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相關作文20篇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1

高一作文 ,755字

從百里之外的碭山來到宿州二中,新老師,新同學,新課程,新課本。高中生活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開始了!

一場如火如荼的軍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高中的艱苦與其相似。第一次離家就經歷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歷練,身邊沒有了親近的同學,耳邊更沒有了父母的問候,更多的是各地人操著各地的口音。漸漸地,我變成了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洗澡,一個人獨自回憶過去的老師,過去的同學,過去的點點滴滴。我常常徘徊在深夜的籃球場,寂寞又惆悵,最終逢不到一個朋友。

不過,宿州二中的各種活動拉近了我和班內同學的距離。按照國際慣例般地又結交了眾多同學,熟悉了周圍,周圍的人,周圍的物,周圍的方方面面。國慶前的歌唱比賽,我們抱著嚴格要求自己,絕不做集體的累贅的心態,憑著團隊的合作從而獲得了優異的名次,我也融入了三十四班的大家庭。

高中必然是學習的主要時期,最重要一點便是要靜下心來,鍛鍊自己,比起以往,自習課多了,講更多變成了悟。寫完了一個又一個本子,用完了一個又一個筆芯,資料書越買越多,我深切地感受到:真正的高中來了!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

青春不是用來揮霍的,我們的大好年華終將全部付之於學習,付之於努力,付之於拼搏。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精力會消耗殆盡,疲倦讓我們不能自已,但我們深知這才剛剛開始,生命的閃耀不經歷磨難怎麼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來到二中,為了夢想,為了將來,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協直到變得更好。

新二中,新起點,這將是努力不竭的三年,這將是緊張繁忙的三年,仍是充滿希望的三年。在這個充滿活力,美麗和諧的校園中,我在清晨的路上,帶著夢上路,我將會有一個不留遺憾的高中時代!

堅信”人生苦短“的說法,毫無畏懼地勇敢面對,新二中終將成為我們編織夢想的地方,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一切會更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2

高一作文 ,1208字

歲月安好近似恰逢暖陽,餘生靜穩宛如舟停海港。

年勁快要褪去。閒暇之餘,呆坐在已是紅漆褪去表面斑駁的書桌前,看著那些已經堆滿灰塵的雜誌,《哲思》《青春美文》《才智》《讀者》《意林》……還有數本我也不知道是何名的雜誌,它們的外衣已被粗心的我撕裂或染上墨汁,但當我掀開它們那已不再吸引眼球的書頁時,我卻感覺如此親切。

千篇一律的炭黑字型旁有我熟悉的痕跡,突然想起來……以前的我總會看完一篇文章就在旁邊做下批註或寫下我不成熟但誠懇的感受。久了,便成了一種習慣。

是的,習慣,然後……自顧自地輕笑。

看著這些炭黑字型旁的批註,我在開始思考著,不再寫千篇一律的雞湯,不再寫無病呻吟的千字文章。我要試著去寫故事寫成長篇寫我想要寫的一切。

我知道,我既無故事又無酒,但仍有朋友跟我走。我有家人,有朋友,有那少得可憐的經歷有為之瘋狂的青春。

現在,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各種“觀”了。我知道,有時候我在看待某些東西或某些情感時與別人有很大的不同。我那些本就不高尚不偉大也不科學的各種“觀”很狹隘很偏激。

人之本性,生來就如此。我也並沒打算為誰去改變些什麼。我覺得我沒必要去做也沒有人值得我去做。

有時候,“不忘初心”是種提醒,是種鼓勵。但有時候,它卻束縛著我的靈魂我的思想。我知道,有些東西是我前行的桎梏,但我卻死命拽著不肯放手。

就像當初,在雜誌上看到這完整的句子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文藝無心事也不刻意去隱藏,我把它分享給一個少年。

