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自俄羅斯小城》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他來自俄羅斯小城》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983字

當你陷入困境時,第一個跳出來幫你的是誰?不是爸爸,不是媽媽,也不是朋友,更不可能是超人和好運氣,而是你自己—身體忍著痛,大腦飛速運轉,心裡還不停的給自己鼓勁兒。與其等別人來幫助你,不如先鍛鍊自己,做一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

在1894年的俄羅斯,大城市都沒有電燈,就不用說這座烏爾茹姆的小城市了,烏爾茹姆的“復活節”被人們稱作“大街”。沙爾加的家的那棟房子住著兩戶人家,沙爾加的家住房子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租給沙爾加的朋友薩恩卡家裡。沙爾加的母親和薩恩卡的母親給有錢人家幹活賺錢,冬天她們到冰窟窿旁洗衣服,沙爾加的母親因為又累又冷得了肺癆,第二年春天就去世了。沙爾加和他的姐姐妹妹由祖母照顧,因為沒錢養活孩子,祖母將沙爾加送到了孤兒院。秋天來了,孤兒們去上學了。因為沙爾加成績優秀,被送到了烏爾茹姆高等小學,在烏市小沙爾加上課認真,成績優異,老師都很喜歡他,可以到喀山工業學校去,可是喀山工業學校要學費、制服、吃吃喝喝的錢,喀山又沒有住的地方,需要租房,沙爾加家裡窮,慈善協會給沙爾加一筆助學金,房租由慈善協會出。沙爾加住在柳小姐家裡,上學時,沙爾加交了兩個好朋友,沒過多久,慈善協會不出房租了,沙爾加只好住到朋友家裡了。暑假到了,沙爾加回到了烏爾茹姆,他看了禁書《火星報》,瞭解了俄國的革命時期。沙爾加畢業後,還準備升學,和90多歲的奶奶告別後,登上輪船,離開了烏爾茹姆,這時是1904年……

沙爾加小小年紀就開始面對一個個生活的困難,但是他並沒有被嚇倒,反而始終保持內心的熱情,和對未來充滿希望,一次又一次地反抗著命運的不公平。後來,這個小孩成了一位聞名全國的人。他在他母親去世的那一天他也沒有哭,只是低著頭沉默著。看了禁書的沙爾加知道了媽媽為什麼那麼辛苦,為什麼處於社會的底層,他感受到了世界的不公平,於是,他開始反抗,受到了許多磨難都不屈服,堅持不懈地“走完了這條路”。從這裡我學到了“堅持”和“堅強”!

1934年12月1日的4點30分,沙爾加被刺殺,葬於莫斯科紅場。其實,沙爾加就是“謝爾蓋米羅諾維奇基洛夫”,他是20年代-30年代聯共(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歷任列寧格勒省委第一書記等職。

在這個充滿磨難的世界裡,從小就要先鍛鍊自己。沙爾加那麼小就開始鍛鍊自己,我們也要學習他,從小開始鍛鍊自己,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

做個有自控力的小孩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463字

暑假裡,我讀完了胡小鬧之《做個有自控力的小孩》。這本書主要講了胡小鬧正面臨著一個巨大的誘惑—網路遊戲。為了遊戲升級,他騙過父母,也騙過老師,甚至不惜通宵打遊戲。最終被父母送到訓練營改造,在教官的訓練下,他成長為一個有自控力的小孩。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自控力十分重要。平時,我就做的不太好,瞧,又到了寫作業的時間。

“楊安琪,該寫作業了!”媽媽喊道。

“讓我再玩會兒!”我回答。

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我還在玩兒。

媽媽終於生氣了,大聲問:“你準備什麼時候寫作業?”

我不情願地放下玩具,慢吞吞地走進屋裡寫作業。

這是,媽媽還在嘮叨:“你都多大了,怎麼還一點自控力也沒有呢!”

我心想:不就是慢了點兒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我明白了做人要有自控力。作為一名小學生,學習是我的工作,應該控制自己的娛樂時間。

就像書裡說的“管住自己等於贏得未來”。我認為這句話十分正確,因為那些小時候管得住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取得了不錯的成就,而那些管不住自己的孩子,長大生活一團糟。

為了未來,我要做個有自控力的小孩!

