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成為“計算機”相關作文20篇

不能成為“計算機” 篇1

國一作文 ,901字

隨著科技的高度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但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則更擔憂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在我眼中,價值觀和同情心於我們毫無疑問是重要的,我們不能成為“計算機”,也無法真正成為“計算機”。

世界觀在政治中被闡述為:人們對世界及人與世界關係的根本看法。通俗來說“我認為XX。”是一種主觀的感性思考。而價值觀則是建立在個人的世界觀之上,存在與長久以來的觀念之中的,它是人們做事的依據。比如說最近國家頒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七不規範”等。“愛國,敬業,誠信……”它培養了我們作為一個普通公民的基本素養。若無價值觀,那麼不就可以燒殺搶掠,無所不為了嗎?有了價值觀,才能建立文明社會。

價值觀,是人們基本判斷對錯的能力;同情心,則是造就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原因。

有了同情心,就有了互相包容,也就有了團結。尊老愛幼、扶老人過馬路、讓座,大到敬老院以及慈善機構,這些都是同情心的體現。不僅僅只有對人,對動物,對環境,對自己的物品,對公共財物,甚至對國家,我們也可以去愛護,去關懷。這些美好的品德經過歷史的沉澱,便成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足以在大危難之時共同抵抗危機。可以說是,同情心造就了一個美好的社會。

人腦是高度化的物質系統,可以說是隻要是個人,他便會思考,會體悟,會有自己的想法,會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那麼人則永遠不能完全摒棄感性的想法,去真正的像“計算機”一樣,正確計算自己的得失,也無法像動物一樣,只憑自己的感性去生活。如若真的像“計算機”一樣“冷酷”,無法感受到人情的溫暖,那時候,“你”還能真正算是“人”嗎?因此,我們無法,也不能成為“計算機”。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那時他們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有對人們的同情心,也有對生活的追求。即使會出現一些“恐怖”份子,但也一定會有正義的“警察”來制約他們的。

總之,處於如今的城市之中,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是竭盡所能地享受生活—享受工作,學習帶來的壓力與收穫,享受家人,朋友相處時的愉快時光,更享受今天的空氣和陽光。同時也要記住,我們不能像計算機那樣思考。

終有一天,人類會成為“計算機”? 篇2

國二作文 ,950字

終有一天,人類會成為“計算機”?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曾說過:“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在這一段話中,我們可以發現庫克先生提到了人工智慧、計算機和人。人工智慧是最近的熱門話題,許多商業的大人物都在說人們即將進入人工智慧的時代,而計算機,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之一,最後的人,指的就是我們自己。這三者間有著一些必然的聯絡:人創造出了計算機,而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的進化。

接著我們再重新回顧開頭的這句話。對於庫克先生所說的前半段話,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擔憂這個問題。在諸多的影視作品中,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已經是一種大前提,接下來的劇情也是因此衍生的一系列問題,而在這其中,人權問題是最為尖銳的。我曾在一本小說中讀到過兩個國家為了爭奪一個具有自主意識的人工智慧,導致了這兩個國家間發生了矛盾並爆發了戰爭,而他們爭奪這個人工智慧的原因竟是讓他去參加戰爭。聽來十分荒謬,但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人工智慧的人權是不被人類所認同的。

而人類不認同人工智慧的人權這個現象是不是同時也表明了人類正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了呢?

我們繼續看庫克先生所說的後半段話,恐怕也同樣令人感到荒謬,是我們人類創造了計算機,我們怎麼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呢。的確,是人類創造出了計算機。但請深思一下,現在我們人類又成為了一種怎樣的生物了呢?

為了金錢利益而不擇手段,就如同《人民的名義》中男主人公的師兄以及老師一般,這難道不是人類對價值觀的罔顧嗎?而在電視上,好人好事都會被一一報道,來呼籲人們多做善事,這不是也從側面體現出了人類對人心以及同情心的罔顧嗎?甚至在前幾年”環境汙染“這個詞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在這其中,北京的霧霾更是驚世駭俗,這難道不更是人類對環境及其自然的罔顧嗎?說到這裡,我們明白人類其實已經在這混沌不堪的社會中逐漸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只顧著眼前,變成了一種唯利是圖的”高等“生物。而這只是在人類的思想還未成為”計算機“的時候,那麼在成為”計算機“之後呢?人類到底會變成何般姿態呢?

