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小淘氣》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我親愛的小淘氣》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747字

週二的上午,老師給我們觀看了一部名叫《我親愛的小淘氣的》電影。故事情節輕鬆搞笑,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笑完後我卻陷入了深深的憂傷。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十一歲的孩子,他叫戚曉天,他愛耍酷,也愛惡作劇。他的家庭很富裕,但他的父親經常在公司工作,不能經常地陪他,也給予不了他應有的愛。因為他的父母親因為錢的原因離婚了,所以他的生活中缺少細緻入微的母愛,父親也因為忙,讓他感受不到父愛。他變得形跡惡劣,在學校裡調皮搗蛋,屢屢犯錯,他已經換了六個班主任,直到第七個老師的來到。

她雖然也被曉天氣的跳腳,但她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所以一直沒放棄。她希望讓戚曉天也能感受到光明和溫暖,最後她成功了,在她的努力下,戚曉天收穫了家庭的溫暖和優異的成績。

看了這場電影,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孩子,得不到父母那嚴肅和溫柔的愛,那是不行的。就像一個迷失方向的孩子找不到父母,只能在一個地方打轉,永久走不出這個迷界的,那內心的慌張和驚恐是無人領會的。

所以我們的父母們要多關心孩子,多陪伴孩子,多教他一些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不要貪圖一時之利,而一晃孩子就會長大,再也無法彌補了。

其實對於戚曉天的經歷,我是感同身受的。父母在我兩歲時就離婚了,後來在我五歲的時候,給我找了個後媽。從此他們就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來,一年最多回來一次,每次回來的日子都很短暫。他們給予我吃喝穿,卻從來不管我,也不關心我,更別提愛了。雖然有奶奶的疼愛,但那總是遠遠不夠的。其實我以前跟戚曉天一樣的不懂事,最後在鞭子下才改正過來的。如果我有父母管我,我也不會落得那般田地。

所以我懇求天下的父母們,看在孩子的份上,多陪陪我們吧!讓我們也能品嚐到愛的味道。

求你們不要賺那麼多的錢,而冷淡的我們,我們受不了,因為我們是愛你們的,就請你們也愛愛我們吧!

我親愛的甜橙樹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10字

沒有溫柔的生活毫無意義

澤澤是一個淘氣、機靈、善良的小男孩。他會為了安慰因不漂亮而沒有花的女老師,而去別人家偷花;他會為了幫爸爸買香菸,而在聖誕節幫人擦鞋;他會為了滿足可愛的弟弟,而一大早便去找禮物。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的孩子啊,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人脾氣暴躁,所以在家人眼裡澤澤“是小狗,是魔鬼,是褐色的賴皮貓”,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壞蛋。爸爸更是對他三天一罵,五天一打。這樣,澤澤把一棵甜橙樹當作最好的知心朋友,便顯得不足為奇。

這讓我想起了曹文軒筆下的阿雛,阿雛的父母被大狗的爸爸害死了,村裡人對他無視、冷落、憎恨,讓他變得殘暴、冷酷無情。當阿雛找到隱藏於內心深處的良心,捨棄沒有意義的生命救了大狗時,大家才發現:如果村裡人關心、重視阿雛,給他一些來自父母的溫柔,他就不會變成這般模樣。

高爾基4歲喪父,10歲喪母,被迫回到了氣氛壓抑的大家庭,接觸到殘酷的外公。為什麼他卻成了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因為他最瞭解最底層人民生活的痛苦,最能體會到人們命運的悲慘。正是童年裡這段毫無意義的生活,激發了高爾基的鬥志,他要用文字告訴大家:生活需要溫柔。

溫柔是什麼?對於孩子來說,溫柔就是父母的關心、理解及耐心的勸導。

作者若澤的弟弟在20歲時放棄了生命,他的姐姐在24歲時也覺得活著沒有意義。若澤忍著痛活了下來,在這段記憶圍繞他的夢境42年後,若澤48歲那年,用12天一氣呵成了這本書,他迫不及待地告訴人們:沒有溫柔的生活毫無意義。

我親愛的小表妹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4字

盼望著,盼望著,國慶節終於到了!而我也如願以償地見到了許久不見的小表妹。

你來猜猜她多大。三歲?四歲?一歲?

