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看世界》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大眼看世界》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56字

在國慶和中秋假期裡,我看了一本關於科技發展的書,書名是:《大眼看世界》。

這本書的內容多種多樣,分別有:交通、生活用品、資訊科技、醫藥等等。書中從世界上第一輛老式汽車到無人不知大名鼎鼎的賓士汽車;從平淡無奇的羽毛筆到不僅可以寫字、還可以教學、工作、開會的鐳射筆;從古老的飛鴿傳書到現在的手機傳話等等……這本書讓我看到了無奇不有,日新月異的科學科技發展的前世今生。

同時,這位科學“老師”還講了很多科技發展由來的小故事,比如:本茨造車,成立本茨(賓士)汽車公司;萊特兄弟研製的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等等,這些小故事的主人翁都是歷盡千辛萬苦,經歷了很多次的失敗,但是他們不放棄,不氣餒,最終取得了成功。我不由得想起了清代有名的文學家鄭燮的詩——《竹石》裡面說到:“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這,不正是對這些科學家們艱苦奮鬥,鍥而不捨的精神的寫照嗎?

而我們敬愛的毛主席爺爺也曾說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也正因為這樣,我們的祖國在科學家們的共同努力下,製造了航空母艦,載人飛船,人造衛星等等。而我覺得,只要我們新生代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或是有夢想的人,只要敢於創新,努力學習,以後也會發明更多的科技融入到這個世界,而我們的祖國也會因此更加繁榮富強!

那麼,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期待吧!

放眼看世界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820字

傳承絲路精神,譜寫絢麗華章

兩千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道路—絲綢之路。

今天,駝鈴聲雖已逝去,但絲綢之路的意義仍在,精神猶存。

當今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這一倡議就借用了古絲綢之路這一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對於這一倡議習主席曾強調中國將堅持合作共贏,踐行親、誠、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亞洲國家。當理念化為行動,願景變為現實,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條條鐵路如巨龍般在亞歐大路上騰飛;肯亞的玫瑰在中國爭奇鬥豔,孔子學院裡有了幾副帶著西域風情的面孔……

現在的我們還只是一名中學生,可能還不能很好地理解“一帶一路”的思想理念。但我們可以從中汲取一些優秀的精神品質。如合作共贏的精神可以被應用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同學之間互助學習,優勢互補就是一種合作共贏。

合作共贏,誠在其中。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我們只有不違背自己的諾言、言行一致、實事求是,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同學之間,要以誠相待,才能更好地學習交流,共同取得好成績。以誠相待,朋友才能遍天下。

合作共贏,容在其中。學校是一個大家庭,同學之間只有相互包容,才能促進團結。俗話說:“一人知識有限,眾人智慧無窮。”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但只要我們能相互包容、集思廣益,就能激起思維的火花,超越個體的侷限性,更好更快的解決問題,提高學習能力。

合作共贏,享在其中。合作學習不能只是單方面的,而應相互分享學習方法、學習心得體會,共同成長,樂享其中。這樣的集體在學習中才有動力。缺乏合作意識,會孤陋而寡聞。合作學習,會促進共同提高。

也許“一帶一路”的巨集圖,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講還有些遙遠,但時代的接力棒即將傳遞到我們的手上,我們需要汲取先輩們留下的絲路精神,才能在未來譜寫更絢麗的華章。

