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時代”真的好嗎?相關作文20篇

如今的共享時代真的好嗎 篇1

國一作文 ,867字

上學、上班要遲到了,怎麼辦?踏上共享單車,還需要擔心什麼。簡直是風雨無阻!要打籃球,連地方都到了,發現球沒帶,怎麼辦?放心,不是還有共享籃球嗎?

這不就是我們心中所想的嗎?有了共享的一切,生活變得便捷起來,可是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隨著時代的發展佈滿大街小巷。這樣真的好嗎?

就從共享單車說起,最先出款的是“摩拜”單車,緊接著是“OFO”單車,剛開始這新穎的想法被眾人喜愛,總能看到街道上有許多上班族甚至老人騎著“小黃”或“摩拜”騎遍天下地。或許是這創新取得了大成就,更多的商家都開始製作共享單車,放眼望去,整條街上“鋪”滿了單車,有時都影響到了行人走路。仔細想想,是不是覺得共享已經沒那麼好了?然而,還有。

雖然我這麼說共享單車,但我仍有時會騎。可滿大街都是的單車,卻沒幾輛是好用的。就在我騎過的幾次中,哪次不是鏈條壞了就是輪胎沒氣了。弓著腰用力蹬著踏板,一路“吱吱嘎嘎”成為我揮之不去的印象。甚至,還有人把車佔為已有。剛開始時的“OFO”單車後面都有一塊二維碼身份牌,但現在你往往看到的都是沒有牌子的單車,告訴你,這是因為有些人把這車變成自己“專屬”的了!

這樣看下來,光是共享單車就有那麼多麻煩,試問共享轎車也已是現實,但會不會有朝一日也出現滿馬路都是共享轎車呢?簡直不敢想象!不過不得不說,共享的它們也常能給我們帶來更便捷的生活。

我認為共享單車不是不好,就象共享雨傘,當下雨天忘帶傘時,也必定希望有這樣的共享。可越來越多共享的它們也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許多人都有了“不用買東西直接用共享”的思維,這難道是正確的觀念嗎?

我也曾遐想過,當共享時代中所有的共享物品都霎時消失的話,人們又會變成什麼樣?或許有些人的生活絲毫不受影響,而那些把共享物品當作是自己所有的人連出行都成問題。為什麼?因為他們每天騎共享單車去上班又開共享轎車回家還會買自行車或轎車嗎?答案顯而易見……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共享時代的如今,我想告訴大家“有了共享,世界是美好了,但是想過沒有共享的明天你的生活是如何的?”相信有覺悟的今天,能造就明天更美好的世界!

“共享時代”真的好嗎? 篇2

國一作文 ,1266字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譬如“共享”這種詞,已經漫布在每個人的腦中了。這些形如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的共享資源都步入了人們的生活,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關聯,也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但是,“共享時代”真的好嗎?

在我看來,共享時代還是有些瑕疵的,它並不是那麼的盡人意。就拿大家最熟悉的“共享單車”說說吧!“共享單車”是最初步入人們生活的共享資源,它簡單好看的外觀吸引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學生騎著它上學,成年人騎它上班,而老人也有少數的騎著它鍛鍊身體。而且共享單車使用極其方便,只要有一部手機便能輕鬆操控它。因為這些優點,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共享單車,也經常使用共享單車。這樣看來,共享單車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了,這便與我剛談論的有些矛盾。但其實,這大大小小的優點下隱藏著各種隱患:共享單車吸引人,因此便成了一些商家賺錢的途徑—那些商家生產一輛又一輛的共享單車,他們心裡只想著既然那麼多人騎,我何必節省這些錢?我生產越多的車我錢不就賺多了嗎?由於這種沒有任何深謀遠慮的想法,共享單車被生產的越來越多—多到根本沒那麼多人使用。那些商家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卻顧及不了現實的使用量,從而造成了單車堆滿街道,行人無法步行,車輛無法正常通行的現實。我之前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內容大概是:共享單車過多堆滿人行道,當地警局出動幾乎全部警力與城管和環衛工人一起清理,停放好。這麼一則新聞看出了共享單車使用方便的弊端—過於方便令人們過於懶惰—這種情況是表現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呢還是國民素質變差了?顯然,都是共享單車太過方便也太過普遍造成的,所以,“共享時代”真的好嗎?

要我說,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共享時代”也不例外。再舉一個例子說,就說“共享籃球”。“共享籃球”是沒幾個月前才剛剛步入人們生活的,它吸引了各類的籃球迷前往打球。看過一篇採訪:一位上海記者用攝影錄影的方式給觀眾們呈現共享籃球的好處。她在採訪中問一位在共享籃球上有深刻體驗的球迷—你覺得共享籃球好不好?那位球迷回答的讓我也對共享籃球充滿嚮往,他說,自從有了共享籃球場和球友打球機會就多了,沒事可以聚在一起在這兒打打球,不用因為沒有籃球場發愁了。而且在裡面打球都是以時間計費的,根本不用擔心有人打擾或被迫停止打球。在這裡出汗也是一種享受啊!聽到這兒,我不由地驚歎著共享時代真的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許多,為我們帶來了那麼多的便利與驚喜!由此看來,“共享時代”是好的,對我們是有益的。

再回到那個問題—“共享時代”真的好嗎?現在,我想說的是“共享時代”有好也有壞,畢竟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既然這樣,我們便要發揚它的優勢,避開它的劣勢。在“共享時代”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一定要牢記創新、不忘初心,這樣“共享時代”才會真正為我們生活提高水準。我們現在最主要的還是應該要把“共享”最基本的問題解決,讓它完完全全益於我們的生活。

但願“共享時代”能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吧!

“共享時代”真的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嗎? 篇3

國二作文 ,1057字

近幾年來,時代在不斷進步,科技也在不斷髮展。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個世界已逐漸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共享時代。

提到“共享”二字,我想,令人立馬能夠聯想到的約莫便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共享單車了。

其實一開始,是在一次英文課與老師的閒聊中,她問我知不知道“共享單車”,這種及其便捷的交通工具。我有些愣神,過會兒後才後知後覺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說來慚愧,這也許是因為我平時的確是不常出門的緣故,亦或是當初共享單車的發展還不算完善,從而使得我孤陋寡聞了。不過如今,僅僅只需步出小區大門,即可看見馬路旁一排整整齊齊排放著的,五顏六色的單車。而使用它們的方法,則是僅用簡簡單單的掃個碼,之後便會根據你的騎行路程收費,到達了目的地之後,將其停放於路邊就可以離開了。這的確是一種,既方便又快捷的出行工具,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益處。

但,這個“共享時代”,真的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嗎?

