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的禮物》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災難的禮物》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879字

今天,我偶然讀到了一篇文章--《災難的禮物》,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受益匪淺。

作者陳丹燕用極其質樸卻又動情的文筆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大地震中主人公失去了爸爸媽媽,一條腿殘疾,成為孤兒,被伯伯接回家裡。最初來到陌生的環境,她非常可憐自己,總認為自己是一個可憐的孤兒啊,你爸爸媽媽都死了,更談不上還有什麼快樂可言。後來通過與伯伯的相處、交談,慢慢的知道了伯伯也是經歷過災難的人,漸漸地周圍的鄰居們也成為了她的朋友,當樓下老奶奶的孫女和孫子來看她的時候,主人公才真正懂得了什麼是災難的禮物。

災難似乎離我們很遙遠,或許這輩子也不會遇到,但就在我讀完這篇文章不久,2015年6月1日21時30分許,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的“東方之星”遊輪,在由南京駛往重慶途中,遭遇大風,翻沉在湖北監利長江大馬洲江段。截至7日18時,“東方之星”遇難者人數升至432人,有14人生還,仍有10人下落不明,在沉船的瞬間幾百條鮮活的生命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而就在沉船的那一瞬間,生還者吳建強的老伴李秀珍一句“撒手!”,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把生的希望留給了自己的老伴。看到這裡,我的眼眶溼潤了,雖然我還是個學生,但我被深深地打動了。在災難降臨死亡面前,有多少人恐懼、絕望、退縮,從而在災難面前甘敗下風;但還有的人卻可以忍受下來,讓災難轉化為動力,與災難進行抗爭。

文章中有一句話“有的人在世上,不管怎麼希望,就是要不到自己想要的”。我覺得,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是要告訴我們生命的珍貴,讓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要更加堅強的有勇氣面對現實中的一切困難。而對我們學生來講,如何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克服那所謂的困難,不辜負老師家長的期望就是我們最應該做到的。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懂得了:比起那些遭遇過災難的人我們是多麼幸福,要珍惜我們眼前的一切。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很多人都會因為挫折和困難而去逃避,不敢面對,他們才會失敗,敢於面對挫折和困難的人才是強者,用自己的勇氣去打敗它,你的堅強的來自於挫折和困難,不論是什麼挫折和困難,都要勇敢面對。

讓我們去做一個勇敢、堅強的人吧!

《獾的禮物》讀後感 篇2

國小二年級作文 ,316字

在這個動人的故事裡,獾的朋友們學會了接受他的死亡,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忙的道理。

其中這本書裡講到了以下人物:獾、兔子太太、狐狸、小老鼠等等。獾幫助了這些朋友們,教會了它的朋友們一些事情。比如說:“獾教會了兔子太太做餅乾,兔子太太后來做的餅乾在村裡還出了名哦!

我覺得這本書寫的非常好。因為獾特別願意去幫助朋友們,所以,我特別喜歡獾。自從獾死後,朋友們非常傷心,特別是兔子太太非常捨不得獾,每次做餅乾時都會想起獾這位朋友。獾生前都給朋友們留下了一件寶貴的禮物,那就是朋友們對獾都有一段特殊的回憶—它教會它們的一些事情,他們現在做的好極了。有了這些禮物,它們就能夠互相幫助,同時也覺得獾好像還在他們的身邊一樣,一直陪伴著它們。

挫折的禮物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761字

《挫折的禮物》這篇課文我看了無數遍,因為這是我在《同步閱讀》裡最喜歡的故事之一。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有一個博學的人,他問上帝自己為什麼沒有成名。上帝告訴了他。那人接著按上帝說的去做。但他並沒有成名。於是他又一次去問上帝。上帝再次告訴了他答案。可他依然沒有成名。他再次去問上帝,這次上帝微微一笑地對他說:“你已經得到了成功的入場券—挫折,現在你得到了他,成功便成為挫折給你的禮物”。

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有一句名言說得好:“短時間的挫折,比短時間的成功更有價值。”挫折是一種能讓你離成功近一步的財富。它能讓你吸取上一次失敗的教訓,並在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績。

我就有這樣的親身體會。有一次,我在練習舞蹈時,老師突然讓我們做一個難度極大的動作—在空中旋轉兩個360度後平穩落地。我先嚐試著做這個動作,可是由於沒有控制好速度和力度,我轉了好多圈,轉得我暈頭轉向。我跌跌撞撞地本想往放水壺的地方去喝口水,而我卻朝門的方向走去。這時我的朋友李卓妍突然大喊一聲:“小心!”可她喊的太晚了,我已經“咚”的一聲撞到牆上了。

後來,經過了無數次的摔跤、跌倒,才好不容易取得了一次成功。老師馬上就要檢查大家練習的情況了。

在檢查時,我前面的“跳”、“轉”等動作做得還不錯,可是最後落地時,由於腳沒站穩,“啪”的一聲又摔倒在地。“再練習”,老師斬釘截鐵地說。聽到這話,我立刻變成了一灘泥。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上帝的話。我立刻從“一灘泥”變成了“一個鼓鼓的皮球”。我認真思考自己失誤的原因,改進錯誤的動作,然後再完整地做給老師看,我成功了。老師微笑地說:“非常好!合格!”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我心裡的小花綻放了!看!這就是挫折給我的禮物!

