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黃繼光》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416字

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人物令我們欽佩他們用鮮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黃繼光,一個小戰士,他們為了守住堡壘,不顧危險,能擋就擋,奮血欲戰,當我在書中看到黃繼光那一張插圖,當時戰士們傷的傷,殘的殘,但他們依然在作戰。為了不讓侵略者進入堡壘,它們採用了自殺計劃,他用盡最後的力氣拿起炸藥包,拼了命的向前衝,當時他的手腳都已經受傷,滿臉都是血,身邊躺的是已經壯烈犧牲的戰士,他用最後的力氣,把一切東西都炸成了灰。

是什麼讓他們這麼頑強的拼搏呢,是強烈的愛國精神,是因為作為一箇中國人,就有保衛祖國的責任。歷史證明,落後就要捱打,如今的社會競爭靠的是社會科技發展,我們從小就應該樹立遠大的目標,努力學習,為祖國盡到一份力。俗話說得好,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嘛?人不能只為了自己著想,更要為祖國著想,祖國家園要靠我們裝扮,更需要我們維護。

為了祖國的河山,不再被別人霸佔,不再被別人破壞。我們應該學會自己主動學習,為今後祖國做出更好的貢獻打下基礎。

《黃河頌》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30字

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黃河意味著華夏民族,意味著騰飛,意味著母親。

我很不幸,因為在這十幾年中,我未曾拜訪過母親—黃河,對於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這是一種不孝。

人們都說母親是寬巨集的,母親是無邊的,雖然我未曾領略過母親的魅力,但在夢中,在心中,母親用她的驚濤駭浪濁流宛轉,激勵著我,關懷著我。

一聲聲浪聲,讓我的心飄進了母親的懷裡,她用她的氣吞山河之勢領著我奔騰,領著我感受她的豪邁。人們盡情地吮吸著黃河,吮吸著母親的乳汁,他們渴望母親的愛撫和滋潤。

文人用精美絕倫的語句形容黃河,望著日夜奔騰的黃河,望著我心中的黃河,我太過心酸,千年不停地流動,母親累嗎?母親微笑著告訴我,為了這個民族,為了愛她的華夏子孫,這是一種必須的付出,為了華夏子孫能夠騰飛,為了華夏民族精神能夠延續,她必須不停地流動,不停地提醒華夏子孫能夠騰飛,必須滋養這個民族。

騰飛,子孫……我的眼睛溼潤了,為了愛她的人們,她甘願受盡風吹日晒,甘願受到上天的折磨,只要民族能夠騰飛,為了子孫能過得比她好,她甘願承受這一切。

淚水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在我的血液中流動,母親啊!我偉大的母親,我心愛的母親,您讓我敬佩,您讓我感動,您讓我明白什麼叫責任。帶著您的精神,您的祝福流向世界。我懂了,我深愛的母親,我心中的黃河。檫乾眼淚,將對心中的黃河作出一種永恆的愛,帶著母親給予我的責任,我該付出了。

別了,心中的母親河—黃河,帶著希望和祝福,開始奔騰,全華夏子孫開始了輝煌的征程!

黃河頌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40字

黃河,是中華民族生存的搖籃,她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哺育了億萬中華兒女,孕育了五千年古老的燦爛文化,又以驚濤拍岸的氣勢鼓舞著英勇的人們。詩人光未然的這首《黃河頌》是在抗日烽火燃遍中國大地時唱給母親的一首頌歌。

從我讀了光未然老爺爺的《黃河頌》以後,我便覺得“黃河”這位中華民族的母親,它以偉大的民族精神—偉大而又堅強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祖國而努力、奮鬥,並取得成功,使中華兒女的臉像花蕾一樣含笑綻開,這時黃河水咆哮著,好像在為我們中華兒女的成功在喝彩。

《黃河頌》一詩中以呼籲的口氣,號召人們來保護黃河,保衛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近年來,黃河由於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的破壞,出現了嚴重的缺水斷流、絕源,那麼就意味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也將倒下。

我作為一名中華兒女,在黃河的哺育下,發揚滋長,而我卻要呼籲全中國的中華兒女來保衛黃河,保衛祖國,保衛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吧!

