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623字

童年裡最喜歡看的動漫系列莫過於宮崎駿動畫了,無論是那些精彩動人的故事情節,還是動畫裡夢幻美麗的自然風景,都深深打動我當初年少稚嫩的心。相比於美國迪斯尼動畫,我更喜歡宮崎駿系列動漫,它是將夢想、成長、人生、生存等命題融入其中的獨特的東方藝術。

《偷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講述了人類男主翔與小人阿莉埃蒂之間美麗溫馨的故事。阿莉埃蒂小人族一家必須依靠借人類的日常生活用品以維持生存,對於他們來說,生存是頭等大事,所以小人族們要躲開人類的視線來借東西,以免被人類發現而導致生存災難。但是阿莉埃蒂在外面世界逗留的時候,不小心被剛搬來心臟修養的男主翔發現了,自此引發一系列男主翔與阿莉埃蒂之間的互動情節。

動畫裡的鏡頭景象是非常生動有趣的。小人族的生活與正常人類的生活視角的對比,讓人嘗試一種全新的微觀體驗,小人族的傢俱是小的,茶壺裡只需要沖泡一片茶葉就夠了,人類的一塊方糖足夠讓小人們吃好久,一張面巾紙足夠讓小人們用上一年等等。下雨時,一片葉子當作一把傘,為小人阿莉埃蒂撐起一片晴天。

動畫裡的小人阿莉埃蒂讓我想起童話故事中的拇指姑娘,但不同於拇指姑娘的夢幻故事是,阿莉埃蒂的故事是生動的、貼近心靈的。阿莉埃蒂的成長是逐漸學習,直到慢慢強大到可以將被人類困於玻璃瓶中的小人族母親拯救出來,她是如此的渺小看似不堪一擊,在面對隨時面臨被地下的老鼠或天上的烏鴉吃掉的外界危險,她揮舞著象徵冒險精神的大頭針,戰勝種種困難,並在男主翔的幫助下,完成自信勇敢的成長蛻變。

關於借東西的作文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5字

看到“借”這個字,我不由想起了那次向同學借字典的事情。

那天,老師讓我們做課堂作業本!做著做著,我發現同桌轉過身去,向後面的小何借字典。小何有一本超級大的詞典,那是他有一次寫讀書徵文獲獎後的獎品,封面是暗紅的,裡面有很多頁,好像有幾千頁呢。可他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向同桌伸出了手,食指彎曲成鉤,對著同桌鉤了幾下,似乎在向他索取某樣東西!只見同桌心領神會地從鉛筆袋裡拿出一個“小海燕”給了小何。小何接過小海燕,從抽屜裡拿出了那本詞典給了同桌。我心想,借本字典還得用肖海燕交換,真讓人無語。

我低下頭繼續做作業。忽然,一道題目擋住了我的去路,原來是讓我們解釋詞語的意思,可我對這個詞語一點都不熟悉,怎麼辦呢?我立馬想起剛才的事,總算知道同桌為什麼要用一隻小海燕來換一本大詞典了!

我從自己的鉛筆袋裡拿出了所有的小海燕,數了一下,18只。這是我辛勤作業,認真表現的成果啊!我拿出一隻小海燕,盯著它看了好久,最後下定決心似的,把它握在手心上,轉過身向小何藉詞典。

果然,小何又伸出手來,一隻手指彎曲,向我勾了勾,做了個老動作。我拿出被我握在手心上的小海燕,戀戀不捨地交給了他。他漫不經心地接過了我的小海燕,又從抽屜裡抽出了那本很大的詞典,放在桌子上。我悵然若失地從他桌子上拿過這本沉重的詞典,開始查起詞語意思來。可是每翻一下,我的心就痛一次。這可是我用小海燕換來的!