成功的入場券是挫折,有時你可能對這張入場券表示不滿,但挫折送給你的禮物畢竟是成功啊!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445字

“生活是由哭泣、抽噎和微笑組成,而抽噎佔了其中絕大部分。”這句話是最能形容德拉的感覺了。他的丈夫詹姆士。迪林厄姆。揚先生每星期只掙20美元,明天就是聖誕節了,她只剩下一美元八十七美分給丈夫買禮物了。

這段話是歐。亨利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的開頭,這篇很符合歐亨利的一大特色,就是結尾出乎意料。它講的是德拉夫人為了給自己的丈夫買聖誕禮物,賣掉了自己美麗的頭髮,買了一個錶鏈,而她的丈夫賣掉了自己的表,換錢買了髮梳。

可能有些人認為這個結局帶有一些悲劇色彩,那對夫婦極不明智地為了對方而犧牲了他們家最寶貴的東西。當把寶貴的禮物帶來後,但就是缺少了“那件東西”那件配得上禮物的東西。可在作者歐。亨利的眼裡,在一切饋贈禮物的人當中,他們倆是最聰明的。在一切饋贈又接收禮物的人當中,他們倆也是最聰明的。無論在任何地方,他們都是最聰明的人,因為他們換來了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愛情。假如家財萬貫和真實的感情做選擇的話,他們一定會選擇感情,因為在她們的心目中,金錢並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想要的是對方的真愛。

最好的禮物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74字

人生中,要看的不僅僅是書的本身,而是書中的情感,而讀書的真諦就是感受書中的情感。

假期裡,我讀了《最好的禮物》這本書。故事發生在1993年的德國。主人公安娜是這個德國一個家庭裡最小的一個孩子,上面有哥哥、姐姐一共五個孩子。由於所有人,包括安娜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近視,在學校,她看不清老師講些什麼,不會讀字母,老師譏諷她;在家裡哥哥、姐姐們也瞧不起她,甚至連媽媽都不喜歡她,安娜一直生活在自卑中。愛她的爸爸因為德國將要發生動亂,舉家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加拿大。在加拿大體檢時,醫生髮現了安娜的眼睛有問題,配上了眼鏡,來到新的班級。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安娜變成了一個愛笑、善良、心靈手巧的孩子。

看完這本書,讓我為安娜的轉變而高興。同時,我覺得做為一個老師同樣也很重要,老師的關心、幫助、鼓勵會讓一個無助自卑的孩子變成一個全新的人。

我也有一位這樣的老師。她美麗、善良,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嚴厲。有一次,我的作業書寫不工整,老師給了我一次機會,讓我下一次認真書寫。但因為我貪玩,又一次沒有認真完成。老師看了我的作業後,馬上嚴厲地批評了我,事後又鐵石心長地給我講道理。我聽了以後,下定決心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此後,每次作業我都儘可能橫平、豎直,每次都得到老師的表揚。因為有了這樣一位老師,我改變了。

讀書,會讓我與作者心與心的交流,與作者成為知己。

悅納生命的禮物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888字

生命的海洋中,有誰迷失其中,又有誰在人生的道路上無從知返呢?—題記

歲月如水,沖走了寂寥,沖走了彷徨,有時也沖淡了對每個人都有非凡意義的最單純的記憶。彷彿是心中那隻遠飛的紙鳶再一次重現,卻又銷聲匿跡。

流年易逝,勿忘初心。如果說生命中最難以留下的是純真的記憶,那麼初心便是在記憶中的一顆熠熠發光的鑽石,它折射著每個人心中的信念與堅守。就像穆懷黎在書中說的“用閱讀致敬初心,找回自己明亮的眼睛、澄澈的初心。”這份來自心靈的禮物饋贈給所有告別童年,走向成熟人生的人。它“喚醒”“沉睡”在深處的初心,當熱血沸騰的鬥志再次湧上心頭時,陰雲霧靄會頓時化為虛無,灑滿希望之光的人生旅途將伴隨著生命的樂章娓娓道來。真的,心底那股勇往直前的衝勁往往蘊藏在靈魂深處。

這份彌足珍貴的禮物更需要我們去悅納。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面對歲月的磨鍊和生活的挑戰,我們必須不懼前方,砥礪前行。勇敢接受且欣然接受苦難的唯一方法便是把它們看成是“上帝賜於你的禮物”。即使有一天我們忘記了快樂的滋味,也會本能地向荊棘遍佈的前方行走,這便是來自初心的本能--韌性。所以,珍惜我們內心獨有的領悟,更要學會在歲月流年裡珍重保持這份永遠的初心。

生活不會永遠是鮮花與掌聲,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失意與無措。面對勇往直前還是就此放棄,許多人都躊躇不決。這時候,你要記得這樣一句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趁著心中的鬥志尚未泯滅,就要絕地反擊。要堅信:處於落魄的低谷,更預示著將迎來成功的巔峰!

