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07字

《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本書是一本偏教育類的書籍。可以教育小孩,也可以教會大人如何教育小孩。

在書中,作者十分詳細地描述了一些家長遇到孩子不乖的困擾的事例。並且也十分詳細地記錄瞭如何應對這些家長的困擾。作者說過,“用對方法,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有些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時候,耗費了大量精力,卻沒有得到滿意的成果,於是便大發雷霆,對孩子發火。孩子成績不見提高,親子衝突還越來越激烈;才上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有些家長就已經管不住,隨著孩子的任性,也讓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每個晚上陪孩子寫作業,簡直就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戰爭,常常會弄得“雞飛狗跳”;家長對孩子發火時,孩子也會反過來頂撞。這些事情搞的家長頭痛不已。

這本書就可以給那些有很多困擾的家長看,懂得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及對於孩子有些做法的應對方法,不再用老套的打罵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使親子矛盾降到最小化。也可以讓孩子減少書中的錯誤,甚至不會犯和書中同樣的錯誤,也用於理解和接納家長的教育方法。如果不用這些方法的話。小孩一不乖,家長就會大發雷霆,又罵又打,這樣會傷害小孩的心靈,對大人的身體也不好。這種方法很不可取。而用這本書當中的解決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親子矛盾。讓家長和孩子都可以不發脾氣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可以教育家長和孩子的,是十分好的一本書籍。讓大人和孩子過得和和睦睦,不再天天吵架。

讓腳步追上夢想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44字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書叫《讓夢想追上腳步》。

這本書講了對夢想的熱切渴望通常會造就兩種人—空想家和實幹家。崇高的理想固然是美好人生的開始,但如果水月鏡花。本書收集了眾多享譽全球的大師們對夢想這一話題的深刻感悟,在講述故事的同時闡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帶領青少年讀者在閱讀中體會追夢的執著和堅韌,品位追夢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這本書給我了很多的啟示,而這本書給我意想不到的是,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生就是一場夢,而在你實現夢的時候你也要追上你的腳步。裡面有講到人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個讓人們都佩服、羨慕的傑出者,而這些傑出者背後都付出了不為人知的努力,但還要有強大的毅力,要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信念。

夢想是什麼?是一種信念、是一個目標、是一個身份、還只是一段路?人不得不有夢想,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可能就是因為比別人多做了一個“夢”,而這個夢的根植的可能很早很早,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真實地接觸到自己的夢想,只有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夠在最終摘到成功的果實。

夢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音樂天才很可能出自一個根本買不起鋼琴的貧寒人家,書法家在幼小時居然是以一根根小樹枝來描畫。

只要我們有夢想,就有了實現夢想的可能。夢想不是我們逃避現實的方法,而是讓我們尋求另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途徑。這其中當然需要艱苦的跋涉,但不努力怎麼知道真正的美好?只要有夢想,只要你有艱苦為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你就會想球王王貝利一樣從貧固的時間裡慢慢的度過那些讓你傷心難過的時光。

孩子請你搬走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435字

在生活中,總有一個人一直陪著你、照顧你直到長大,她就是母親。可自從我讀了《孩子,請你搬走》這篇課文後,我改變了看法。

這篇課主要講了一位本應去奮鬥,努力工作的25歲青年人,卻一直依靠著父母,在一次閒聊中,青年透露出了他的想法:“讓母親為自己買房!”母親聽後,一直沉默,青年生氣而離家出走。母親想出了一個殘忍的決定—讓孩子搬走。

當時母親可能還在後悔自己的決定,但當她回憶起之前的生活,兒子小時候玩玩具,母親幫他收拾,看上什麼東西就讓母親買,還時常抱怨母親。母親卻毫無怨言地度過了這二十五年,母親本想養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卻因自己的溺愛,將“鷹”養成了一隻只會索取的寄生蟲,她發現無節制的愛只會害了孩子,所以,她決定讓孩子搬走……

對於“母親”的行為,我覺得並不殘忍,如果斷絕孩子的後路,他或許會明白母親的道理,會努力用功,回報父母。但是,如果我們和這位青年比一比呢?我們在日程生活中,一定也有氣父母,和父母頂嘴的事,父母卻不曾多說我們。感恩父母,誰又能做到?

孩子,請你搬走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395字

今天,在語文課上,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孩子,請你搬走》這篇文章。

本文主要講述了一位母親因為過度溺愛孩子,讓孩子成為了一個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連一個成人該承擔的責任都沒有的人了!文章中的兒子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的縮寫,現實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人,這群人是“啃老族”—當父母年老之後,仍然要繼續為他們操勞,他們不是養育了一隻日漸豐滿有力的雄鷹,而是寄居了一隻蟲子,它要將滋養了它的鮮嫩骨頭,一隻啃到乾枯腐朽,再無營養的“寄生蟲”!