放眼看世界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132字

一刻也不向困難低頭

本學期,我認真閱讀了《放眼看世界——“一帶一路”青少年讀本》。讀完這本書,我瞭解了絲綢之路的發展歷史,看到了“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變為現實,如今已有著豐碩的建設成果。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提起絲綢之路,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古代絲綢之路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徵,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穿越千年時空,當我們用心去探訪古老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時,都會被其燦爛輝煌的成就所折服。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就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到阿拉伯,又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在書中介紹的有關我國古代四大發明的內容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畢?N。他是北宋布衣,湖北英山縣人,他所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傳遍了全世界。我也是湖北人,在為畢?N感到自豪的同時,我對畢?N感到由衷的佩服。為了找到一種更進步的印刷方法,畢?N先用木材作為製造活字的材料。由於木塊的紋理疏密不勻,伸縮性很大,失敗了。他又實驗了好幾種材料,也不行。後來,他受到燒製陶瓷的啟發,選定了一種黏性很大、非常細軟的膠泥,並用這種膠泥做成了一些泥活字。經過八九年的不懈努力,畢?N終於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無數次的艱難險阻,他都戰勝了。而我在面對生活上的一點挫折和學習上的困難時,有時止步不前。從書中讀懂了畢?N,我獲得了一種前行的勇氣。我覺得對於每個人來說,一時的困難是避免不了的,要樂觀去面對它;即使是暫時的失敗,我們又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在哪裡跌倒了還要爬起來繼續前行,永不放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風雨中成長。

張騫,也是一個讓我感動的歷史人物。當時,漢武帝派他出使西域,他帶著絲綢等財物,走訪了烏孫西域許多國家,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瞭解與往來。張騫在出使西域的途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經過的路途是大漠、戈壁,自然條件艱苦,加上匈奴的攔截和常年的扣押,他時時有殺身之險,但他始終自強不息,意志堅定,一刻也不向困難低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在前進的路途中,要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們必須做到自強不息,直面困難,勇敢地克服困難。

讀《放眼看世界——“一帶一路”青少年讀本》一書,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看歷史風雲變幻,知時代飛速發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時代的責任,唯有自強不息,不懼困難,永不放棄,才能續寫世界歷史的新篇章。

小眼看世界——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 篇4

讀後感 ,683字

歷史是我們的過去。在這片幅員遼闊的華夏大地上,我們的祖先歷盡艱苦磨難,創造了無比燦爛的中華文明。這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瞭解了歷史,跨進了那豐富多彩的歷史長河。

中國經歷過無數次改朝換代,所謂“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從夏禹建國到武昌起義,從奴隸制的興起到封建王朝的衰亡,華夏大地上的這五千年曆史,是多麼地精彩,同時又留下太多的遺憾。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小小的漣漪,有滔天的巨浪。其中的每一滴水,都蘊藏著某種感情,或喜悅、或悲傷、或憐憫、或憤怒,但它們都不能被忘卻,都是最珍貴的文化傳承。

歷代祖先的精神也令我為之欽佩,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有聰明好學、博覽群書的謝靈運,有直言進諫的魏徵,有關心百姓的鄭板橋……他們和他們的精神,給歷史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供他們學習、景仰。

很多人說:“古代人沒有現代人聰明。”其實不然,東漢的張衡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相風銅鳥;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祖沖之成功將圓周率計算到後七位,這些偉大的發明家,都為現代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古人的智慧可能是現代人所想象不到的。他們之中還湧現了許多有才的詩人:“李杜”—李白與杜甫;“小李杜”—李商隱與杜牧;“詩鬼”李賀;“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經典詩作,是東方文化的瑰寶,直至今日還時時被後人們爭相傳誦。

古代的文化多姿多彩,如千尺的長卷般,談也談不盡,說也說不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國少年,應該多瞭解歷史,多認知歷史,多反省歷史,以史為鏡,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創造明天!

論逆境——《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213字

四天的時間,我如飢似渴地看完了這本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的長篇小說。讀此書之前我並不知道書的作者—路遙,他曾因這本書獲得茅盾文學獎,並且此書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現在看來當之無愧。

無意之中被這本書的題目所吸引,懷著好奇心讀完了前兩章,我便對這本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書中人物曲折的命運,精彩的語句,時常讓我發出旁若無人的讚歎,我關切著書中每個人物的命運,猜想著故事的發展方向。於是我認認真真,一章一章地看完了整部小說。

這本書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幾年間,黃土高原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變革剛剛開始出現,每個人的故事都相互交錯,但又各自不同,每個人對待困難、對待生命的態度使我震撼,我甚至認為人人都應看看這部小說。