在這樣的思考後,我們需要警醒自己不能成為“計算機”,我們要保持初心,不因誘惑而屈服,時時刻刻告訴自己要去思考,為明天創造出一條光明之路。

被計算機取代,或是成為計算機? 篇3

國三作文 ,984字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發表過這樣的言論:“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就我個人而言,“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也是件相當值得擔憂的事。

要知道,幾萬年前這世上曾存在著不只一種“人類”,而現在,世界上僅僅剩下了我們—人屬智人種,這無疑說明了智人種有著其他人屬物種都無法比及的優勢。然而,根據出土的遠古人類化石判斷,相比曾經的其他人種,智人不是高大的,不是最靈活的,甚至不是最聰明的。那麼,我們的優勢何在?人類學家根據種種跡象得出這樣的結論:智人的社會體系最完整、強大。智人正是利用相對更豐富的文字、語言互相瞭解、信任,從而組成更善於合作的大團體,消滅了其他人種。而我之所以擔憂計算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以至於發展成為與人類並之的“新物種”,就是因為它們可以建立“自成一體”的社會體系,資訊同時化,意志一致化—這樣的“物種”恐怕是我們無法戰勝的。

不過,我同庫克一樣更擔憂其言論中的後者,畢竟人工智慧至今仍處可控狀態,人類最難控制的恰恰是本身。

生物都有“慾望”,而在動物中,頭腦越發達,精神越豐富,慾望就越大、越廣,而當今的人類正可謂地球上的“縱慾者”。如今我們正處資訊時代,同時又是和平年代(對大部分地區而言),由於缺少外界壓迫,自身又缺乏自控力,溺於網路以圖淺層次的快感已成群像。由於網路,許多人類的人際交流能力減弱,而這一寶貴的能力正是昔日我們用以征服世界的關鍵“武器”。這會導致我們所能組成的合作團體人數不斷縮減。換個角度想,假如真的失去了為廣大人類認可的價值觀、對其他人類失去同情心,那麼你豈不就成了與人類對立的“其他物種”了嗎!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剋制,有自控能力的人才能名正言順地活在群體之中。

仔細想想,我倒也不覺得人類會因上述原因誇大到變得像機器一樣思考,至少短期內絕不可能。儘管有人沉溺於網路,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在網路中參與社交活動—評論、遊戲等網路活動,實際上也變向地起到了鍛鍊人類社交能力的作用。而這類情感的觀點的互動正是計算機學不來的。

綜上所訴,我認為庫克的擔憂成真的可能性很小。不過,我也希望提醒人們,提升自制力,多關心這個社會—小至親人朋友,大至民族國家,當然最好是人際交往的形式,不要真的變成寄情於網路的生物。

被計算機取代,或是成為計算機? 篇4

國二作文 ,984字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發表過這樣的言論:“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就我個人而言,“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也是件相當值得擔憂的事。

要知道,幾萬年前這世上曾存在著不只一種“人類”,而現在,世界上僅僅剩下了我們—人屬智人種,這無疑說明了智人種有著其他人屬物種都無法比及的優勢。然而,根據出土的遠古人類化石判斷,相比曾經的其他人種,智人不是高大的,不是最靈活的,甚至不是最聰明的。那麼,我們的優勢何在?人類學家根據種種跡象得出這樣的結論:智人的社會體系最完整、強大。智人正是利用相對更豐富的文字、語言互相瞭解、信任,從而組成更善於合作的大團體,消滅了其他人種。而我之所以擔憂計算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以至於發展成為與人類並之的“新物種”,就是因為它們可以建立“自成一體”的社會體系,資訊同時化,意志一致化—這樣的“物種”恐怕是我們無法戰勝的。