原來借東西也有讓人心痛的時候。

不偷東西的小老鼠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614字

第二天,小老鼠出發了。走著,走著,小老鼠碰見了別的老鼠,它們邀請小老鼠去偷東西,可是小老鼠堅定地拒絕了。

小老鼠繼續向前走,來到了鼴鼠的家。此時,小老鼠的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了。小老鼠敲了一下門,一位長相和善的鼴鼠先生走了出來。小老鼠懇求鼴鼠給它一些食物,它的肚子實在是太餓了,鼴鼠答應了。拿來麵包和牛奶等美味佳餚,餵飽了小老鼠。鼴鼠先生說:“真對不起,我要出遠門看望生病的朋友,你恐怕不能在我家久留了,但是,我的田沒有人照看,真讓人擔心呀!”小老鼠回答:“沒關係,我可以幫你照看農田呀!”“你?你可以幫我照看農田?不可能,不可能,老鼠一定會偷我的東西的。”鼴鼠擔心地說。“求求你了,給我一次機會吧。”小老鼠哀求到。鼴鼠回答道:“好吧,好吧,我就給你一次機會。”說完鼴鼠就提心吊膽地走了。

小老鼠看著農田裡的玉米、水果,口水都流出來了。此時此刻,心中的一個小天使正在和一個小惡魔打架,一個說:“把這些東西偷走,能吃上好多天吧。”另外一個說:“不行,不行,我們要做一個不偷東西的好老鼠。”於是,小老鼠把田地看得非常好。

鼴鼠辦完事情急急忙忙趕了回家,看小老鼠把田看得那麼好,非常高興。送給了小老鼠許許多多的食物,裝了滿滿一籃子。小老鼠拿著籃子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起來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944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起來》。我一看見封面上毛主席的雕像,就想起了一年級下學期學過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當時只知道毛主席是一代偉人,他很聰明,樂於幫助鄉親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今天有機會讀更多關於毛主席的故事,我很激動,所以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書。通過閱讀書中的幾篇有趣的文章,我深受啟發,悟出了很多道理。

第一篇文章是《兩份“中飯”》。文章主要講少年讀私塾的毛澤東,家境還不錯,經常會幫助貧困的同學。毛澤東原本是不在私塾吃飯的。有一次,他回家吃完飯後到學校,看到同學們都在吃飯,而有一個叫黑皮伢子的同學不在。黑皮伢子從來不帶飯,家住大山衝,但又沒回家。毛澤東不放心,四處尋找,最後在學校附近的小樹林裡找到了黑皮伢子。通過交談,他知道了黑皮伢子家裡很窮,母親又有病,日子過得很艱難,根本帶不起飯!於是從此以後毛澤東就從家裡帶飯來吃,並把自己帶的那份飯分給黑皮伢子吃,寧願自己吃不飽!

讀完這個故事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我被毛澤東的這種不怕自己吃苦,助人為樂的精神所感動!毛澤東多麼善良啊!這個故事還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珍惜每一粒糧食,在學校吃午飯的時候,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能像以前那樣浪費了!

第二篇文章是《不動筆墨不看書》。“不動筆墨不看書”是毛澤東在湖南一師的老師徐特立說的。毛澤東就是這樣做的。他遵循老師的教誨,注重把讀書、思考、記錄、批註結合起來,寫下了許多讀書筆記,還有閱讀摘抄本、隨感錄和日記等。毛澤東一生讀過很多書。在所讀過的書上,他都劃滿了各式符號,並在空白處用毛筆寫滿了批語。他同意書中的一些觀點,就在旁邊寫上了“此語甚精”“真理在此”等。他對書中的一些有懷疑或否定的地方則批道:“誠不然”“此不然”等。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讀書一定要動筆,遇到不懂的詞,先自己思考,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可以查詞典,並且記錄在書上,這樣以後就不會忘記,考試前還可以複習參考。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很多的道理。我決定以後向毛主席學習:樂於助人,友愛同學,認真讀書和學習。這樣長大以後,我才能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

《吉林好人,最美教師》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1189字

“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在這個涼爽的秋天,我們迎來了第32個教師節。在這個節日裡,我看了《吉林好人,最美教師》這個節目,使我感受頗多。其中記得最深的,便是那些最使人感動的老師。

