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孤獨的旅行相關作文20篇

夢想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篇1

高一作文 ,757字

還記得,聚美優品裡的廣告詞嗎?夢想註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能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

沒錯!夢想真的是一場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也許,我們偶爾會成功;也許,我們會失敗得想想要放棄;也許,我們再也沒有也許……但,這一切並沒有什麼關係,一切都將會過去。既然我們失去了昨天,那麼我們就要好好把握今天,就算我們錯失了今天,那麼我們也要善待明天!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有我們為之而奮鬥的目標。

屈原,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他所創作的《離騷》開創了我國浪漫主義的傳統。“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他憂國憂民的情懷。他在受到“眾女嫉餘之峨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時”還能“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有美好的品德,就算被別人嫉妒、陷害,曾經信任他的楚王不再信任他了。可是他還是堅持自己所選的。“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這是他的態度。可他當國家有難時也不忘愛過跳入汨羅江永垂百年。

我們雖然不必像屈原那樣愛國而獻身,可是他的精神,他所堅持的信念很值得我們去學習與思考,可是我呢?我也曾在某一時間段裡,只因某人動搖了我,學習有所放鬆注意力也沒有那麼集中了。後來,我發現我真的錯了,我跟她不一樣,我們的目標不一樣,我們追求的也不一樣。那段時間我失眠了,我在思考者曾經的我哪裡去了?我什麼時候變得要走別人一樣的路呢?難道只因她的一句話也足以打敗我嗎?我的目標哪裡去了?我的夢想在哪裡?我所堅持的東西又在哪裡呢?

我承認沒有像屈原那樣就算遇到挫折也沒有改變自己的信念堅持下去,而我卻只因他人的幾句話也會讓我失去自己,忘了自己到底要幹什麼?夢想是一場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如屈原似的,不用管他人之語,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夢,不是空夢;想,不是用來幻想。

青春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篇2

高考作文 ,799字

總是會問自己,青春到底是個什麼玩意?是會點燃血液的激情夢想!是那不知所措的青澀萌動?還是那些豪氣沖天卻又傻乎乎的想法?其實都不是,青春是一段旅程,一段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旅程,一段無人陪伴的孤獨之旅。

會漸漸開始疏遠父母,因為我們已經帶上了孤獨,會希望有人尊重我們的孤獨。也是因為父母也無法走進我們的旅程,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會在這時候不接受父母,而父母也會在這時候不理解你。也是這個時候,我們才會開始明白父母對我們的珍貴。去理解他們的不理解,那樣或許會好受一些。這旅途是孤獨的,我們需要更多的掛念。

會開始有些討厭生活,因為我們已經走出了原來的日子,開始看到了讓我們不解的,厭惡的事物。世界不再是被簡單地分成了兩個部分,會有紛亂繁雜的觀念衝擊我們的心靈。而沒有人會也沒有人能干預我們的選擇,這是一場孤獨的旅程,但選擇熱愛生活態度和善良的本質總不會錯的。這旅程是孤獨的,我們要有更堅定的信念走下去。

會感到重重的迷茫,因為我們在不斷地改變。我們會開始喜歡一些過去討厭的歌,會理解一些過去覺得不可理喻的想法。會漸漸發覺自己變矛盾起來,有時根本不像同一個人。這都不奇怪,我們都會漸漸成為應該成為的人,不要去盲目否定自己。這旅程是孤獨的,我們需要更多的勇氣。

我們都得義無反顧地踏上這段旅程,哪怕知道這個過程十分痛苦,哪怕知道走過這條路可能就會變成自己以往最討厭的“大人”。可能只是被無奈地捲了進來,可能是為了得到一張能夠去追逐夢想的通行證。我們都要進入這段旅程,去承受這段旅程中的每個打擊,每份痛苦,去追逐路上的每份夢想,享受路上每份感動。也不要忘記去尊重孤獨,那是你路上唯一的旅伴。