不過,我同庫克一樣更擔憂其言論中的後者,畢竟人工智慧至今仍處可控狀態,人類最難控制的恰恰是本身。

生物都有“慾望”,而在動物中,頭腦越發達,精神越豐富,慾望就越大、越廣,而當今的人類正可謂地球上的“縱慾者”。如今我們正處資訊時代,同時又是和平年代(對大部分地區而言),由於缺少外界壓迫,自身又缺乏自控力,溺於網路以圖淺層次的快感已成群像。由於網路,許多人類的人際交流能力減弱,而這一寶貴的能力正是昔日我們用以征服世界的關鍵“武器”。這會導致我們所能組成的合作團體人數不斷縮減。換個角度想,假如真的失去了為廣大人類認可的價值觀、對其他人類失去同情心,那麼你豈不就成了與人類對立的“其他物種”了嗎!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剋制,有自控能力的人才能名正言順地活在群體之中。

仔細想想,我倒也不覺得人類會因上述原因誇大到變得像機器一樣思考,至少短期內絕不可能。儘管有人沉溺於網路,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在網路中參與社交活動—評論、遊戲等網路活動,實際上也變向地起到了鍛鍊人類社交能力的作用。而這類情感的觀點的互動正是計算機學不來的。

綜上所訴,我認為庫克的擔憂成真的可能性很小。不過,我也希望提醒人們,提升自制力,多關心這個社會—小至親人朋友,大至民族國家,當然最好是人際交往的形式,不要真的變成寄情於網路的生物。

不能變成計算機 篇5

國一作文 ,753字

如果有一天,計算機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在幫助人類的同時也會禍害人類,會損人利己,那麼我們或許還能夠制定類似人類的法律,將其繩之以法。可是,如果有一天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快速,毫無感性,非黑即白,我們會漸漸失去同情心和價值觀,做事不計後果。

《美麗的新世界》中,人類就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在這裡,每個人的胚胎都在一個個瓶子中發育形成,“生”來就遠離了感性。並且這裡等級制度森嚴,把人分為阿爾法至艾普西龍五等。每一等級的人在外表,工作,生活環境中都有明顯階段差異。但是每一等級的人將其看作理所當然。低等級的人不會想到為自己的處境反抗,高等級的人不會對低等級的人所處的惡劣環境感到同情。同時,他們遠離宗教和文學,沒有信仰,不會思考……在這個環境裡生長的人,絕大多數都安於身陷其中。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是過分理性,非黑即白。像是永遠在做選擇題,是與否,接受或拒絕,沒有為突發事件或是特殊情況思考的餘地,只有一個框架,處理事情都按章程行事。做這樣的選擇題很快就會厭煩。漸漸地,就不再願意深入思考,問題在腦中一閃而過,就機械地下了定論,看不到事情表象背後的另有隱情,甚至會失去判斷對與錯,善與惡的能力。每個人都漸漸變得一樣,一樣的思考模式,一樣的處事方式,沒有了個人的價值觀,對世界抱有同樣的態度。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就不會信仰宗教,不會有所敬畏,不會相信善惡因果。沒有見過的東西就不相信它的存在,已經過去的事情不會再回憶。就不會出現一日三省吾身,對自己犯下的錯不再有所認知,對於弱小的事物不再抱有同情心。對自己的過失不再有良心上的不安,不再相信精神上的懲罰。於是,做事就不顧後果,法律也將形同虛設,因為它只能帶來肉體上的懲罰。

被計算機式的思維支配的社會麻木不仁,沒有了價值觀和同情心,不再受到約束,我們還會剩下什麼?

人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6

國三作文 ,952字

機器當然不能像人一樣思考,這才得以使人和計算機有所區別。—艾倫图靈

艾倫麦席森图靈,人工智慧之父,提出了“圖靈機”作為現代計算機的運算模型。二戰期間,他率領的破譯小組成功破譯了世上最“牢不可破”的密碼“恩尼格瑪”,拯救了至少一千四百萬生命。他還提出了數學生物學領域的“反應扩散模型”,在化學方面也有諸多貢獻。