當一首《老師深惜的守候》唱出時,也就告訴我們節目開始了。第一位老師是農安縣的郭曉英老師,她1999年畢業,在一個地方工作17年,兢兢業業為家鄉教育付出著。曾經有一個機會能調離那個山區,可是,當孩子們跟李老師說:“你走了,我們怎麼辦。”她的心軟了,最終留了下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自己每天坐車往返,而且還把兒子帶到學校,讓兒子也同樣吃苦。我清楚記得她的頒獎詞“14年裡,你只做一件事,把愛栽進村娃的心裡。但卻是中國農村教育的血脈中激情奔湧的最澎湃的力量。”您兌現了承諾,不忘初心,也承諾了一生。就在這裡,守護在這裡……”

如果說這位老師讓我懂得了堅持,那麼樑淑華老師則讓我們懂得了在困難中尋找希望。樑淑華老師2001年丈夫離世。這對於她來說是個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她卻依舊堅持教學。帶領學生5年4次搬家。這位年紀半百的老師說道:“困難隨處有,心中有太陽,人生沒有陰雨天!”寒雪掩埋了青春,但山裡娃始終會歸還您綠色的希望!

這些位老師中唯一一位教學方式獨特的男老師就是降偉巖。他曾經在四川教學。回憶起他的教學生涯,他說:“難得經歷,懂得珍惜。”尊重每一個孩子,尊重每個人的個性,保護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快樂學習下去。正如主持人所說“古老的阿拉伯數字,在你的課堂上有著神奇的魔力,跨越六千里山河,你的數學魔法脈動著川娃小小的夢想,點亮了巴山蜀水人家的希望。如你這般,春去春回的接力中,許多奔走廣袤鄉間的支教天使,加起來,便是這個時代最美的身影!”這代表了我們的心聲。

在這群教師中,最令人感動的還是劉雪蓮劉老師。她為特殊孩子教學,是特殊孩子的好媽媽。她辦了一個康復中心,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可是沒有工作的特殊孩子讓她著了急。2014年,劉老師教他們學習手工製作、動畫製作?最終取得了成功。雙崗教學,跨越交流障礙,無形的特殊講臺,獻出人間最溫暖特別的愛。一腔熱情,寒暑不綴細,教誨二十載,追求映亮天數學習心。情似暖陽,催得寒冬綠意生,愛如春風,讓折翼天使也翱翔!這位老師讓我們懂得了無私的愛和寬廣的胸懷。

最後一個頒獎的是最佳團隊—武龍中學,雖然資金不足,人才短缺,教師反對,但是卻沒能阻擋武龍中學前進的步伐,而是成功探索出一條農村本土化的數學校園建設之路。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差距在一步步縮小?

義無反顧,因責任在肩,敢做先鋒,壯志薄雲天。傾盡心血,播灑資訊化的種子,戰勝困難,紮下振興教育的信念。因為他心裡有信念,因為心中有愛,他們甘受清貧病痛而無怨無悔。歲月常在,文化長青,但願所有孩子都開心,像老師一樣無私奉獻,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讓我們一往直前,讓夢想長趨盼望的明天!

阿甘正傳觀後感 篇6

國二作文 ,756字

今年暑假,我看了《阿甘正傳》,剛剛開始的第一幕,是成年之後的阿甘坐在椅子上,回憶著他的一生……主要故事情節是這樣的: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而且還有身體缺陷。在學校裡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開始學著“跑”他跑著躲避別人的捉弄。跑著跑著,他竟然可以擺脫束縛,比一般人跑得更快,更遠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因為跑得快。阿甘被破格錄取,併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他是怎麼走來的呢?