《羅蘭小語》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97字

《羅蘭小語》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它告訴我了許多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先有目標,目標既定之後,就不可再輕易反悔。

還記得斷臂鋼琴王子劉偉嗎?他在10歲時因電擊不幸失去雙臂,可他偏偏愛上了為手設計的樂器——鋼琴!身殘志堅的他用腳趾彈奏出了人間最美的音樂。劉偉的目標不正是彈奏出動聽的鋼琴曲嗎?他用堅持不懈的努力戰勝了困難,實現了目標。

去年暑假過後,開學第一天,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講自己假期都學了什麼,新學期的目標是什麼,而我只能在一旁靜靜地聽他們訴說著。我的心裡有羨慕也有不甘,心裡想著,為什麼他們都有學習目標,我卻沒有,所以我暗暗發誓,從今以後,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目標,並且盡心盡力地完成它,做好它。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我鎖定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學鋼琴。因為我喜歡聆聽它美妙的聲音,撫摸它的琴鍵,更喜歡學習它的樂趣。每天不管學習多忙、多累,我都會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練琴。我把彈琴當成了一種娛樂,當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

我想起了林語堂寫的一段名言,“讀書沒有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還是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對於我來說,學鋼琴也是如此,不管在家裡,還是在鋼琴學院,都要好好學琴,認真練習,彈出一首首美妙的曲子。

《做個有自控力的小孩》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575字

前天,我從班上的圖書角借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個有自控力的小孩》。

顧名思義,做個有自控力的小孩,就是要能夠自己管住自己。你最大的敵人是誰?其實,不管是誰,我們最大的敵人都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些小時候就能管住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取得了不錯的成就;而那些從小就管不住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要麼碌碌無為,要麼生活一團糟糕。

在《做個有自控力的小孩》這本書中,作者塑造了一群特點鮮明,事蹟惡劣的學生通過21天的集訓,一個個終於變成了擁有超強自制力的少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一些情景,父母不在身旁時,我們孩子寫作業時往往寫到一半就跑去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甚至還會因為玩耍過頭而忘記寫作業;一看到美食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不管餓不餓都要吃一點;崇尚暴力,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這些行為都是自控力嚴重不足的表現。

看完這本書,我總結出了提高自控力的小方法:

1、明確自己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2、制定相應的懲罰制度。

3、將自己需要做的事列一個表。

4、學會對自己喊“停”。

5、給自己找一個自控力很強的榜樣。

6、當你很想做某事時,冷靜地思考五秒,分析清楚利弊之後再行動。

7、創設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情景,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

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自控力的人吧!管住自己,贏在未來!

《種太陽花的小豬》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494字

假期里老師推薦我們讀一本書《種太陽花的小豬》,當時我聽了不明白,小豬為何要種太陽花呢?於是,就趕緊讓爸爸去給我買。

當我拿到書時,立刻被它的封皮吸引住了,有很多太陽花,非常漂亮。書的作者是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翌平。我顧不得玩耍,用了兩天的時間就讀完了。原來《種太陽花的小豬》裡有許多小故事,非常吸引人,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

書中講了一個小豬皮特非常善良,勤勞,他有一個美麗的花園,裡面有蔬菜和瓜果。有一天,一隻太陽鳥送給他一個太陽蛋,告訴他這是一顆種子,要好好培育它,在十五天之內,要用肚子撫養它。說完,就飛走了。小豬按照太陽鳥說的話,細心的培養著,不怕苦不怕麻煩,終於有一天,太陽花開了,太陽花從小豬花園裡一直長到了山崗上,長得很遠,很遠……很多小動物都來欣賞漂亮的花。

《種太陽花的小豬》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要勤勞,不能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食其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有付出就有收穫。我以後在學習中,不能偷懶,要多讀書,特別是碰到難題時,要獨立思考,多想幾個方法,不能半途而廢,相信我的學習會越來越好。

同學們,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哦!希望大家都來看吧!