我想,答案是不確定的。

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的確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低碳出行了,但也有些歹毒的面孔混入了其中,悄無聲息地伸出了自己的一雙魔爪。

其中,最令我感到憤怒與無力的,當屬之前閱讀過的一篇報道,概述了一位市民於共享單車坐墊上插針一事。不過淺淺瀏覽了圖片後,一種脖頸備一雙大手覆住後陡然被扼住的窒息感自尾椎骨上升,隨之密密麻麻遍佈全身。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如今這樣一個和平的時代中竟還存在著這種人,他們輕視生命,惡毒待人,堆滿笑容的虛假面具後是大片的鮮血淋漓。不敢想象,若有無知兒童無意識得爬上了這輛車,將會有多麼可怖的後果!

除此以外,還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數不勝數。

例如,將鮮黃的單車倒上紫色的油漆後,將其佔為己有;亦或是直接把車騎入住宅區,並公然將其置於樓下,套的一個短暫的便利……

說到這兒,我也想起曾在網上見到過的一張照片—在上海的一隅,許許多多的“共享單車”被胡亂堆疊於路邊,那數量及其模樣為之驚人,堪稱“大型車禍現場”。

引用《雙城記》中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不可否認,已到來的“共享時代”的確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可我們也無法告訴自己,現如今正處於一個美好的時代中。愈來愈多的共享資源已逐步上市,這也許是個好兆頭,預示著中國市場未來的大好前景,但也有可能是體現人心的下一步。

哪怕中國是“共享時代”的開創者,但它也有可能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並且是親自斷送了它的鮮活生命。所以若想繼續保持領頭優勢,持續發展並且擴大它,還是必須從點滴入手,從而去一步一步,完整的改善它。

共享時代,真的共享了嗎 篇4

國一作文 ,918字

隨著共享時代的開啟,人們的生活似乎得到了許多便利:出行只需共享單車,看書只需共享書店……然而,真的共享了嗎?我們所期盼的共享是否真的實現了?

記得暑假的一天中午,父母打算帶我騎小黃車出去玩,體驗騎行的感覺。一出門沒過兩分鐘便發現一輛“躺”在路邊,彷彿在沉睡,又彷彿已恭候我們多時了。我欣喜若狂:運氣真好!今天肯定能玩個痛快了!突然,我驚詫地發現小黃車的二維碼和數字被颳得無法辨認了!可憐的小黃車躺在人行道上,如同流浪漢一般,似乎經歷了歲月的風霜使它成為如今的模樣。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痛苦,它,和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竟是這樣!我不甘心,可連續幾輛都是如此。

已到下午三點,我已心灰意冷,希望全部破滅。曾經幽默的爸爸如今也沮喪又無奈地說:”別難過了,下次再去吧。你也很累了,回家休息吧。”

天空突然下起一陣大雨,不知所措的人們驚恐地跑回家。雨水又澀又苦,跑到家時,已渾身溼透。

我既憤怒,又沮喪,無奈。隨著共享時代的開啟,人性也漸漸地顯露在每個人的面前。因貪圖小利使人們做出如此的行為,卻沒有顧及他人的利益。共享時代看似為人們帶來許多便利,但在貪婪面前仍甘拜下風。我們不應該嚴以律己嗎?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破壞美好的社會風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難道只說不做嗎?如果每個人做到誠信歸還,那麼為什麼還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小黃車都慘遭毒手。在市中心,不隔多遠就有一個小黃車停放點。它們如訓練有素的士兵堅守自己的崗位,用自己的雙輪為人們帶來便捷。因他們的功勞,人們格外愛護它,身上幾乎毫無傷痕,真不禁令人視如珍寶。路上隨處可見的小黃車,說明它們已與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如此天差地別,令人大跌眼鏡。小黃車確實為市中心的人們帶來便利,逐漸改變他們的生活。但造成這天差地別的原因是什麼?這和我們的素質密切相關。這不該應起我們的重視與思考嗎?提高人民的素質是保護小黃車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們也應該嚴以律己,這樣小黃車便能真正地帶給人們便利,真正體現它們應有的價值!

雖然中國仍有許多不足,以至於共享單車等許多共享裝置不能真正地體現它的價值,但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總有一天共享設施能體現它的價值,能真正做到共享!

共享時代真的來了 篇5

國一作文 ,853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自行車開始步入人們的生活。因其使用方便,價格廉宜,深受人民的喜愛,直到幾十年後出現更為快速的轎車,自行車才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而今,共享單車又再一次掀起自行車狂潮。

與傳統意義上的自行車不同,共享單車並不需要隨時帶上車鎖,只需一部手機就能輕鬆開啟任何地方的自行車。聽上去是不是很酷?近幾年來,共享單車飛速發展,由起初需要配備車柱,虧本經營的少數企業到能夠實現基本盈利,覆蓋面積廣再到現在賺的盆滿缽滿的多數企業,共享單車實現了質的飛躍。共享單車已經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為什麼共享單車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

其一是它的價格低廉。相比較於計程車,更多的上班族會偏向於較為便宜的共享單車。即使要騎行更多的路程,也可以省下很多路費,滿足了大部分民眾的經濟需求。

其二是它使用方便。很多騎自行車的人都會不可避免遇到一個問題,自行車沒法帶上地鐵怎麼辦?下了地鐵後的路程該選什麼代步工具?而共享單車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它遍佈各地,你輕而易舉就能在地鐵口旁找到一輛。

其三是它的環保性和健身性。騎行共享單車能夠有效減少尾氣的排放,同時強健身心。越來越多的運動達人推薦這種健身方式。

但是共享單車真的就如此完美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共享單車,不按規定停放車輛的事件也隨即增多,人行道成了車行道。街道上還有許多人為造成損壞的單車,新聞中多次報道也不得改善。除此之外,許多幼齡兒童無視12歲以下不能騎自行車的規定使用共享單車,為交通安全造成巨大隱患。共享單車成為新一代“馬路殺手”。