生命開始了,生活也開始了,但每個人的起點又都不同,這本書的男一號—孫少平,他十分好學,但家庭異常貧窮。家中的每個人都是那樣的?j惶,但主角就是主角,他像是從書裡走出來站在我面前一樣,他面對生命中的一切苦難都未曾放棄過活下去的勇氣。有天大的困難頂多一個人哭一夜,第二天一切又將照常。他貧窮但他並不市儈,反而是那樣的善良。在苦難中他迅速成長,然而上帝又給他殘酷一擊,他在礦上工作救人時險些喪命,也因此而毀容,一個正值壯年的俊俏青年被毀容該是多大的打擊啊!但他的內心是堅強的,最後的他終於克服內心的各種情緒,“面對”了傷疤。他所向眾人傳遞的是滿滿的“正能量”。書的結尾,他在夕陽中回到礦上繼續工作,而我相信他將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我想給我最大震撼的還是漂亮女記者田曉霞的離去。她不僅是孫少平的女友,她還是省會市長的女兒,她絲毫沒有大小姐脾氣,不僅隨和而且善良。兩人彼此深愛,愛得純潔,愛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兩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身份差異,但在那個時代,這又算得了什麼呢?這是羅曼蒂克式的浪漫和單純的幸福。可她卻在洪水報道救人中瞬間消失、屍骨無存。我不相信,我怎麼可以相信這樣好的一個人的突然消失,我甚至認為這是作者的有意為之,她可能會在下幾章中出現,亦或她被下游人家救了只不過失憶了而沒有及時返回。但是一直到小說結束,她都未曾出現。她似乎是真的死了,那麼難以令人相信,不但使孫少平難過,我竟也跟著難過,可命運的事,誰也說不透。

小說跨越兩個時代,一個是文化大革命的時代,一個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小說中的每個人物都躍然紙上,但卻沒有一個能夠阻擋歷史的洪流。

這本小說之所以是新課標必讀書,必定是小說所彰顯的主題原因。面對困難不放棄,用真心實意對待他人,用自己勤勞雙手創造未來……都是作者想要通過小說告訴我們的。是的,你永不放棄的心比鑽石更珍貴,我們應有小說中人物所具有的精神,

這本書我看到一半時就已經被深深震撼,看完以後,我心潮澎湃,想著一定要寫一點什麼。由於本人才疏學淺,不能盡抒胸臆,但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認真讀這部小說,你會從中獲得獨特的人生感悟。

《悲慘世界》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090字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級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反映了當時世界的重重矛盾,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這也是我看的第一本外國名著。

在當時一個黑暗的不公平社會裡,卻有一個始終與醜惡勢力作鬥爭的人,也就是主人公—冉阿讓。也許正是他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又重新喚回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而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在他25歲時,就因為打破一塊玻璃和偷拿了一個麵包而被判19年的苦役。而當他經歷長期牢獄之苦,終於獲得自由時,卻由於他曾是個苦役犯而無法被社會所接受。但他並沒因此氣妥,而是用行動證明,他—一個苦役犯的偉大。

每個人心中都有愛,愛自己、愛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獻給世上所有可憐貧苦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

在沒有經過勞役之苦時,他曾是一個擁有無數財產的市長,可他卻把大多數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和窮人。他還經常把麵包送給捱餓的人,把衣服送給挨凍的人。對於窮人而言,他就像一頂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

他堅持不懈地完成他對芳町臨死前能見一面自己親生女兒的願望—一個毫不相干卻願意替死人完成的諾言。最終不負所望,救出了珂賽特。並用畢生的精力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一樣細心地照顧著。

他就像一個“父親”,他用真心去對待那麼多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也許是他已經把貧苦可憐的人都看作自己兒女一般,他大可以不必這樣做,為什麼呢?因為他有一顆博愛的心。