信念不在於他人的另眼相待;不在於命運的造化弄人;不在於經驗的微乎其微,只在於心底的堅定不移和躊躇滿志,堅持行走在我們所選擇的道路上,對自己懷有敬畏之心,請永遠銘記:路,是自己腳踏實地走出來的;難,是自己咬牙堅持渡過去的。當苦難遠去時,成功便擺在眼前。’

初心便是那美好、善意而又積極的夢想;初心便是當所有人都不認可自己時堅持向前的勇氣;初心便是在寂寞歲月裡一首妙趣橫生的歌謠,它慰藉了無數失魂落魄的追夢人。

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莫過於初心,擁有它,我們才能不亂於心,不懼於難,不逝餘生,不憶過往,如此,安好!

十年後的禮物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487字

今天,我們學完了第四單元的課文,其中《十年後的禮物》帶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在這篇課文裡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愛德華·格里格先生,因為他能兌現自己許下的每一個諾言,更讓人驚訝的是他還能兌現自己十年前許下的諾言,對此,我覺得他是一個十分守信、值得讓人尊敬的人。當我讀到馬上準備要唱歌時,也是我最為驚訝的時候,我很好奇:愛德華·格里格先生怎麼能在十年如此漫長的時間裡一直記得這個諾言,也為愛德華·格里格先生能想到用歌曲來兌現諾言的聰明才智而暗暗讚歎,這種精神是難得可貴的。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愛德華·格里格先生這樣的人,他們都在為實現諾言而努力。但在人群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嘴上說說而已,卻絲毫不為實現諾言做努力,第一種人是可敬的,應該受到別人的尊敬;雖然第二種人的做法是不對的,但是隻要努力改正,也可以成為第一種人,受到別人的尊敬。

誠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了它,我們就會沒有美好的明天,我要時時刻刻都要做愛德華·格里格那樣有誠信的人,用行動兌現自己許下的諾言,為我們的明天畫上美麗的藍圖。

讀《災難的禮物》有感 篇8

讀後感 ,553字

寒假終於又來臨了,總不忘去書店看一看。走進書店,一本本嶄新的書令我眼花繚亂,它們正排著長隊等我看呢!書店十分安靜,只能聽見細小的讀書聲。

我走著走著,被《災難的禮物》這本書所吸引,開啟首選文章,仔細的閱讀起來。故事是這樣的:十三歲開始,作者原本過著平靜、安穩的幸福生活,卻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打碎了這個家庭,打碎了作者對今後生活的美好向往。父母在地震中雙亡,只留下了孤單的作者,他被鄉下的伯伯收養。初次來到伯伯家,家裡十分亂,經常能聽到許多噪音,這一切的一切是作者十分失望。而家裡也只能靠伯伯翻譯外語生活,他每天起早貪黑。一天,作者突然想起了烙餅,但伯伯不會做,作者只好嘗試去做一做,當伯伯回來時,看見了十分開心,也想為作者做點事,便把那間亂糟糟的小屋收拾的一乾二淨。當作者拿著晚餐走進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短暫的時間內,那間亂的不成樣的小屋竟變得如此乾淨。烙餅的蔥香味把整間房給纏繞。從此,他們的生活增添了幾分光彩。

雖然作者在困境中散失親人;雖然這一切史做沒有信心,但這樣沒把作者打敗,而她抗服了心裡,又恢復了幸福的生活。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我們一定要堅持,對生活有信心,再大的困難,我們一定會抗服的。

幸福,是買不到的,幸福,是誰都想要的,幸福,是甜的。在災難中而又得到幸福,我們應該珍惜……

奇妙的動物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915字

寒假裡讀了《馬小跳發現之旅—奇妙的動物》這本書,書裡介紹了許多種動物,其中有一種動物擁有強壯的身軀,敏銳的聽力,能伸縮的尖爪,身上佈滿黑色或棕色條紋。大家猜一下這是什麼動物?對,它就是百獸之王—老虎。

老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擁有貓科動物中最大號的爪子,集速度、力量、敏捷於一身,堪稱最為完美的捕食者。老虎不是群居動物,它們喜歡單獨生活,而且每隻老虎都有自己的領地,老虎佔領自己的領地後,就會將其他大型食肉動物如狼、豹、熊等趕走,連自己的同類都不能侵入這塊領地,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所以人類千萬不要去挑戰老虎,千萬不要落入虎地,不然必死無疑。

