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相關作文20篇

“清明節”的由來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想許多同學都知道這首關於清明節的詩,但是你們對清明節的來歷是不是很清楚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國亂出逃,來到了一個非常窮的地方,這是他們的食物也沒有了,身邊只有介子推等幾個臣子了。重耳因長期風餐日晒餓的快不行了,介子推偷偷的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羹湯給重耳吃,但重耳並不知道這是介子推自己身上的肉,過了許久,重耳才知道並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作了晉國國君後的重耳獎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臣子,但唯獨沒有介子推,許多人都未介子推鳴不平,勸他去面君討賞,但介子推並沒有去,而是帶著母親在綿山隱居。晉文公聽說後羞愧極了,親自帶人登門去請介子推,但這時的介子推已離家去綿山。晉文公帶人來到綿山,但莽莽大山,讓他們無法找到介子推,為了將他找出來,於是晉文公下令火燒綿山。大火併沒有將介子推逼出綿山,卻將他活活燒死了。火熄滅後,大家看到的是介子推揹著母親,靠著一顆大柳樹燒死了。晉文公見狀十分悲傷,這時大家在樹洞裡發現了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去時,發現那棵老柳樹又復生了,所以,寒食節的後一天是清明節。

看了這個故事你們是不是對清明節有了更多的瞭解。

清明節的由來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眾所周知,4月5日是清明節,可以放假,但是過了那麼多個清明節,你知道它的來歷嗎?不知道?沒關係,今天我就來講給你們聽。

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發生內亂,晉國公子重耳因此流浪在外。流亡的途中,重耳一行人在一座大山裡迷了路,重耳幾天幾夜沒吃東西,餓得頭昏眼花,全身無力。跟隨的大臣介子推偷偷地砍下了自己腿上的一塊肉,煮肉湯給重耳吃,重耳接過湯後,狼吞虎嚥地吃完了,就連忙問他這是哪來的,介子推把經過告訴了他,重耳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想要以後報答他,可介子推不求回報,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要管理好國家。

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終於回晉國做了晉文公。他記著介子推的好處,想封他個大官,於是,他幾次三番派人去請介子推,但都一一被回絕了。他又親自上門去請,可介子推已經揹著母親躲到山裡去了,重耳又聽大臣們的想法,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一面等介子推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他出來。結果,發現了介子推和母親坐在一棵燒焦的老柳樹下,已經死了,又發現旁邊有一封介子推的血書,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讀完血書,並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飯,只能提前準備好冷食。之後,晉文公又將寒食節之後的一天定為清明節。

怎麼樣?你是不是對清明節有了更多的瞭解呢?

清明節的來歷 篇3

國小二年級作文 ,300字

曾經有位偉大的詩人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各上行人慾斷魂。沒錯這位詩人杜牧說的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4月4日人們都會到先輩祖先那裡去掃墓懷念祭祀他們。所以清明節又叫鬼節,掃墳節,冥節,與7月15中元節及10月15下元節共稱三冥節。清明節習俗掃墓,禁火,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柳等

清明節相傳是始於春秋時代的普國,為了紀念普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普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隨從,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普文公。介子推卻躲到了深山。普文公去尋找。沒找到,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但介子推死也不出來。普文公很傷心把這天叫做清明節。

現在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了吧。

來自清明節的一封信 篇4

寫信作文 ,741字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在不知不覺中,她,已經走了三年了。很快清明節又到了,我不得不又想起你—我的姐姐。

記得有一次,我如同往常一樣,開心的放了學。媽媽就把我接回了家,當時,你一見到我,就生氣的對調皮的我說:“你怎麼又在我本子上畫畫?”聽了之後,我嬉皮笑臉的說:“我就畫,你打我呀。”姐姐拿起本子剛要扔過來,又把手放下了,轉頭就往房間裡跑,“啪”的一聲,把門用力的關上了。

不一會,媽媽就跑過來對我說:“你又惹你姐姐生氣了?快去哄哄她。”我應付的說:“好,一會就去。”我先玩了一會平板電腦,玩著玩著,覺得無聊,就去房間找姐姐。剛到房間門口,就輕輕的敲了敲門,剛敲完,姐姐就生氣的來了句:“滾!”然後媽媽就喊我去練鋼琴,剛練了一會就不想練了。媽媽見我不想練琴,很生氣,說了我幾句,把我說哭了。姐姐聽見我哭了,就飛快的跑下來安慰我,當時我心想,姐姐剛才那麼生氣,看見我哭了,還跑出來安慰我,頓時,感覺心裡非常暖和。