遲早我們會從這段旅程中出來,在路彎留下一個傷痕累累的路標,然後珍重地收藏好,等著時光把他打?成一個閃閃發光的路標。耳畔隱隱聽到一個聲音:“上路吧,一個人。”

一場孤獨的旅行 篇3

國三作文 ,949字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曾一直被當做我未來的夢想。但九年級的研學旅行,我就卡在了路上——沒有參加,這也是我第一次沒有參加集體活動。不是身體原因,而是心理原因:由於平時不愛多說話,覺得自己沒有知心朋友,儘管老師希望內向的我多多參與集體活動,但我心一狠,還是決定不去。

在研學旅行前的一個大周,我是很煎熬的。總有幾堆人在耳邊議論:“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快點到研學旅行那天”,旅行時要吃什麼、穿什麼、帶什麼……之類的話。總有幾個人會瞪大眼睛驚訝地盯著我問:“你為什麼不去呀?”暖心的是有幾人在不停地勸我:“去嘛去嘛!你就去嘛!幹嘛不去呀?一個人在學校多無聊!”每當這時,我總會回以一個無奈的微笑,心裡湧出一種莫名的傷感,可我就是難以改變當初的決定。

研學旅行前一晚,大家都在寢室裡熱火朝天地收拾明天要帶的用品。一個個翻箱倒櫃、大包小包,只有我一個人無動於衷。我能說些什麼?我又該做些什麼?不知道!我只是早早上床睡覺。夢裡,我和同學們在研學旅行之地歡快地打鬧。

當天一大早,我就被室友的興奮鬧醒了。無奈地洗漱,我悻悻地來到教室。路上,我看到了許多人,感受著他們臉上掩不住的笑容,我知道,儘管我穿著同樣的校服,但心情卻是大相徑庭。

教室裡擠滿了這個點平時不能早到的人。他們一個個神采飛揚,打扮得光鮮亮麗,每個人的包都像裝了一個大冬瓜,鼓囊囊的,拉鍊好像隨時都要撐爆了;教室裡所有的插座都插滿了手機,品牌各異,活像一個手機博覽會。他們在教室裡到處走動、交談,一個個背上行囊,摩拳擦掌,只等待著那最後的一聲令下。

“唉”,我一個人在座位上嘆息,假裝在看書,可心早已飛到九霄雲外去了。一動一靜,我顯得那麼突出。

終於,要出發了!大部隊在塑膠操場上集合,一列列走向一輛輛大巴車。我在陽臺上望著他們,直到消失,心裡倍感失落,但我心裡在默默地祝願他們玩得開心……

這一次旅行的快樂與我無緣,我是孤獨的,這孤獨,源於我自己的執拗,源於自己的倔強。今後,我再也不放棄看世界的機會了!

成長是一次孤獨的旅行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900字

去年,當蓮花幽幽綻放的時候,我在離家鄉淮南不遠處的地方合肥科學島,參加“市場星報”舉辦的小記者夏令營,這一年,我十歲。

夏令營的第三天中午,我沒去食堂吃飯,打著雨傘獨自走在回寢室的路上,走到一棵樹旁,停住了腳步,佇立在蕭瑟的夏季,遠方蒼涼的車鳴聲驚落了一片樹葉,我彎下腰,拾起了那片落葉,捧在手中。撫摩著它那飽經風霜的葉脈,那滄桑觸動著我的心靈。回到寢室,屋裡只有我一個人,我輕輕地把門關上,眼淚止不住地流了出來,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爸媽。媽媽真狠心,開營的第一天把我送到營地就走了,不准我帶手機,不準給家裡打電話,遇到困難自己克服,要我學會獨立地度過這期夏令營。

透過窗戶,雨“淅瀝瀝”地下著,也許我太想家,太想爸媽了吧,總覺得玻璃上的雨水縱橫交錯著淌成“家”的字樣。以前這個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圍著桌子正在吃午飯,這個時候,我們總是討論國家大事,家庭小事。我真想知道現在爸媽正在幹什麼呢?