“嗯,挺不錯的。”他說。

“我也這樣覺得,所以分享給你。”我笑。

“可……做起來很不容易。”他面露難色,滿是擔憂。

“嗯?哦……”我低頭,看似沉思卻不懂怎樣去思。

一段對話也算是接近尾聲,我卻從此開始擔憂。是的,擔憂。

就這樣,一路擔憂著,我最害怕的事最終還是發生了,擔憂地發生著,執行著也結束著,也就是我們一直期待的現在,我的留言裡除自己的獨白或者是控訴外,最多的便是那句“不忘初心”。我承認最開始時我有些感動,我感動那些和我一起走過蹉跎的歲月的人還在。

可,我的擔憂從未停止,從那一刻開始,直到現在又或者是延續到未來。

也許,多年以後,在這裡。青山綠水,小舟輕蕩,陽光依舊。託付“初心”的人一身錦羅綠綺。風塵僕僕歸來,從我身旁經過。

“好久不見,你……還好嗎?”

像是告別了所有的蔥蘢歲月,祭奠了頭腦裡僅存的記憶碎片。原諒我在如此美好的歲月裡將殘酷的現實用文字碼在了紙上,雖然我知道我不是一個自負的人。但……我還是把多年後再次重逢可能出現的場面踴躍紙上,即使不是最殘酷的又或者是最悲涼的重逢方式,但那始終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正值青春的我們想要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願它不只是當年在雜誌上看到就甚入我心的震撼,而是多年未見但當彼此再次重逢還能夠寒暄又或者是除了寒暄彼此的默契仍不減當年的感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恰如當年,認真地用青澀筆觸留下的炭黑字跡,像一枚枚篆章,拓印在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3

高三作文 ,1380字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我們從小接受教育,但走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有迷茫的日子,而這短暫的止步是留給我們時間去思考,去堅定自己心中最初的方向,為下一次啟程做足準備。

沒受過教育的人,往往被無知所左右;受過教育的人,則常常被偏見所脅迫。女教師發現學生為完成作業,上網抄襲、竊取他人勞動成果,將其判為零分。老師的良苦用心卻引來家長的不滿和抗議。經過多方施壓,老師一氣之下辭去工作,學生的行為則遭到全社會關注和議論,真可謂是兩敗俱傷。而在這場鬧劇的背後,最值得人們反思的是什麼呢?在我看來應該是對“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的理解吧。

龍應臺曾寫道:“不要跟我說,個人沒有責任,個人無法有作為。我父親就用他最個人、最微小的方式告訴十歲的我說,個人,可以不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則是孩子踏入的第一所“學校”。每一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於是秉承這樣的初衷,他們選擇了教育這條道路,為孩子提供了更高的平臺去仰望星空、實現夢想。這份來自父母的愛,帶給我們敢於嘗試的勇氣、拼命向前的動力。但這份愛是有原則的,絕非溺愛。“溫室中的花朵終究是帶著缺陷的美麗”。古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們心中那顆理想的種子,既有可能經歷風雨成長為參天大樹,也有可能因為失去庇護變得弱不禁風。不忘初心,理性地給予愛,父母才能真正扮演好成長路上伴侶的角色;孩子才能在這樣的陪伴下真正變得與眾不同。

而作為教育體制中的“授知者”—老師,這一角色,他們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澱,將知識傳授給還在成長的無數懵懂少年。他們充當園丁的角色修剪學生身上的“殘枝”、惡習。然而在日益繁複和商業化的教育產業鏈中,他們卻變成了受害者:有為改正學生錯誤,被家長和學校逼迫無奈辭職的;有因患重病無法授課而被學校開除的;有家長不明緣由就公然頂撞破口大罵的……這些無疑是教育的悲劇,是教育的失衡!教師們謹記為師那日的宣誓,他們熱愛自己的職業併為之不懈奮鬥,他們不忘初心地投身於教育事業,最後卻受到如此對待。到底是誰的初衷變質了,到底是誰一次又一次地重擊和踐踏教師的尊嚴,擊打教育的脊樑,讓它失去了原有的職責和使命?