今年春節大年初二,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發生了老虎咬人事件。一名男子為了逃票誤入老虎園被老虎活活咬死,老虎也當場被擊斃。聽到這一訊息,頓時讓人毛骨悚然。虎總是讓人充滿恐懼感:頭圓圓的,眼睛閃著銳光,粗壯的尾巴如同一條鋼鞭。它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鼻嗅千里,性惰凶猛,力氣超群,走起路來威風凜凜。動物們見了虎都逃之夭夭,人們是談虎色變。這名男子為了逃一張票,最終付出了生命,太不值得了。他作為一位家長,不光是對自己不負責,還對小孩不負責。就算他逃票成功了,小孩會如何看他?是不是會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長大了會不會也學他?這件事給了我們一個生命的提醒:珍愛生命,注意安全。我覺得這隻被擊斃的老虎真冤,要是那個人不翻越隔離欄,不進入老虎園,這隻老虎現在還在自己的領地遊蕩呢。正是因為這名男子不顧警示牌,不守動物園規則,破壞規則,最終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生活中,不守規則的人有很多。比如購物插隊,闖紅燈,高速公路超速駕駛等,每年因不遵守交通規則而殞命的人數以十萬計,還有百萬千萬從違反規則中僥倖逃脫的人還在沾沾自喜。如果你還存有僥倖心理,請立即改正這個錯誤。

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我們應該鎮定情緒,不要慌張。臺灣某動物園也發生過遊客落入獅子園的事件。這名遊客鎮靜應對獅子,伸直手臂,讓獅子覺得他很強大,不敢輕易靠近,爭取到了有限的時間,最終自救成功。大家千萬不可背對貓科動物,請遠觀老虎。

我們一定要從小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遇到危險千萬不要慌張,要急中生智,鎮定。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089字

葉落歸根,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可是還有很多人一輩子漂泊在外,無法回到故鄉。時光荏苒,有多少人漸行漸遠,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難忘。初夏時節,閱讀汪曾祺的《故鄉的食物》,在書中慢慢回味舌尖上的故鄉。

喜歡汪曾祺的文字,源於那篇《端午的鴨蛋》,“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红油就冒了出來。”一個“吱”,一個“紅油”,勾起了多少人的饞蟲,記住了高郵鴨蛋,也被他靈動的文字深深吸引。一個人如果對故鄉沒有深厚的感情,他無法寫出鮮活生動的文字。用真心情書寫文字的人,註定被讀者永遠欣賞。

汪曾祺行文簡潔,短短几句,讓人回味無窮。他博古通今,知識淵博,文字裡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令人佩服。他遊歷四方,走遍祖國的角角落落,對美食的研究,對風土人情的瞭解,讓人羨慕不已。閱歷淺薄的人,寫不出這樣津津有味的美食文章。

不管走多遠,不管吃過多少山珍海味,還是故鄉的食物最難以忘懷,小時候吃到的就是最好的味道。《故鄉的食物》分為六輯,前三輯的文章都是與食物有關的,後三輯《一枝一葉》《鳥獸蟲魚》《南北遊蹤》,看似與食物無關,實則不然,自然界的萬物皆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匯成食物的味道,故鄉的味道。

五味人間,酸甜苦辣鹹,汪曾祺由南到北,又從東到西,在各座城市,各個民族間娓娓道來,給我們講所見所聞,文字成熟剔透,又不失幽默,告訴我們少了哪一味,都是有缺憾的人生,因此口味要寬一點,雜一些,對文化也要如此,試著去接受不同的人和事。

尋常生活,日常滋味。幾道家常小菜,也在汪曾祺的筆下開出絢麗奪目的小花,懷著對食物虔誠的心,美食美味不再是海市蜃樓。故鄉食物的香甜,那一聲聲吆喝“賣楊梅—”聲音嬌嬌的,長鎖心頭。即使一棵普通的野菜,也因為懷著對生命的尊重,而賦予它高尚的品德,“抱娘蒿,結根牢,解不散,如膠漆……”這份美好緣於家鄉的野菜。

民以食為天,文字與食物,最美的結合。食物之美誘惑的是味覺,文字之美是一種升級,讓你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渾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佈全身,心要嚮往的地方,必定會實現。如果文人都是如汪曾祺那樣的好廚藝,相信中華美食的春天一定會錦上添花。

一枝一葉,鳥獸魚蟲,皆是緣,細心觀察,都會帶來無限驚喜。沒有土壤,沒有水分,被人遺棄的芋頭也能讓我們看到一點生活的勇氣,感悟出人生的真諦。一個人遠離故土,辛苦求生,或許這點點希冀撐起了對故鄉的思念,才勇敢前行。

身還在,心已遠。《故鄉的食物》帶著一顆流浪的心,回到清清小河邊,母親的一聲聲呼喚,姥姥蒼老的手熬煮的湯粥,張開嘴,細細品,慢慢嘗。故鄉,舌尖上的味道,永難忘。劉洪靜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529字

“沒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

汪曾祺這本《故鄉的食物》講述了很多地方的吃食,不同風味,及做法。所謂豆汁兒,就是製作綠豆粉絲的下腳料,有股酸味,。而在另一位老饕梁實秋的《雅舍談吃》中,同樣也描述了這種過去北平地道的平民食物。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他的語言雖然平淡,但風趣幽默,字裡行間透出輕鬆鬆。除了講吃食,他還會在其中插入笑話,對一些人和事自己的看法。

