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篇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劉希夷

南橋昏曉人萬萬,北邙新故冢千千。自為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

不知虛魄尋歸路,但見殭屍委墓田。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苔有歲年。

地久青松摧為薪,天長白骨化為塵。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

漢家城郭帝王州,晉國衣冠車馬流。金谷青春珠綺舞,銅階碧樹玉人遊。

雲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迥弄仙舟。始憶斷歌催一代,俄悲長夜歷千秋。

秋楓至兮冬雪明,春兩息兮夏雲生。墨池沙枯通草蔓,妝樓瓦盡向林傾。

古篋重書宜筆跡,路臺鶴胃若絃聲。不信草經延暮齒,惟求青史列虛名。

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並是春,人發青青未嘗老。

星簾捲兮月窗開,鏡花搖兮山樹回。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霏微舞繞來。

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九泉臺。

詩人劉希夷
    劉希夷 (約651年-約680年),唐朝詩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漢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舊唐書》本傳謂“善為從軍閨情之詩,詞調哀苦,為時所重。志行不修,為奸人所殺”。《大唐新語》卷8謂“後孫翌撰《正聲集》,以希夷為集中之最”。《全唐詩》存詩1卷, 《全唐詩外編》、《全唐詩續拾》補詩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