同樣作為教育體制下的“受知者”—學生,我們在父母和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一步步向理想靠攏,“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依舊是鼓舞我們前進的動力,若要問起學習的初衷是什麼,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會勾勒出不一樣的藍圖。而若將學習的意義拘泥於一張卷子,一次虛假的滿分,請捫心自問,是否愧對那個原本堅守初心,努力拼搏過的自己?

人性的良知和道德,靠勇敢的人去發掘和遵守;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靠勇敢的人去建立和維護。教育在今天不是萬能的,但在今天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它既可成就一個學生的未來,也可將學生推進墮落的深淵;它既可以成就教師的教學成果,也可讓教師從此無心教學。教育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希望,支撐著一個民族的靈魂。不忘初心地秉承理性觀念,用心做教育,中國人才能在這樣的薰陶下信心滿滿,鬥志昂揚。中國有了這樣的精神支撐自然會日益強盛、大步前進。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被情緒化的個性左右,迷失方向,忘記初衷,一味計較自己的得失,不再堅守始於起點的初心。回首觀望才發現,人生的道路漫長而曲折,銘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足矣。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4

國三作文 ,540字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句詩出自詩仙李白的《上李邕》。此詩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畫與頌揚,表達了李白的凌雲壯志和強烈的用世之心!何為大鵬精神?大鵬精神就是有凌雲之志、自強不息。我一直沒能理解這意思,直到那件事的發生……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陽光正燦爛,知了在樹上孜孜不倦地唱歌,一座高大巍峨的山屹立在我和沫沫的眼前。我和沫沫對視了一下,異口同聲地喊出一個字:爬!

“嘿,想什麼呢?快跟上來呀!”沫沫朝著我喊了一句。我想不能因為天氣而破壞了這麼好的氣氛,便快步跟了上去。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爬到半山腰了。“呼呼呼,沫沫,好累啊,休息一下吧?”“嗯,好的。”我們坐在路旁,欣賞著這美麗的風景。來往的人都已經滿頭大汗,當然也包括我們。我已經體力不支了,便請求道:“沫沫,要不我們回去吧?我實在是太累了。”沫沫皺了皺眉頭,說:“爬山當然會累啊!你看我們都已經爬到半山腰了,等於成功了一半,要是現在回去那麼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難道你忘了我們最初的目標?”

“當然沒有忘記!”我一躍而起,“我們最初的目的是爬到山的最頂峰,磨鍊自己!”沫沫笑了笑:“這就是嘛,半途而廢可不是你的性格喔,不要輕易放棄我們的目標噢!”我的心猛地一震,這不就是大鵬精神麼?

“來,我們繼續!”“嗯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5

國三作文 ,648字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小草希望成為一片綠茵,於是它便努力地生長;溪水希望成為浩瀚的海洋,於是它便努力地奔跑;我希望成為一名律師,於是我便努力地學習。在我看來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夢想矢志不渝地奮鬥。

但是實現夢想的道路並沒有那麼順利。我們會遇到挫折,遇到困難,但這並不能阻攔我們前進的腳步。就像汪國真所說,“既然選擇了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有背影;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能風雨兼程”。

在追夢的旅途中,我們痛,我們哭,我們累,我們笑,我們無所畏懼,因為我們堅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灌籃高手科比曾一度成為籃球界的神話,眾人都只知道科比極高的命中率,卻極少有人知道科比辛苦的付出。科比從小就有一個籃球夢,剛開始科比的天賦還沒有完全顯現,但他努力訓練,在別人酣睡之時,哈佛大學的籃球場上就響起一陣陣拍球聲。科比每天都要投籃1000次,這是他多年以來的習慣,即使成為了灌籃高手。世界是不會辜負每個勤奮的人的夢想的,朝心之所向努力追夢吧!不忘初心,才會方得始終。