隨著共享單車日復一日的使用,更多問題暴露在人們眼中。但不可否認的是,共享單車推動了人類的科技發展,它帶來了一個共享時代。共享單車作為共享時代的產物出現後,各種共享書店,共享充電寶也隨即湧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到共享之中,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共享帶來的便利,越來越多的人跨入到共享時代。共享單車只是共享時代的一個微小的縮影,但它展現了共享時代的無限魅力與獨有特點。

共享時代真的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共享單車,真的好嗎? 篇6

國一作文 ,806字

出門在外,無法打到車,怎麼辦?沒關係,只要手機在手,將二維碼掃一掃,這一輛共享單車此刻便屬於你了。

人們都說這些共享單車是多麼的方便,但真的是這樣嗎?我不禁產生了一絲疑惑。

共享單車的停放位置是任何一個角落,只要不妨礙到人任何一個行人。那為何我會在馬路邊上,車來車往的地方看到那麼多的共享單車?那為何我會看到一些路人在幫忙把這些“不守規則”的共享單車停放好?為什麼我可以看到人們會把他們騎壞了的共享單車扔進草叢?是啊,停放在草叢,的的確確沒有妨礙到任何一個人,但你為什麼騎著騎著這車就突然爆胎、掉了鏈子?而你就拋棄了他,尋找下一輛?為什麼只有那麼一點點兒的好心人看到之後才會對它們進行“療傷”?是人們真的看不見,還是他們視而不見?

人們對於這些舉動、這些事情,就如同理所當然。我想,大多數人可能會說:“這本來就是共享資源,為什麼要讓我們去修理這些壞掉的車?”如果一個人這樣想,那似乎也沒什麼,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想的呢?還是我把人們、把這個世界看得有些壞了?

是人類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嗎?共享資源的確非常方便,但它好像吞噬了人們原本所具備的那顆心—善良的那顆心,勤勞的那顆心。

如果人們還具備善良與勤勞的那顆心,也許就不會出現路邊草叢裡廢棄的車輛;如果人們還具備善良與勤勞的那顆心,也許共享單車就不會傷痕累累;如果人還具備善良與勤勞的那顆心,也許人們就不會發明出共享資源、共享單車,人們會走路,擠擠公交與地鐵,那為何會因為共享單車、共享資源的出現,而使這個地球—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受傷?誰能聽到她默默的哭泣?

人類啊,醒醒吧!別讓懶惰迷惑了你的雙眼、迷惑了你的大腦啊!你要看清,這個世界,有多少我們要去保護的東西!

共享資源能給人類帶來方便,我也希望人類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就如同我們的母親—這個美麗的星球,別再讓她受傷了!

我還是想問:

共享資源,真的好嗎?

共享單車——真的好嗎? 篇7

國一作文 ,682字

共享單車——真的好嗎?我想,答案是雙面性的。

說它方便實用,這倒是真的。當今社會,交通如此發達,一出家門便有共享單車,掃碼就騎走,想去哪兒去哪兒,多方便!只要有手機,就不怕沒車騎。

但是,正像我之前所說的“雙面性”,反過來,共享單車也帶來許多麻煩。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共享單車遭到破壞,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堆在一起,還製造了大量垃圾。就說馬路上人行道上吧,成天堆著那“成群成隊”的小黃車、小綠車……既堵塞交通,又幹擾城市的整潔度。

麻煩再大,也大不過“安全”。我們大多六年級學生都還沒滿十二週歲,沒法騎車上路啊!但看哥哥姐姐們神氣十足地自己騎車上學,心裡那可是一個羨慕呀!從那時起,交通事故便從天而降。每天,那為了安全出行而建成的馬路,要奪走多少個幼小的生命;為了快捷方便而造出的共享單車,要毀滅多少祖國的花朵……轟鳴聲中,一聲聲歡笑,被吞沒了;鳴笛聲中,一句句笑語,就消逝了……這可急壞了父母,急壞了老師,千勸萬勸,不要自己騎車,好好上學。可那些熊孩子呢?嘴裡答應得好好的,心裡哪聽得進去。那一百個不願意,將他們送到了馬路中央。

共享單車,本是為了方便出行才製造的,但卻給我們帶來如此大的麻煩,這到底是為什麼?是因為我們的不自覺?是因為較差的交通安全意識?是因為一時的疏忽?

……

共享單車——真的好嗎?我想,答案是雙面性的。

共享時代下的今天 篇8

國一作文 ,881字

時代在進步,生活在改變。利用網際網路,我們可以網上購物,訂單一下,幾天內必達。不必出門,只需靜待在家中,快遞便來“敲門”了。而前不久,風靡網路的共享單車被瘋狂刷屏。那麼何為“共享單車”呢?顧名思義,是人們共同可使用的單車。因為方便,共享單車越來越火爆。

無論是大人還是青少年,也不管是去向哪裡。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單車上的二維碼,便可騎行。騎行多少付款多少,沒有規定的最長里程。也正因為這些原因,我們身邊出現了成堆的共享單車。

忙碌的清晨,上班的大人們可以掃一掃輕鬆騎共享單車,不必擁堵在車水馬龍的路上,也不必特地為圖方便而購置一輛全新的單車;清閒的午後,伴隨著暖和明媚的陽光,孩子們相約騎上共享單車,成群結隊地去公園聚餐、去商場逛遊;熱鬧的傍晚,阿婆們也跟隨潮流,騎著共享單車,帶著菜籃子,來到繁忙的菜市場為晚餐做準備……共享單車一直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方便了我們每一個人。

在這個共享時代,並不是只有共享單車存在。更多便捷的共享系列在層出不窮地被推出,共享書店、共享籃球等接二連三地出現。生活是真的離不開“共享”兩字了嗎?