阿甘的努力與一個人分不開:她的母親從小就對阿甘充滿希望,她相信自己的兒子以後會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她不斷的鼓勵兒子,並沒有像一般家長一樣絕望。這對現在家長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啟迪阿甘的人生,有一半是他母親締造的。他的母親是他的精神支柱。想到這,想到母親,天下大部分的母親從來都是不求任何回報的一味付出,她們的心都是真誠為孩子服務的。從孩子的出生到自己生命的終結。無時無刻不想到孩子。有的母親快臨終了,想到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死而無憾了。影片中有一阿甘母親說的非常經典的一句話:別害怕,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們註定要去做的一件事。我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我註定是你的媽媽,我會盡力去做好。我聽了這句話心裡很受感動。感嘆生命的短暫和父母的偉大。阿甘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也什麼也不想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最後一幕,又回到了開始,他坐在椅子上,開始,回想著往事……

每個看過這篇電影的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生命,需要自己去“跑”出來……這是阿甘,告訴我們的。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1047字

看過西遊記的人,想必知道,書中的孫悟空精靈古怪、豬八戒好吃懶做、沙僧忠實可靠,而在新出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電影中,孫悟空卻又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重情義的大酷哥。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小和尚江流兒在對抗山妖的過程中,誤打誤撞地救出了被整整壓在五行山下500年的孫悟空,便和他一起踏上了保護小女孩,打敗山妖的旅程。在這部電影中,江流兒非常使我感動,他崇拜齊天大聖,總是由衷地誇讚、欣賞、信任大聖,認為大聖是天下無敵的孫悟空,無所不能,有他在身邊就有了極大的安全感,哪怕面對最凶惡的妖怪,大聖也毫不畏懼。在打敗山妖魔頭大肉蟲的過程中,大聖不幸被肉蟲用石頭卡在了石縫中不能動彈,在這危急時刻,江流兒把背後的小女孩交給了師父,準備孤身迎戰肉蟲子,解救大聖。他的師父緊緊抓住江流兒的手,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不捨地鬆開,對江流兒說:“你要安全地回來哦!”師父伸出的手中,傳遞著關心、擔心和不捨,也傳遞者期待和祝福。擔心的是,江流兒功力尚淺,能否戰勝大肉蟲,成功解救大聖嗎?如果不能,他將必死無疑呀!可這時,江流兒作為大聖的好朋友,不得不去救大聖呀,這是一份必須前行的責任。所以,師父不得不鬆手,應為他了解江流兒的心思,不能阻攔,那就祝福吧,他希望江流兒能夠順利解救大聖成功。

再談談電影的主人公大聖吧,這個人物對原著《西遊記》中的大聖形象有了新的突破,變成了一個酷酷的孫猴子,從五行山下被江流兒救出以後,他性情大變,不再想當什麼齊天大聖了,只想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自由生活。所以,他總是想擺脫江流兒的“粉絲”追尋,冷冷的,酷酷的,但是心眼兒卻很好。在江流兒和小女孩遇到山妖束手無策時,他卻挺身而出,把山妖打的落花流水。原來,酷酷的孫猴子也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是他自己沒有發現而已。一路上,在於江流兒和豬八戒的交往中,孫悟空重新找回了信心,進一步確定了自己“齊天大聖”的身份,最終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保護小女孩的隊伍中,成為真正的“齊天大聖”。

電影的最後,當江流兒被山石掩埋後,孫悟空悲痛萬分,他強忍傷心,使用全身力氣,打敗了大肉蟲,拯救了孩子們。可是,他的心好痛好痛,因為江流兒不在了。我也跟著劇情,陷入了無窮的傷心中,我多麼希望江流兒沒有死呀!“大聖!”咦,齊天大聖猛地一回頭,是江流兒在喊他嗎?江流兒到底有沒有死呢?電影戛然而止,給了大聖一線希望,也給了我們觀眾無盡的聯想。

我想:好人一定有好報!江流兒一定只是受傷了而已,他一定還希望和齊天大聖一起行走天涯,行俠仗義。所以,江流兒一定不會死的,他還活著!