草根明星阿寶是一個執著追夢的人,他雖然出身農村,但他從小就有成為歌手的夢想。他努力地追夢,參加過很多比賽,也碰過多次壁,遭受過許多人的嘲笑。但是他從未放棄,從沒忘記自己的夢想,不斷嘗試,最後在星光大道的舞臺上嶄露頭角。

在北大清華等高校,旁聽生數以萬計,從二十歲出頭到年過花甲,他們倔強地堅守自己的夢想。我佩服他們同時也要告訴他們,佛說,“愛不重不生婆娑”是情執,我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念執,願你們在追夢途中堅持不懈,最終獲得成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6

高一作文 ,853字

有一種劇情叫做人生,有一個演員叫做純真。

—題記

都言社會是一個大熔爐,進入其中,便身不由己。紀律、權利與等級,所謂的人情世故,瀰漫周圍。初心不衷者,便會禁不住“磨礪”,逐漸褪去那如璞本性;而那些初心不改,保持著天性純真的人,卻往往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賈平凹曾在他的文章《我的老師》中這樣回憶那位比他年小許多歲的小老師:“她趴在桌上,看著那比自己高大許多的人,手握毛筆飄逸揮灑。旁邊就有人逗她了,‘在看什麼呢?’‘寫’不假思索的回答;‘寫什麼呢?’‘字’,‘什麼字?’‘黑字’”。三個問題,四字作答,賈平凹的小老師看到的只是用本性觀得的事物,沒有那些從社會熔爐中走出來的人的阿諛奉承、諂媚迎合。或許她所持有的那份純真,正是賈平凹尊稱其為老師的緣故罷!

著名作家聶紺弩,他的一生便是守著初衷,持著純真走完的。恰如知交馮雪峰評價的,他的一生“有著兒童似的天真”。開心便開心,若是不開心了,縱使是高階官員,他也依舊有氣就撒,嚴聲切齒。也許在現在的人看來,這是對權力、地位的不尊,但正因此,才體現了他那難能可貴的純真。在聶紺弩的心中,沒有所謂的人情世故,喜即是喜,怒便是怒,從不虛假掩飾自己的情緒,從不故作媚態。他就像個孩子一般純真,有什麼說什麼,絕不巧言令色。即使離世前,他也仍保持著他那天性裡的純真,一瓣蜜桔,笑著知足的離去。正是因為他這份難得的純真,使得人們在憶起他時,無一不感慨他的放浪形骸。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保持這份與生俱來的純真。殊不知,有多少人在事故摩擦中,失去了本有的稜角,變得圓滑;有多少人為了一時之利,便卑躬屈膝,點頭哈腰,唯他人之命是從,終得利慾,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呢?

“人之初,性本善”。夫人之初,似玉璞,又如白紙一張,等“純真”一角邂逅的人卻少之又少,或許是因為浮雲太多,矇蔽了他們選擇的雙眼;又或是因為主角太“美”,配角早已黯然失色。總歸是與純真失之交臂了……其結果必然大有闕漏……

由此觀之,人這一生總是該堅守心中純真的,相信那些不忘初心的人,定得始終!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7

高三作文 ,738字

永遠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

—題記

總有某個時刻,承認在逃避,逃避著當初自己挑起的一個沉重的包袱。但我知道,那只是某個時刻而已!三年磨劍,自初入高中,初心便早已深埋骨裡了。可如今記憶的塵埃正在掩蓋原有的光輝,因此,為了明天,讓我們拭去所謂的塵埃,莫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能對得起那些年不知疲倦的奮鬥。那些年我們早起晚睡,只為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哪怕只是一分鐘;我們縱身於題海,與它們鬥智鬥勇,從不言棄;我們提心吊膽,爭先恐後,只盼不被落下。後來,我們終於讓初心發了芽,而這一切的一切正在漸漸地被時間侵蝕!這難道對得起你曾經的努力,對得起你的初心嗎?不忘初心,善待付出。

不忘初心,才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直視困難與挫折。作為學生的我們卻絲毫不知社會競爭的激烈。我們喜歡享受,害怕失去,極度自私,遇到一點點小困難,總是想方設法逃避。對於機遇總是漠不關心,對於學習,更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樣子,孰不知這與我們的初心正好背道相馳。我想人心本“善”,每個人都想活出自己的價值,不願做一個碌碌無為的人,不是嗎?不忘初心,堅持自我!