我相信回答並不是肯定的,但在這個科技飛速進步的時代和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我們絕大部分人一定會選擇更便捷的方式,但這並不說明我們已無法離開“共享”兩字。

“共享”這個詞是很“和睦”的,它給予我們友愛的感覺,不是嗎?人與人之間可以共同分享某一樣東西,增進大家的感情,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因此,社會可以變得更美好,本是毫無瓜葛的兩個人也能有了小小的聯絡。

就如共享單車,這本不是屬於誰的。但某一個人使用後,也許能恰好幫到另一個正需要它的人。因為人們的廣泛使用,共享單車遍佈各處,方便了成千上萬的人們。

將來,時代繼續進步著,或許還會有更多共享的東西。如今覺得不夠方便的東西,將來也會越來越便捷。人們可以共同使用某一物品,或正因這一物品而萍水相逢、“不共享,不相識”。

我想,對於共享時代,人們或許還存在爭議。管理不周、隨意停放……可能由於這些原因,共享單車還沒有被完全認可。但只要大家都再改善一點,共享單車會更受歡迎,共享時代也一定會延續下去。

共享時代下的人 篇9

國三作文 ,1054字

隨著現在網路資訊的飛速發展,各種新奇的事物“橫空而現”,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這些事物就像一張網,可以幫助人們,但若使用不當,就會把人類越纏越緊。

最先出現的新事物是“摩拜單車”。那一抹抹耀眼的橙紅,被整齊地擺放在各大地鐵口、公交站、小區門口,成為申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人們的確使用得很多—不用再人手一輛車,乘地鐵公交也不方便帶進去。現在,出了地鐵下公交,只要拿出手機掃一掃,便可輕鬆騎走一輛車上班、上學去。

我們家對共享單車提供的便利是深有感觸。爸爸上班離家遠,班車點離家也有一長段距離。如果開車,每天擁堵是“寸步難移”;而走路,颳風下雨我和媽媽都十分心疼。以前只能用家裡那輛已經“老態龍鍾”的自行車,停在別的小區也是“提心吊膽”怕被偷。現在有了共享單車,或是在碧空如洗的早晨,或是在悠閒愜意的午後,有時在“半夜鳴蟬”的傍晚,一輛共享單車輕鬆使用,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便利,我也在心裡對共享單車表示感謝。

近日,網上有人在調侃:想知道現在共享單車面臨的難處是什麼嗎—顏色不夠用!自從“摩拜”的出現被廣大市民稱讚,各個公司為了拿到這塊“香餑餑”,各種種類顏色的車像ofo、小鳴單車,還有其它顏色混搭著的開始出現,這些新型產品讓人們應接不暇。一夜之間,似乎像被施了魔法,一輛輛各種各樣的共享單車彷彿雨後的蘑菇,都“長”了出來。申城那條風景線瞬間顏色豐富起來。

可是隨著這些的改變,人們的行為、理念也產生了變化:就拿我們小區前的那“堆”車講。原本整齊的一排因為愈發增多的種類,而變得七歪八倒。人們肯定是這樣想,反正有很多,大不了去其它地方再找一輛。有一次我想找一輛來練習車,可是一按輪胎,都軟軟的,車把似乎也鬆了許多。我心中不禁湧上憤怒:本來是要給人們帶來方便,而且是要給全市人共享使用的,他們怎麼可以這樣自私,不愛護公物呢?網上也流傳了這樣的現象:有人拆下單車車上的跟蹤裝置,私自改裝佔為己有;地鐵口,因為過多的單車,人不自覺,也無人看管,馬路邊、草坪上都停滿了車輛,大大影響了市容。

這些問題讓我感到疑惑,又有點憤慨,看著小區門口這些亂停亂放,我想:為什麼這些人會本末倒置,讓原本方便我們的事物成了毀壞市容的“罪魁禍首”?現在共享書店、共享籃球甚至還有共享嬰兒推車都出現了,一方面是便利生活,可如果人們不從共享單車那兒吸取教訓,讓這把“雙刃劍”的壞處放大,那這些新時代下的產物又有什麼意義?不能因為某些缺點而改變事物最初的本質。我們應該合理使用這些共享資源,讓它們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共享時代——新的時代 篇10

國一作文 ,825字

每天放學時,已然暮色四合,穿過那條車水馬龍的馬路,總能看見許多人拿著手機,在掃描自行車上的二維碼,沒多久,車鎖自動開了,人們騎上自行車向不同的方向離開了,這就是共享單車。

如今,我們隨處可見共享單車,過馬路時總能看見幾抹黃色的身影,下班了,下了地鐵,離家還有一公里,騎一輛小黃車,很快就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和看到孩子們的笑臉,和同學約定好一起出去玩,大家一起騎著摩拜,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肆意的快樂,共享單車漸漸出現在生活中,帶給了我無窮盡的便捷。

不由想起了我去郊野公園的經歷,暑假的某一天,天氣正好,我們驅車前往郊野公園,在公園門口停著幾輛共享單車,只需要付一百的押金,遊人便能在公園裡免費騎一小時,我們全家都騎著共享單車,飛快地掠過公園裡的每一處美景,看到哪裡,想停在那進去欣賞一番,直接停在路邊,也不會有人騎走,伴隨著舒爽的夏風,帶給了我綺麗的回憶。

上海的天空起來越湛藍,我想不僅是治理得當的緣由,其中應也有幾分共享單車的功勞。

但話說回來,共享單車也有些弊端,它體現了某些公民素質極低,每次總能掃到幾輛小黃車的二維碼被毀壞,車牌號也被油性筆塗掉了,甚至有的車被公然停放在自家門前,上了私鎖……即使車能騎,車身上也被貼了小廣告,每次有這種現象,我都心生震憾及絲絲厭惡,做這種事,於所有人來說,都沒有任何好處,為了一時之快和自己的惡趣味將公共資源毀壞,實在都是素質低下和心理扭曲的表現。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快,需要便捷的通訊方式,也需要便捷的出行方式,這就是為何共享單車能夠如此快的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吧,曾經嚴重的大氣汙染,以及各類宣傳手段,讓不少人意識到了環保的意義,共享單車的出現恰恰與之相吻合,這或許也是它能遍及的原因。

共享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我不排斥他的到來,它會讓生活更好,那麼我們就應當好好的使用它,讓那些毀壞共享資源的行為隨風飄散,在此我簡述了共享單車,以後也定會有更多更多的共享資源,因為這是一個新的時代,這是共享時代。

共享時代中的溫暖 篇11

記敘文 ,1158字

現今的社會高速發展,資源不僅僅只屬於個人,共享資源成為人們追捧的物件。共享單車、共享書店等共享資源慢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當我們正愜意地享受著共享時代帶來的便利時,殊不知共享時代中的溫暖也在悄悄萌芽……