狼·自然·人——《狼圖騰》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700字

《狼圖騰》是一部蕩氣迴腸的奇書,在蒼茫的草原深處,挖掘自然所隱藏的,生命最原始的對視。隨著沉穩的文字,讀者逐漸找到血液中所暗含的天性,也找到了別一個窗戶帶來看世界看待世界。

狼與自然

額侖草原的狼是令人興奮的存在。它不同於漢人筆下的那般喪盡天良,而是整個自然的守護者。狼控制著自身和其他物種的繁殖速度。以維持草原生態的穩定。文中的狼英勇無畏,足智多謀,狼不同於老虎,獅子,能在遼闊無邊的大草原上,佔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漢族典籍中,狼是狡詐,凶殘和貪婪的象徵,可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狼生活在險象叢生的草原而不是已經被人類治理的太平原,為了生存狼必須處處提防,處處算計,以減小自身的損失;為了生存,狼必須冷靜甚至冷酷無情,以換取大局的有利地位及籌碼;為了生存,狼必須珍惜一切有利於自己的東西,以提升自身的實力。人們只看到了狼身上與所提倡首先準的不符合,卻忽視了狼身上那珍貴的精神力量,也遺忘了自然對於任何生物的底線—生存。

狼與自然與人

很顯然人類的行為早已越過了那條底線,以享樂為目的,對其他生物的侵害,就算用再多優美正直的字眼也無法粉飾,自然終究會對人類做出一個裁決,讓人類在悄然大悟中接受懲罰。而狼則不同,書中有段話這樣說“狼圖騰是以一當十,當百,當千,當萬的強大精神力量。狼圖騰是捍衛草原大命的圖騰……要是真正敬拜狼圖騰,就要站在天地、自然、草原的大命這一邊,就是乘下一條狼了得鬥下去。相信物級必反的自然規律吧,騰格里是會替草原報仇的。”狼與人兩相對比之下,人類是否應該好好反思,該把自然置於何種地位呢?

額侖草原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那日黑夜裡的隱隱綠光,是否早已反映了那滿天的黃沙呢?

《醜小鴨》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471字

自從我讀了《醜小鴨》這篇文章後,讓我想到了雖然有些東西人小時候他長得難看,但他的心地善良、有智慧,長大以後也可以變回那一隻美麗的“白天鵝”。可是也有些人小時候長得像白雪公主一樣美麗、漂亮時,但她的內心惡毒,愛嘲笑別人。等過一段日子,她將永遠永遠沒有一個小夥伴,而她的惡毒也會隨著她的內心慢慢變醜,雖然小時候像白天鵝長大也會變成現在的醜小鴨。

這一段話就告訴了我們人生外表的美麗與醜陋都是我們人生很小的一部分,幫助別人、善良才是重要的。下面就讓我來給朋友們講講醜小鴨的經歷吧。

醜小鴨是一隻處處被人嘲笑的小鴨子,但她有著一個美好的夢想。正是這個夢想讓它有了不屈奮鬥的精神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但是醜小鴨一出生就被兄弟姐妹嘲笑,被趕到一個小園子裡。餵雞鴨的傭人也用腳踢它。它獨自一人去到了一塊沼澤地,想討好那些野鴨們。但野鴨們也不喜歡它,還差點被凍死。它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沒有放棄,最終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

這個故事就告訴了我們,只要你有夢想,你想完成你的夢想,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要放棄,要認認真真去做,就一定能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湯姆叔叔的小屋》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967字

十九世紀,美國盛行著一種毀滅人性尊嚴的奴隸制度,十九世紀中葉,斯托夫人也向我們展示了一部感人淚下的悲情故事,那就是《湯姆叔叔的小屋》。

暑假,我讀了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故事從一個奴隸與奴隸販子之間的談話開始。奴隸主謝爾比為了還債,決定賣掉湯姆好伊萊扎的兒子小哈利。湯姆和伊萊扎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便有了不同的結果。伊萊扎為了心愛的兒子,帶著他連夜逃跑,一路上遭到無數追殺,但母愛可以戰勝一切,她們最終到達加拿大。而湯姆,則是另一種遭遇,他被奴隸販子賣給了一個善良的奴隸主聖克萊爾,他有一個女兒,有著天使般的面容,純潔的心靈,可上帝還是帶走了她。後來,湯姆因特殊原因,被賣到了地獄,受著地獄之火的折磨,但他仍然堅信上帝會來救他,他依然奉行做一個正直人的原則。