還記得一個片段,他奮不顧身地去救一位被壓在車底下的老人,當時的他正處於被通緝的苦役犯,他要是救的話就等於承認自己是冉阿讓,但他還是去了。

看到這裡,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與當時黑暗、醜惡的社會現象相對應的,竟是一顆如此善良、無私的心;以及那麼高尚的道德品質。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傷害,他一次又一次地鋌而走險,甚至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可是這時的我感到一場悲劇成分,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即使你再高尚、再偉大,在與命運的搏鬥中總顯得有點孤立、單薄。不過我認為就是這種差距懸殊的對抗,才更凸顯主人公冉阿讓英雄的本色。

可在我們這個當今社會中,有些人自我為中心,自私、卑劣等等的這種低劣的手段去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還有一些人沒有一絲同情心和憐憫之心,看到一些老奶奶老爺爺過馬路卻無動於衷,試問我們還有人的良知嗎?

只要我們都奉獻出一點愛,這個社會將會變得很美好,我們雖然做不到冉阿讓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我們每個人只要努力一點點,奉獻一點點又有何難?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094字

平時生活中不敢看電視劇,害怕自己沉迷,荒廢時間。前幾天無意間看到了《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深深的吸引了我,不能自拔,直到我把56集看完。

當我終於把這部電視劇看完時,心裡有一種說不出和道不明的滋味,是被電視劇中故事和人物所感動?還是為了自己和劇中人物有著相似的經歷和不幸,也一樣堅強的面對生活而感到一絲欣慰?這部電視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促人上進。

劇中人物最讓我感動的是孫少平,一個出生在農村窮苦家庭的年輕人,他曾有過很多機會改變自己艱苦的生活,但他放棄了。他想要的是什麼?他迷惘。他離開了雙水村,他要去找屬於他自己的另一個世界。為了生存,到城市後做著各種沉重的體力活,飽嘗了人間冷暖。一次機會讓他成為了大牙灣煤礦的一名礦工。

當時和他一起去的大多人目的都不是去做一名礦工,只是把大牙灣煤礦當著一個跳板,混著日子等著父母把關係搞好就調走。走進宿舍,別人行旅是大箱小包,別人的床鋪得比家裡還要舒服,而他卻只有換洗的兩件衣物,床上被子都沒有。就睡在木板上,一切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差別巨大。他計劃著要好好工作,第一個月的工資首先要去買上一條被子。在培訓學習考試中他考第一名,100分,讓領導刮目相看。在工作中他勤備努力,而那些關係子弟們只等著調走,不下井,吃不了苦,才到半年時間,他們已經坐吃山空了。一個個把自己曾經用來炫耀的物品求著賣給孫少平,生活毫不客氣地置換了他們的位置,這讓孫少平更加確信,只有勞動才能使人在生活中更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孫少平給同伴們上了深刻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

他的優秀領導看在眼裡,不僅能吃苦,有文化,而且腦子靈活,關鍵是為人正直。二班是個爛攤子,老工人少,協議工多。協議工跟煤礦籤三年合同,混三年仍然要回去當農民,都不把礦當自己的礦,一個月指標一半都完不成。沒人願意做二班班長,主任決定讓孫少平去做這個班長。而到任的第一天得知這個班的人這幾天都要請假回家,串通的大家一起走。罰不責眾,一直以來領導都拿這些人沒辦法。為了管理了激勵這些人,他對領導提出曠工處罰,全勤獎勵的辦法。在他的帶動下,不僅留下了這些人,而且讓這些人充分發輝了他們的潛能。二班不僅超額完成指標,而且連續幾個月拿第一。他們班成了礦上學習的榜樣。他的工作雖然平凡而艱苦,而生活在其中,他卻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幸福,他為自己的艱苦生活感到自豪—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他不完全為榮譽高興,而是感到自己的勞動和汗水得到了承認和尊重。

這個平凡的世界裡,我們除了無盡的怨言和牢騷,還有多少人能在勞動中感受到幸福?有多少人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486字

你以為的平凡是什麼,雖然與平淡只有一字之差,意義卻千差萬別。近日花了些時間看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作者以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曲折而又平凡的世界,詮釋了平凡的真正含義!