現在人人都提倡“資源共享”,的確,這能帶給大家便利。這不,趁著這股熱潮,一個共享單車站點在我家小區門口建立了。起初,大家都感到很新奇,紛紛騎共享單車出門,既方便又實惠。可不知從哪天起,站點上的車越來越少,還回來的車要麼不是掉了一塊漆就是少了什麼零件,原本生意興隆的共享單車站點此時卻死氣沉沉。

每每路過這個站點,我的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與失落,只是因為這個資源是共享的,大家就不珍惜了嗎?什麼時候人變得如此自私與勢利。共享資源之所以能共享,是因為它需要每個使用者愛護及為下一個使用者的著想與考慮,把方便傳遞給每個人,可如今……不知為何,明明才剛立秋,卻感到徹骨的寒意。

那天,我正準備去補課,在小區門口看到了他—那個常年在小區門口收破爛的老人,他穿著一件打滿補丁的布衣,腳上是一雙早已磨破了皮的老球鞋,糟亂的頭髮散發著難聞的氣味,每每看到他,我都繞道而走,生拍與他有什麼交集。當我正準備快速走過時,餘光瞟了他一下,發現他正在用那佈滿裂紋的手吃力地拉著一根繩子,而繩子後面綁著的赫然是三輛共享單車。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原本我厭惡他只是因為他是收破爛的,但他收破爛時總是老實厚道,從不多收一分錢,我也以為他是一個樸實的老人。沒想到他竟為了多賺點錢做出這種事。我剛想上去同他理論,卻看到他並未朝廢品回收站走,反而徑直走向共享單車站點,小心翼翼地解開繩子,把共享單車一輛輛整齊地排好,又從口袋裡拿出一塊白手帕,仔仔細細地擦拭著他不小心弄上去的泥手印,彷彿在擦拭著什麼稀世珍寶。做完這些後他才心滿意足地離開了,起身扛著收集的廢品袋走向回收站。

看著這一幕,我頓時愣住了,感到臉上火辣辣的,為自己的誤解而愧疚。望著老人遠去的背影,第一次覺得他的背影是那麼高大。心中積攢已久的壓抑彷彿在這一刻都化為泡影,心裡暖暖的。我不禁想起幾天前看過的一篇溫暖的報道:在一個下著暴雨的午後,一個環衛工人無處避雨,一個開著寶馬車的小夥子下車邀請他一起上車避雨,那個樸實的環衛工人卻害怕自己泥濘的鞋子弄髒了小夥子的昂貴的車子,說什麼也不肯上去。小夥也沒有放棄,開啟後備箱和環衛工人坐在上面避雨,共享一片溫暖。這組照片感動了無數人,也感動了我,原來共享的意義竟如此美好。

想起這個故事,又望向那個老人的背影,我感觸頗多。在這個資源共享的時代中,我們可以共享的不僅是一件物品,更重要的是共享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一份信任,一份溫暖。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分享一個幫助,收穫的則是共享的美好與溫暖。

我想,這就是共享時代的溫暖、共享的意義吧!

共享時代中的我們 篇12

記敘文 ,620字

在21世紀初,一種共享的力量正在逐漸盛行,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大家共享著單車,書店,充電寶……這些共享資源改變了人類。

如今,共享資源佔領了整個世界,給我們帶來了頗多方便。大家只要在手機上下個APP,就可以騎著街邊無處不在的單車,遊遍整個地球;掃個碼就可以輕鬆讓快睡著的手機充個電,振作精神;置身於書海,隨手便可以感受到濃濃書香的氛圍,共享我們無時不取的便利。

隨著共享資源發展迅速,許多資源開始氾濫。這是一個陰冷又潮溼的雨夜,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無數橫七豎八的單車不規則的倒在地上,它們不是斷了胳膊就是殘了腳,在那裡哎哎訴苦,彷彿在說:"人們不把我當回事,盡情地摧殘著我們……。”

走進一家未打樣的書店,昏暗的燈光,用它那微微的餘燼盡力撐著這一家的經營,書架上擺放著寥寥無幾的書籍,每本都留下殘破的一角,很顯然是經過了人們無情摧殘的痕跡。

自從共享時代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人們的理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都變得自私起來,以自我主義為中心來行事,見到社會上屬於大家的東西去使用時自然不會像使用私人物品時那樣小心謹慎。認為弄壞了也不是自個兒賠錢,便不在乎這些資源的利用,無情地對待它們。這種思想逐漸蔓延到了整個社會,造成了單車的阻塞,書本的損壞,籃球的報廢……這些人們所造成的結果值得我們好好深思,共享資源不僅改變了整個世界還改變了人們的思想。”

新世紀的到來,也更讓我們有義務撐起共享時代這片藍天,改變這些不好的行為,生活在美好的共享時代中。

“共享”時代下的人性 篇13

記敘文 ,766字

如今的人們處於科技發展的共享時代,可在那平靜和諧的背後,隱藏著的人性還那麼純潔嗎?

街道上一輛輛的共享的單車,來來往往。當清晨的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時,那黃色顯得更加耀眼了,好似朝氣蓬勃的我們。可在轉眼之間,夕陽餘暉已落滿大地,共享單車變得暗淡無光,像佝僂的老人,它們望著那最後一絲斜陽,好似在無聲的懇求著什麼。

人性,還是那麼純潔嗎?在高大的建築之中,人心是否已迷茫在金錢、權利的廝殺中?可只有一人向我解釋。

他頭頂一個棒球帽,左手拎著個黑色塑料袋,右手的肩上挎著一個單肩包,他的臉是那麼的普通,可他的笑容卻是永遠那麼親切。他總是雷打不動地維護共享單車,檢查座椅,擰緊螺絲釘,上漆,這些一氣呵成的動作彷彿他已經做了千萬遍。曾經有人勸他:“你不是幹這行的,為什麼奪冠閒事兒呢?”可他只是淡然的回覆一句:“舉手之勞而已。”日復一日,他忍受著行人的嘲諷,風雨的擊打,可從未停歇這件不足掛齒的事兒。我想人性還是純潔的吧。

可在那陰暗的角落中,總有一輛輛共享單車在無聲的哭泣—雖然什麼聲音都沒有;總有一輛輛共享單車在凝望著路口的行人—雖然什麼視線也沒有。這樣悲慘的事實卻有很多人用“實際行動”向我解釋。我想人性還是純潔的嗎?