“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你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王晨琪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他曾經被下放到一個馬鈴薯研究站,任務是畫一套馬鈴薯圖譜,他遠離了故鄉,獨自生活在荒涼的絕塞,寂寞荒涼。但他仍然想到好的方面,悠閒自在的過著日子。同時他也很認真的對待,不厭其煩地畫著馬鈴薯花,薯塊,積極地探索生活。

“肉剁極碎,成泥狀(最好用刀背剁),平攤在豆腐皮上,摺疊起來,如小錢包大,入油炸,亦佳”

他描寫做法時十分細膩,從中可以看出他除了講究吃食外,還會研究吃食的做法。

汪曾祺對故鄉的懷念,對兒時記憶中的食味,印象是十分深刻的,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情感的點點滴滴,是十分溫暖的,即使懷念也不會太悲傷。

王曾琪以獨特的視角去觀察生活,永遠對生活充滿興趣,文字樸實自然,恬淡寧靜,讓我們感受到他的精神。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1166字

看到這書的名字,對我而言,必定索然無味。但是,像汪曾祺這樣的文學家原來也寫吃的東西哇?憑著這一點點的好奇,我還是翻開了書頁,不一會兒便找到了答案:“總之,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是這樣。”僅憑著這一兩頁的文字,我就對汪曾祺這位學者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寫我們知道的烹大蝦、烤全羊、油炸辣椒拌飯,也寫涼拌元妥、油餅就蒜……引人入勝。我開始認真看這本散文集。

汪曾祺介紹食物,也穿插著介紹經歷的往事、文化、名人和文學,還從許許多多小事中尋找出生活的真諦。他寫老北京賣豆汁兒的攤子裡鹹菜不要錢,一位保定人坐下要了一碗鹹菜;寫自己在王二的攤子上花二十文錢買一小包炒豌豆,撒上點鹽,走到家門口也就吃完了;寫有人家將煮熟的大粒蠶豆用線串成佛珠給孩子掛在脖子上,一顆顆剝著吃;寫映時春飯店裡能幹的堂倌,點菜、上菜、結賬算錢,全部由他一人來管,一刻不停,頭腦卻清晰靈敏;寫緬甸人賣餌絲,緊挨著國界線,這邊遞過去人民幣,緬甸女孩遞來餌絲……很有意思。我覺得我們也應該這樣,不錯過生活中任何一個細節,去尋找生活中有趣的一面。

他寫到沽源的馬鈴薯研究站時,說自己發現了馬鈴薯兩種不同的花香,對著馬鈴薯畫畫,到山上烤蟈蟈吃,讓我感慨深刻:一個人,遠離了家人和故友,獨自生活在荒涼的絕塞,也能夠樂觀地生活,這樣的人心胸是多麼的開闊呀!他寫自己坐在街邊灘頭的矮腳長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餅,夾一個薄脆,吃得香噴噴的。在攤頭吃飯說明他當時並沒有什麼錢,但也能想辦法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這本書中許多細節,也足足能夠說明他學問鑽研得很深,還博覽古書。他寫葵就寫了一個章節。從《十五從軍徵》中的句子“採葵持做羹”中提問:葵怎麼能做羹呢?然後找了許多書,最後才知道以前所說的葵就是現在的東建菜!他寫鯉魚時,說寫《水滸傳》的施耐庵和羅貫中吃鯉魚是外行,因為最好的鯉魚是三斤左右的,吳用要吃十四五斤的魚,太重了不好吃了。這麼厚的《水滸傳》,汪曾祺老先生真是看得細緻,並且敢於批判別人的不足。“我希望評論家、作家—特別是老作家,口味要雜一點,不要偏食。不要對自己沒有看過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鄉一樣,問道:‘這個東西能吃?為什麼要吃這種東西?’我希望他們能習慣類似苦瓜的作品,能吃出一點味道來。”“有些人總想把自己的一套強加於人,不獨文化。比如文學,就不必要求大家都寫‘主旋律’。”……從很多地方都可見,他在活中食物比別人嘗得多,在寫作中主題比別人新鮮;也敢於批判,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談吐出來。

《故鄉的食物》對我來說感觸猶深,不僅僅瞭解到了許多我從沒吃過的食物,讓我眼界大開,也讓我深刻地瞭解了汪曾祺這個人。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最可怕的動物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671字

要問我對什麼最感興趣?當然是動物啦!可不,我讀了一本《最可怕的動物》,走進了奇妙的動物世界。小巧可愛的小青蛙竟是大殺手,看起來可愛的鯨魚竟比過了大白鯊。下面我就來介紹幾種“人不可貌相”的動物吧。

“嗷!”伴著一聲駭人的吼叫,可怕的虎鯨出場了。它們的身體都十分強壯,最長的有十多米,體重約七八噸。它們的身體上黑白分明,兩眼後還有一塊梭形的白斑。它背上的中央豎著一個大的三角形背鰭,十分顯眼。嘿嘿,別看萌萌的虎鯨那麼討人喜歡,它呀,性情殘暴,狡猾凶猛。張開大嘴,裡面有四五十顆圓錐形的大牙齒,十分堅硬。它是大海中有名的“暴徒”,它游泳速度極快,海洋裡不管什麼動物,都難逃它的“虎口”,小至魚蝦、海鳥,大到鯊魚、海獅,都是它捕食的物件。它只要一口下去,就完蛋了。說了這麼多,你定是好奇它是怎麼捕食的吧?它十分狡猾,用各種辦法把海獅海象們趕下水,繼續撕咬它們。還有更絕的呢,它們會偽裝成一具屍體,漂在海上,等海鳥或海獅接近,突然翻身吃了它們。