門“吱呀”一聲開了,我擦乾眼淚,扭過頭,嘴角微微勾起,掩蓋心裡的難過,勉強笑著說:“你們都回來啦!”突然發現寢室長吳毅然的手裡多了一份飯。她向我走來,把手中的飯遞給我,說:“王晨曦,沒吃飯吧,快點吃吧!不然都涼了”我接過飯,走到桌子前,草草地吃了。正吃著,我發現旁邊有一張剪成心形的紙片,上面寫著:“你怎麼了?怎麼整天怪怪的,想家了吧?沒關係,有困難,我們與你一起度過。”我的心暖暖的,爸媽,你們知道嗎?離家的日子,我收穫了最珍貴的友情。

晚上,寢室的同學們都睡了,孤獨又慢慢地籠上了我的心頭。我悄悄地下了床,把窗簾輕輕拉開。夜靜謐極了!殘月如鉤,星光似豆,夜幕把白天的喧囂與浮躁全都帶走了,一切歸於寧靜。那微微的光彷彿洗去了我滿身的疲倦和煩惱,也驅散縈繞心間的孤獨,心裡似乎一下子輕鬆了許多,但有個角落還沉甸甸的,因為我還在想家。“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至夜郎西。”望著皎潔的月,我禁不住小聲地吟哦著,爸媽,你們能感受到我的思念嗎?

與爸媽那些美好的事情像拍成電影一般,從我眼前掠過。我突然明白了:成長是一次孤獨的旅行,也許這次夏令營就是爸媽想讓我獨立的試羽之路吧!戰勝孤獨,戰勝思念,我才能真正成長。

一場艱苦的旅行——《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211字

文化苦旅,顧名思義即是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探究的一場艱苦的旅行。在本書中,餘秋雨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歷代文人艱難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

《道士塔》,餘秋雨先生將這篇文章小說化,而表達的內容只用三個字即可說明,那便是那帶著瓊瑤阿姨淚腔而彷彿在那幾卷古書面前,對著死朽者的屍骨卻無力迴天的哀怨嘆恨道:“我好恨。”我彷彿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卻無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為家成為了道士,在這段期間王道士對莫高窟進行粉飾,繪上了西遊記的故事,這看上去美妙但卻是對中古歷史文物的一種褻瀆。王道士的作為也的確反映出當時的教育落後,也為後來的損失埋下伏筆。不就王道是發現了這莫高窟裡的經書,並視其為珍寶。後來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知道這件事便前來,這裡,餘秋雨又為我們引出了一個橋樑似得人物,那邊是湖南人蔣孝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類橋樑似得人物往往被掩蓋,但它卻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蔣曉婉幫助英國人用僅僅30英鎊換回了那幾卷古書。可是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我閱讀時發出的疑問。但我想可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迫吧,畢竟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身為一個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國文人也只有到異國他鄉謀出路了。

當王道士聽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警惕、閃躲、拒絕。這說明當時的他還算有點良知,但後來他卻又同意了,這也就是因為他之前的經歷,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時一年化緣化來的錢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中國文化能在各國展覽,但卻是這一念之差釀成終生遺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攔住他,但後來卻又放棄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怕官兵私藏呢?還是怕軍閥混戰搞得古書葬身於戰場呢?原因數不勝數,最終讓它在異國展覽可能還會完整吧。

這便是《道士塔》,講述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們年輕人在面對祖國文化遭受侵略時要勇於站出來維護,不像王道士那樣愚昧軟弱。同時也在呼籲保護歷史文物。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於一朝;三千里的蒐集,可焚之於一夕”說的便是位於寧波的天一閣。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這一可笑的詞,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獻給康熙帝。古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的掌權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是一個酷愛書籍的女子最終抑鬱而終。這也反映當時在既缺少人文氣息有無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著婚姻多讀一點書,其實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敗了,卻讓我很感動。《天一閣》的真諦大約是叫我們堅持文化的積累,沉澱出濃郁的民族情節。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華民族文化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許如秋雨先生所言“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也罷,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碟躞,以此為歸。