城市中匆匆來往的上班族,對共享單車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沒有回望一眼,那被拋棄的共享單車只是在獨自傷神;不務正業的青年小夥兒,總是將它們“五馬分屍”,只留下那殘破的身軀,那肆虐的行為彰顯著它們的悲哀;甚至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也偶會玩性大發,將他們一輛輛推到,只有那已在冰冷地面上的他們絕望地看著我們……

共享時代背後的人性還是那麼純潔嗎?在高大巨集偉的建築越來越密集,科學技術進步的越來越快的同時,“人之初,性本善”已漸漸沒了蹤跡。在我眼中,純潔的人性“陶後鮮有聞”,自私自利的人性“宜乎眾人亦”。

共享時代中的對與錯 篇14

記敘文 ,1237字

現在正是所謂的共享時代,出門便能看到共享單車、共享健身房、共享停車位等“共享”服務。它很方便,和每個人都產生了關聯,讓我們共同享受有限的資源。不過它雖方便快捷,產生的問題也層出不窮,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國民素質問題。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則新聞,標題起得很好玩,“共享單車的一百零一種死法”,雖搞笑,卻點出了共享時代國民素質堪憂的問題。想起共享單車剛上市時,車橫槓上乾乾淨淨,現在卻難以再找到一輛沒有貼著小廣告、沒有長著“牛皮蘚”的單車了。讓我們想想,一輛輛原本線條流暢、色彩絢麗的自行車上突兀地貼滿了小廣告,是不是很刺人眼球、破壞美感?但正是因為這是“共享”單車,不是私人自行車,有些商販才會肆無忌憚地利用,免費的資源、免費的廣告載體,這樣的便宜不佔白不佔。曾經,我目睹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大哥哥在貼廣告,那手法堪稱嫻熟,我去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有點無奈地說:“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是商家僱我來貼,我也是在工作啊。”沒錯,商家會認為我在共享單車上貼廣告,既不影響他人使用,又能給需要廣告資訊的人帶去幫助,自己還能省錢,一舉多得,幹嘛不做?貼廣告的人會想,我反正是受商家僱傭正常工作,何錯之有?但是如果我們人人都這麼想、這麼做,那麼我們的社會還有什麼誠信可言?今天大家可能做的是“利己不損人”的事,明天可能就會做“損人利己”的事,因為大家都只關心自己是否能得到好處,絲毫沒有把誠信和素質放在眼裡。

共享單車的第二大問題便是計費。那天,我和媽媽趕著出門騎共享單車去上補習班,當我點開手機內的APP,發現手機欠費了,無法開啟單車,我向媽媽求救,讓她給我的手機充值。媽媽正用她的手機開啟一輛單車,眼尖的她發現旁邊一輛單車竟然沒有上鎖,顯然是上一位使用者忘記落鎖了。媽媽說:“時間來不及了,要不你就先騎這輛車吧,反正也就一塊錢的事兒。”一塊錢的便宜看起來如此微不足道,況且在如此趕時間的情況下,自己的媽媽也鼓動著你,是不是很難讓人拒絕?的確,我差點就推著這輛車出發了,但是短暫的猶豫讓我想到了古人尚可以“不為五斗米折腰”,我們現代人為啥要因為一塊錢而喪失自己的尊嚴呢?我堅持讓媽媽給我的手機充值,媽媽無奈地笑了笑,一邊充值,一邊說我太小題大做了。不,媽媽,我沒有小題大做,這恰恰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線,忘記自己應該堅持的素質。一塊錢比起一萬元,更像是一把精準的尺子,它能量出我們的素質有多高,尊嚴有多深!當我用手機開啟另一輛共享單車時,不忘扣上旁邊那輛車的鎖。相信伴隨著那令人愉悅的“滴答”落鎖聲,遠處的某個陌生人看到手機上共享單車結費的提示訊息,在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是敬佩吧。

有人怪這個共享時代讓人性的弱點彰顯,我不贊同,“共享”理念是人類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要怪也只能怪我們脆弱的尊嚴和素質未能經受住“共享”時代的衝擊。當我們面對無論是一塊錢的蠅頭小利,還是巨大的利益誘惑,能否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和素質準繩,做出正確的決定,我們自己掌握著主動權!

共享時代裡的你我他 篇15

記敘文 ,943字

共享單車,共享書店……越來越多的“共享”慢慢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理念在逐漸改變。

以前的人們家中都會有輛自行車,出門會方便多了。但對於那些沒有自行車的人來說,他們也許不好意思問別人借,出行就是一道“難題”。如今,在馬路邊、小區門口、地鐵站出入口、商場門口都會有許多桔紅色或黃色的自行車—共享單車。共享單車無處不有,到哪兒都能騎。但是,騎的時候你方便,放的時候呢?有沒有方便別人下次騎呢?不管在哪,我總能看見有一輛、兩輛,甚至一大排的共享單車都是倒在地上的。連扶的人都沒有,騎車的人你們有沒有想到這是你我共用的資源呢?你對得起你付的這1元錢嗎?

愛打籃球的人,家裡必定會有許多籃球,有時壞了還會心疼好一會兒。現在,在體育場裡有了“共享籃球”這個新名詞。許多愛好者都紛紛前往,用著共享籃球,在場上揮汗如雨,打完,便把球一扔,就走了。萬一球壞了,沒氣了,他都不會心疼,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球類愛好者們,你們有沒有想到這是你我共用的資源呢?

現在馬路上有時會看到這樣一個書店—“共享書店”,好奇的人往裡張望,走進去翻翻看看。看到稱心如意、愛不釋手的書就帶回了家,佔為己有。還有些讀者把書弄破了,壓皺了。都不會去添補,壓平。親愛的讀者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是你們共用的資源?