想想吧!可憐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是奴隸,一切只屬於主人,本來應屬於他的歡樂變成了折磨,一雙原來應閃亮的雙眼變得渾濁,青年人,他們被南方吸血般的奴隸主,吸乾了他們的血。奴隸主們,習慣了有奴隸,習慣了對奴隸呼來喝去,習慣了對奴隸非打即罵。他們一旦失去奴隸,就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失去了活力。當一個又一個受盡折磨的奴隸倒下去,當一次又一次看到骨肉分離時,我不經吶喊,公平在哪兒?

還好,這世上有一個小天使和一個正直善良的他們叔叔。伊娃,她真的是每個人心中的天使,她用愛化解奴隸心中的傷痛。可她還是走了,還是離開了這個需要她來拯救的世界,世界少了一個小天使,黑夜裡,天空中又多了一顆閃亮的小星星,想用自己發出的光照亮人們的心。湯姆叔叔,一個正直善良,篤信宗教的奴隸,再悲慘的命運,也無法動搖上帝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寧願受到軀體上的折磨,也決不願把靈魂交出。他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那些早已麻木的奴隸主們,甚至像雷格里這樣暴戾成性的奴隸主。終於,他自由了,上帝贖下,他將在天國中永生。

讀完這個故事,我很同情可憐的湯姆叔叔,同情他的身份,同情他的悲慘命運;我也很憎恨殘忍卑鄙的奴隸主們,憎恨他們的冷酷無情,憎恨他們的心狠手辣;我也對奴隸制度感到氣憤,氣憤它的黑暗,氣憤它的不公平。

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奴隸制度終於倒下了。

我希望,生活中人人都要有愛,愛可以剝去嫩芽外枯黃的東西,愛可以化解一切傷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不禁唱起這首動人的歌。

《希臘羅馬神話》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157字

西方文明在整個人類文明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西方文明的核心是由“兩希”構成的,一個是希伯萊文化,也就是猶太人創作的《聖經》,它是西方文明程序的靈感源泉之一;另一個是比希伯萊文化更為古老的古希臘文化,輝煌燦爛的希臘文化成就很多,但這眾多成就的種子都包孕在它的神話史詩中。

希臘神話作為希臘文化的最大成就,在西方歷史甚至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有著至尊的地位。就象神聖羅馬帝國併吞了所有的希臘城邦一樣,羅馬神話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整盤託收了希臘神話。(據說羅馬人相信所有的神,甚至對敵人的神也頂禮摩拜。當然他們是要敵人的神倒戈來幫助神聖羅馬帝國。)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羅馬人只是簡單地將希臘神改個名字,就讓他們成為了羅馬神。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希臘神和羅馬神是同人異名而已。

希臘神話世界文化瑰寶裡璀璨的明珠,數千年來,它成為詩歌、戲劇、繪畫和雕塑取之不竭的豐沛泉源,後世藝術家根據這些傳說,演繹出驚心動魄的史詩、悲劇,繪製出具有永恆魅力的藝術珍品。在豐富多彩的希臘神話中,積澱著歐洲文化諸多的符號祕語,它們通常以典故和詞語的方式仍然活躍在今天。《希臘羅馬神話》([美]託布爾芬奇著,楊堅譯,海天出版社)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全面深入地理解歐洲文化源頭的機會。希臘文化之於歐洲的地位,如同中國文化之於東方的地位,對希臘文化尤其是神話部分的深入瞭解,是一把開啟歐洲文化寶庫的鑰匙。