可是一天早上,我和以前一樣,吃過早飯,就去上學了。上英語課的時候,心裡並沒有什麼感覺,可是過了一會,眼皮一直不停的跳。總感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到了上數學課的時候,忽然數學老師的電話來了,然後老師就直勾勾的看著我。之後就把我叫了出去跟我說:“你姐姐今天早上做手術了。”我聽了之後,心裡就像有一塊石頭一樣,特別沉。接著中午很快就到了,媽媽打來一個電話,撕心裂肺的哭著對我說:“你姐姐沒了。”接著電話就掛了。

我心想,怎麼會呢?為什麼這快?這是夢麼?為什麼這麼假?一個接一個的提問,從我心中冒出。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不管是人、動物、植物,這些生命都是那麼的脆弱,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所以,在活著的時候,要好好的珍惜。

在這裡我特別想和我姐姐說一句話:“姐,我想你了!”

清明節的來歷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兩句描寫清明節的詩,總讓我們隱隱感覺到清明節是一個既悲傷又可怕的節日!其實,清明節一點也不可怕,只要我給你講一個古代的傳說,你就知道了。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一位公子叫重耳,他被流放到了外國。那時,因為糧食都被重耳和他的隨從吃光了,所以他們非常餓。有一次,重耳差不多快要餓死了,在緊急時刻,有一個名叫介子推的隨從,拿出一把小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熬成了湯,餵給了重耳喝。

後來,重耳慢慢恢復了體力,他們就繼續趕路。1年、2年、3年……19年過後,他們千辛萬苦回到了晉國。此時的重耳已經是一個身強力壯的男子漢了,他已經從公子的位置變成了晉文公。

自從他當了晉文公後,他就漸漸忘了忠心的介子推,介子推覺得非常傷心。所以,他就揹著他的母親,跋山涉水來到了綿山。

後來,晉文公發現介子推不在了,就讓大臣們去找他。他們找到了綿山,要在這麼大的綿山找到介子推並不容易,他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放火燒山,逼出介子推。等火熄滅後,他們在一棵燒焦了的柳樹下面發現了介子推的屍體。

介子推臨死前留下了一張紙條,希望晉文公做一代清明的君主,這就是清明節的來歷!

來自清明節的一封信 篇6

寫信作文 ,594字

親愛的太奶:

“你的太奶教會我了……”在我的耳邊,爸爸經常會說起您的點點滴滴。

在我的眼中,太奶您就是一個大文學家。因為,從爸爸的嘴中我學到了您講的很多道理。我覺得您的道理,有一些甚至比名言警句更有用。

太奶,雖然您沒讀過書,但是在我眼裡,您就像是一個懂得很多知識的了不起的人。爸爸是您的驕傲,您經常在人們面前誇獎他。您的溫柔和善良,是我對您最深的印象。

太奶,您講過很多的道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在經過了很多考試後的我,終於懂得了這句話深層的意思:如果遇到大的考試,要好好放鬆一下,這樣考試就不會那麼緊張了;遇到小的考試,之前不能玩得太瘋,但也不能不放鬆,不然考試的時候就會緊張,這樣什麼也寫不出來了;不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學習,平時的積累很重要,這樣等到了考試,就有把握有信心!

聽爸爸說,您是因為癌症去世的。當時,您病得很嚴重,大家都想給您動手術,但是又害怕,害怕您的身體承受不了那樣的痛苦;害怕您動完手術就再也走不出手術室了;害怕……因為您已經八十歲了。

太奶,我雖然沒有見過您,不知道您長什麼樣。但是,我像爸爸,像徐家所有人一樣,都是那麼愛您。在我們心裡永遠有一個人是活著的,那就是您——我親愛的太奶!

您的曾孫子:徐凱峰

4月11日

清明節的來歷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645字

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清明節是一個祭拜祖先,打掃墓地的一個節日。

清明節是春秋時代創造的,是因為公子重耳與另一個公子爭奪權位,但權利不夠重耳便流走到他國。他們走入了一個山谷裡,裡面啥都沒有。大臣子介子推便從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塊肉,拿來給重耳煮湯喝,重耳知道後萬分感激。19年後,重耳終於當上了皇帝,但他忘不了介子推對他的恩情。別人都讓介子推去領賞。介子推說:“重耳是我的主公,我的性命都是他的,更何況一塊肉!”