通過讀光未燃老爺爺的《黃河頌》,我的腦海呈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雄偉畫面。黃河氣勢磅礴,驚濤澎湃,九曲連環,綿延萬里,橫亙在中華大地上,真是壯觀啊!我們為祖國的大好山河而自豪!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燃和英勇頑強的抗敵戰士們在母親河—黃河的召喚下,抗擊著日本侵略者,保衛著祖國大地。

奔騰不息的黃河,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今天,讓我們為保衛黃河而立誓,為保衛祖國而自豪,為保衛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而祝福。

蝴蝶飛過舊時光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94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總是看了又看,百看不厭。我最喜歡的書,是一本叫做《蝴蝶飛過舊時光》的勵志小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一本書。

這是一本寫女生成長類的書籍,講述了14歲的餘樂樂肩負父母的“殷切期望”來到了市裡最好的實驗中學,遇到了姚斯然和同桌許宸。姚斯然是所有人眼中的公主,而許宸無論是家世還是學習方面都是大家所羨慕的物件。以前有著同樣高度的餘樂樂在這裡卻變成了鳳凰的尾巴,再也找不到從前的自信和驕傲。在經歷了父親車禍去世、早戀風波等一系列事件後,許宸和餘樂樂這對同桌冤家的友情小火苗竟不斷升溫。後來,餘樂樂因為一篇作文得到了語文老師的欣賞與關注,這使迷茫的她重新擁有了新的能量。而媽媽暗中追查爸爸死因的事情也有了進展,原來爸爸的死並非意外,而是有人故意放走了肇事者,這個人竟然是許宸的父親,餘樂樂這一刻選擇了寬容和諒解。媽媽和於城即將組建新家庭時,餘樂樂突破了自己,說服了自己。

成長的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有一段時間我的成績直線下滑。煩惱的我越來越浮躁,沒想到成績下滑得更厲害了,我慢慢地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書中的主人公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不愛說話的她,每天總是穿著校服,扎個普普通通的馬尾辮。可就是她這身一成不變的服飾,卻顯現了她內心裡的堅強。我應該像她一樣變得堅強起來。其實所謂成長,就是要忘記那些我們以為要銘記一輩子的事情,而銘記那些以為一定會忘記的事。每隻毛毛蟲都有機會蛻變成蝶,只要它有希望,有夢想,不放棄,就能飛過舊時光,飛向嶄新的明天。我應該重新振作起來,不斷努力,不斷查漏補缺,終有一天我也會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飛翔在藍天下。

《鑿壁偷光》讀後感 篇5

《鑿壁偷光》讀後感作 ,510字

今天,我又一次看了《成語故事》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鑿壁偷光》這個故事。它講述的是古代西漢經學家匡衡小的時候家裡貧困,常常吃不飽飯。於是他去有錢人家幹活,提議以借書來讀作為工錢。借來了書,匡衡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可是晚上看書要點燃油燈,他家又沒錢買油燈,怎麼辦呢?他在屋子裡轉來轉去,突然發現破屋的牆隱隱約約的透出光亮來。於是匡衡乾脆在這牆上鑿開一個洞,更多的光亮就透進小破屋來了。從此以後,匡衡每天夜裡就拿著書靠近牆洞藉著鄰居家的油燈光,認真刻苦的讀書,直到燈滅,才去睡覺,後來他成為了有名的大學問家。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刻苦學習的道理,我們今天不需要鑿壁偷光,學校和爸爸媽媽都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優越的學習條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裡學習,上課不懂的地方老師總是耐心的講了一遍又一遍
,家裡媽媽給我買了好多好多的課外書以及對學習有幫助的教程。可是我總是很少看,倒是看電視,玩遊戲我是最積極的。看看匡衡,為了看書,不惜去給別人做工。讓我感到很羞愧。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老師經常跟我們講這個道理,我也知道學習的路上充滿了艱辛,但是以後我要向匡衡學習,不怕困難,不放棄,認真學習。我相信我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加油!

鑿壁借光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28字

去年暑假期間,我讀過一篇成語故事叫《鑿壁借光》,至今記憶猶新。因為它轉變了我對學習的態度,讓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鑿壁借光》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古時候,有個叫匡衡的人,他小時候家裡非常窮,但是他很喜歡看書,卻又買不起書,只好找別人借書來讀。他為了讀到更多書,經常到有錢人家裡免費給別人打工,他不要工錢,只求別人給書他看。那時,他白天給人打工,很少有時間讀書,只有晚上才有時間讀書,但是晚上天很黑,他家又沒有錢買燈,怎麼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抽空讀過的書,突然從牆縫裡射出一束光來,匡衡走到牆邊一看,原來是從鄰居家透過來的光。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把牆縫擴大,挖成了一個洞,讓光線從洞裡射進來。就這樣,他每晚都通過從鄰居家透過來的光看書學習。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學習,直到後來成了一個有學問的人。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古人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都能鑿壁借光,努力學習,而我們現在能在環境優美的校園裡,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裡,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指導我們學習,我們更應該克服困難,好好學習,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以前學習時,遇到困難就退縮,甚至有不想讀書的想法,讀了這個故事後,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課能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成績也慢慢提高了。從不愛學習,怕學習,變得愛學習,自覺學習了。