看!一個水母過來了,小心!可不能動,它們可是“箱水母”,生活在美洲的加勒比海。它們的身體呈立方體或鐘形,有四個長二十釐米的邊,有許許多多的觸手,它們在水裡游來游去十分美麗。它可是個可怕的動物。它擁有已知的對人類毒性最大的毒素。它後面拖著的那些美麗的觸鬚是危險的武器,每根上面都佈滿了裝滿毒液的“毒針”有十億多個呢!它看見獵物時會用觸鬚把它們牢牢纏住,立刻注入毒液。這個毒液一碰到人,2-3分鐘就會迅速進入心臟,人立刻死亡,連搶救的時間也沒有。

這本書以自述的方法,讓我們進入了動物的大千世界,讓人歎為觀止!

艱難的歸程讀後感 篇14

觀後感 ,448字

《艱難的歸程》是著名作家牧鈴的作品,主要寫了一隻灰狗的故事。

那隻狗一開始被人叫做“雜種”,被寵物市場淘汰,在將要被燉湯的時候逃了出去,開始流浪的生活。在流浪生活中,它與黑狗鬥智,與巨犬鬥勇,並練出了神速,後來它當了一隻牧羊犬,改名“阿蓬”。有一次,它跟著牧人要把兩百多頭羊趕到新牧場,不幸遇到了山體滑坡,牧人死去,阿蓬與另一隻牧羊犬忠於職守,力戰三十頭狼,被撕裂了半個下巴,受了三十七處傷,勇敢戰鬥直到等來了援兵,將羊群帶回了牧場。

我很佩服這隻狗,首先它很堅強能吃苦。在流浪生活中,它戰勝了艱苦的環境,鍛鍊了自己。人也是這樣,他們在創業的時候都很苦,但都能堅強地度過,不斷努力進步,最後成功。

我還佩服它勇敢機智,忠誠於自己的職責。在牧羊人死後,它不怕三十頭狼,也沒有拋棄羊群,而是勇敢機智地與狼群戰鬥,直到與援兵一起戰勝狼群完成了任務。我也要向阿蓬學習,在學習中要不怕困難,刻苦學習,堅持不懈地完成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聽完我的介紹,你喜歡阿蓬嗎?如果喜歡,那就也讀讀《艱難的歸程》這本書吧!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698字

舌尖上的故鄉

汪曾祺的《故鄉的食物》,樸實,卻觸動人的情思。

時光荏苒,有多少人漸行漸遠,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難忘。這就是《故鄉的食物》,所寄託的,是美食,更是懷念。

汪曾祺以他樸實卻詼諧的文字,訴說著自己的懷念,從“端午的鴨蛋”對高郵的懷念和自豪,“故鄉的食物”那最富浪漫主義的夜晚,“昆明的雨”那對昆明的喜愛……很多很多,但這些更讓我們明白:美食,不僅僅是味蕾的滿足,還有情。

民以食為天,文字與食物,最美的結合。食物之美誘惑的是味覺,文字之美是一種升級,讓你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渾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佈全身,心要嚮往的地方,必定會實現。

汪曾祺的感受,從古至今,何人不有?從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到余光中《鄉愁》中鄉愁如同“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鄉愁四韻,對故鄉的思念,人人皆有,異鄉的食物,再鮮腴的食物,在無可方比的味道,和家鄉思念的沉澱相比,著實微不足道。

故鄉,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故鄉的路上,同一片土地,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故鄉,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裡,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故鄉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故鄉,美食中的回憶,永感激。

故鄉,味蕾中的纏綿,永品鑑。

故鄉,舌尖上的味道,永難忘。

生命的禮讚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730字

寒假時光短暫而充實,我讀了《生命的禮讚》一書,裡面的文章都出自名家之手。閱讀拓展了我的視野,提升了我的寫作能力,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九色鹿》這篇文章。

一隻九色鹿住在恆河之畔。有一天,一個人掉入了恆河,它不顧一切地衝進去救了他。他立下毒誓,不告訴世人九色鹿的事情。一位王后想擁有美麗的皮毛,它提醒她美麗時常伴隨著危險。王后告訴國王自己的祕密,國王昭告天下。當初的落水人背叛了誓言,告訴國王九色鹿的行蹤。九色鹿知道後告訴國王落水人的醜惡面目,國王收回告示,王后氣得命喪人間。九色鹿又過上了寧靜的日子。落水人立下誓言卻不遵守承諾,背叛了九色鹿,只為了金錢,他是如此的貪婪,最終落個悲慘的結局。