小鴨子爬樓梯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1327字

今天齊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視訊叫“小鴨子爬樓梯”,視訊中,鴨媽媽帶著一群剛剛才會走路的小鴨子到外面去,也許鴨媽媽是帶著它們到河裡學習游泳吧!它們先得過三個臺階到一大平臺,然而這剛剛學會走路的小鴨爬這三個臺階樓梯是件接受考驗的事,鴨媽媽先走跳上平臺,等著孩子們靠著自己能力跳上來,小鴨子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全部都爬上了臺階,這讓我非常驚訝。

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當鴨媽媽自己先跳上臺階後,還有很多小鴨子落在臺階下面上不來,急的嘎嘎直叫。鴨媽媽沒有放棄一個寶寶,無論等待多久,它都放手、靜觀、等待,因為她相信寶貝們會戰勝自己。小鴨子們以媽媽為目標,沒有退路,只能向前,他們的信念就是“我行”,“我必須行”,有了這樣的信念,摔倒爬起來,摔倒爬起來,多少艱難險阻都不能擋住前行步伐。媽媽嘎嘎叫著說:“孩子,你能行”。小鴨嘎嘎叫著想:“我一定行”。有了必勝的信心,它們不折不扣的循著目標行動,於是,可能性出現了,小鴨們的潛力都被激發出來了。結果,在我看來,奇蹟出現了:所有的小鴨子都跳上了樓梯,和鴨媽媽一起快樂的走向遠方。

同學們,當你最初看到小鴨子爬樓梯時,你認為這些小鴨子能爬上去嗎?你不覺得我們也經常也會深陷小鴨子的處境嗎?你看,先是一兩隻小鴨子早早成功了,可大部分鴨子還在苦苦掙扎,甚至有時會絕望,可能會想到放棄。碰壁,碰壁再碰壁,怎麼辦?鴨媽媽愛莫能助,只能踱著急促的步子,嘎嘎地鼓勵著自己的孩子。看著有的鴨子成功了,其餘的沒上來的鴨子怎麼辦?成功的鴨子能幫助他們嗎?顯然不能,沒辦法,繼續靠自己去拼博,終於又一個成功了,可我天生條件差,我能趕上嗎?哎呀,最後就剩我自己了,說實話,我真有點急,可我最終靠自己的堅持,成功了。你能記清小鴨子失敗多少次嗎?我記不清。我想,不管失敗多少次都無所謂,因為最後它們都成功了,所有付出都得到了回報,這就是堅持的力量!

6歲那年,我如願接觸到了鋼琴。從此,練琴的生涯便開始了。每天,我坐在鋼琴前,挺直腰板,笨拙地揮舞著小手,一下一下地彈奏著鋼琴,不太習慣,不太熟練,也竭盡全力,練習著一個個音符和指法,每一下都凝聚著我的希望。但不管多麼認真,多麼努力,琴音仍顯得十分生硬,直到胳膊痠痛,纖細的手指就像灌了鉛一樣沉重,還是無法練好。看著高年級的哥哥姐姐熟練地彈奏出一首首動聽的曲目,而自己卻如此笨拙,我有些氣餒,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彈鋼琴的潛力,我心裡十分矛盾,猶豫著還要不要繼續彈下去。

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摸摸我的頭,說:“許多同學都有你這樣的經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萬丈高樓平地起,你要練好彈鋼琴的基本知識,把握好彈鋼琴的要領,理解曲目蘊含的故事、人物、背景與情感,像演員投入角色一樣,用手將曲目的喜怒哀樂,猶如感同身受般表現出來,才能彈出動聽的歌曲。練琴其實並不難,難的就在於堅持。”聽了老師的話,我豁然開朗。從此,我更加充滿信心,儘管每天放學回來已經很累很累了,但我還是每天堅持練習鋼琴,現在我已經順利通過了四級考級,迎接著更高階的挑戰。