青春,是一場孤獨的盛宴 篇6

國三作文 ,693字

年少,是不羈豪邁的狂曲。

十七歲。十七年。是場場情景的不斷交融,是次次回憶的幕幕呈現。這時,是我的十七歲。

記昨夕,暮雨紛紛織滿了天空,似薄霧,似輕紗,飄渺卻美麗,樸素卻神祕,飄飄灑灑的揮下。

月亮仍掛在天上,冷冷的,鵝黃色的清輝將雲層染了顏色,點點星光將烏黑的天空支起點點亮光。

獨自走在校園小徑,微風吹拂我的臉,輕輕撫上的,是冷風。冷風將我有些發熱的大腦冷靜了一下,一天課程的疲倦也稍微緩解了一下。高中的生活是那樣緊促,一科又一科。一點又一點的時光,隨書頁的一頁一頁的過去。歲月也在一本本書上悄然逃離。青春啊,我抬起頭,張開雙臂,滴下來的是雨,劃落在臉頰,帶下淡淡淚痕。

歲月也是飛奔的白駒,不會為誰而停留。眼一花,十七年就晃了過去,我的年華在哪,我的歲月又在哪,我的青春悄然離去。

是秋了,因為我感受到了秋葉打到了我的身上,用手拿起一片落葉,是黃褐色的。用手撫摸細細的脈絡,是崎嶇的;用力握住落葉,它卻碎了;我愕然,落葉,你終要去哪裡?你的翠綠,你的堅韌呢?你的青春,他又去了那裡了呢?

風起了,我裹了裹身上單薄的校服,但也無法阻擋這冷人心的寒冷。

月光啊,你可否告訴我,這流年的歲月都去哪裡了?你可否告訴我這無怨的青春亦都去了哪裡?

月下,是蝸牛在樹上次次的滑下,每次千辛萬苦的趴下後,都只能滑落。他為何那麼執著,他執著的意義又是為何?

因為青春,明知荊棘路也要不斷的行走;明知前方泥濘也要大步邁過;明知困難重重也要風雨兼程。

我會心一笑,若青春是首曲,我用琴來演奏;如果青春是幅畫,我用顏色塗抹;如果青春是本筆記,我用筆來書寫。

三年,志願時光不老,噠噠的馬蹄帶不走不走青春。

創新是一場孤獨的跋涉 篇7

高一作文 ,1144字

著名企業家、科學家謝耘博士有言:“創新從來不是一首浪漫的詩篇,而是一段長時間默默無聞、艱苦探索的奮鬥。”創新,意味著你有與別人不同、甚至可能不被世人理解和接受的想法,意味著你可能被孤立、被嘲笑、被否認。因此,每一個成功的創新者,都必須學會忍受孤獨、享受孤獨,然後在孤獨中收穫靈感,在靈感中實現創新。

孤獨是一份淡定的心態,使人在平和中思考。挪威探險家南森說:“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現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孤獨和沉思。”翻開《瓦爾登湖》,山林的清新撲面而來,人們彷彿看見遠山中一潭幽藍的湖水旁,坐著一位深思的學者—那便是梭羅。在工業革命和城市化正進行地如火如荼時,他卻隻身躲進山林之中,在那裡搭起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追求最自然樸素的生活,許多人曾對此表示不解。有人問他:“你與外界斷絕聯絡兩年,不覺得孤獨嗎?”而他回答,“我熱愛孤獨在空氣中燃燒時的畢剝聲。”也許正是因為梭羅對孤獨的這份熱愛,《瓦爾登湖》才能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依然用沉靜和清新感動著我們,讓人撫平浮躁,洗盡鉛華,一如瓦爾登湖平靜美麗的湖水。