世上有千千萬萬個像落水人一樣的人,當初立下誓言,卻為了自身的利益輕易背叛,他們是那麼的醜惡,那麼的自私,那麼的狹隘,他們將會墜入唾棄的深淵。九色鹿捨身救人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如果世上多一些像九色鹿一樣的人,少一些像落水人和王后那樣不守諾言。貪慕虛榮的人,該有多好啊!古語有云:一諾千金,信義重於泰山。許下誓言,我們就應該努力做到,堅持不懈,不要被金錢名利所迷惑。萬一半途而廢,還不如當初就不要答應別人,當自己沒有堅持下去,失去一些東西后才明白要遵守諾言,這時已經晚了,失去的東西也回不來了。

《生命的禮讚》中的《山谷中的謎底》這篇文章也令我難以忘懷,對於外界的壓力,我們要儘可能地去接受,實在承受不了時,要學會像雪松一樣彎曲,讓一讓,這樣才不會被壓垮,才能堅持下來,獲得成功。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適當的屈服並不是放棄,而是為了積蓄力量,以後能更好地戰勝一切,不能有怕輸的心理,一定要堅強、勇敢地克服一切。

禮物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511字

讀了《禮物》這篇文章,我知道了西方人過聖誕節收到禮物的時候,他們不會把別人送給自己的盒子丟掉,而是把它們堆在客廳,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別人用金錢買來的,應該等待假期結束之後,再還給別人。

但是現在,在人們眼中認為禮物已經成為了一種代名詞。以前送禮物是真正的感情,現在送禮物就相當於初次見面的一個見面禮,而且禮物比得不是誰的感情多,誰就感情深,而是誰花的錢多,誰對別人的感情就深。那些“小氣”的人送的禮物是用手工做的,因為現在是比錢多,所以這樣的禮物往往都難以給人家看,即使對方很“樂意”,最終還是會成為垃圾桶裡的腹中美食,只是丟掉的是別人對自己的真情。只有那些手機、豪車、別墅、名牌手錶……才能真正的討人喜愛。所以這些禮物在人們心中已經變得理所當然了。

讀了這些,在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了一個讓人悲痛的畫面:有一天,禮物大搖大擺地走在街道上,而真情卻蜷縮在一個黑暗的小角落裡。在這個時候,有人高聲喊道:“讓禮物消失!”當我再次清醒過來的時候,回憶那場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如果想讓真情回來,人們更需要一份真正充滿感情的禮物。

《給你整個世界之難忘的零分》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657字

寒假到了,我每天都看《給你整個世界》的一個故事。

今天,我看了《給你整個世界》中的難忘的零分這個故事。它主要寫了懷特森先生是我六年級的自然課老師。在第一次上課時懷特森老師為了考我們有沒有具備思考和獨立判段真偽的能力及懷疑的能力,就刻意給我們講述了世界上沒有的一種貓科動物,還讓他們做筆記。但我們個個同學都沒有提出疑問還個個同學的課堂筆記都得了零分。之後,懷特森老師還解釋道並讓我們在零分中吸取教訓。這是一個終身教訓,懷特森老師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啊,這個懷特森老師真好呀!為了考驗同學們的有沒有具備思考和獨立判斷真偽的能力及懷疑的能力和想讓孩子能從話語中得到知識。就不顧同學們對自己的看法,就自己編故事且講故事給同學們聽還把一個貓骨頭給同學們看,但我們都讓懷特森老師失望了,個個的課堂筆記都得了零分。但懷特森老師並不生氣還解釋了一番。從此我受益終身。

這時,我想起了生活上的一些事:一天,衛生員來了。我們班的垃圾桶裡還有一個垃圾。倒垃圾的小黃已經下到樓下了,。我迫不及待地叫在樓下的小黃,小黃抬高頭,於是,我把手上的垃圾扔向在樓下的小黃。之後,我們班就沒有扣分了。但是馬老師知道了就叫我過來,我為了躲避責任就做東做西。可是,馬老師魔高一丈就在全班上批評了我一頓。當時我很羞愧,但我不怪馬老師,因為馬老師是為我好的。在此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你煩是在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之前都要在心裡問自己該不該這樣和保持理智和冷靜。

一個人只要你在生活中細細觀察一些小的事情,你就會懂得無數的道理。

兩種植物成長的啟迪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812字

《兩種植物成長的啟迪》這篇文章介紹了非洲大草原上的尖毛草和在亞洲大陸屢見不鮮的毛竹。

尖毛草在最初兩年裡可算是草原上最矮的植物,露在土層外的部分有一寸那麼長,而它的根系長度卻可達28米,在兩年的根系生長後,雨為尖毛草迎來了一個生長的旺季,在雨後3至5天內,尖毛草可以由1寸長到1兩2高,雖不曾見過,但想必也很美輪美奐吧!但相比於我們亞洲大陸的毛竹,可就算是“小巫見大巫了”。毛竹在生命的最初五年裡默默地向地底生根,在這五年中,毛竹是不會露出地面的。在這五年中,毛竹會將它的根系往方圓幾裡的地方散去,可以延綿幾公里,當它的根都足夠發達時,在第一個雨季,它便破土而出,以一天一兩米的速度瘋長,直到竹節達到三、四十米。

如果問我更喜歡兩者中的哪一者,我更願意選擇毛竹,並不是因為它的生長速度快,而是因為它能用五年的寂寞、空虛換來了“生命的奇蹟”,再說一個經驗有足足5年的人和一個經驗只有兩年的人,相信你定也不會選擇後者吧!