路邊還有共享嬰兒車,媽媽們抱著小孩很累,便可以借共享嬰兒車用。本來共享嬰兒車就少,有些媽媽還隨手一放,如果輪子碰到石子坑,壞了呢?這些媽媽漠不關心,這可苦了下次用車的媽媽。

所有人都知道這些是共享的,公共的。如果別人沒做好你還會生氣,可換個角度想想呢?自己有沒有做好,有沒有做一個有素質的人。有人會覺得,我一個人做好有什麼用?如果你做好了,世界就多了一個文明的人;沒做好,世界上就少了一個文明的人。日積月累,就會有許多文明的人,有素質的人。素質,是在這個共享時代人人都喜愛,倡導的。為何不做一個文明的騎車人;為何不做一個“愛球”的球類愛好者;為何不做一個愛護書的讀者;為何不做一個能給孩子做榜樣的媽媽?這些行為是人最基本的素質,卻還有很多人做不到,難道這不用深思,自省嗎?

素質能成就一個好的家庭,素質能創造一個文明的社會。做一個有素質的人,用好那許多的“共享”,方便別人也等於方便了自己。

共享時代裡的“學問” 篇16

國二作文 ,899字

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關聯,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

所謂共享,就是大家一起用的意思。但共享真的就如此簡單嗎?

想必答案是否定的。這裡面學問可大著呢。下面我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共享單車那些事。

一、別讓你的共享單車空等著。

近來,街道上的共享單車借乘處多了起來,但那裡的單車卻顯得越來越稀少。漸漸地,我發現了事情的原因。就拿我隔壁家的張三來說,目前為止他擁有的共享單車就有三輛。而那些空停著的共享單車並沒有發揮出它們原本的價值——在路上奔跑飛馳,反而卻是落滿塵灰,令人感到可惜。

後來,我偶遇張三,規勸他把單車還回去。他最後招辦了,事情總算落得個功成圓滿。

二、要愛護你的共享單車。

當某些人已經拿到了共享單車騎車上路了,但半路摩擦到花壇、汽車或者其他原因等導致車子損壞後,有多少人會主動修理它,使它完好後能繼續方便於其它所需之人。經常看到馬路上、超市停車場、甚至公園裡,都能看到一些殘缺的單車安靜的停在那沒人管。這種不好的風氣如果繼續下去,在將來的幾十年後,沒有可供我們使用的完好無損的共享單車必將成為必然了吧!社群裡鏽跡斑斑的單車日益增多,希望大家面對如此情景,能付諸行動,為了大家共同的便利生活做出自己的一點點貢獻!

我沒有超能力使每個人都變得有道德,但我可以從自身問題找起,從小事做起,為了共享時代的便捷而努力!

三、切記要借過的東西及時歸還。

借乘的單車要及時歸還,就像借別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一樣,這可能是人盡皆知的一個道理,但人們往往很難做到這一點。就連我自己都因為臨時原因而耽誤過歸還物品。當時我覺得是自己特殊情況,無過錯可言,但是現在想想真的是大錯特錯。物品需要流通,如果我不及時歸還,那麼別人又怎麼用呢?那豈不是給別人造成了不便!

借別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這關乎到誠信問題。我們要務必謹記,不要讓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就讓自己的誠信、道德丟失。

共享時代裡學問可大了呢。希望大家都能遵守以上幾點。讓我們大家一起使共享的物品可以真的流動起來,使這個共享時代更加便捷、通用、美好!

時代在召喚,但共享生活真的能做出迴應嗎? 篇17

國一作文 ,1044字

身處資訊時代,接受並融入新事物對我們來說並不難,而新事物的變化也是日新月異,大量的資訊流動使我們的視聽細胞變得麻木,“共享”這個詞就如同劃破成沉寂星空的流星一般,世人眼前一亮。

從物種的特點來講人毫無疑問是群居動物,人的情感、想法、心情,都需要與人分享。一些人早已有過這樣的設想併成功地將它們整合,於是從QQ為首的大量社交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而另一些人卻從生活節奏入手,將便捷、經濟、省時省力這樣的詞彙融合到一起於是共享時代的始作俑者共享單車便被創造了出來。

生活在上海,快節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經濟壓力足以把人壓的不堪重負。那麼既然帶節奏和經濟上有這麼大的負擔和不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讓自己活得輕鬆一些呢?新奇、時尚的共享單車邊在出行方面完美的回答了這個問題。每天早晨可以不為今天的路況擔心;不必為了地鐵的人流量而發愁,你需要做的只是開啟手機尋找一輛隨處可見的單車,騎著他前往公司或學校,路上還能看見坐在車中因為堵車而發愁的人,慶幸還好自己是不是他。望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沐浴著輕柔地陽光與習習微風相伴,踏上奮鬥的旅途,迎接美好的新一天。生活本該如此。而共享單車所做的只是將它們放大、再放大,最終以一種符合現代人出行理念的方式呈現在你的眼前,讓你產生一種:原來出行也能如此便捷,只需付出一點小代價就能擁抱美好的錯覺。加上大量的流媒體,廣告投放。讓這種劃時代的生活概念徹底的進入我們的思想。不得不讚嘆它把身邊有限的資源使用的淋漓盡致,讓這個觀念在時代的洪流下站穩腳跟。

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而利大於弊的事才能被稱作好事,他在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弊處也暴露無遺。大量的投放以及管理制度的缺乏是使得他們像“釘子戶”一般橫行霸道,無法根治。先不說影響市容,行人走路的路面都會被佔領。在機動車道行走已經成了單車投放點周圍的常態,危險指數也隨之上升。而且因為使用門檻低,系統身份認證不完善導致12週歲以下兒童汽車事故的發生也是屢屢可見。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也能利用它來做出一些出格甚至惡劣的事情。想要真正改變出行理念,以上問題一定需要改善,畢竟在生命面前一切都不值得一提。

我覺得共享時代就如同8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一樣,引用東野圭吾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這樣:夢,總是會醒的就像泡沫一樣越吹越大,最終“啪”的一聲破滅什麼都不會剩下留下的只有空虛,如果沒有腳踏實地的建立起來的東西就沒有形成物質上的支撐。共享生活亦是如此,如果人人都只是急切的想要在共享時代中分得一杯羹,那麼這個行業,這個生活理念,終將崩塌。

共享時代的到來,真的是福音嗎?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62字

紛繁喧鬧的街道旁,一排排閃耀金光的共享單車;熱火朝天的球場上,一列列排列整齊的共享籃球;隨處可見的便利店中,一個個顯眼有用的共享充電寶都在安靜地等候著它的下一個使用者……

愈來愈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關聯,由此可見,我們的的確確踏入了共享時代,可這對現代人來說真的是一個福音嗎?