然而,因他的同性戀傾向,“文明”的大英帝國對其處以“嚴重猥褻”的罪名,實行化學閹割。1954年,不堪痛苦的他在家中服毒自殺,年僅42歲。

多麼諷刺!圖靈提出了“計算機”的思想,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最終卻被“計算機”一般的制度和人折磨而死。這場人性的悲劇不由得發人深思。

是的,我們要討論的絕非圖靈一個受害者,也非英國一個“計算機”社會,而是人性和計算機之間該有或不該有的聯絡。

圖靈在他的著作中寫到:機器當然不能像人一樣思考……機器和人是不同的。我們允許人的思想有千差萬別,自然也不能否認這些由銅、電線和鐵構成的大腦。因此,從客觀事實上來講,機器和人是必然不同的。

但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必然也為其社會地位和條件而生存。正如西方人融合神性和獸性而為人一樣,人也會暴露其“獸性”的非道德但合乎理性的一面,我們稱其為“計算機”式的思維方式。在這一面,人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為自我條件不擇手段,正如當年的英國為維護其統治而將圖靈折磨致死。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極恐怖的人性災難。由於加速回報定律,技術、人口等的發展是指數級的,而時間、道德等的發展卻是線性的。這就必然導致人類價值觀落後於社會發展情況的問題,並且日益嚴重。我們僅能哀之嘆之。

然而,人類社會只能束手於此嗎?不是。我們完全可以進化出一套合乎道德的思想體系,以保證人和計算機間還有一絲區別,人的內心還有一絲同情和憐憫。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真正瞭解並尊重人在社會中發揮的地位,並留予其關懷和空間,為他人著想,愛人以仁。

圖靈的才能本應可以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但受“計算機”般的社會慘痛地壓抑而離去。我更希望,世界上能多一些“圖靈”,少一些“圖靈式”的悲劇和“計算機式”的體制和人心。價值觀和同情心,將人類和計算機區別開來,它們才應該是人性當中深藏著的最美好的品質。

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7

國一作文 ,811字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我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在現今這個紛繁的時代中,凡事都講求速度,而快生活的到來也使我們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心中充斥著麻木不仁。所以,我們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來面對這個麻木不仁的時代。

我們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眾所周知,計算機的“思維”是有一堆程式組成的,它做什麼事都遵循著程式的規則,而這無比準確的特點,也是我們使用計算機的原因,所以庫克會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因為它有著既定的規則,無法逾越。可是,若把計算機的特點轉換到人類身上,會怎樣呢?做什麼事都按照既定的思維,雖然沒有差錯,但也沒有絲毫的新意。長此以往,他對生活也不再會有任何期待,因為他有了規律,不會有任何的偏差。最終,他會變成一個只有軀體是人類的機器人,心中不再會有同情弱小、區分善惡等美好、使我們強大的能力,唯獨剩下那近乎於可怕的冷靜,或是冷酷,甚至可以說是殘酷。所以,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我們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這個人云亦云的的社會中,有太多的東西束縛住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的邏輯近似於計算機。面對一個摔倒的老人,我們善意的想法和舉動不應被輿論所抹除,我們要秉持自己一貫的態度,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甚至遭到誤會也在所不惜,不要讓別人如此輕易地就改變了我們,將我們變成那冷冰冰的計算機。所以,獨到的見解在這個麻木不仁的時代是必需的。

若我們有了獨到的見解,便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的東西能令我們駐足迷惘,若我們在短暫的迷茫過後,仍能繼續前進,這便是成長的證明。而獨到的見解在成長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使我們的心堅定、堅強,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不會迷惘,照亮我們前方的道路。

人工智慧並不可怕,它也只是人類創造的產物,可當我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時,我們甚至會變成人工智慧的奴隸。所以,我們要永存心中那些獨到的見解,美好的品質,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不能讓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8

國一作文 ,987字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人工智慧會使機器人擁有人類一樣的大腦。而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他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他更擔心的是人類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這樣的擔心是有必要的。

的確,比起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的可能性,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可能性更大。計算機的創造者是人類,被創造的事物,絕不會超越創造者。計算機是死物,它所擁有的僅僅是一段程式,沒有這段程式,計算機就只能是一塊廢鐵,毫無用處。而人類不一樣,人類的大腦是飛速運算著的,是活。故相比起死物,肯定是作為活物的人類更加先進和靈活。因此計算機只會按照自己被設定的程式去運作,而並不會被外界影響,但人類受到外界的影響是很深刻的。