哈哈!告訴你吧!我的小表妹一歲都還不到,她才出生10個月多。

小表妹和其它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一樣,才長出了3、4顆一點點大的牙齒,面板白淨柔滑,臉圓圓的,看上去有很多肉(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讓人有想伸出手好好摸摸的衝動。

我就這麼做了。手剛摸到她的臉時,細膩柔滑的觸感湧向全身;捏一下她的臉,柔軟無比,忍不住再摸一次。

她很輕,像麵糰一樣軟。我從舅媽的懷中接過她,即使她不重,但是從未抱過這麼小孩子的我,身體立馬跟一根繃緊了的弦一樣,僵硬得很。

小表妹最可愛的時候莫過於她吃橘子時。

我剝開一個橘子,拿起一瓣送到她的嘴邊。未料,在快靠近時,她自己湊了過來,一口咬住了橘子。嚐到味道的她,或許是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吃橘子,又或許是因為她受不住這麼酸的味道,眼睛一下子眯了起來,臉上似乎寫著“酸死了”三個大字。那樣子,別提有多搞笑了。

我不由得哈哈大笑。

可是酸歸酸,好吃歸好吃,她抵擋不住美味的橘子帶來的誘惑。當我再一次把橘子送到她面前,她還是湊了過來,一口咬住了橘子,露出了一番和剛才一樣的表情。

我捧腹大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看,我的小表妹可愛吧?你喜歡她嗎?

我身邊的小淘氣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5字

我有一個可愛的弟弟,臉蛋紅撲撲的,可愛的臉上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別看他長得那麼帥氣,其實是個小淘氣呢!

有一次,我在書房津津味地看書,書包放在地上,弟弟偷偷地爬了過來,詫異地笑了笑,然後就開始搜我的書包。他找到了我的作業本,“嘶”的一聲,作業本被撕了,他卻哈哈大笑。我火冒三丈,“你在幹嘛?我剛剛完成的作業,你幹嗎把它毀了?”聽到我嚴厲的訓斥聲,弟弟被嚇得哇哇大哭。媽媽聞聲趕快過來,才把他哄住了。我無可奈何地嘆了囗氣,只好重寫作業了。

別以為我的弟弟只會撕我的作業本,他還更淘氣呢!媽媽給我買本閱讀書,這個小淘氣趁我學習不注意,偷偷拿來亂塗,我生氣急了,媽媽卻說:“你是姐姐,不能太小氣,應該讓著他。”哎!媽媽可真是重男輕女啊!我拿起被塗的亂七八糟的閱讀書說:“你真倒黴,遇上我們家的小淘氣!”

弟弟的淘氣還表現在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一天,我寫完作業想看會兒電視。這時,弟弟正在看《熊出沒》,我覺得太幼稚了,便想換個頻道。我突然撲向遙控器,換了頻道,弟弟便叫了起來。媽媽說:“薇薇,看看你弟怎麼了?”我說:“沒怎麼了,他瞎叫呢……”我的話還沒說完,他已經開始大哭了。我使眼色讓他?e哭了,可他非但不聽還加大了聲音。媽媽連忙跑出來哄弟弟,又教訓了我一頓,嫌我欺負他,趕緊讓我給他換回頻道,我只好聽從媽媽的命令。弟弟淘氣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這就是我們家的小淘氣,可氣又可愛的小淘氣!

我身邊的小淘氣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3字

我有一個可愛的弟弟,臉蛋紅撲撲的,可愛的臉上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別看他長得那麼帥氣,其實是個小淘氣呢!

有一次,我在書房津津味地看書,書包放在地上,弟弟偷偷地爬了過來,詫異地笑了笑,然後就開始搜我的書包。他找到了我的作業本,“嘶”的一聲,作業本被撕了,他卻哈哈大笑。我火冒三丈,“你在幹嘛?我剛剛完成的作業,你幹嗎把它毀了?”聽到我嚴厲的訓斥聲,弟弟被嚇得哇哇大哭。媽媽聞聲趕快過來,才把他哄住了。我無可奈何地嘆了囗氣,只好重寫作業了。

別以為我的弟弟只會撕我的作業本,他還更淘氣呢!媽媽給我買本閱讀書,這個小淘氣趁我學習不注意,偷偷拿來亂塗,我生氣急了,媽媽卻說:“你是姐姐,不能太小氣,應該讓著他。”哎!媽媽可真是重男輕女啊!我拿起被塗的亂七八糟的閱讀書說:“你真倒黴,遇上我們家的小淘氣!”