希臘神話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它是多種民族的多種思想和多門語言共同熔鍊而成的豐富的文化遺產。它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且打上現實主義時代特色的偉大的文學創作。

希臘神話譜系清晰、故事複雜、情節曲折、人物形象豐滿鮮明。人類程序中涉及的許多重大命題,像戰爭與和平、英勇與懦弱、愛情與詭計、美德與奸詐、忠誠與背棄等等,在希臘神話中都有深刻表現。所以,希臘神話能夠跨越時空限制,不受語言障礙的影響,成為世界文明的經典寶庫。

當我讀了《希臘羅馬神話》這本書之後,不禁佩服希臘人的想象力。他們把國內的最高山脈,即奧林匹斯變成眾神居住和生活的洞天福地;把各種自然現象視為神的指示本意,從中揭示未來的禍福;把祭供現場的實?而掩蓋其虛偽。雖然希臘神話主要是歌頌英雄的事蹟,但也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人性的醜惡。親情可以是很虛假的東西。今天還是你的兄弟,明天就可能成為你的敵人。愛情的不可靠容易使人想起易變質食品,難以長久儲存。私慾矇蔽了心靈,殺戮和復仇充斥著世間,殺戮造成復仇,復仇又重複殺戮。希臘神話稱得上是一部人性批判的寶典。人性的批判正是深深植根於這樣的土壤,所以批判才顯得深刻有力。

綜上所述,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走向世界的中國人,多具備一些西方古代文化常識,是非常必要的。希臘神話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開拓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藝術修養。

邊城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836字

一條溪,一座城,一戶人家,一個人。她是翠翠,是天生的渡者,也是天生的待者。

這座小小的山城,鳥語花香,青山翠竹;古樸的吊腳樓,聳立的小白塔,一脈清流相伴隨……花自開來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節迴圈不息。它是美的集合,也是孤獨的離散。因為孤獨,所以等待。

翠翠自小父母離散,只有爺爺相伴隨,同時陪伴她的還有那隻狗兒和那條不可分離的小渡船。翠翠自幼與擺渡不分離,便也與孤獨結了緣。可翠翠卻還是那麼快樂、天真、善良,在翠翠平凡快樂的日子裡卻只為端午節的一次相遇,她沉默了整整一晚,之後心便離開了渡口,去了更遠的一個港灣,那也許是充滿愛和美的天堂。可最後,翠翠的相思卻化成了輕煙般的等待。這等待是漫長的,起初它就像含羞嬌嫩的萌芽,不知成長的方向。後來在儺送的默默呵護下,這顆萌芽開始迸發活力,不曾想,又遇險灘阻隔,讓其無法成熟而最終衰敗。無奈,曲終人散。在爺爺死後,孤苦的翠翠,在大雪紛飛的渡船上,守待江邊,遙望重山,念著儺送的歸來,“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就在明天”。

身為擺渡者,她的職責本應該就是守候吧。在木屋裡休憩,在山坡上耕種,只聽有人一喊“過渡嘍”,她便匆匆卻自然地上了船,盡力卻不吃力地盡著職責,不收錢,不討好,這些尋常小事,卻成了她一輩子的事。

天保與儺送的愛意,為翠翠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些許甜蜜,這樣一來,擺渡者翠翠無論選擇哪一個,她的這條渡船都可渡來一次美如茶峒山水的愛旅。天保的死讓這一兩難的選擇看似簡單了許多,卻又讓翠翠與儺送更加無可奈何。儺送只有逃離茶峒,選擇孤獨遠行。

邊城看似熱鬧非凡,實則如山中疏竹,從生長到乾枯,全都在孤獨地演奏著註定的生命樂曲。這裡的灘溪水也像個擺渡者,看著渡者的變化,看著無盡的輪迴,重演著人生的一場場悲喜劇。

這座湘西小城,花自開來水自流,生生不息地孕育著一代代湘西兒女,但它卻是那樣朦朧無常,或許我們就是那條溪水中的擺渡者或渡者,等待著那一條溪水、一座山城、一戶人家,一個藏在內心深處的女孩……

願渡者可渡,待者不待,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