赫胥黎說:“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孤獨是一罈苦酒,釀於幽深的谷底。初嘗一口,滿嘴苦澀,直教人喊“難嚥、難嚥”;再嘗,苦得更加濃烈,苦得直至心底,苦得讓人慾言還休。可漸漸地、漸漸地,當你習慣於這種苦澀,卻發現脣齒間竟有甘甜開始散開,這才感受到孤獨的清香與回味。袁隆平在田間躬耕九年,埋頭苦幹,潛心研究,終成“南優二號”享譽世界;陳景潤在六平米小宿舍的艱苦環境下,一支鋼筆一摞紙便開始認真演算,再不問其他世事,終於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造就一段傳奇;鄧稼先放棄美國給予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國,隱姓埋名,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裡嘔心瀝血,最終使得“兩彈一星”研究成功,讓中國揚眉吐氣。孤獨是陰天厚重的雲層後深藏的陽光,隨著陰霾散去,會帶給人一種意外的驚喜。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孤獨不僅是夜深人靜時的萬籟俱寂,不僅是一個人埋首燈下的靜靜沉思,更是對自我的堅持,對初心的銘記。十字架上被烈火焚燒的布魯諾,在教堂上被當眾譏諷的達爾文,被科學界冷眼相待、質疑否認的愛因斯坦,窮困潦倒、無人理睬的梵高……他們因為堅守自我而孤獨,但外界的懷疑、嘲笑、諷刺甚至是惡毒的刑罰都沒有使他們放棄這份堅持,而歷史終於證明了他們的偉大。創新者是孤獨的,因為無人理解;孤獨者是勇敢的,因為要在風吹雨打中堅定如初。

創新註定是一場孤獨的跋涉。創新者需要不畏世俗眼光、不懼流言蜚語,而孤獨是創新者在堅持中唯一的陪伴。所以,在孤獨襲來時,不要馬上將它踢開,而是試著和它擁抱,將它融入自己的靈魂。它就像你在前進路程中孤單的影子,你說你是一個人,但其實你還有孤獨陪伴。

孤獨的旅行者 篇8

國三作文 ,1469字

他是一個旅行者。

現在,他正在愛琴海邊的咖啡館的藤椅上,半醉在咖啡豆的濃濃醇香裡,等待著第一縷跳出海面的金色陽光。他無所謂地瞥了一眼手腕上的防水錶,哦,只有九分鐘了。

這時,陸陸續續地來了一些遊客。準確地說是來了一對一對的遊客,他夾在中間顯得有點不知所措。太陽快出來吧,看完就走。他在心裡尷尬地催促著。終於,海與天的交際處輕盈地飛出了一抹晨曦。緊接著,太陽一點一點,一點一點地爬了上來。他都沒怎麼設計畫面,甚至沒來得及仔細看一眼,“咔嚓”,摁下快門,呼呼離去。

回到鐘點房,心滿意足地回顧這些日子的匆忙記憶,一張照片出現得有點猝不及防—半升的太陽為背景,一個身材纖細的女士和一個健壯的男士緊緊將對方擁在自己的懷中。因為是背光,所以只能印出兩個人的大略曲線,整幅畫面讓他猛然發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他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

就在那一剎那,他哭了。也就在那一剎那,他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尋找她。似乎怕被人聽到一樣,他小心翼翼地問自己: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夢想嗎?他自嘲似的搖搖頭:夢想這東西,不分大小。

他馬上清理好行裝,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羞怯而又堅定地大步前進。

現在,他來到了中東地區。他認為,旅途中的所有都有它獨特的美,所以他沒有繞過這片混亂的土地。

他緊握著攝像機,佝僂著背,走一步退三步地前進著。一路上,塵土飛揚,硝煙瀰漫,子彈從耳邊呼呼而過,頭頂上有炮彈的轟響……他早已灰頭土臉。

“嘭!”“嘭—”正當他迅速轉移到一個殘破不堪的建築物裡的路上時,一顆比TNT還強烈的炸彈在幾十米開外的地方被引爆,發出一聲巨響。他完全來不及做任何保護措施,就這樣生硬地接受了這一聲巨響。他慘叫一聲,抱著攝像機倒在了地上。怎麼回事?我剛才不是叫了一聲嗎,怎麼什麼也沒聽到?他慌忙做起來,把一隻手放在聲帶處,歇斯底里地吼了一聲。手感覺到了強烈的震動,可耳朵好像睡著了,對外界的刺激完全不“感冒”。他聾了。瞬間,絕望撕咬著他。他像一顆戰爭中的灰塵,沉重地落在了地上,一動不動。他聽不見槍的射擊聲,聽不見炮的粉碎聲。他的世界安靜了。