倘若不去讀這本書,也許我會在某些地方將平淡與平凡混為一談。平淡是無味的,是千篇一律的縮寫。而平凡可以是豐富的,矛盾的,甚至是悲苦的。

路遙的文字有著溫暖人心的親和力,小說中少有華麗詞藻與段落,卻句句打動人的內心,引起人的共鳴。我們每個人對於世界來說就是一粒粒渺小的塵埃,脆弱而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有苦有樂,有生有死,在時間的長河裡,一切都是一閃而過的浪花。每個人的生命對於宇宙來說,彷彿沒有時間的概念,每個生物不過是一閃即逝的流星,而我們卻會在這短暫的人生裡擦出流星般璀璨的光!

路遙通過細緻的人物描寫,塑造出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每一個人物的性格似乎都變成了可觸控的形體,那麼具體而獨特!作品的背景建立在現代的黃土高原,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方式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以孫少平等人為人物代表,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特點,傳達出一種對人性的關懷。書中利用各階層普通人民的矛盾糾葛,通過人物的曲折乃至悲苦的經歷表現出現代人民的自尊,拼搏,自信。深刻體現了人性的光輝。

孫少平開始貧苦,自卑,遭遇愛情的失敗,卻沒有因此消沉,隨著視野的擴大,其人性的力量便慢慢體現了出來,他對苦難有著深刻認識,對精神高度的深刻追求,有昂揚向上的生活勇氣!痛苦與磨礪不斷打磨著他,在平凡而貧苦的生活裡掙扎,慢慢修煉成對苦難的樂觀的哲學。他不再是苦難的奴隸,也許貧苦依然在,可是他已能夠站在苦難之上,去眺望遠方的幸福!

少平的哥哥身上同樣反映出人性的光輝,在他的磚窯有很大發展時,他果斷決定貸款增大廠子的規模,遺憾的是技術師完全不懂技術,致使磚窯廠蒙受巨大損失!此刻他的頑強的意志力便顯露出來了,他當然沒有放棄,而是越闖越勇,再次創造人生巔峰,生活自然給予他回報,最終他成為當地社會主義建設的帶頭人!

在這部作品中不止有著勵志的創業故事,同樣有著令人心馳神往美好而浪漫的愛情。同村的田福堂之女田潤葉雖然在縣城工作,卻依然苦苦深戀著少安這個堅強而富有責任感的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不同階級的人相愛有多麼困難,可她依然痴心不悔,雖然在現實殘忍的逼迫下,少安被迫接受現實,這不是一種妥協,而是一種拿的起放的下的大氣!感天動地的愛戀誰都想擁有,可我們依舊得生活,不是我們容易低頭,只是我們要學著換個角度思考問題,這個世界是平凡的,生活也是平凡的。只是我們要做的是在平凡中創造偉大,在平凡中發揚人性的光輝!

作者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多的是將一種社會的支柱,一種推進社會進步的的精神力量以平凡而不平淡的方式傳達出來。沒有直接,沒有赤裸裸的說理,只是一點一滴地將這種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奮勇直前的,充滿人性光輝的精神血液悄無聲息地注入我們的體內。

當我們抱怨生活的不公,抱怨世界的殘酷時,不妨想想平凡的世界吧,世界也許存在不公平,可是是平凡的也是豐富的,當我們真正體味平凡的含義,也許苦難會有新的定義。

在如今這個物質文化高度發達的時代,不排除存在迷失在物質中而無可自拔的人群,生活在溫室裡花朵自然是鮮豔的,可惜也是脆弱的,能永遠維持溫室當然是社會的幸運,可如果無法做到,不如像孫少平一樣勇敢面對苦難,風雨中的小草才擁有溫室花朵無法比擬的頑強力量!這本小說也許不是情節最好的,卻是有血有肉的,為什麼偉大,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書,而是一座永遠啟迪人們的精神寶庫!

別讓世界的浮華遮住了雙眼,記得世界是平凡的,所以我們也是平凡的!