經旁人提醒,重耳記起了介子推對自己的恩情。他對奴才說:“宣介子推!”但介子推早已迴歸大山,他當然不會去了。重耳生氣地說:“把山燒了,看他出不出來。”於是他們把山燒了,但不見介子推出來,他們便上山察看只見介子推被活活的燒死在樹旁。重耳難過地說:“將今天封成清明節,只能吃素不能吃葷。”

可我們忘了介只推對重耳的恩情,忘了清明節的習俗!更忘了清明節不能吃葷,只能吃素。我們現在花錢大手大腳,清明節不能吃肉都忘記了。我抖膽問大家?這一些古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都記不住了嗎?那我們用什麼來學習古代上下5000年的文化?請大家好好學習,習俗。讓我們更加了解古代的千古風韻。

做好每一件事,需要從小事做起。也像上數學課要背好公式,才不能做錯一樣。讓我們把每一個節日過好,記住他們的習俗。

所以每年的清明節,我要祭拜祖先,對祖先說:“請太爺爺放心,我們一切安好!”

清明節的前奏 篇8

國一作文 ,56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充分展現了清明時的風采。今日正值清明前夕,我們七年級全體師生來到了烈士陵墓,進行祭奠。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掃墓之旅。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一身輕鬆,儼然將這次活動當成了一次春遊。路,我們還在走,但體力缺不配合的告罄了,路旁的野花爭奇鬥豔,在春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擺,分外妖嬈。不過,此時此刻在我們眼中卻好像在嘲笑我們一般。在萬分煎熬中,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整理好心情,我們整齊的站在烈士的陵墓之前,用默哀的形式為烈士的亡靈所祭奠。我們還向烈士墓敬獻了花圈,希望以此來表達對他的感謝和敬意,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今日的和平。之後,我們全神貫注的聽了老師和學生代表慷慨激昂的講話,依依不捨得離開了那裡,結束了掃墓的活動。

歸途中,以前的疲憊與不情願,一掃而盡,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嚴肅與感激。回去的路上,大家的態度煥然一新,邁著整齊的步伐返校,心中感受頗多。

我們應該感謝烈士,是他們換來了今日的中國。烈士們賦予了我們太多的美好,人們應當用一顆美麗的心靈去回報他們,親手撒下希望的種子,待來年春天的時候,為祖國穿上新裝。播撒種子,收穫希望。以後,我們應該多進行此類活動,來回報他們。

清明的前奏如此動聽,它圍旋在我們身邊,久久無法逝去。

國慶節的由來 篇9

節日作文 ,536字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

這裡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佈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

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清明節的風箏 篇10

高一作文 ,809字

最早知道有“清明”這個節日是在我七歲的時候。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七歲的我在外公不厭其煩的教導下,終於完整的背誦出這首詩。“外公”什麼是清明呀,清明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會掃墓、燒紙、祭奠地下的親人。

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終究是不懂這些的,正如她不懂外公那聲深深的嘆息一樣,在我眼中,清明只是嫩芽初吐,草長鶯飛的景象,還有……那片綴滿五彩斑斕風箏的天空。

記憶中,每到清明,外公便會帶著我去老屋後的草坪上放風箏。佈滿老繭的大手握著我的小手,叫我要抓住風箏的線軸,然後說: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後要鬆鬆線,然後……可那時的我不願意聽他多講,小小的心被興奮和快樂充的滿滿的,我迫不及待地掙脫外公,帶著風箏跑起來,鬆開手……風箏飛起來了,飛的好高好高,我歡呼著奔跑,我急忙鬆線,線軸脫離了我的手心,風箏從高空飄落,拴在樹上。

我哭成了淚人兒,外公不停地哄我:“乖乖,別哭了,外公再給你買只新的。”“不!我就要那隻蝴蝶的!”我甩脫外公牽著我的手,哭鬧地更凶。

於是,在那天放風箏的小朋友,都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年老的外公踩著藤凳,一手握著一根竹竿,費力地伸向那隻五彩的蝴蝶風箏……

黃昏時,外公看著捧著風箏破涕為笑的我揉揉自己的腰,也笑了。

後來,外公更老了,不能陪著我一起放風箏了,只是微笑著坐在那裡看。

再後來,外公便死了。那一年的清明,我沒有放風箏。

今年的清明節,我去公園踏青,公園的大門口熱鬧的很。有好幾個賣風箏的小攤,一群大人和孩子擠在攤前,開心地挑著風箏。

我遠遠的注視著那隻色彩絢麗的蝴蝶風箏,我知道,它飛在天空一定會很美。

我拿著這隻風箏走向公園最大的草坪,草坪上有很多人,手中拿著線軸本報這。“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的時候鬆鬆線,然後……”

耳畔響起了那熟悉而蒼老的聲音,我高高地舉起風箏,逆著風向奔跑,那一刻淚水蓄滿了我的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