如果不是攝像機閃著紅光對他大叫:“我要沒電了!我要沒電了!”恐怕他就會因此而慢慢死去。他伸手將攝像機往自己身邊拽,電源,相簿,他一張一張,仔仔細細地察看每一張充滿回憶的相片,希望能帶著美麗的回憶去見上帝。又出現了—以半升的太陽為背景,身材纖細的女子和強壯的男子深情相擁,還隱約看得到女子右手手指上閃閃發光的戒指。他想到了她。對不起了上帝先生,恐怕現在我還不能去見您。他的眼裡噙著淚,眼角猛地抽動。她還在等我……她還在等我!

他重生了,是她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他踉蹌地站起來,和著鼻涕與淚,一把抹去沮喪的塵土重振旗鼓。

他向前,向前,向前。大雨沖刷了他的軟弱,露出了堅忍的、煥然一新的身體;陽光蒸發了他埋怨的汗水,留下他自信的目光;狂風捲走了他的猶豫與彷徨,儲存了他的果敢與沉穩……她在等著我!

他向前,向前,向前。海浪拍擊著他的雙腳,他寫下了他平生第一封情書;樹蔭幫他抵擋了烈日的侵蝕,他錄下了第一段說給她聽的情話;可口的小蛋糕融化了他的心,他嘗試著烹製一份笨拙而甜美的早點……

他不確定她會喜歡這些,就算這一切暫時與她毫不相干,但,她一定存在,在某個地方。

不知不覺,又回到了愛琴海。他詫異地一望。黃昏,已然變了一個人的他,在半落的夕陽中,一個美麗而又溫暖的身影向他走來,莞爾一笑:“你好。”

……

你永遠不知道夢想的“她”何時會以何等美麗的姿態,與你相遇。但我們一直走在,追尋的路上。

閱讀是一場美妙的旅行 篇9

抒情作文 ,1082字

讀一本書帶給你的收穫不可預知,有時你覺得沒有什麼收穫,但其實你已經在收穫,也許有時你覺得收穫很多,但很快你會就忘了當時的感受。

如果你讀的是一本教育類的書,會有這樣的感受,書裡邊的某一段話,深深地觸動了你,讓你有所思考,某一個觀點,和你平時的看法相同,但作者的更深入一點,某一個案例,讓你更加清晰的知道了某一個觀點的理解,與作者產生共鳴,你會更願意讀下去,或者反覆讀一讀這一段,還會有更多的想法突然產生。

如果你讀的是一本哲學類的書,比如《哲學與人生》,你會發現,有時候很難讀下去,不是很理解,不是很認同,但又不捨放下不讀,於是,堅持讀一段,總會有豁然開朗的那一刻,這是,你頓悟、你更加深入的思考人生,對某一觀點認識更加深刻,讀下去的慾望會更加強烈,這也就是所謂的,書越難讀懂,讀完之後,你的收穫就越大。

如果你讀的是一本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比如畢淑敏的《我很重要》,你會跟隨作者描述的一個個場景,一次次獨特的經歷,還有作者內心的波動而跳躍,而傷心、而感動,同樣的意思,或者大抵差不多的意思,不同的作者,寫出不完全一樣味道,一邊讀你會一邊想,如果是我寫,我如何才能寫的清楚,寫的柔美,寫得讓人願意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嗜好,我喜歡優美的語言表達,運用排比、擬人、誇張一點的寫作手法,讀起來會覺得有一點輕鬆感。同時,我還特別喜歡細膩的文字,輕輕地撥動你心絃,參與你的思緒,有時來回翻閱,反覆讀看某一段話,細細的品味,更有意思。