人工智慧的發展使社會中許多過剩勞動力不復存在,緩解了社會壓力。但也更容易使社會變得機械化。比如,投放在餐廳裡的機器人根據程式只能做一些固定的勞動,不能像人類服務員那樣,對顧客噓寒問暖。再比如在售票處工作的機器人,只能做一件售票的工作,不能像人類服務員那樣一一解答顧客的問題。久而久之,社會就會變得機械化。社會風氣會被計算機影響,人類更會受其影響,從而變得機械化。

當今社會倡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並不是人際關係的疏離化,若人類發展到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必定會導致人際關係無法正常發展。人類是有靈魂的,有思想的,如果有朝一日變成了人類式計算機,那人類就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因此,在如此快速的發展之下,人類向計算機發展的態勢必須被消滅。其實就當下社會來說,已經有一批人向著機械化前進了。比方說有許多年輕人在各種場合都是做低頭族,對身邊的事物漠不關心,反而被計算機操控著生活。這樣的人已經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不顧後果,以自我的形態活著,不發展人際關係,把自己囚禁在牢籠裡,背離了正常人類的生活。

人工智慧的發展有利有弊,但我認為這樣技術的發展本身是沒有存在問題的,有問題的是人類自己。無法控制好操縱計算機的度的話,就會反過來被計算機操控。所以人類必須融入社會,而不是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我希望有相關的政策出臺來預防這樣的情況發生。萬一有一天人類的思考模式變成了計算機的思考模式,那社會就不再叫社會,人類也不再是人類了。所以在人工智慧發展的同時,人類也要發展,去創造更和諧美好的生活。

我不能是計算機 篇9

國一作文 ,1106字

二十一世紀是科學的時代,也見證了一個先人不曾想象過的驚人變化: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計算機開始像人類一樣思考了。從阿爾法GO戰勝棋士柯潔,到新一代人工智慧機器人可模擬人的反應。對外借刺激自發作出的迴應,我們甚至發現人工智慧使得計算機在一些領域內的思維判斷與人類別無二致。於是有人開始恐慌,幻想著將來人工智慧在地球上橫行的場面。

而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他並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也有相同的觀點。所謂人工智慧,就是讓程式的核心演算法通過對大資料的記憶解析、深度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擬人類的思維結果、作出判斷。我們無需擔憂人的思考在計算機復現,因為其本質上就是人的思考,人類思考中獨有的價值觀、同情心在這種深度學習過程中也轉移到了計算機之中。若是給予人工智慧充分的成長空間,“人工智慧危險論”應只是杞人憂天。相反,正是憑藉其高超的運算效率與學習能力,人工智慧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思考的無數極具潛能的可能性。

庫克更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的同情心,罔顧後果。計算機“思考”的方式是一種簡單粗暴的、藉助數字實現的運算邏輯。在獲得了令人驚歎的運算決策效率的同時,人文理性、辯證思維也被扼殺了。因而,若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追求速度和最大利益的工具理性必會將價值觀、同情心取而代之。那時,“電車”難題將迎刃而解:五條人命比一條人命數量多,這是三歲孩童就會的數學題。何況是精於計算的披著人類外衣的計算機呢?倘若生命都可以被符合化為一個數字,倘若對於生命的理解、對價值觀的審慎判斷、人性深處與生俱來的同情心都可以被視為無物,還有什麼後果會被顧及呢?