當我閱讀完的時候,我心想:天哪!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一個自私、懶惰,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只會依靠父母的人呢?剛開始我認為那是母親過分溺愛孩子的結果,是她自作自受。可事實證明,母親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會害了孩子,讓孩子搬走,自己去住。

我如果是文中的兒子,面對媽媽的決定,我一定會搬走,自己找工作,自己養活自己。

面對文中的兒子,我也想說:請你搬走!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990字

初陽照射下的午後,慵懶的閒適,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我安靜地品味著初春的氣息—青草氣息中隱隱夾雜著一絲絲芳香。我向小路盡頭望去,有一對母女安然地坐在草坪上。孩子的手中似乎拿著一塊拼圖,正猶豫不決地向地上放著,而母親則是滿臉微笑,等著孩子下手。我一怔,春陽微晃。

“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龍應臺的話迴盪在我的耳邊,猛得想起那本令我心靈震撼的書—《孩子,你慢慢來》。

初識這本書,是在我讀完龍應臺的《目送》後。當時我心情迫切地想再品讀她的作品,於是我讀起了《孩子,你慢慢來》。在我的記憶中,龍應臺的語言應是犀利、率性的,直射人心的,但我沒有想到,龍應臺還會有如此深情而溫柔的語言。一開啟書,我就被華安那調皮可愛的事蹟所吸引,例如把小汽車一輛輛放入馬桶中再撈出來,纏著媽媽講故事,裝作強盜“打劫”老太太的糖等等。每當華安在做這些調皮的事情時,背後總有一雙眼睛含情脈脈地看著他、關心著他,呵護著他,那就是母親龍應臺。

龍應臺在照顧華安的事上可謂是煞費苦心。她精心挑選適合孩子看的書,製造孩子喜歡吃的菜,就連“安安”上幼稚園也要大費苦心地尋找一番。字裡行間,濃濃的母愛早已透出紙面。

就這樣,華安、華飛在龍應臺無微不至地照顧下逐漸長大。通讀全書,我們也大概可以瞭解什麼是真正的母愛。母愛就是背後的那雙眼睛,看著你走過大街小巷;母愛就是那精心製作的飯菜,伴著你度過年年歲歲;母愛也是嚴厲的一番批評,引領你走回正確的道路。母愛啊,就是那一顆充滿溫情的心,灌溉出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

至此,我不禁想到我的媽媽。記憶中的媽媽總是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風裡來,雨裡去,在家、我的學校、她的單位之間輾轉騰挪。有時夜裡歸來的媽媽一臉倦容,卻還不忘提高聲音喊我:“快來,我給你帶了好吃的。”每天上學前的一句:“天冷了,加衣服。”或“記得帶水杯啊!”……都是我溫暖不已。

大抵天下母親都是這樣吧。無私奉獻出自己的愛,用愛去呵護、去陪伴、去澆灌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一天,那些花朵會迎來自己的花期,而那天,也是灌溉者們會心微笑的時候吧。

草坪上的孩子終於放下了一塊拼圖,旁邊的媽媽也展露出了溫柔的微笑。春陽撫過大地,一如喚醒孩子的母親。不過春光不急,她要等這些“孩子”們慢慢地醒來。時光靜好,耳畔迴響著:“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孩子,請你搬走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493字

今天我閱讀了《孩子,請你搬走》這篇課文,使我的腦海裡有了深刻地想法。

我雖不知那位母親是如何的溺愛,將孩子養成了啃老的人,不懂她那時是如何下定決心,要讓孩子搬走的。我十分同情她,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又如何不是她自己造成的呢?話又說回來,也許放手後,讓他經歷現實的社會的殘酷和生活的壓力和挫折後,他才會明白。

我很慶幸,慶幸我的母親從小對我的嚴格以及並不是太過分的愛,對孩子的愛是多種形式的,不是將一切都奉獻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受些挫折,知道人生必須付出艱辛和努力,懂得感恩和尊重。我的母親,雖然她對我很嚴格,但她卻讓我很快的成長,她的愛像一股清泉,在我勞累時為我解渴。不論用哪種形式母親都在用愛維護著我,我們又怎能不知感恩呢?