弟弟的淘氣還表現在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一天,我寫完作業想看會兒電視。這時,弟弟正在看《熊出沒》,我覺得太幼稚了,便想換個頻道。我突然撲向遙控器,換了頻道,弟弟便叫了起來。媽媽說:“薇薇,看看你弟怎麼了?”我說:“沒怎麼了,他瞎叫呢……”我的話還沒說完,他已經開始大哭了。我使眼色讓他?e哭了,可他非但不聽還加大了聲音。媽媽連忙跑出來哄弟弟,又教訓了我一頓,嫌我欺負他,趕緊讓我給他換回頻道,我只好聽從媽媽的命令。弟弟淘氣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這就是我們家的小淘氣,可氣又可愛的小淘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篇6

讀後感 ,2487字

【篇一: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親愛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龍應臺,作為一個母親,她這樣說。

看了這本書,我不由自主地跟隨他們書信的印跡,開始了一段心靈之旅。

這本書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為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是啊,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人像他們母子一樣無法聚在一起。有的母親為了生存離家棄子,外出打工賺錢,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的母親因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纏身,離開了孩子,親人再也無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脫離了母親的陪伴。所以,現在的孩子與母親之間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距離也越來越遠。漸漸地,母親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個人,她已經漸漸遠離了孩子的心。

母親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著天光的視窗,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了“開啟天窗說亮話”。他們通過書信訴說著自己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有玩笑話,有關心與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誠的交流。

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書信也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書裡,讓我最有感觸的是第四封信—《年輕卻不清狂》。這封信是安德烈寫給龍應臺的,裡面講述了他十八歲的生活。他的十八歲也正是我們所向往的自由、無憂無慮的生活,那是一種沒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縱的時光。對此,龍應臺在回信中給予了理解:“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玩,也同樣是在達成一個集體的意志”。但她也同樣給予了提醒:“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深沉的母愛滲透在每個字眼之中。

愛,這個字眼對我們來說,無非就是家人、朋友給予的溫暖與體貼,它更多的來自於家人。在看完《親愛的安德烈》之後,我才明白,當兩個無法經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對愛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長久相處在一塊的母子,其中的代溝也赫然存在。就如現在的我和媽媽,我們每天都會見面,這樣的無間無疑是件讓人羨慕的、特別幸福的事情。有時我也會惹媽媽生氣,平時別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當事情過後,當時覺得理直氣壯的我,內心其實還是很後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現,讓媽媽覺得欣慰。

是啊,隨著時間的流逝,成長中的我們漸漸明白,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們卻總是忽視他們的辛苦,把這些無私的奉獻看成理所當然。捫心自問,我們為父母做了什麼?時間的變遷,帶走了父母還來不及揮霍的年輕,留下的卻是無盡的滄桑。感恩,理解,支援,幫助……趁我們現在還與母親在一起,好好溝通,別讓母子關係再次生疏。

在人生這個過程中,儘管我們要遭遇未知的艱難險阻,儘管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我們要珍視親情,善於溝通,把父母豐富的人生經歷分享,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愛,只是十個筆畫、兩個拼音拼成的一個字,只是四個字母組成的一個單詞。但正是這個簡簡單單的字,卻蘊涵著很深的含義。不能輕易看待任何一個平凡的事物,或許就是因為平凡,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平凡。

愛,是一場心靈之旅。

【篇二: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漂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龍應臺

喜歡龍應臺的文筆,在這個漫長的暑假,正好靜下來讀讀龍應臺的著作,這本與《孩子你慢慢來》、《目送》合稱為“人生三書”的《親愛的安德烈》,看過之後我感觸良深。

這本書是龍應臺與她的18歲兒子安德烈三年來互相通訊的36封家書合編而成,他們年齡,文化有著很大差距,但他們都在做著努力,以瞭解對方的世界和心靈,就這樣,龍應臺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母子通訊涉及的內容很廣:道德倫理、文化差異、普世價值、國際政治等,但是更令我感興趣的是東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孩子的自立能力。

文中的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有他所向往的青春生活,他喜歡喝酒,喜歡與朋友開派對;愛好足球,足球是他的“第二職業”;熱愛旅行,滿世界遊覽。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不走正道”的孩子,但實際上他不僅愛玩,而且懂玩,他們能有比我們更多的時間思考問題,可以更多的時間去創造、去發現。當然,我們也並不是沒有思考的空間,我們依然有自己的空間來思考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我想,多些這樣的時間,是否能讓思維更開闊呢?

