

  風向

  春季釣魚選擇釣點時還應照顧到風向問題。在初春階段,迎風處很難釣到魚,而到了春末以後,在風和日暖的時候,迎著微風的水面可能被吹成密層層的細浪,風還會把浮漂的餌料吹移到岸邊來,這就會引來很多的魚覓食。因此,這個時段迎風的水域尤其是有活水流入的水口,是極為理想的下鉤處。

  對落鉤點和垂釣時間的把控

  春季在池塘、湖泊或小河江釣魚,落鉤點離岸的遠近也應根據時段有所改變:初春時氣溫較低,宜將魚鉤落在離岸較近的水域。而春末時節及此後一段時間內氣溫較高,就應將魚鉤甩放的離岸遠的水域中,因為此時魚兒喜歡在較深的水層中活動。

  總之,應根據氣溫的變化而決定下鉤的深淺和垂釣的時間,如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後氣溫相對較低,下鉤點應選在離岸較勁的水域;上午9時至下午4時這段時間氣溫較高,則應改在離岸稍遠些的水域去釣。以上只是指有陽光的日子,如果在沒有太陽的陰雨天,就都應在靠岸較近處下鉤。

  釣具的選擇

  春釣使用的釣具,一般採用較軟的手竿,長度以5-6米為好,釣線不宜太粗,可用細些的,魚鉤也不易太大,可用小些的。浮漂宜用木質的或塑料的輕浮漂。

  餌料的選擇

  至於餌料的選擇,最好有蚱蜢、骷髏等昆蟲,如不易捉到,則用紅蟲、蚯蚓、精豬肉也很不錯,總之,應以葷餌為主,也可帶些有香味的糧食。

看過春季水庫釣青魚技巧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