我很感激我的母親,感謝她一直以來的關愛,如果那時,她不那麼做,那我現在估計會和那個文中的孩子同樣任性、懶惰……提起那件事,就得從我六歲時說起了。

那時,我和別的小朋友一樣,每天都要賴著父母,什麼事都讓他們幫我做。有一次,我又去找母親,讓她幫我整理我滿屋子亂扔的玩具,看到我這樣,母親嘆了一口氣,無奈地對我說:“你都多大了呀?怎麼還讓媽媽幫你整理呢?”因為我心裡只想著要趕快出去和同學玩,便沒有聽進去媽媽的話。她見我站在那裡發呆,索興一不做,二不休,把我的玩具往旁邊一推,並告訴我:“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終,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負責。”媽媽的話,我聽了後很羞愧。我緩緩開口說:“可是我不會呀!”媽媽說,不會不要緊,不會可以去學,可不去做就是態度問題了。於是,我便耐下心來和媽媽一起整理我的玩具,我問媽媽要怎麼整理。媽媽告訴我,其實整理玩具十分簡單,只是需要有分類,按位置擺放就可以了。

首先,我先把所有的玩具從地上撿起來,然後把它們上面的灰塵拍掉。我把玩具按照大、中、小、的分類分別將這些玩具放入玩具箱裡。看著整潔乾淨的玩具我覺得很開心,內心得到了極大的鼓勵與滿足。再看看我的房間,還是那麼雜亂,我想這麼幹淨的玩具怎麼能放在這麼雜亂的房間裡呢?於是,在我和媽媽的共同努力下,我的房間變的煥然一新。此刻,我真正體會到了幸福與滿足感。真正理解了我們應該獨立的好處和意義,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而是不依懶別人,並且要努力做到更好。

我能懂得這些,都歸功於我的媽媽,是她教會了我要獨立自強,要精益求精。我十分感謝媽媽對我的包容與教誨,她使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努力的面對一切。

我的母親,她很注重我的文化教育,但是她總會對我說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她不是一個很偉大的人,卻對我的生活有著一種巨大的促進作用。

可憐天下父母心,和幹千萬萬的母親一樣,我的母親也無不為我操勞著、牽掛著、守候著,也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畢生的精力。把自己所有的愛和心都給了家庭和兒女,無怨無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好一朵美麗的康乃馨啊!你蘊藏著多麼美的母愛啊!

花兒感謝雨露,因為雨露滋潤了它;蒼鷹感謝長空,因為長空給予了它翱翔的能力。

古代歐陽修的母親教導他讀認字,使他日後寫出永重不朽的作品。宋朝岳飛的母親在大洪水中保護他,教他不但要對父母盡孝,更要對國家盡忠,使他成為名垂青史的猛將;而我,最要感謝的人正是母親,感謝您對我所有的付出與愛。

時間如沙漏,轉眼間,媽媽的頭髮已慢慢有了白髮。不聲不響中,母親的眼角又添了皺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永遠陪伴你,母親也終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所以如果母親節不能陪她度過,那就把以後的每一天都過的像母親節一樣。對母親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媽媽,我愛您,謝謝您對我嚴格而溫柔的愛。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37字

你終於有機會在這個時候安安靜靜地坐下來,放著輕輕柔和的音樂,有時,你甚至忽略了這音樂的存在。

現在,翻開書,你開始沉浸在龍應臺與華安的對話,這是因為一本作業而引發的爭吵。媽媽認為安安應該再工工整整的寫一遍。這讓你想起你很小的時候,那時你才一年級,媽媽給你買了一摞生字本,說是要讓你好好學習,雖然你內心極其不願意,可是還是照做。沒錯,媽媽說的對,每次生字你都不會出錯,你其實也很得意,但是每次寫那幾遍的時候,還是會不甘心。

“為什麼我要再多寫一行?你總是要我寫的好、寫得漂亮,我只是一個小孩,我沒辦法寫得像你那麼好——”

“你總要我得兩隻老鼠三隻老鼠,這麼好那麼好,我有時候也要得一隻老鼠——我也有權力得一隻老鼠,就得一隻老鼠啊……”

看到這,你的眼圈紅了,看看在幹活的媽媽,於是低下了頭,憋住了。你從未想過,原來也有孩子和你一樣的想法,可是他說出來了,你並沒有。

從小學到初中,你從未甘心落後,並不是你想得第一,而是媽媽想。媽媽總覺得你要超過很多人,這樣才能證明你不弱。你也知道這樣很累很累,以至於也想過做一個壞孩子,可是你更知道媽媽這樣做是愛你。於是就這樣,你一直在向前跑,努力地跑,覺得累了就慢跑,因為你知道你不跑,別人就會跑。你就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城市裡生活,就是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家生活。

有時候,有些時候,慢下來,回過頭來看看你所跑過的路程很長很長,也許會驚歎你自己的勇氣,其實——沒必要那麼強。你正視前方,從現在開始,你開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慢慢得去欣賞這一路來的風景,把它們時刻銘記在心中。

男孩子的冒險書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16字

冒險,永遠是男孩子最喜歡做的事。一些敢於探險的人都會去一個地方那就是“沙漠”。想要在沙漠裡生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東西。比如小刀,它能在途中幫你做很多事情挖沙子、切蛇頭、捉蠍子、砍樹枝、剝駱駝皮等等,所以不能讓小刀損壞、弄丟。還有就是水壺,那種金屬和塑料的水杯以免掉到石頭上漏水,最好還是去埃及人或者當地的沙漠土著人那裡買,他們的水杯都是用羊毛做起來的,所以是不會漏水的。還有一種是鎂棒,說到底它是個點火的小工具在晚上行走的時候用。最後一個是指南針,在你迷失方向的時候它可以為我指明位置。