東西方人的孩子自立能力則更不相同,安德烈曾對他的母親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而龍應臺卻認為他依然是“小男孩安安。”事實上,安德烈已經是18歲的成年人了,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社會觀和價值觀,文采與“大文豪“母親可以一較高下,但反眼看看身邊的18的大哥哥,去大學報名還依然要靠父母辦這辦那。歸根究底,還是父母一直將子女當孩子看待,我想如果父母能將子女多放手,孩子便會更有主見,更有自立能力,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其實不從其他角度,單單看這對母子這36封書信,便可看出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愛。30年的代溝和文化差異的不同,在我看來是十分難以交流的,但龍應臺那份母愛,將遠在德國的兒子拉回自己身邊,她說:“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不難看出,她對自己的兒子傾注了多少愛,而兒子的回報,一個擁抱足矣。

母親給予孩子關愛與呵護,兒子回報母親以熱情,他們都在試圖進入對方的世界,給對方以遙遠的慰藉,一次又一次的越洋對話,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將母子的心連線起來。如何瞭解自己的母親或子女?如何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壑?如何用愛來向親人表達愛、獲得愛,這36封書信,會給你最美麗、最動人的答案。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56字

漫漫雪花,微風飄舞。窗外,一片含情脈脈的燈火,在寒夜裡細微地閃爍。煙花滑落夜空,似夏螢,似流星—一生的等待只為一秒的絢爛奪目,奢求的並不是永恆,僅有的只是那時溫存的記憶……

四年,並不太長也不太短,但足矣使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從年少走向成熟。然而時隔四年,當龍應臺再次見到安德烈時亦是如此。安德烈眼神裡的寧靜和深沉讓她感覺陌生。雖然彼此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久月的沉默裡,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人生哪有恆長的廝守,同樣,人生也不是一場沒完沒了的party。離散重逢只是記錄下時光的腳步,人生總有一個終點,無論最後的決別是浪漫,是完滿或是悽美,這沿途的風景仍會在盡頭凝聚在眸中,久久不願散去……

若是有人問我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讀懂了什麼?我只能說我讀懂了時光,它就像是一個慈祥又嚴厲的老者,它會把美好的時光毫無保留地贈予,同時它也會將這美好變的短暫、耐人尋味。

時光永遠不會老去,但它的消逝卻悄悄帶走我們的青春,歲月的流逝,獨留依稀的回憶、心底珍藏……時間永遠不會停下它匆忙的腳步,無法抹去的是記憶裡獨特的美……朦朧中彷彿又想起:滿天繁星,皓月清光,海浪擊石,只是—,那些晨昏相處,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們,從此各奔四方,歲月的塵沙,滾滾撲面,再重逢時,也已不再是原來的少年了。

親愛的陌生人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120字

你是我的超級英雄

我最親愛的弟弟,無論年華如何穿梭,時光如何綿延,我都會陪你,一直一直走下去。我相信,你會傾盡全力保護我,因為,你是我的超級英雄。

他,六七歲的光景,不高的個頭,白白淨淨的身子有些單薄,愛笑,一笑起來兩顆小虎牙尤其顯眼,兩個酒窩很深地嵌在臉上。那個喜歡鋼鐵俠的超級英雄,夢想醒來變成超級英雄的男孩,卻不知道,他早已是我的超級英雄。

那天天氣很好,太陽不大,天空也是很乾淨的樣子。我和弟弟一起去市場買菜。弟弟走在我前面,搖頭晃腦蹦蹦跳跳,不時停下把弄一下手中玩具。忽然停了下來,怔怔地看著前面。我一抬眼,看見一隻大狼狗,比我還高,正氣勢洶洶地朝我們吠叫。我不由得退了一步,弟弟也退到我前面,我緊緊攥住他的衣角,不敢鬆開。弟弟嚥了一下口水,猛地抬起頭,小聲說:“姐,別怕,有我呢,我保護你。”我點點頭,忽然踏實了很多。

弟弟假裝蹲下去撿石子,這是大人們常說的恐嚇狗的招數。但那隻狗還是不走,反而露出犬齒,兩眼圓睜。弟弟急了,呼呼地喘氣,大叫“不許你嚇唬我姐姐不許欺負她”一邊揮手嚇唬它,它不走,弟弟便撿了一根木棍,要去打那條狗,它喉頭忽然發出惡毒的低吼聲,撲了上來。