《鑿壁借光》這個故事讓我明白: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學習古人那種勤奮刻苦的精神,如果浪費資源,浪費時間,那將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難忘的老派時光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055字

尋找童心的痕跡

故事裡的主人公,這個懶散,自戀卻又機智幽默的小男孩格雷也許不算是一個好孩子。可他誇張幽默的舉動和想法卻總是帶給我們歡笑。那,當我還是一個小屁孩的時候,時光又是什麼樣子呢?

那時的時光,美好得像棉花糖,潔白甜蜜。那時的我們,對世界都抱著一種探索的熱情,對一切都無所畏懼。

可多少年後,我們會不會忘記,我們曾經也像小屁孩一樣淘氣,喜歡打打鬧鬧,喜歡搞一些惡作劇。我們曾經,也有一段像小屁孩一樣的記憶。多少年後,我們會不會變得狹隘又自私,嚴肅又冷酷?

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我寧願不要長大。

就算曾經的我們總是莽莽撞撞,就算曾經的我們總是一身臭汗,可那時的簡單,那時的快樂,才是我們最珍貴的。

可我也已經長大了,童心,已經不再屬於我了。儘管我有多麼不願意。

梔子花大片大片地開了,旁邊的妹妹追著循著花香而來的蝴蝶。窗外的紫藤蘿透過百葉窗,在書桌上留下一個金色的幻影。我輕輕閉上眼,陽光悄悄溜到我身邊,復甦我沉睡多年的記憶。

小時候,我只有媽媽的肩膀那麼高,牙齒還沒長齊,說話都帶著輕輕的風聲。我牽著媽媽的手,梔子花香擁抱著我,空氣裡帶著媽媽溫暖的氣息。

走在青石板路上,意外的發現了攤販在賣氣球。我纏著媽媽幫我買一個氣球。媽媽買了一個給我,我卻一鬆手將它放飛了。氣球在天上搖搖晃晃,路過的小鳥,你可千萬不要將它啄破,這個氣球,帶著我的希望。這個小小的氣球會飛到山區裡,給那些從未走出大山的孩子帶來溫暖,希望以及對外面世界的憧憬。

一聲突兀的鳥聲打斷了我的回憶,可嘴角還是不自覺的微微揚起,勾勒出幸福的輪廓。

“姐,冰糖葫蘆。”不知什麼時候,在外面追著蝴蝶的妹妹進到屋裡來了。她手指指向窗外,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太太佝僂而過,輕聲叫賣著“冰糖葫蘆喲,冰糖葫蘆……”

妹妹低下了頭,她的眼睛不大卻明亮,帶著乞求,像極了以前的我。我怎麼可能拒絕這樣一雙眼睛呢?我知道,這包裹著透明糖衣的糖葫蘆,對孩子來說,有著多麼強烈的誘惑。

妹妹拿了錢,小心的跑出去,不一會兒,她便樂顛顛的跑了回來。

她小心的用手護著,似乎是怕這一串紅色掉落在地。“姐姐,你先吃。”

我沒有推辭,輕輕咬了一小口,山楂的味道在我舌尖上漸漸擴散,似曾相識。我心裡,竟有一種小小的驚喜。妹妹也咬了一口,臉上同樣寫著滿足。

記憶的年輪快速翻轉,回到那個以前。以前,我經常坐在門口,看著外面,渴望著一個佝僂的身影。而只要咬上一口那瑪瑙似的糖葫蘆,幸福就在心裡蔓延一整天。

現在,我重新擁有了那份渴望。原來,童心並不在乎年齡。

很幸運,我終於找回了童心。

《太陽的背後不是光》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580字

今天,我讀了《太陽的背後不是光》這篇文章,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周杰倫的成名之旅。小時候,他的父母離異,在母親含辛茹苦的撫養下長大。他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只能在餐館當服務生。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樂壇老大吳宗憲先生的公司錄取。期間,他不停地寫歌,卻被擱置一旁。但是他並沒有洩氣,一如既往地寫歌,吳先生終於被感動了,答應找歌手唱他的歌。可是,大家都不願意唱,說他的歌太古怪。周杰倫並沒有氣餒,他堅信,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最終,他成名了,發行的專輯紅遍全球,名字深深印在人們心中,還成為了一名殿堂級的導師。如果沒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他又怎能越挫越勇,怎會有今天的成就呢?周杰倫用實際行動向他人詮釋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愛迪生也不正是這樣嗎?他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愛迪生只在學校讀過三個月書,但他從小熱愛科學,刻苦鑽研,醉心於發明,正式登記的發明達到328種。有一次,他和夥伴們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小時。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終於推出可以燃燒1200小時的竹絲燈泡,真是太厲害了!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些名人都是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才有了今天這樣偉大的成就,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

燈光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310字

我在學校剛學完《燈光》這篇課文,我看見了一個學校的深處有一扇門,我走進去那扇門裡。奇蹟發生了!