不忘初心,才能明確目標,揚帆起航,初心往往是一切動力的源泉。也許在你最近成功的一件事中,你能體會到那種懷著初心,一往無前的激情。因為有了初心,那種熱誠的激動,讓我們在現在的學習中,不迷失方向,奮力向前,而終將為大學夢添上一筆輝煌,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凡事莫忘初心,才能有始有終。

不忘初心,流年已深;君心莫忘,方得始終。也許現在的你,還在為學業,為生活而迷茫,彷徨。那麼請你想想當初來到這之前的初心,找回自我。請相信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初心還在,一切不晚。給時間一點時間,讓過去過去,讓開始開始!從現在開始,奮鬥吧!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8

高二作文 ,706字

生活在這個紛擾的世界裡很少有人能做到“不忘初心”,雖說不容易,但總能找到。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人要有夢想,也就是內心的那份堅守,也就是用我們現在說的初心。我和他們都不同,當他們幻想當飛行員,科學家的時候,我卻只想做一個能為父母遮風擋雨的人。

可能我的童年相比別的同學來說少了父母的陪伴。雖然內心還是會呼喚且渴望父母的陪伴自己的那份感情,但我知道我不能這樣,生活的壓力太大,他們肩上的擔子太重。我不能讓他們徒增煩惱,理解算是我對他們最大的支援吧。也許就是這樣我比別人才更多了一份堅強與懂事吧!

不僅在生活中,在學習上,我也比別人多了幾分自覺,所以總體來說成績還可以,在父母給自己定的要求面前,我沒有抱怨,更多的是努力,心裡默默承受。因為身邊的人告訴我父母承受的壓力已經夠大的了。如果我還讓他們擔心的話,就是太不懂事了,所以自覺自律便成了我約束自己最好的方式。所以父母他們在學習上並沒有為我操心多少。可漸漸的,我卻發現,我在默默地改變掉以往的懂事和自覺自律。

可能是圈子變廣了的緣故吧!朋友們給我講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同時也多了些對外面事物的好奇心。這一切驅使著你,讓你去做一些在大人們看來無法理解的事,比如追星,追星可能在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來看,只不過是件讓人無法理解的事,總而言之就是費力不討好。所以漸漸地我們和父母間有了碰撞。開始不專注於學習這件事情還想些什麼。但這一切都是成長的過程啊!

這些事情終究只會因你漫長生命中那渺小的一瞬間。而之後你會發現這將會是你永遠的回憶。正是有了這些曲折才讓你意思到堅持本心的重要,才能在這複雜的社會裡,不改變自己,只是做著最初的那個自己,默默前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9

國三作文 ,1334字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他並不擔心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卻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失去了他們本應擁有的初心,最終失去一切。正如我們處在這個飛速發展,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無法逃離這裡,但我們可以盡我們所能地葆有初心。時間如同鐮刀般,不斷地切割走舊事物,又會有新事物取代它們。而人類可曾想過,被切割走的,是否還有我們的性靈,而又有什麼可以取代它呢?