彈鋼琴的艱辛磨練了我的性格,成就了我的品格,讓我學會執著與堅強,使我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謝謝小鴨子,你們爬樓梯的成功給了我力量和啟示:成功,源自堅持。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觀後感 篇9

讀後感 ,724字

週末的晚上,我觀看了一部有趣的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電影中精彩的打鬥場面令人印象深刻,而整個故事也讓我領悟到許多道理。

孫悟空是一個斬妖除魔的英雄,大鬧天宮也是因為天庭侮辱了他,一時惱怒所為。那麼,為什麼要把他壓在五行山下呢?天宮被毀壞了,孫悟空是解了心頭之恨,可對很多人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所以,你自認為的好事,對其他人來說,可能並不好,甚至是一件壞事。在做事之前,一定要想一想,這件事是不是對大家都有益,不要像孫悟空一樣,為了自己“洩憤”,而給別人帶來了災難。同樣,當別人做了你認為不好的事情,不要簡單判斷是非,無端指責,要知道,很多事情都會有兩面性。孫悟空正是因為沒有做到這些,所以才會被壓在五行山下,接受懲罰。

在電影中,主角江流兒解開了五行山的符咒,可是孫悟空的手上還留下了一把鎖,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鎖”。我們努力追求自由,希望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這把“鎖”卻一直在限制我們。所謂“自由”,並不是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將會是一片混亂。孫悟空一開始送江流兒回家,只是覺得自己欠他的人情,並不覺得剷除妖魔是自己的責任。但在旅途中,他被江流兒感動,找到了正義的本心,真正認識了自己,解除了心魔。自由,也是需要承擔責任的,正因為這樣,大聖才打開了封印,最終歸來。

另外,影片一開始,我發現江流兒的師父法明經常訓斥他,好像很凶的樣子。可是當江流兒不見了之後,法明卻四處尋找他,不惜跋山涉水,最後還冒著生命危險去妖洞裡找。這告訴我們,雖然父母師長平時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愛我們的,正是因為關心,他們才會及時指出我們的錯誤。

一部電影,給我帶來輕鬆快樂,更教給我許多生活的道理。

《機器人與老奶奶》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686字

日久見人心,感情是培養出來的。——題記

機緣巧合之下,我觀看了一部小視訊,《機器人與老奶奶》。看的時候,我被它悲傷的音樂引入情境,漸漸地,漸漸地,它那溫馨卻傷感的故事,令我的臉龐不斷滑過晶瑩的淚水,在手機螢幕上濺起一朵朵淚花。這部使人潸然淚下的小視訊講述的是:

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奶奶,收到了一個機器人包裹。從此,每天早晨,奶奶出去買菜,機器人就在家裡做家務;中午,奶奶躺在躺椅上聽京劇,聽著聽著,睡著了,機器人給老奶奶蓋上被子,站在一旁為她扇涼;黃昏,奶奶勞作歸來,機器人為她捶背、按摩。可惜好景不長,有一天,奶奶像往常一樣勞作歸來,倒在椅子上永睡不起。不論機器人怎麼搖、推、拍,奶奶依舊安詳地躺在躺椅之上。它坐在老奶奶以往最愛坐的地方,回想過去,彷彿老奶奶還健在。想著想著,它流下了兩行清淚,叫出了一聲:“奶奶!”

如果換作是我,我會像機器人那樣乖巧、懂事嗎?會像機器人那樣孝順?或許會,或許不會。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家人,想起了家人為我付出的時間與心血。

每次一放學,來不及卸下書包,外婆已經燒好了一桌美味佳餚等著我;過年過節,爸爸媽媽總會帶我逛街買衣服;寫完作業,媽媽總會給我泡腳,緩解疲勞……久而久之,我就習慣了寵愛,雖然最近有所瞭解但還是會向他們發脾氣、耍性子。

看了視訊之後才後知後覺,機器人與老奶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而我和家人之間近乎於“主僕關係”。我也要做孝順的孩子,儘量壓下爆脾氣,儘量聽取他們的建議幫她們排憂解難。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