在打字機取代筆,成為作家寵兒的年代,嘗試使用打字機的尼采寫信給朋友:“我能感受到它正影響我的寫作。”與之類似的,當下,我們的思考與思維方式又何曾沒有受到工具的影響而機械化,逐漸丟失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人為理性、辯證思維、同情心和價值觀。“寓意於物,雖然之微,猶可的其樂,留意於物,雖物之美,猶可受其害。”在科技橫行的當下,利用好工具而不反被其役使,在提升思維效率的同時始終對普世價值的理性與生命的柔軟敏感,才可以保護好人類賴以立足的價值觀與同情心。

這是一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時代,工具理性與計算思維趁機跳上神壇,逐步奴役人類。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在本質上並非機器思維與人類思維、工具理性與人文理性的矛盾衝突,而是人類本身的對物質的渴求與聯絡的堅守、對人性的探尋與對假象的屈從的對立。保護好文明發展千百年來孕育的價值觀與同情心,這是人類社會繼續發展的保證。切莫讓計算機蠶食了文明的思想,以至《黑客帝國》中數字化模擬人類統治世界的場景成為現實。

人類不是計算機 篇10

國二作文 ,1305字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得十分迅猛,成為了一個國家發展的滲透性因素。很多高科技的產品,如機器人AlphaGo,可以像人類一樣思考。但是,它們畢竟是機器,是由引擎和其他各小元件構成的無生命物體。它們沒有血肉,沒有感情,只有被編入的一條又一條的程式。

倘若我們人類如同計算機機器人般毫無同情與憐憫地思考、行事—正如蘋果總裁庫克所擔心的,那的確是十分可怕的。機器人般的思考,就猶如古代保守派貪官的思想,墨守成規且毫不通情達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身邊的親人、鄰居、朋友、師長都成為了這樣沒有溫暖、沒有同情心的人,那這世界與被機器人主宰有什麼區別?倘若沒有人性最基本的同情心,世界上又是否會爆發更多的戰爭,危及全人類的和平生活呢?倘若沒有人性最基本的同情心,社會上的孤兒、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又會有誰去關心,去給予他們溫暖呢?倘若沒有人性最基本的同情心,每個人都自私為己至極,豈不是每個人都會罔顧後果地行事,使社會陷入混亂嗎?可見,適當的同情心在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

有一條大家都熟悉的訊息,也溫暖感動了不少人。一位拾荒的老爺爺在大雨來臨時動彈不得,坐在馬路中間;而一個姑娘就跑到他身邊,在老爺爺頭上撐開了一把及時的溫暖傘。而後她又將老爺爺扶起,扶他到街邊小店屋簷下躲雨。這一幕感動了多少人,溫暖了多少人,更是有不少人為這位姑娘的價值觀與同情心點贊。

正確的價值觀是需要很久來培養、塑造的。而計算機則根本無需價值觀,它們聽從程式的命令,機械性地做著事情,或許在計算機的腦海中,根本就無“價值觀”三個字。價值觀是一個有自我感情的生命體對世界上美與醜、善與惡、黑與白的區分。價值觀使一個人作出各種各樣的選擇,做出各式各樣的事情,或被人唾棄,或被人稱讚,也是因各人的價值觀不同而導致的。而人類若真如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世界上的“美”、“善”、“白”的事是否會不斷減少。而“醜”、“惡”、“黑”的事會日益加增呢?失去價值觀的人混在人群裡,就像小人混在君子裡,“比而不周”。正確的價值觀是我們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缺少了它,我們就失去了自己正確的判斷。如同同情心一樣,價值觀是我們塑造的,卻也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人生。

古有云:“人貴在自知之明。”而我想說:“人貴在自知之明,正確價值觀與適當同情心。”是人類發明了計算機,讓它們像人類一樣思考,但人畢竟是人,永遠也不可以像計算機那樣程式化地思考,失去正確的價值觀與適當的同情心。這兩者不論失去哪一個,都會使如今溫暖充滿人性的社會,稱為冰冷的社會。冷漠、自私、傷害會愈來愈多,直至世界陷入大亂。

我們應當發展科技,讓科技結晶走入我們的生活,發展我們的社會;但我們更應當發揚自己的同情心,培養自己的價值觀,讓人類像計算機般西靠的日子永遠不到來。蘋果公司總裁庫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我們卻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消他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的顧慮,共創一個和諧溫暖的世界。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懂得同情心與價值觀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銘記:我們人類,不是計算機,是有血有肉,有溫度,有心跳的人類。作為人類,我們決不能像計算機一樣,失去價值觀與同情心,罔顧人常,罔顧後果。