哲學上認為,將人腦和大腦區分開的唯一標準,是它能否客觀地反映意識。塵世中,所有生靈都有大腦,而唯獨人類,具有能“思考”的大腦,它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科技確實取代了人腦的一部分,也許能高於這部分,但它卻永遠被限制於這個範圍內,無法涉足於意識的範疇。“人之初,性本善”,一個正常的初生兒就如同乾淨整潔的軀殼,而在慢慢探索與實踐中,逐漸形成三觀。生而為人,我們既幸運,而又不幸。我們很不幸地被這個時代的負面區域所影響著,漸漸扭曲了我們的三觀。但又很幸運,我們還有出路—我們可以逃離負面區域,堅持本我,如同初生兒一樣,永葆一顆純淨的心靈。

在如此資訊過度透明並且單向度、片層化傳播的社會中,人們的價值觀取向,在不知不覺地被扭曲。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就將運動員與金牌相綁,將體育精神與金牌相牽,甚至將國力與金牌相連。里約奧運會後,傅園慧三個字成了網路上被不斷一輪的熱詞。但別於過去的金牌得主,她的受人關注並不在於結果,而在於她的態度。賽後,記者採訪她時,她對於自己銅牌的結果非常滿意,甚至不敢相信。她懷揣著對體育事業的熱愛,認為自己已經盡力,無論結果都是最好的。連一向苛刻的體育總局都對此非常滿意,證明了這個社會對她的認同實現了對“唯金牌論”的突破,完成了人的精神的迴歸。長久以來,人們對金牌得主一直予以厚望,而相差無幾的銀牌得主卻常遭冷落。殊不知他們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汗水。多年後,金牌數只會是一個數字,而只有體育精神,才得以傳承。所以,人們不該忘記參賽的初心。最初,我們因光榮而來,最終卻以獎牌而走,不禁令人唏噓。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啟發的一種感情的反映”。在楊永信電擊事件中,他打著治療孩子網癮的旗號,對一條條小生命使用極端手段,造成社會極大的反響和指責。我一直在想,在他面對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時,他不會心痛嗎?正是因為他人性的缺失,失去了人類本該擁有的同情心,造成了不堪入目的後果。最終的結果也無疑是失敗的,他不僅沒有戒掉孩子們的網癮,反而在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埋葬下了罪惡的種子。正如我們做數學題,有時候在無從下手時,反觀題目本身,迴歸原點,將四處拉伸的思想收回,題目居然迎刃而解。由此看來,得以擁有初心,才得以擁有全世界。

時代發展的產物,只是一枚勳章,它能夠佩戴在我們胸前,卻無法改變我們。我們更不能讓它成為一道枷鎖,鎖住我們本該擁有的一切。我們的價值觀和同情心,需要我們自己把控,而不是被這個時代所左右,成為時代的奴隸。

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一切都基於此發展,而人的本原是什麼呢?每一次走到盡頭,我們都應回望初心。我們終有一天會明白,這是我們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它會使我們踏上成功的旅途,成為擁有完美人格的我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10

記敘文 ,615字

一本書,千人閱;一輛車,千人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共享資源正在漸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同時也在逐漸改變著我們長期以來保持的思想理念和生活理念。

當共享資源最初出現在中國各個地區時,它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了人們之間口口相傳,閒談時的熱門話題,一時間爭議四起,幾乎“爆紅”。

那麼,共享資源是否為我們帶來了利?

當然,這是不置可否的,它的存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幫助。以共享單車為例,當你一個人不知所措地站在某條街上時,似乎唯一能夠想到的解決方法只有高科技“傍身”的它,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不是的,共享資源的到來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它的利,還有它存在的弊端。

在這個“科技橫行”的時代裡,原本只需要短短的一句詢問便可以解決的事情,我們卻寧願將自己所在只屬於自己的空間裡,對別人的關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不懂得如何去和別人友好地交談,我們逐漸喪失了社交的能力,也錯過一次與人交往的機會。

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與我們的生活產生了緊密的聯絡,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我們的思想理念,使我們似乎成為了只能依靠科技維持生活的人。

時代在進步,科學也在發展,但似乎只有我們還在停滯不前,甚至後退。

不忘初心,放得始終。

共享資源它原本存在的意義似乎被我們強行扭曲,我們過度的依賴它,而失去了我們原有的能力。

如果,這種現狀還不能夠得到改變,那麼這原本為人類帶來便捷的共享資源也終會淪為“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