悲慘世界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591字

讓我們擁有靈動的生命

《悲慘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讓,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七個可憐的孩子,有年冬天由於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麵包,被判了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獄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獄之後,苦役犯的罪名永遠地附在他身上,他找不到工作,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雖然是一個罪犯,但是米里哀主教卻收留了他,讓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心棄“惡”從善,讓冉阿讓終成一位有作為的市長。正因為主教不歧視生命,認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靈動的,才造就了一個真實的人。

是啊,每個人都有生命,然而,每一個生命都是靈動的。

生活中的我們也是這樣,雖然身份有貴有賤,但生命是沒有貴賤的。

街上的掃地工人,你說他“賤”,但是如果沒有它們,就怎麼會有我們這樣乾淨的社會呢?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大街回事怎樣的呢?撿垃圾的,你說他“賤”,但如果沒有他們,我們會把這些垃圾放到哪裡?還是不管它們?工地上打工的人你說他們“賤”,但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從那裡得到那麼舒適的房子呢?……

堅持著掙錢養家餬口,而幹那些卑賤工作的人,你們說他卑賤,我說他擁有靈動的生命;青海高原上堅持著生長的柳樹,你們說他卑賤,我說他擁有靈動的生命;動物們為了保護孩子而捨命去保護孩子時,你們說他卑賤,我說他擁有靈動的生命……

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意義,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奉獻,每一個生命都是靈動的!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178字

思考成就精彩的未來

如果某天的清晨,當東方的豔陽噴出萬丈光芒時,人類失去了思考,那麼世界將在晝猶昏,距離美好未來就越來越遙遠。

—題記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一封神祕的信。蘇菲從這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涉及藝術、科學等許多方面,甚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

我們可以感知到:蘇菲用自己的知識和思考探索著文明的精華。《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充滿好奇與思考的世界。也正是因為思考才使她的世界精彩無比,也可以說思考成就精彩的未來。

思考是最好的老師。有人說字典是最好的老師,也有人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然而我認為好奇與思想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它比字典含有更多的未知事物,它們比父母陪伴你的時間更長,從你從孃胎裡出來的那一刻,便以註定跟隨你一生,沒有絲毫怨言,無論你是否還記得。

莫言,從小生活在一個飢餓孤單恐懼的環境中,他的大爺爺博學多聞,擅長中醫爺爺樂善好施,洞察世事倆位老人給莫言所講的改朝換代以及神仙鬼怪的故事成了他最早的啟蒙,他也因此而對神仙鬼怪和歷史產生了深深的好奇與喜愛。於是1981年他開始自己創作生涯,通過不斷的思考,與不斷地對文學進行探索,創作了數百篇優秀的文章,2012,聞名天下。

成就需要思考。宋朝時著名的女將穆桂英是名將穆羽之女,幼時刻苦學習兵法,武功直到幾千年後的現在也留存著他獨一無二的芳名。可是,她是如何使自己的武功和兵法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境界呢?若換做是一個身為女兒之身的你,對軍事毫無興趣,就算如何討好你,逼迫你,你始終不會像穆桂英一樣,成為全國第一軍事家。反之,穆桂英正因為受其父親的影響,深深喜愛兵法與武功,對刀槍劍法頗感興趣與好奇,因此而引發她的追求,最終聞名天下。

其實我們平常的學習也需要好奇和思考。只有時刻保持好奇與思考,你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保證知識一滴不漏;運動需要好奇與思考。只有懷揣著一顆好奇的心,你才會有所突破,才能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經濟需要好奇與思考。只要心中有志創造更高,你才能提高生活質量;社會需要好奇與思考,只要留心社會事的各個角落,你才會對惡劣事物進行思考,才能推進社會前進。好奇與思考便是人類不可缺失的東西,值得永世珍藏!

可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卻漸漸習慣了世上的一切,似乎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也因此喪失了某種極為重要的能力。我們每日端坐在教室中,只會對老師的話,書中的知識深信不疑,從沒有像蘇菲那樣思考“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的問題,我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也隨著歲月被定理埋沒了。

讓我們用好奇裝點世界,有思考點綴人生,懷著一顆永駐好奇與思考的心面對宇宙,去描繪神祕的精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