看了整套冒險書讓我學到了不少在野外生存的能力。水是生存不可缺少的東西,沙漠裡當你沒有了水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找水源,有綠洲的地方一定有水源,可以利用沙丘,岩石?望一下,如果看到成片的刺槐樹或者是棗椰樹的影子,說明哪裡有可能是一片綠洲。還有就是沙塵暴它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會突然襲擊就像一隻老虎在獵物不注意的時候突然撲向過來。在晚上的時候一些蠍子、蛇、蟲子鑽進你的衣服裡去咬你,所以在晚上睡覺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以免造成生病、中毒之類的。

沙漠就好像我們生活的圈子一樣,當你走進了這個圈子,你就應該承受這裡的一切,既然開始了不管多辛苦,艱難,我們都要迎難而上,接受挑戰。當然,對於有些挑戰而言,我們的年齡明顯的小了一點,不得不承認我們的肩膀想要負擔這樣的夢想啊,挑戰啊還是稚嫩一點。在成為真正的男孩漢和冒險家之前,我們還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不斷的磨鍊

來提高自己。因為夢想的旅途就是為它們作為鋪路石的。勇敢邁步吧,滿懷夢想的夥伴們!夢想的終點就是榮譽,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米小圈上學記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440字

寒假裡我讀了很多書,最喜歡的是《米小圈上學記来自未來的我》,這本書是爸爸送給我的米小圈系列圖書中的一本。

我很喜歡這本書裡《三條預言》這個故事,這時候的米小圈已經上四年級了。在前面的故事裡,米小圈收到了來自未來的自己—米大圈寫的信,但是米小圈不相信這是真的。米大圈就又寫了一封信給米小圈,說了三個預言,米小圈的爸爸明天會把重要的圖紙忘在家裡、米小圈去學校的時候會受到老師的表揚、米小圈的媽媽會做他最喜歡吃的雞翅。

米小圈不相信米大圈的預言信,他計劃第二天要想辦法不實現這些預言,結果第二天他忘了提醒爸爸拿圖紙,在班裡打掃衛生被老師表揚、爸爸給她買了雞翅。米小圈開始相信米大圈了,他想等到考試的時候找米大圈要答案。

看了後面的故事才知道,原來米大圈是米小圈的爸爸偽裝的。因為他爸爸想讓米小圈學習畫畫,長大了成為特別著名的畫家。

雖然米小圈沒有遇到未來的自己,我真的很想遇到未來的自己,看看長大的自己什麼樣子,是不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爸爸是不是已經很老了!

米小圈上學記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659字

我7歲生日的時候,叔叔送給我一套書《米小圈上學記》。暑假的時候,我讀完了,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我感覺我自己就和米小圈一樣。

米小圈是個頑皮的小男孩兒,總喜歡畫圓圈,所以爸爸給他取名叫米小圈。米小圈喜歡幼兒園,因為幼兒園不用寫作業,還很自由。但上了年級,他就不適應了,鬧出了很多有趣的笑話。

有一次,上美術課,老師要求同學們畫夢卜,米小圈心想:“這麼簡單,比白菜好畫多了。”他第一個舉起手來,興高采烈地說:”老師,我畫好了。”老師看完米小圈的畫說:“米小圈,我讓你畫蘿蔔,你畫氣球幹嗎?”哈哈……全班大笑。

還有一次,米小圈穿了一雙剛買的白色帶金邊的球鞋來學校。“聽說踩了新鞋會交上好運哦。不知誰說了一句,結果他們班的男生每人在米小圈的白色球鞋上踩了一腳。體育課上,體育老師說:“米小圈,你的灰色球鞋很漂亮嘛。”全班同學都笑得前仰後合。

小朋友總是要長大的,不能永遠上幼兒園。慢慢地,米小圈做得越來越好,米小圈也喜歡上學校,喜歡上同學和老師了。

我剛開始上一年級的時候,我也不怎麼適應,每天都得按時起床,起晚了,姥姥就會說:“遲到了!遲到了!”每天放學回家就得寫作業,不然媽媽就會說:“快點兒寫作業,別玩兒了,星期天再玩兒!”

但是慢慢地,我有了新朋友。我學會了拼音,可以自己看書了;我學了數學,可以和世越起去超市買菜了;我學了美術,可以給我家的小貓畫畫了。我發現,原來學習也很有趣,慢慢地,我也喜歡上學了。

書裡的世界真奇妙,米小圈笑,我也笑;米小圈傷心,我也傷心。我們一起成長,一同進步。讀書真有趣,

做小學生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