我們就是如此,寧願熱衷於那些有著豐厚的學識、堅固的基礎的人,而不會傾心於憑藉關係或炒作而一夜竄紅的那種明星。“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腳下”正如愛默先生所說的那樣:“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毛竹不像玫瑰那樣只顧炫耀自己花朵的美麗,毛竹也不像牡丹那樣僅僅為了向人展現自己的高貴而胡亂紮根。儘管它不可能像木材那樣成為棟樑之材,但它卻知道紮好自己的根鬚,茁壯成長!

正所謂“沙灘之上建不了大廈,無根之株成不了棟樑”。毛竹不求人們幫助它更好的成長,因為那樣,只能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反而還功虧一簣罷了。

平凡的毛竹教給了我們一個深刻而又簡單的道理:“沒有穩固、堅實的基礎,哪兒來明天的美好幸福;沒有執著的信念,哪兒來成功後的喜悅;沒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哪兒來蓬勃向上的發展……

人才就是靠堅實、穩固的基礎、豐厚的學識才令人刮目相看,人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我所瞭解的野生動物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1191字

廣袤的草原上,稍長的草尖兒在風中輕輕搖曳,成片的牛和羊在其中安詳地吃草。幾隻狐狸腦袋剛剛從洞中探出頭來。一旁的灌木叢裡,偶爾會閃過幾只棉尾兔的身影。可以聽到從遠方的森林裡不時傳來烏鴉的叫聲,以及他們的翅膀扇動的凌亂的嘈雜聲。忽然,幾聲槍響,打破了這寧靜。嚇得牛羊們驚作一團,發出巨大的聲響,原本探出頭來的的狐狸不見了蹤影,一大群烏鴉在樹林裡呱呱亂叫,飛來飛去……

這就是歐內斯特在《我所瞭解的野生動物》這本書中所描繪的野生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以它最真實的模樣呈現在你眼前,沒有半分虛假,也沒有半點遮掩。你可以在書中看到英勇而智慧的狼王羅勃,老成而狡黠的烏鴉銀斑,機智敏捷的棉尾兔豁耳朵,也可以看到忠誠的賓果,狡猾的狐狸,熱愛自由的野馬,殘忍的烏利,以及孤獨的紅頸。它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故事。不過,正如歐內斯特所寫:“既然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這也就成為了它們都是悲劇的原因。因為野生動物的一生總是以悲劇告終的。”

在這些性格各異的動物當中,最受我青睞並使我感到強烈震撼的,還是要數那匹永不停歇的野馬了。在他的幼年時期,便已初露鋒芒,待到青年,果然成為了一匹千里好馬。可卻有人對他產生了歹意,妄想收他為己用,派無數人馬來追捕他。他逃掉了無數次,卻終究敵不過愛情的力量—他還是被抓住了,被烙上了恥辱的印記,他失去了自由。可是在最後的路上,他拖著抓捕者一起掉進了懸崖,摔得粉生碎骨,然而他又重新獲得了自由。

這匹野馬,看完他的故事,帶給我的是久久的震撼。它寧願用生命來換取自由。我們當中,能有多少人為了自由而付出一切?又能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尊嚴而死守到底?辦公室裡坐著死氣沉沉的人們,酒局上的人們掛著虛偽的笑,為了讓老總高興而阿諛奉承,膽小怕事而忍氣吞聲,甚至在多年以後回想起自己兒時的夢想時,只有一聲嘆息。

我很羨慕這匹野馬,它能夠無拘無束地在草原上狂奔,感受風掠過身旁的聲音,感受足下草地的觸感,感受被濺起的水花掠過他的足,感受……

我也想成為這匹野馬,享受大自然,享受自由。儘管他最後的結局是悲劇,我卻仍覺得他活的瀟灑,活的帥氣!

若不是人類的追捕,他或許還能自由地在草原上奔跑,享受著妻妾成群的美好生活。其實大多數野生動物的悲劇都是由人類直接或間接造成的,若是人類少一些貪心與利慾,白鰭豚會不會不會成為瀕危物種,長江鱘魚會不會還在水裡快樂地遊玩呢?可是時間不能倒轉,歷史不能改變,所以這一切都猜想都不能得到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現在應該做的,便是保護好那些現存的動物們。如同書中所肯定的,這樣一種反覆被強調的道德思想—我們和動物都是同類。人類所具有的一些東西不會在動物身上蕩然無存,而動物所具備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也會為人類所分享。

渴望看到有一天,人和動物不是紅著眼相鬥,而是友好和睦地相處。

廣袤的草原上,稍長的草尖兒在風中輕輕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