他明顯顫抖了一下,下意識地護住我,由於慣性,我們退到了一邊。狗撲了個空,惱羞成怒,我們只好先跑,拐了好幾個彎,弟弟一著急不小心摔了一跤,我著急的扶他起來,那隻狗眼看就要追來了,我急不過,著急地叫,驚動了街坊,街坊們出來看,有人就拿著掃帚,幫我們把狗趕走了。我忙看弟弟摔得怎麼樣,他遮掩著不讓我看,只是擺了擺手說沒事,一副大人模樣。我硬要看,扳開他的手:“怎麼樣了?給我看看!”他忽然一把拉過我的手,說:“姐,這裡怎麼了,怎麼流血了呢?”我一瞧,不過是擦破了點皮。我看見他的腿膝蓋淤青了一大片,還滲出一些血,不覺又氣又惱,就要揹他,他不肯,我也不動,就蹲在那裡,他拗不過我只好讓我背。

回家的路上,他忽然對我說:“姐,你說,我會不會有一天,也變成一個英雄?像那些叔叔和鋼鐵俠一樣,幫助好人。”

忽然想起許多個夜前我給弟弟講故事,昏黃的燈光下,弟弟的睫毛投下一圈陰影,講到那些壞小孩欺負別人,頓了頓,看向弟弟:“弟弟,你要長高高,吃胖胖,這樣你就不怕被別人欺負了。”

“姐姐,沒事,我很強壯,我可以保護你呢。”

我笑了笑,摸了摸他的頭髮,“你現在還小,姐姐保護你吧”,“姐姐,你別看我小,我也是有肌肉的。”他舉起小小的手臂,給我看他的肱二頭肌。“我以後,要當一個超級英雄。”

“好,到時候,就讓你保護我。”

忽然回過神來,熱了眼眶,“傻孩子,你在姐姐心中,就是一個超級英雄。”

是的,你是我的超級英雄。也許你還小,也許你保護不了世界,但我相信,你會傾盡全力保護我。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75字

最近抽時間看了本書,龍應臺的,感悟很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很重要。人與人間極度需要理解。就像書中提到,“慢慢的,越來越不認識對方了,“認識”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只會抱怨,抱怨孩子們叛逆,不聽話,甚至有些強勢的父母會惡語相向,說“不孝子”。其實, 所有事情都是雙方面的,孩子固然有些叛逆,但父母難道沒有錯嗎?有,當然有,但孩子不能像父母指責孩子那樣指責父母不是嗎?我們要“孝”,那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不滿了,於是出現了父母口中的“叛逆”。

很多父母從沒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一味的覺得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對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對的,理由就是“吃過的鹽比孩子們吃過的米都多”,社會經驗豐富。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沒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所以全盤接受。長大後,有思想了,一旦與父母的意見發生衝突,父母就該生氣了,經常掛嘴邊的活“我是為你好啊”、“翅膀硬了,敢頂撞了”“小時候那麼聽話,越長越不聽話了”。估計每個孩子都聽過類似的話。

身為父母,是不是也需要從自己上找找問題?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對的嗎?自己所有認為的對我們好是真的我們想要的嗎?當然,孩子小,思想不成熟的時候,父母是可以做一些決定,但孩子們長大之後我覺得很多事情需要商量,需要聽聽孩子的意見!之前網上流行過一句話(主要在戀人之間):我只是想吃一根香蕉,你卻買一車蘋果給我!我覺得在父母與孩子間同樣適合。

所以,如果經常溝通的話,就可能避免出現這類問題,父母要拿出時間與孩子交流,知道子孩子想要什麼,才能夠走進彼此的世界。當然,孩子也要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此,致以母親節的祝福!

賣火柴的小女孩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435字

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裡,因為一根火柴都沒有賣掉,不敢回家。她蹲在牆角里實在冷極了,擦燃火柴暖和一下,出現很多美麗的幻想。

小女孩幻想火爐,是因為她很冷;小女孩幻想到烤鵝,是因為她很餓;小女孩幻想著聖誕樹,是因為她想跟我們一樣收到節日禮物;小女孩幻想到奶奶,是因為她想奶奶。

我平常在過年的時候吃著豐盛的飯菜,穿著新衣服,收到爸爸媽媽的禮物。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和我比起來,那可就差遠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那麼冷的天氣裡光著腳,沒有收到節日禮物,過著難過的日子。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們這個社會,就會過著幸福的生活,快快樂樂地過著大年,穿著新衣服,穿著新鞋子快快樂樂地過大年。也會開開心心地揹著書包去上學,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住著大大的房子,吃著豐盛的飯。不會光著腳走在大街上賣火柴,更不會在大年夜裡凍死了。

如果我碰到小女孩,我會把她帶回家給她暖一暖,把我的衣服給她穿。把壓歲錢都給她,再把她送回家。

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只有好好學習,才能過上真正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