如果你讀的是一本小說,就會被情節吸引,關注人物命運,一頁頁的看下去,總有想一口氣看完的衝動,看小說容易陶醉其中,把書中的某一個人物放在自己的心中,反覆思考,比如《我不是潘金蓮》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獨特,人物刻畫也非常下功夫,一波三折,主人公李雪蓮,不屈服命運的擺佈,不斷的與世俗抗爭,為了一個真假,一份清白,她執著的告狀,她費盡心機的求證,她堅持了20年,忘了生活,忘了孩子,甚至忘了自己,作者的描述,讓你看到了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她,人前人後的不同,內心與外在的掙扎,也映射出為人的矛盾與糾結。閱讀過程中,讓我感受到,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更能夠清晰而又冷靜的看一個人,平時生活中,你看到只是你能看到的,看到的是表面現象,每個人都有人後的一面,所以總有看不透和看不到的地方。如此說來,看小說豈不是非常美妙?可以看透一個人的前後左右,經歷一個人的一生,比生活本身還要豐富的多嗎?

一個人物的一生經歷,無法用成敗來簡單論之,一個人物的性格無法用好壞簡單論之,但人物的悲喜經歷,人物的思想變化過程,卻能給讀者帶來思考與觸動。

開卷有益,繼續閱讀吧!

一場難忘的旅行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4字

一個下著濛濛細雨的星期三,在別人眼裡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但是,我的心裡卻格外的激動與興奮,因為今天我們六年級全體師生去伯樂園遊玩。

一大早。我們就揹著各自的揹包提著一袋袋零食向伯樂園出發。到了伯樂園門口,我們就迫不及待排著隊,準備進去。

剛進大門,一位位“野人”就跳起了舞,擺出了歡迎的架勢。告別了友好的“野人”,李振華指了指地圖,對我說:內容真多呀,有大擺錘,飛龜,激流勇進,摩天輪,海盜船,鬼城……還有動物園。

按照路線,我們首先來到了大擺錘,在一個長長的錘子底下,許多座位圍城一個圈,我立刻衝上去,搶了一個位子坐下。一個阿姨幫我們繫好安全帶,做好準備工作後,大擺錘正式開始了。起初,大錘子搖擺的非常慢,我心想:這就是傳說中刺激萬分的大擺錘,也不過如此嘛。我剛想完,突然,大擺錘就開啟了狂暴模式,彷彿著了魔,來了個90度旋轉,頓時我一身寒意,感覺厄運即將來臨。可坐在旁邊的劉文博卻大聲喊著:太慢了,讓刺激來的更猛烈些吧!大擺錘彷彿聽得懂人話似得,變得更加瘋狂,大風拍打著我的臉龐,讓我的小嘴立刻成了香腸嘴,我睜開眼睛只看到藍藍的天空中有幾朵悠閒地大白雲在飄動,我的心好像要從肚子裡跳出來。我們都屏住呼吸,不敢輕舉亂動。

短短五分鐘,我都是在恐懼與尖叫聲中度過。如果再不停,可能我的靈魂都會離開了我的身體。

大擺錘讓我驚心動魄,可豪華的旋轉木馬讓我進入了夢幻之中。走進旋轉木馬場,各式各樣的寶馬記憶映入眼簾。大家瞧這匹馬穿著俏麗的綵衣,那匹馬四肢強壯……

我們坐在一匹體格強壯的戰馬上,我好像成了常勝將軍趙雲,不一會兒遊戲結束了,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

接著,我玩了其他專案,比如:太空漫步,摩天輪,鬼船,旋轉杯等等,時間一晃就到了下午四點,我們要回家了。再見了伯樂園!再見了,驚心動魄與夢幻的遊樂專案!再見了。動物們!我期待下次再與你們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