當我醒來時我看見了黑漆漆的天空,有一點微微的火光起來,看到了《燈光》這篇課文裡的郝副營長。我心想這不是郝副營長嗎?難道是我穿越了?‘砰’的一聲我回過神說:“發生了什麼?”我慢慢的對著發著亮的地方。看見了他,我對他說:“你好,請問您的憧憬是什麼?”他說:想見一見電燈,讓孩子們能在燈光下學習知識。但是他得死是不可以改變的。他說:我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來將來的和平換來孩子們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

郝副營長,我想和你說一聲:你是英雄,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用自己年輕的生命來換來和平。

……

我回到了現實,郝副營長的話讓我銘記於心。

初心之光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358字

今年暑假,我讀了《初心之光》,一邊讀一邊感動著,隨著閱讀的深入,越來越為革命先輩身上那耀眼的光輝所吸引。讀完了,掩卷長思,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我彷彿回到了那崢嶸歲月,親眼目睹了革命先輩為謀求人民幸福民族復興而執著追求頑強鬥爭英勇獻身的一事事一幕幕。

在江西這塊紅土地上,無數革命先輩懷著崇高的理想,以大無畏的精神、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前仆後繼,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創造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革命讚歌。翻開《初心之光》,我讀到了令人感動的軍民魚水情深,看到了一個個克己奉公、信仰堅定、不怕犧牲的共產黨員,看到了一個個心繫百姓、愛兵如子、有勇有謀的紅軍將領,看到了一個個艱苦樸素、作風優良、關愛百姓的根據地幹部蘇區幹部,看到了一個個踴躍參軍、獻糧出錢、無悔犧牲的蘇區家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雪天送棉衣”這個故事,井岡山的冬天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季節,在大雪紛飛的寒冬臘月裡,農民謝槐福穿著打溼了的單衣咬緊牙關吃力地在山上砍柴。毛澤東看見了,就把自己的棉衣送給了他,自己卻飽受著寒風刺骨的折磨。毛澤東捨己為人、一心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高尚品格令人動容,深深打動著我的心靈。一個個紅色故事無不感人至深,細細讀來,思想獲得了一番薰染,精神得到了一次洗禮。這麼多的革命往事就曾發生在我們家鄉江西這片紅色熱土上,讓我對家鄉紅色文化的厚重有了新的認識。

我是一名少先隊員,胸前飄揚的的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無數革命烈士用獻血染紅的。每當我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他們。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我彷彿看到了硝煙瀰漫炮火連天的戰場上,無數革命志士冒著槍林彈雨奮勇前進浴血戰鬥,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又猛衝上去,喊殺聲響徹雲霄……這畫面常常浮現在我眼前,這聲音常常縈繞在我耳畔。我經常去參觀位於我們縣城城北的石城阻擊戰紀念園,刻在石壁上密密麻麻數不清的烈士名字深深震撼了我,每一個名字都曾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犧牲時年級最大的已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年級最小的還只是十四五歲的孩子。何以這麼多的人都無懼死亡,甘為革命獻身呢?讀完這本書,我想我終於明白了,那是因為他們都懷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把解放全中國讓人民當家做主過上幸福生活視為己任,把建設富強國家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當成了自己的使命,才能為此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堅定不移死而後已。烈士們看到現在我們國家繁榮昌盛日益強大,盛世鐘聲隱約入耳,凝聚著幾代中國人偉大巨集願的“中國夢”就要美夢成真了,我想他們應該可以含笑九泉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只要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不忘初心使命,努力工作,堅持奮鬥,團結一致,無比美好的“中國夢”就能早日實現,國家就能持久繁榮。我們青少年是新時代的接班人,回首中國革命史上那一段最苦難輝煌的歲月,觸控中國共產黨人和無數革命先輩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滾燙初心,我們肅然起敬,由衷讚美,獲得初心之光的照耀浸潤。讓我們沐浴著初心之光不斷成長,傳承紅色基因,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努力學習,珍惜美好時光和難得的人生際遇,勇於築夢追夢圓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