拿眼下最廣為人知的共享單車為例,暑假聽聞一個令人寒心的報道:杭州等地的共享單車的坐凳上竟插有一根根銀針。這不禁讓人後背一涼,倒吸一口冷氣,更引來群情激憤。廣大網友按耐不住性子,紛紛評論留言,有的關心有沒有可憐的人受害,大多數則是一邊倒地譴責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淪喪,必定要讓惡作劇的人受到制裁……可是現實卻是骨感的,抓到惡作劇的人好比大海撈針,只能由得他們咧著噁心猙獰的笑臉,拍拍屁股溜之大吉了!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小黃車”遠觀而不敢騎焉?那我可以篤定地告訴你,這只是極少數,這個社會是充滿溫情的,讓我給你講講我親身經歷的暖心小故事。

燥熱的盛夏,單調的蟬鳴,頭頂烈日,如黃豆般的汗珠滑下我的臉頰,我焦急地尋找附近的共享單車去補課,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我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突然在我一公里內的一個單車標誌亮起,我如注力量奮力跑去。

它被停放的很好,忽然車頭一張黃色小紙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好奇的打量著,上面寫著工整的兩行字:很有緣能使用一輛車,祝你生活愉快!末了,還有一個手繪的笑臉。我心頭一顫,看著這樸實的笑臉,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在這鋼筋混泥土的一線城市中,溫情與我同在,它附和著暖陽一同閃耀著和諧的光芒……

你看啊,即使素未謀面,感動也會不期而至。

共享事物是搭起陌生人之間友善的橋樑,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關鍵。只有每一位公民素質提升,讓文明素質追趕上現代化的步伐,才能使共享時代的到來,成為一個真正的福音!

我們真的要進入共享時代嗎? 篇19

國二作文 ,939字

“真的不去買一輛自行車?”我看著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視線又停在了路邊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上。

“沒事兒的,這不路邊都是嘛。”媽媽不以為然地擺擺手,從口袋裡掏出手機,掃一下二維碼,車就解鎖了。她心情極好的哼了幾句,“走啦。”說罷推著車到了路口。

我躊躇著,決定還是騎了輛共享單車,慢吞吞地跟在媽媽身後,天是蔚藍的,像一條晶亮的小溪懸掛在頭頂上。潔白的雲朵就象飄落在水面上的白色花瓣,激起了陣陣漣漪。就是這圈圈水痕弄得我很不舒服。腳下的自行車好像……少了些什麼。

爺爺的自行車很破舊,踩起來吱吱呀呀地很難聽。就是爺爺這輛破自行車,帶我騎過了整個孩童時光。

本來這車後面是沒有後座的,爺爺起了個大早去市集安了個後座,又舉高采烈地給我帶回來一串冰糖葫蘆。現在想來嘴裡彷彿就嚐到了葫蘆的酸甜香味。然後帶著我騎著自行車,爺爺吹著小曲兒,低沉的嗓音緩慢地爬滿了整個麥田。

橋上,爺爺扶著自行車推上橋。偶有大船經過,我便激動地喊:“大船!大船!”常經過的船伕也認識我,向我揮揮手。我便高興地跳下車,跑下橋去追。我沒有回頭。因為我始終知道,爺爺會來找我的。

沒錯,我相信,我跑到哪裡,爺爺都會來找我。騎著自行車發出的“吱呀”聲,就是爺爺來找我的腳步。天邊的晚霞就像暈開的彩色顏料,爺爺呼喚的聲音驚動了電線上的鳥兒,低吟著歌而離去。

可是自行車生鏽的鏈條像時間一樣了吞噬掉我的童年。爺爺去世了。最忙的爸爸媽媽把我接回了城裡。我想念鄉下寬大的小院。我走了,爺爺的自行車也就棄置了。

思緒被拉回現在,共享單車,缺少了一種人情味兒。現在人們對共享的東西很感興趣,很方便,很便宜。人們也在開發新的共享業務,共享籃球,共享充電寶,共享書店……卻缺少了一種生活的本味。我們真的要加入,溶入進這“共享時代”嗎?匆匆,忙碌變成人們生活的代言詞。簡單、快捷變成人們生活的主旨。這,真是好嗎?

路邊的小草被呼嘯而過的汽車改變了方向,張牙舞爪地想追隨而去。迷茫地望向遠方,晶亮的河被落日映染成紅。

晚風軟軟地吹過來。

“共享時代”的美好明天 篇20

國一作文 ,749字

“我騎著嶄新的‘摩拜’單車,在林立的高樓大廈間穿梭,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使我感到心曠神怡……”“下了地鐵,使用共享單車,不出三分鐘就能到家。”這樣的生活在以前是個美好的憧憬,但現在,一切都已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我也在不知不覺中加入了使用者的行列。在放學後,我時常用手機掃碼,就可騎著共享單車回家;在週末作業做完時,我也會將騎車作為一種有效的運動方式。後來使用共享單車的人多了,我剛把車鎖上,就會有幾人圍上來爭著掃碼呢!同時,現在我更是在新聞中讀到新共享產品的出現:共享書店、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等。這些都無不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也預示著“共享時代”已到來。

最近我們學校也在策劃試行一種共享雨傘:因為學校有兩個教學樓,每當下雨天時,未帶傘的同學們在兩幢樓之間來回走動極易被淋溼,很不方便。所以我們和老師決定在兩幢大樓門口放置一些雨傘,用完後即可放到固定地點。可見共享產品也與我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

固然,共享產品在運用時總會有些不足。如剛才提到的共享雨傘,有些同學在使用完畢後會私自藏起來自己用,還有些使用不當,把傘損壞,讓學校耗費了修理費用。在使用共享單車時,也會碰見亂停放單車,結果別的使用者無法找到其實際地點;有人將車上二維碼撕掉或貼上別的東西,令其變為己有(自己記住密碼,下次無需付錢即可開鎖)。我想,所有新事物誕生時總會遇到許多問題,我們只要能自己改正並督促別人,久而久之,這些問題就會不復存在。包括現在政已制定“共享單車新規”,摩拜公司也進行信譽積分管理。

共享產品不僅能便利我們的生活,還可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更能推進全社會發展。雖然在實施時會碰到一些問題與困難,但只要做出整改,就一定能改正。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生活將離不開共享,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